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与策略

2021-09-10 07:22陈桂珠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7期
关键词:注重数学课堂教学数学阅读

陈桂珠

【摘要】数学阅读应基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发展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小学生对数学本身的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当中,探索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与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注重 数学阅读

数学阅读就是通过对数学知识的精读、领悟、理解、掌握后将知识应用于新的问题情境的认知过程。它具有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规范学生数学语言,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强化学生数学领悟能力等特点。本文就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与策略展开探索。

一、架设更有趣的环境,刺激内生学习乐趣

数学课本上的阅读材料普遍比较果板、乏味,为了让课堂变得生动一点,我会创设有趣的情境,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在《平行四边形而积)的课前预习提纲中我以拟人手法创设了一个故事: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兄弟争论而积大小排名,孩子通过已有知识很快的算出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但平行四边形面积不会做,然后由平行四边形提问:我的面积是不是也用“邻边相乘”同时,小精灵也提示:“可以用格子图验证”,引导学生通过数格子验证,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等于邻边相乘的乘积最后由平行四边形再次提问:没有格子图的话你们也能算出我的面积吗?引导学生进行通过有趣人物的对话,既复习旧知的目的,又逐步引出解除负迁移的思维方式:提出猜想一验证想法——发现错误、排除干扰——重新思考。

二、加强数学阅读训练,点拨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常言道、“授人以鱼,只食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日常数学教学时应该更注重教给学生数学阅读的方法,通过各种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阅读的方法。

1.利用预习提纲,辅助阅读训练

孩子的课前预习指导是提升孩子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又可达到培养孩子自学能力的目的。然而多数孩子预习时只是随意的读完一遍课本内容就完事了,对数学知识并未进行深入思考,并未达到预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以填空或问题形式设计一份预习提纲让孩子学会带着问题进行数学课本阅读,并培养学生学会标注课本中存在疑问或不理解的地方,最好能用一句话描述,以便课堂上讨论研究。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一一求瓶子的容积》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回忆以前是如何计算像梨、土豆这样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运用了什么数學思想?可以用怎样的等量关系式来表示?

思考:如何计算空瓶子的体积或容积呢?

模仿书本进行实验,观察并思考:在倒置前后,水和空气的变化。

水的什么变了?什么不变?水的体积怎么求呢?

空气的什么变了?什么不变?空气的体积怎么求呢?瓶子的容积变吗?

你在预习中碰到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或你还有什么疑问?

这样学生可以带着问题阅读课本,不是漫无目的,可以一边看书一边找答案,提示学生在理解不清题意时进行反复阅读。在阅读中,让学生感悟如何去分析解决数学问题,拔高起对应的能力,从根源蜕变其数学核心思维。

2.抓住教材资源,加强阅读训练

教材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以教材为本加强数学阅读训练,让数学阅读“得法于课内”。在平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找出阅读材料和练习题目中关键词、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并学会用符号标记阅读材料中的关键词或句子,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就会集中注意力寻找隐含条件和关键点,更好的理解题目的意思。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在学生对图形、符号开展带有数学思维的阅读理解时,教师发扬“阅读先导者”的作用,指引学生在充分理解题目文字语言的基础上,对两者的特性加以深入剖析,在完全读懂了图形(或符号)源质的情况下,再着手进行快速解题,这时解题的速度就会得到质的飞升。

例如,一位老师在上《除数与余数的关系》时,设计了这样一道解决间题:一堆苹果,每8个装一袋。可能剩几个?最多剩几个?因为题目条件不足,中下学生不知道怎么列式解决,因此教师在课件上又出现了一道算式:“△+8=☆(袋)…口(个),让学生根据题目的意思理解算式中每个图形表示的意思,进一步分析问题,从算式中直观看出“可能剩几个”就是在求余数。在数学阅读中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学会将文字与图形结合分析,解决问题。

3.提倡归纳总结,深化阅读训练

所谓归纳总结,是指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类,找出不同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总结经验,得出结论,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过程。因此,在每个单元的课程学习结束之后,我常常会安排一节整理与复习课,通过精细地阅读以引导学生从新的视野对本单元知识进行全面地核对、梳理与总结,而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单元知识用表格罗列、“树”形结构图、“蜘蛛网”形结构图等进行总结概括,使每个学生对自己本单元所学知识理解更加透彻,构建属于自身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

三、开展多形式的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许多人对数学阅读活动的刻板印象是不断的读题与解题的过程,而对于数学阅读的认识也仅是停留于教材阅读与习题阅读中,其实不然,数学阅读应该是更为广泛的阅读,其内容可以包括数学历史、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等,数学活动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

例如,低年级可以开展“数学绘本阅读活动”和“数学小故事分享活动”让孩子每周收集一个将自己读到的有趣的数学故事或者数学小知识分享给班上的孩子,让孩子在通过阅读与分享中提升数学阅读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组织能力。

中高年级可以开展“数学小报比赛”或者“小小数学演讲家”等活动,培养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学会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能力,学会发现、欣赏数学美,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够做到应用数学美和创造数学美。

综上所述,我认为数学不应刻板地存在于一连串无意义的数据当中,它本应该更有人文气息,更能融于生活。而这一切,都提醒教师们,在进行数学教育时,一定不能囿于数学数据本身,而应该学会“出圈”,利用语文的阅读能力反哺数学的构造思维,让数学活泼于纸上,变得灵动、丰富而缤纷。一位有志的数学播种者,应该给予学生以全方位且立体的知识灌溉,让数学的核心素养成为学生学习的成长道路上的“垫脚石”。

参考文献:

[1]《数码设计(下)》 2019年10期

[2]《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3]《教育界》2018年35期

猜你喜欢
注重数学课堂教学数学阅读
怎样上好小学语文课
发现新课改下音乐课的五个“注重”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浅论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让问题设计为数学教学创新绽放精彩
试论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把握好四个“注重”提高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
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