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发扬斗争精神的实践及现实意义

2021-09-10 07:22郑吉伟张晶
邓小平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邓小平改革开放新时代

郑吉伟 张晶

[关键词]改革开放;邓小平;斗争精神;新时代

2019年9月3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十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主张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内在支撑。他勇于探索各种斗争策略及方式方法,既保证了党的领导,又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斗争精神,对习近平斗争精神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对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

一、发扬斗争精神是应对改革开放风险挑战、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应对风险、实现目标的鲜明的精神品质。改革开放时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邓小平结合时代特点进行科学研判,指出改革丌放必然会遭遇风险。面对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党建、外交等方面的主要风险,邓小平要求全党同志要坚持与干扰改革开放、阻碍现代化建设的思想、观点、行为作斗争。

(一)面对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的风险时要发扬斗争精神,为现代化建设构建了稳定且富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使我国经济更具活力,国家实力迅速提升。然而,由于一段时期持续经济过热,全社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1988年通货膨胀明显加剧,物价的涨幅达到了最大。邓小平很快觉察到这一现象。1989年3月,他在会见乌干达总统时指出:“我们现在的问题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得太快,给国家和人民都带来了困难。”一方面,邓小平清醒认识到转轨过程中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明确指出:“我们处理问题,要完全没有风险不可能,冒点风险不怕。”另一方面,他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应对和化解风险,从而为现代化事业开辟新路,他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最终,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遏制,物价逐渐走向平稳。历史和实践证明,邓小平敢于斗争、迎难而上的精神坚定了全党进一步改革的决心,同时也为克服现代化建设中的风险挑战提供了精神支持。

(二)在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以及“四人帮”、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时要发扬斗争精神,为现代化建设创造风清气正的思想文化领地

对外开放让中国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中腐朽的一面。邓小平指出:“由于近年国际交往增多,受到外国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作风、生活方式影响而产生的崇洋媚外的现象,现在已经出现,今后还会增多。”他认为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决不允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我国泛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四人帮”反革命势力基本被消灭,然而其派性和无政府主义的流毒,同一些怀疑社会主义、怀疑无产阶级专政、怀疑党的领导、怀疑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思潮相结合,开始在一小部分人中间蔓延。邓小平不止一次在党的重要会议中提到了“四人帮”的恶劣影响,要求继续同“四人帮”的恶劣影响进行坚决斗争。此外,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较长时间,由于党中央对封建主义残余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给宣传思想战线留下了重大隐患,势必会让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明确提出了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他列举了宗法观念、等级观念、搞特权、专制作风、官僚作风等封建主义观点和现象,指出“要彻底解决上述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付出很大的努力”。邓小平认为,这些观念和思潮都会妨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前进步伐,必须发扬斗爭精神积极应对。

(三)在整顿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时要发扬斗争精神,为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内部环境

改革开放初期,“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社会影响还没彻底消除,社会秩序、社会风气还未得到根本好转。邓小平指出:“现在的社会风气不如过去,动不动就打砸抢,年轻的娃娃甚至动刀子,不讲礼貌了,也不照顾别人的利益、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再加上相关教育的弱化以及法制建设的滞后,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地方的刑事案件增多。1983年7月,邓小平同公安部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刑事案件、恶性案件大幅度增加,这种情况很不得人心。几年了,这股风不但没有压下去,反而发展了。”他强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都需要安全、稳定的内部环境。邓小平主张对于破坏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的行为,先是进行教育,对于教育无效的情况,就应该坚决采取法律措施,不能手软。他强调,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对扰乱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的行为进行整顿,对违法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他尤其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有明确的斗争态度。在他看来,对破坏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手软,只能危害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危害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四)在治理党内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时要发扬斗争精神,为现代化建设打造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改革开放时期,党内暴露出一些问题,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构成了巨大威胁。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官僚主义、贪污腐败。1980年8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指出了官僚主义的表现形式是“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陈规”等。他指出要解决官僚主义问题,一方面是进行制度改革,另一方面是进行教育和思想斗争,并强调这是非做不可的。“要搞四个现代化,把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地转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非克服官僚主义这个祸害不可。”1982年4月10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会上指出:“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他坚信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由共产党领导,并充分认识到党内腐败现象可能造成的危害,指出:“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末,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对治理党内比较突出的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这两个问题,邓小平立场坚定、态度明确,认为只有发扬斗争精神,才能保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五)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时要发扬斗争精神,为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的外部条件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局势不稳定,发生了阿富汗事件、伊朗问题、越南问题、中东问题。邓小平认为当时的年代是个危险的年代,要求将反霸任务摆在每天的议程上。他在华北某地检阅军事演习部队时指出:“超级大国的争夺日益加剧,苏联霸权主义加速推进全球战略部署,严重地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和我国的安全。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逐渐意识到不仅仅是美国和苏联企图霸凌世界,西方几个发达国家也想垄断世界,世界范围内的强权政治在升级,它们采取经济和政治等手段打压和制裁中国。然而,和平的外部环境是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1985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国外领导人时明确指出:“争取和平是世界人民的要求,也是我们搞建设的需要。”面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所带来的风险挑战,邓小平认为要争取和平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同时他主张:“实现和平的手段,就是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争锋相对的斗争并不是意味着好战,排斥和平。相反地,斗争是维护和平最有力的方式。邓小平的讲话体现了共产党人面对外交风险敢于斗争的坚定意志,彰显了共产党人面对外部压力时应当具备的精神状态。

