基于柏林特参与美学理念的生态景观设计研究

2021-09-10 01:21孙继国刘香云郭星露
艺术科技 2021年14期

孙继国 刘香云 郭星露

摘要:西方的环境美学观和中国的美学观密切相关,环境美学观可以使人们转换对自然的思考方式,进而重新认识自然,重新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柏林特主张的参与美学是基于人与自然的范畴对生态环境设计提出的理论指导。本文以柏林特的环境观理论为基础,分析参与美学和生态景观设计的关系,进而将参与美学的理念融入生态景观设计中。通過对现有案例的分析,说明参与美学在生态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其对生态景观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伯林特;参与美学;生态景观设计

1 柏林特的参与美学

在西方生态美学领域,阿诺德·柏林特和约翰·卡尔森是最早提出“美学”这一观点的。卡尔森指出,生态美学的重要审美形式就是参与美学;柏林特则从环境和建筑美学的视角来反思传统的无利害美学——“我们需要的不是无利害关系的美学理论,而是一种参与式美学。建筑可以在环境中扩展和实施,环境成为新的美学范式,这种新的美学成为参与型的美学”[1],由此深入论述参与美学,扩展了参与美学的内涵。柏林特的参与美学是在其著作《艺术与介入》《美学在思考》等中提出的,同时这也是其环境美学思想的重要基础。

参与美学从“一元论”的哲学角度切入,其反对传统的“二元论”以及美学无功利的、静观的主张。柏林特指出“人的审美活动是在审美场域中进行的,审美具有情境性,审美的对象也具有过程性”[2]。参与美学的理论支点源于柏林特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审美场域概念。审美场域指艺术家被创造地、积极地发现其自身价值的一种语境[3]。柏林特认为准确界定艺术是不可行的,也会失去其价值。参与美学建立在柏林特反思西方美学的基础上,与无利害的静观美学相对立,使自身以及自身的感觉经验与审美对象的环境、自然整体相结合。

在审美场域理论的支撑下,形成了参与美学的三个范畴——感知融合、连续性、身体化。身体化是人通过身体活动参与审美活动,在审美中发现艺术的特征,使艺术与审美经验相联系,进而将审美对象融入人类活动中,构成人体意识的一部分;感知融合是将审美体验分成感官、感性、理性的经验,并统一审美状态下的所有经验,模糊审美感知者、表演者、艺术创造者、艺术对象的界限;连续性指连续性不仅存在于感官经验的融合中,也体现在人与环境、艺术与生活之中。

参与美学提出,人不是主体,因为人与环境、自然是不可分离的。参与美学强调在审美活动中,人对自然的能动性,因为人处在自然环境或艺术审美环境中,也是环境的一部分。参与美学重视人在参与审美活动时应沉浸到审美环境中,缩短审美者自身与审美对象的距离,进而摆脱传统美学的束缚。这种能动性的参与,使人与审美环境相联系,进而融入其中形成一个整体。

2 参与美学与环境观

无论是生态美学还是环境艺术,都有一个共同范畴,那就是自然,而自然环境审美离不开人的感官活动。在环境审美活动中,人的各个感官积极发挥作用,互相影响、互相联系,把各种感知经验结合成一个整体的审美经验[4]。通过柏林特的环境观、环境美学和环境美学经验理论可以总结出,将所有感知经验、运动、自然环境和身体场域组成一个整体,便是参与美学倡导的环境。

艺术与自然是两个不同的维度,但柏林特认为尽管两者不同,但是在审美参与方面,两者的审美艺术和审美环境是有相似之处的。这种相似,在环境和艺术方面也是一种连续性和统一性[5]。柏林特把环境与艺术,鉴赏艺术与环境、艺术与生活归为一个整体,重视经验的整体作用,并提倡应当给予艺术与环境全面同等的参与度。因此,可以说参与美学是一种既适用于艺术方面也适用于自然方面的审美方法。

