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进式导读寻找爱与温暖

2021-09-10 19:59彭燕芳
学习与科普 2021年5期
关键词:桑娜渔夫穷人

彭燕芳

部编新教材六上第四单元是本套教材中第一次以单元的形式引导学生接触小说,小说的特点“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着生活的影子”在单元导读中明确呈现,本单元以“人性的光辉”为主题,单元学习的语文要素为“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写作要素为“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本单元选文有三篇,分别是《桥》、《穷人》与《在柏林》,三篇小说都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刻画了普通人物在面临困境时所闪现的人性的光辉。这当中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突出:舍生救村民的老支书,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桑娜和渔夫,还有饱受战争之痛的老兵和妻子。如何让学生回归文本,具体结合文本,感受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笔者尝试以《13穷人》的课堂教学为样例,采用层进式导读,由浅入深,由课题到人物形象,由心理到人物品质的探究,将此难点进行梳理与渗透,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一、紧扣课题,初读感受穷人之苦

《13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文中出现的两个家庭,桑娜一家和西蒙一家都是当时极其贫困的百姓生活的缩影,课题已经揭示人物的生存环境与艰辛。笔者让学生通读课文,找出文中能够体现两个家庭穷苦的描写,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穷人之苦。两个家庭,孩子没有鞋子,只有黑面包,穿的是旧衣服,甚至西蒙的床是稻草铺就,生病得不到救治而去世……从以上学生找到的相关描写中,不难发现,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老百姓的穷苦与艰难。

这是接课题引出的主要人物生存环境的第一层阅读,而文中的穷人,除了穷苦,他们身上闪耀着另一种迷人的光辉,这是接下来,笔者将继续与学生进行探究的第二层内容。

二、细品开篇,环境中初探人物形象

小说是用一段精彩的环境描写拉开了序幕,开篇的环境描写,充分渲染了故事发生的气氛,主要人物桑娜也开始登场。在这一段环境描写中,通过对比手法,多处折射着主要人物形象的可贵品质。笔者以问题“我们来看看这一个夜晚,在第一段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切入,让学生细品第一段的环境描写。

通过第二层的导读阅读,与同学一起品讀环境描写,屋外海面的“又黑又冷”和小屋的“温暖而舒适”的对比,而“寒风呼啸”和孩子的“安静入睡”的对比,看出了这一个家因为穷苦,渔夫而不得不在寒风呼啸的夜晚为生计奔波,但妻子桑娜的勤劳让小家温暖而舒适。

三、寻找温暖,情节中再感人物形象

在前面第一层导读借课题初识主要人物,第二层发借环境描写一步步走进主要人物后,笔者引导学生进行第三层文本的阅读。通过主要问题“除了小屋的温暖而舒适,文中还有哪些地方的描写温暖了你?请默读课文,并画出来,在空白处批注。”的设计,学生通过再读课文,在文本中自主寻找能够温暖人心的描写。

如“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从桑娜的动作描写中看出了一位母亲的本能,毫不犹豫将西蒙的孩子抱回家里,“非……不可”更看出桑娜的毫不犹豫,这份善良,是穷人心里最可贵的品质。这处描写打动了读者,打动了孩子们的心。

又如这一处:“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文中通过对渔夫的语言描写,看出渔夫面对家庭的穷困,毅然做出和妻子一样的决定,一个“熬”字,是艰难,是穷苦,但“总能”看出了渔夫的乐观与善良,标点“!”的使用,更看出了渔夫的果断决定,为了孩子,他们毅然肩负起照顾和抚养的责任,令人可敬,另学生心生温暖。

四、体味心理,品读中丰富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桑娜,毅然帮助邻居收养孤儿,是本能,是善良,但是,对于他们而言,这一决定无疑是增加巨大的负担。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塑造人物时,通过细腻丰富的心理描写,让桑娜的形象更丰满,也更立体。

第四层次的导读,是让学生带着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深入文本的心理描写,感受更立体的人物形象。

在将孩子抱回家后等待丈夫回家的心理描写,是充分体现了一个真实的桑娜,善良又在现实穷困中挣扎。“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省略号的频繁使用,折射出人物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对于小说中通过心理描写进行人物形象的刻画,朗读,是一种很好的体验途径。桑娜的矛盾,自言自语的心理,时而担忧,时而害怕,时而紧张,时而坚定,男女合作读,师生合作读可以感受到一个真实的集妻子、母亲与穷人身份的桑娜的形象。

文末形容桑娜反映的一个词语“一动不动”,学生在分享中提及,这是一个安静的时刻,桑娜没动,但心里早已翻滚起来,这一刻,似乎没有动作,但其实却留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他们是穷人,却心里善良,却有着一种温暖人心的默契。结合文中的两处沉默,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感受这几处“留白”的人物内心,第一处“沉默”,是渔夫与桑娜,面对自己的贫困的无奈,桑娜不知该如何说起,欲言又止的心理;第二处“沉默”,是桑娜沉浸在邻居病逝的痛苦中,也是在等待着丈夫的同意,期待能够得到支持,收养邻居家的两个孤儿,但是,也担心丈夫的反对,所以此刻选择了沉默。

留白,是让学生更真切体会人物复杂的心理世界。这一层次的导读与品读,让学生真正看到桑娜和渔夫平凡贫困然而毅然选择救助邻居孤儿的闪亮的人性。

五、回顾小结,感受人性的光辉

本课教学通过解课题,读环境,找温暖,析心理的层进式导读,让学生回归在小说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环境描写对塑造主要人物形象桑娜和渔夫的渲染作用,落实本课教学的难点。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新莲小学 518035

猜你喜欢
桑娜渔夫穷人
《穷人》梗概
桑娜一家“穷”吗?
续写《穷人》
穷人的心
穷人的高消费
富人与穷人
天皇版“渔夫”
渔夫的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