二、在改革开放伟大斗争中练就斗争本领

改革开放是在斗争中产生和发展的。在与“两个凡是”错误思想的斗争中,党中央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这一路线的指导下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伟大变革必然会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共产党人不仅要敢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因此,把握斗争方式和策略,在斗争中练就过硬而高超的本领是对这一时期共产党人提出的必然要求。共产党人只有努力练就斗争本领,才能取得斗争的胜利。

(一)要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抓住精髓,为伟大斗争夯实理论功底

邓小平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他教导党员领导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有一定的时间学习,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伟大斗争中,需要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斗争的行动指南。此外,对于理论学习,只有抓住精髓才能把握斗争方向。邓小平认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出现新的风险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掌握新的实际情况、研究新的问题。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坚定斗争方向。正如邓小平所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运用它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来积极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既把我们的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推向前进,也防止一些同志,特别是一些新上来的中青年同志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1983年9月,邓小平针对关于异化问题的讨论材料敏锐地指出,“引的所有的话都是讲的资本主义社会”,“搬了些古老的东西加以歪曲,这是吓唬人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形容资本主义社会的词句生搬硬套用于中国社会,显然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邓小平的讲话表明:只有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且抓住其理论精髓,才能用于现实的工作指导,从而在激烈的斗争形势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二)要坚定政治立场,增强风险意识,为伟大斗争提高政治能力

强大的政治能力是共产党人取得斗争胜利的根本保障。在邓小平看来,现代化建设是改革开放时期最大的政治,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他强调:“每个共产党员,更不必说每个党的思想理论工作者,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邓小平十分重视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一直将它们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发扬斗争精神应当把握这两个基本原则和方向。“特别是对于那种要脱离社会主义轨道、脱离党的领导、搞自由化的倾向,要进行正确的有力的批评和必要的斗争。”然而,理论和文艺战线上仍然存在否定甚至对抗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立场。邓小平教育全党同志要“务必注意提高警惕”。1983年10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对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战线的立场和态度提出批评:“在对错误倾向、坏人坏事作思想斗争和组织处理的问题上,这些年来党内确实滋长了过分容忍、优柔寡断、畏难手软、息事宁人的情绪,这就放松了党的纪律,甚至保护了一些坏人。”正是由于一些领导干部在斗争中立场不坚定、态度不明确,风险意识不强,才让错误思潮和坏人坏事有了生存的空间。对此,邓小平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者应当站出来讲话。思想战线的共产党员,特别是这方面担负领导责任的和有影响的共产党员,必须站在斗争的前列。”邓小平的讲话指明了共产党人坚定立场、增强风险意识对斗争结果的重要作用。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对违背党的政治方向、原则的思想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始终坚定政治立场,努力在重大斗争中发挥作用。进而言之,共产党人必须在伟大斗争中不断提升政治能力,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提升内在战斗力、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要丰富工作经历,增长才干,为伟大斗争加强实践锻炼

列宁指出:“没有铁一般的在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党,没有为本阶级一切正直的人们所信赖的党,没有善于考察群众情绪和影响群众情绪的党,要顺利地进行这种斗争是不可能的。”邓小平十分赞同伟大斗争离不开共产党人的实践锻炼,并评价说:“列宁所说的这个真理,现在仍然有效。”进行实践锻炼不仅适用于革命战争年代的阶级斗争,同样也适用于和平年代各种形式的斗争。邓小平特别注意锻炼党员领导干部,他认为尤其是年轻干部应该丰富实践经历,要在基层和领导岗位受到锻炼。邓小平指出:“把年轻干部放到第一线压担子,这个路子对,不能只靠人家扶着。他们受到了锻炼,提上来别人也会服气。”他还强调:“人才要放到领导位置上,不然锻炼不出来。”一方面,邓小平教导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实践中密切联系群众。他主张领导干部把国家的形势和困难、党的工作和政策经常真实地告诉群众,从而让群众直接全面地了解党和国家。领导干部要主动关心群众的生活,一定要努力帮助群众解决一切能够解决的困难。暂时解决不了的,要跟群众解释清楚。这样一来,在重大斗争中人民群众就会发挥积极作用。通过联系群众与刑事犯罪分子展开斗争很好地证明了人民群众发挥的巨大作用。他指出:“动员全市人民参加,这本身对人民是教育,同时能挽救很多人,挽救很多青年。发动群众,声势大,有的罪犯会闻风跑掉。”另一方面,邓小平要求党员干部在斗争中学习和总结经验,他指出:“斗争要求我们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注意經常总结经验。”改革开放的伟大斗争要求我们必须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管理方式,邓小平提出:“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验、好的经验,我们应当把它学回来。”他强调要总结失败的经验,不止一次地谈到改革中会面临很多风险,会有预料不到失误,但是他指出:“我们相信,及时总结经验,可以纠正错误。”