3 参与美学理念下的生态景观分析

3.1 生态景观的审美场域运用

参与美学主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去除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缩小人与自然的距离,从而得到一种完全沉浸于自然环境的审美体验。人只有完全沉浸到自然中,与自然成为一个整体,才会懂得自然界的内涵所在。参与美学既强调所有感觉、感官的融合,又注重人与自然、建筑共处,使人成为自然、建筑的一部分。对自然、建筑的审美,不仅包括其形式和外观,还包括人与自然、建筑之间的联系,最终促成一种双方互相体验的关系。

参与美学的环境观指出,环境审美离不开感官活动。人的感官活动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在生态景观的规划中,第一个参与感官活动的就是视觉。任何一个项目、场地或环境中,最直观的体验都是通过视觉得到的。视觉作为提供审美体验的首要感官活动,对人们能清晰认知自然起着重要作用。在生态景观的实际设计中,不少设计师会着重突出强烈的视觉效果,最终设计出一些成为独特焦点、网红打卡地的景观场地。但是当下过于重视视觉层面、装饰层面效果的景观设计作品太多,反而丧失了亲切、自然的意味。视觉只是体验自然的一个手段,如果过度强调只会适得其反。而且单纯的视觉效果是无法整合所有感知经验的,没有一个视点可以感知到整体环境,都需要结合其他感官共同完成。

生态景观的审美体验不同于其他形式的体验,它需要将场地内的多维信息提供给人的感官整合成完整的体验。不论是视觉,还是触觉、听觉等,都是人们能够全面感知自然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使自然元素和审美者的感知互相联系、互相影响,进而生成完整的审美体验。

在自然生态中,人的视觉空间是多样化的,观赏者能动地选择角度、视点体验不同的视觉场景。色彩和材质对自然生态的感知也有重要作用,景观中的色彩、材质带来的表现力直接作用在人的视觉感知和心理感受上,进而产生相应的影响。如大面积草地的绿色或者是观花、观叶植物呈现的多样色彩,景观设施的天然木色或者是浅加工的砖石铺装都有不一样的表现力,所以审美体验也会不同。景观场地中会利用光影效果来实现视觉过渡,光影是可以直接体验和感受的,同时也可以营造独特的环境氛围,使人们在欣赏自然景观时实现感性与理性的融合,以形成一种独特的整体感知体验。天气晴朗时的景观与阴天时的景观带来的审美体验大相径庭,这是因为光照不同产生的光影效果也会发生变化,白天的自然光与夜晚的灯光也是这样。同时,触觉和听觉也对景观的审美起着重要作用。自然是一个包含各种元素的整体,只有这些元素和人的所有感知相结合,才能生成良好的审美体验。

3.2 案例分析

一是瓦尔米耶拉市感官公园。参与审美要求审美者利用身体化、感知融合投入审美活动中,即主要通过身体和感官活动进行审美。认识自然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面对,通过感知得到体验,这是了解自然、审美自然的直接方式。在生态景观环境中,人们用自身感知来体验自然,在人与自然的互动过程中,自然也具备了一些其他意义。

感官公园位于瓦尔米耶拉市,该公园通过合适的游步道吸引游客深入河边,再借助一些平台让游客可以欣赏滨河景观。设计者把圆形的观景平台放置在临近河边的地方,为游客行人提供一个能直观感受自然的平台。又将休息区设置在平台后的入口处,这样既赋予了观景平台休憩功能,也能使游客行人更直观地感受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观景平台上的拱形墙可以在视觉上将休息区与平台分隔开,同时打造出一个私人的观景平台。在靠近河流的地方,平台边缘自然形成长凳,不仅创造了休息空间,还起到了衔接人工设计与自然景观的作用,从而使整个观景台成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

设计者以最低程度的施工将游步道置于自然景观中,让人们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真实欣赏自然之美。感官公园的设计使人们亲身来到自然世界中,缩短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场地里树林深处豁然开朗的观景平台既起到了保护自然的作用,又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也是参与美学的人与自然“一元论”的最好印证。

二是南京汤山矿坑公园。矿坑公园位于南京汤山山体南侧,面积约为40公顷。项目地原是南京汤山最大的废弃矿坑采石场,在这个范围较大的场地中,设计师充分利用现有矿坑地势以及场地内现有的植被和矿山资源,以当地文化为依托对采石场进行修复性的改造设计。

