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治课教学核心素养的思考

2021-09-10 21:57李春玲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探究

李春玲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加快构建核心素养体系。这意味着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已经成为深化课程改革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理论基础,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指导性因素。那么,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

一、挖掘课程资源,继承传统精华、陶冶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生为了获取好成绩,往往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过分关注课堂内的学习,同时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也造成教师单一使用教科书这一课程资源。学生在课堂内学习的时间有限,他们在课内学习的知识、技能、态度若不向课外、校外、家庭及社会迁移拓展,很难形成真正的素养。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社会现象和国际形势,可以通过开展课前五分钟的“时政开讲”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和社会事件。除了时政开讲之外,教师还应当在课程设计中贯穿时政热点,如在2016年广东省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竞赛中,云浮黄海雯老师的哲学课《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以现今大家普遍关注的热点“全面二孩”来贯穿于整个课堂,首先调查学生们对二孩的接受程度以及原因来导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进而又介绍各个不同时期的生育政策,播放独生子女时代下,失独之痛的感人视频,让学生感悟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同时设置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过程与前两次生育政策的出台过程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用哲学知识分析不同时期的生育政策实施的合理性?”来感悟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这节课的设置抓住学生的矛盾心理:“二胎给自己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幸福”层层剖析,既解决了学生的心理困惑,又让学生对于国家政策有了全面的正确的理解,同时还引导了学生的恰当的思辨,我们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在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社会规律。哲学课与时政热点的结合展示出了一种高度的人文情怀和思辨精神,增强了学生们的政治认同,培养出有立场、有担当的高素质公民。

《文化生活》讲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分别搜集中国优良传统文化和糟粕文化的一些具体事例,并分析它们在今天中国的延续以及所带来的影响,做成PPT展示其成果,进而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作用以及我们对待它的态度。同时通过对中国优秀文化的搜集与展示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感悟,传承中华优良传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提升他们的道德与人文素养,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培养有自信,有觉悟、有尊严、有担当的中国公民。

二、开展探究式教学,创设主体活动、提升学生公共参与意识

在广东高效课程课堂竞赛中,省实张老师在执教的《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中,首先通过一个拼字游戏让学生体验公平,感悟公平的重要性,进而进行小组分角色探究,她将学生分成四大组,分别体验的角色是:人社局领导、工人、企业家代表、失业者代表,让每一组的学生充当一种角色来共同探讨如何从各自的角色要求提出更好的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理性的思考各抒已见,其中一位同学在最后的总结汇报中提到一个观点,他说:“在体验人社局的领导这一角色过程中深感政府工作的不易,既要兼顾社会企业的发展,又要兼顾广大劳动者的收入分配是否合理,在二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既重要又困难,需要政府工作人员集思广益,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才能达到公平的效果,来不得半点马虎。通过这一节课他对政府的作用的感悟比以前深刻多了。这节课的“分角色探究”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校正、自己归纳、总结。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师生互动激情迸发,有效地掌握了国家宏观政策,理解了社会热点问题。本节课从教学方式看,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把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学堂”,充分激发学生思维,使课堂充满活力。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的社会热点问题,是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专业性强,学生平时接触的少,不易理解。教师通过“课堂实践,方案探究”为主题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在分组展示、自学互学、激励评价等环节中以小见大,从直观到抽象,体会知识生成,提升思辨能力、实践能力,提升理性思维和公共参与意识,深刻领会了公民与政府、劳动者与企业的共生共荣的关系。培养了理性的、有担当的、支持和理解政府的中国公民。

三、推进学科整合,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

比如在讲《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这一课的时候,我校某老师引用华佗与麻沸散等经典的历史人物故事,通过创设“华佗为什么要研究麻醉药?华佗对麻醉药的认识从何而来?”这两个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究思考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这种历史人物故事的引入具有很高的人文历史素养,政治课的人文气息迎面而来,学生从历史人物的科学体验中的思辨着某些耐人寻味的哲理,既提升了人情坏,又培养了思辨的精神;在《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一课堂上有老师进行化学小实验,通过實验让学生透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通过实验把这对哲学关系被诠释地直观、微妙;教师再次创设“屠呦呦与青蒿素”的情境,让学生发现科学之美、科学之精神、科学探究中的前进性与曲折性、质量互变规律的理性视角。这种充满人文与科学气息的课堂,哲学思辨的味道也异常浓厚,学生愿意在这样的课堂中去品尝人文、科学、哲思的味道。这种课堂设计立意新,情境素材鲜活接地气,把哲学原理演绎得非常美妙。不知不觉中实现对高中生理性思辨素养的培养,这样的课才是真正能深入到学生内心深处,是学生课后或者走入生活,依旧可以带得走的东西。

核心素养的理念应始终贯穿于政治教学的全过程,并且要引领学科的育人价值导向,真正把“教学”升华成“教育”。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自信、有尊严、有担当的中国公民而努力!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 524000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探究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设问引导探究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