三、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发扬斗争精神

40多年的实践和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如果不发扬斗争精神,与错误的立场、思想、行为作斗争,中国就不会有改革开放40多年的巨大成就。在新时代,习近平多次强调发扬斗争精神,并结合新的历史特点不断发展创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明确的精神指引。

(一)充分认识新时代我国所面临风险挑战的特点

新时代我国仍然面临来自国内外的风险挑战,并呈现出新的历史特点。第一,涉及的风险领域更加宽广。除了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党建、外交方面的风险,生态环境、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恐怖主义的风险也表现得较为突出。第二,涉及的风险结构更加错综复杂。习近平指出:“我们现在搞开放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同以往有很大不同,总体上有利因素更多,但风险挑战不容忽视,而且都是更深层次的风险挑战。”更深层次的风险不再是单一结构的风险,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风险叠加。习近平将它理解为“风险综合体”。他十分清楚应对不了重大风险将会给党和人民带来恶劣影响,指出:“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就可能被迫中断。”

来自国内外的重大风险不仅威胁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而且阻碍“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因此,为了防范和化解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风险挑战,习近平主张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投入到应对风险挑战的斗争中去,明确提出必须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回顾历史,共产党人要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为化解重大风险坚决斗争,为中国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立足当代,虽然处于和平时期,共产党人仍要时刻保持战斗状态和奋进姿态,为化解重大风险敢于斗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任务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基于此,习近平一再强调发扬斗争精神:“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二)找准斗争的目标和方向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证明,发扬斗争精神必须找准目标,把握斗争方向。习近平指出,共产党人斗争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这就表明,只要是否定和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立场、观点和行为,共产党人必须坚决斗争。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进人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表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坚持党的领导的立场一以贯之,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党的领导提到了全新的高度。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实践表明,在新形势下面对异常复杂的矛盾和风险,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凝心聚力,才能在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邓小平也非常强调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坚持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长期斗争,并且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了新的高度。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方向,带领中国人民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创新。正如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当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国家依然构成巨大的威胁。习近平指出:“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尖锐复杂的斗争特别是‘颜色革命’的现实危险……只能前进不能停滞,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对。”这充分表明,习近平与邓小平的斗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斗争。

(三)增强斗争本领,敢于和善于斗争

面对复杂的风险、强大的对手,不仅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赴武汉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与医务人员视频连线中强调:“广大医务人员加强自我防护、抓住机会休息,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我们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一方面要发扬顽强的斗争精神,另一方面要掌握高超的斗争本领。因此,增强斗争本领是共产党人进行伟大斗争的必修课。

首先,必须增强理论学习,为斗争夯实思想根基。共产党人不仅需要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思考和把握当代中国和世界。习近平主张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强调要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新时代,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理论的深入学习让思想经受烈火淬炼。这样一来,在与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思想、言行作斗争时,才更有底气和力量。

其次,必须加强政治历练,为斗争巩固政治定力、培养政治能力。习近平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斗争中坚定立场。此外,要注意辨别政治风险,有力防控风险,避免将小风险扩大为大风险,防止将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领域的风险转变成政治风险。严格的政治历练让共产党人面对风险挑战时更有政治定力和判断力。

最后,必须增加实践锻炼。习近平指出,“现在,我们一些干部最缺的是实践经验,特别是缺少在重大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的经历”,他们的工作思路是“求稳心态有余,斗争精神不足”,“要让没有实践经历的干部到重大斗争中去经受锻炼,在克难攻坚中增长胆识和才干”。与邓小平一样,习近平也強调共产党人应在第一线参加实践锻炼,“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重大斗争一线去真枪真刀磨砺,强弱项、补短板,学真本领,练真功夫”。只有在一线摸爬滚打、锻炼成长,才能被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增加实践锻炼能够有效提高领导干部的战斗力,从而提升他们的斗争本领。

猜你喜欢
邓小平改革开放新时代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