项目对场地内五个废弃的采石口加以改造,配置湖、湿地、草甸等,恢复场地的生态系统,同时完善研学、亲子、娱乐以及休闲等配套功能。经过重新规划,破碎的矿坑石缝中重新长出植物,与石壁形成鲜明对比,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设计目的是修复废弃矿坑的生态系统,同时提供场所用于旅游休闲活动。利用场地内原有的地势条件,恢复水文生态、加固山坡,配以攀爬、滑梯等活动设施,形成具有矿坑特色的休闲娱乐场所。行人游客进入场地后,可根据其独特的场地风格选择不同的路线观赏景观。

南京汤山矿坑公园的建设不仅没有破坏周边自然生态,反而修复了场地内的生态系统,这样的设计具有很大的意义。山体的修复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矿坑公园将被损坏的山体直接显露出来,让人们亲眼看到过度开采给自然界造成的损害,使人们对现有的错误进行反思,从而珍惜自然、敬畏自然。险峻的山体与植物结合,带来壮观的视觉体验,身处矿坑公园中,人们不仅能用感官活动进行审美,还能将自身融入自然中。矿坑公园的建造在保护自然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不仅具有生态意义,也具有美学意义。

3.3 参与美学在生态景观设计中面临的问题

参与美学的审美观影响了生态美学的发展,对于生态美学的进步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参与美学自身也面临一些理论问题。自柏林特的环境美学观产生以来,相关学者持续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与柏林特同为西方环境美学界重要代表的卡尔松对参与美学的范围和界限提出了一些问题[6]。同时,参与美学在实际的生态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也具有一些缺陷。

首先是审美经验要素的保留问题。在转化审美经验的过程中,参与美学理论对人类自身和自然之间需要距离的重要性缺乏认知。生态景观设计中也就存在人与自然审美距离过近的问题,同时还有鉴赏者和被鉴赏对象之间的距离在观念上的把握,日后的设计也应着重考虑这方面。

其次是各种感官的审美参与。参与美学试图消除人与审美对象之间的距离,并要求人的全部感官都参与其中,从而实现全身心的投入。这种审美方式存在弊端,因为对于传统艺术的审美或是现代艺术如视觉设计、沉浸式体验设计来说,对于视觉和听觉是很重视的,而触觉和味觉往往不能参与其中。

4 结语

柏林特的参与美学结合了对环境的思考,最终形成一个全新的环境理论和环境观念,也改变了环境审美和人们对环境的固有观念。他认为环境不只是人的客观对象,而是整体性的,是通过建筑、文化、艺术、自然等构建而成的。审美者全身心融入环境中,特别是身体的参与是极为重要的。参与美学从反思传统美学的基础出发,提倡人对自然、环境审美参与的能动性,强调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这种理念是一种注重整体的美学观。参与美学观的出现及发展拓展了西方环境美学甚至是当代环境美学的范畴,也对生态美学理论的多元化发展有促进作用。在人居环境和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中,参与美学也能发挥作用。人在审美参与的同时,既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又要重视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这是在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的内容。现代景观园林设计越来越注重生态问题,既要设计出美的景观又要注重绿色生态,在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中合理规划审美者的审美参与,使鉴赏者既能拥有完美的感觉体验,又能保持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 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M].张敏,周雨,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154.

[2] 王霞.参与美学与环境规划[J].北方文学,2017,4(09):19-22.

[3] 张赟.阿诺德·柏林特的参与美学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12.

[4] 阿诺德·伯林特.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M].陈盼,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25.

[5] 阿諾德·柏林特.环境与艺术:环境美学的多维视角[M].刘悦笛,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17.

[6] 李晓明.参与美学:当代生态美学的重要审美观[J].山东社会科学,2013,4(05):44-48.

作者简介:孙继国(1968—),男,山东济南人,硕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设计。

刘香云(1996—),女,河南濮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设计。

郭星露(1996—),女,山东淄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