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对钢琴的认知基础和文化差异

2021-09-10 07:22何璐
乐器 2021年8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婴幼儿钢琴

何璐

摘要:如今钢琴作为一种极受欢迎的乐器,甚至很多三岁以下的孩子都开始学习了。然而,对于这些低龄幼儿是不能按照五六岁以上的幼童或是成人那样去教的,而且每一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经验和个体差异,所以真正的钢琴入门应该从人本出发,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基础,基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母语文化进行教学。

关键词:婴幼儿  钢琴  认知基础  文化差异  早期音乐教育  音乐教学法

说起学乐器,很多家长都对钢琴情有独钟,而且早早就把孩子送去学琴了,笔者就曾教过很多3岁左右的低龄幼儿,并且还曾在亲子课上给一两岁甚至几个月大的婴儿进行过钢琴启蒙,在此过程中不仅发现了低龄幼儿学习钢琴的一些重要的认知基础和学习方式,同时也验证了早期音乐教育的一些重要原理。然而,面对低龄幼儿很多老师都反馈“教不了”“不知如何去教”,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不了解婴幼儿早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音乐的方式等等。下面笔者着重就“婴幼儿对钢琴的认知基础和文化差异”来展开讨论。

一、婴幼儿对钢琴的认知基础

婴幼儿有其特殊的认知规律,其中最为重要和首要的是听觉和动作,同时与孩子早期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家庭的音乐环境、音乐经验和基础决定着孩子未来音乐能力的发展。

1.婴幼儿对钢琴的听觉认知

关于对婴幼儿钢琴入门的教学研究是在笔者的亲子课上自然发生的,笔者的亲子课是从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直到八九岁,甚至是更大的儿童和家长一起参与,因为在上课的教室里有很多钢琴,笔者经常给大一点的孩子进行钢琴集体课,这些小婴儿就可以听到并看到,他们也想像其他大孩子一样去试试,看自己能否弄出点声音来,这是人本使然,只要孩子听到了声音,就自然地想要去寻找声源,然后去探索这个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即使他们还不能精准模仿并达到应有的动作技巧,也会用自己当前所具备的能力和方式去探索,去发挥自己在该阶段的认知能力。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孩子最初是从聆听-吸收、探索-发现钢琴的声音开始的,并非从模仿和识谱开始,而且主要是通过听觉来体验和学习音乐的。

对此音乐教育家埃德温·戈登曾说:“音乐听想是一个音乐理解的过程,单靠模仿是不可能产生音乐理解的,模仿是通过别人的耳朵,而听想则需要通过自己的耳朵来完成”,并指出:“即兴演奏对于培养孩子的音乐听想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小朋友应尽快地先学会在乐器上即兴演奏,再开始学习读谱。”这里并不是反对模仿和识谱,只是在强调一种学习音乐的次序和理解音乐的本质,等孩子到了模仿期自然会使用模仿的方式去学习,然而对于音乐教育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发展孩子的创造力,正如铃木镇一所说:“模仿并不代表孩子的真正能力。”真正的才能是将自己对某个领域的思考和理解发展、应用到其他领域,这才是我们的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其本质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而非统一标准之下的某种模仿或复制。

2.婴幼儿对钢琴的动作认知

通常七八个月的婴儿是通过“拍”这个动作来弄响钢琴的,或者说,就可以通过“拍”这个动作来在钢琴上进行节奏表达,更小的孩子是通过“摸”来体验,那些被家长抱着的孩子,还会用脚来“踢”响钢琴,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脚是最有力量的,而且即使是那些已经会坐着拍琴的孩子,拍的时候脚也会跟着蹬,手忙脚乱的,全身都很使力。到了1岁左右,孩子们不仅会用整个胳膊带动手掌去拍,还会尽量尝试“够”到更远的区域,两岁左右的孩子除了拍琴,还会尝试用手指去“按压”琴键,通常先用食指,之后再尝试其他手指,甚至大拇指也会按压一遍。

但笔者发现一些四五岁的幼儿最初在探索钢琴的时候也会用“拍”和“按压”琴键的方式,而且是整个手一起拍或一起按压,这些孩子一般是由于没有近距离地看过别人演奏,也没有被教过,所以没有可模仿的榜样,就自然显现出较人本的方式,也就是说,他们会用自己具备的所有动作能力,即演奏方法,将低龄幼儿所使用的那些方法都使用一遍,或者说体验一遍,他们对于什么才是正确的演奏法并没有概念和正确与否的评判标准,只要自己能够演奏出声音来就行。相反对于那些看过成年人演奏,被示范过的孩子,就会模仿成年人那样弹奏。这里也验证了一个教育原理,那就是婴幼儿最初对钢琴的探索是基于听觉的,只要能弄出声音,什么方法都可以试一下,而这些方法就是动作认知本身。

3.婴幼儿对钢琴的视觉认知

发展心理学等研究表明,虽然视觉在婴幼儿所有感觉能力的发展水平中是最低的,也是最晚的,但依然还是有一定发展的,在此钢琴的黑白键可谓是最贴近人本的一个色彩搭配了,因为黑白是人类最早认知的色彩,从一出生就对光产生认知,每一天都要经历明暗、昼夜等自然的色彩变化,所以黑白堪称是最永恒、最原本的色彩。而且笔者发现,大多数婴幼儿在不被引导的情况下都会对黑键更感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觉得黑键的长相很特别,在钢琴上更为突出和醒目,而且从触觉上来说也更吸引他们去探索,这些都是由婴幼儿的视觉认知和形象思维的特点来决定的。

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基于婴幼儿早期的视觉认知和发展水平来进行教学。对此,埃德溫·戈登指出:“根据音乐学习原理,小朋友应先学会声音,再学习符号,也就是说,要先进行音乐听想,再视谱。音乐理论实际上是乐谱的理论,如果要教也应最后教。”铃木镇一也强调:“在对幼童的指导中,一开始时,我不教音乐符号;我教他们时一向不使用书面乐谱。书面乐谱原本是将一些东西记录下来做参照用的;让人错误地养成了不看着它就演奏不了的习惯。幼儿在我的关注下养成了不用乐谱的学习习惯,而且当他们学会了二三十首乐曲后,他们学习乐曲的速度和记忆力都极大地提高了。这样,到了六七岁的时候,能认识乐谱了,我就开始一点一滴地教他们音乐符号。”所以,当孩子还没有通过身体获得对音乐的认知,包括听觉、动作、触觉等充足的音乐体验的时候,是不能识谱和按照乐谱去教学的,也就是说,无论是音乐理论的讲解还是应用,都不能脱离音乐实践,也不能先于音乐实践。

由此可见,对于幼儿来说,我们更加需要研究的是不使用、不依赖乐谱的音乐实践教学,而非是从乐谱出发的照谱演奏和音乐理论教学,即便是要教授某些知识和概念也必须基于孩子对音乐声音的体验和理解,把“音乐实践”,即“做乐”放在首位,这是孩子早期的认知基础和身心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所以当我们给孩子们做钢琴启蒙和入门教学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遵循婴幼儿学习音乐的原则和次序,一定不能过早地进行读谱和照谱演奏,在此,引导孩子在钢琴上进行即兴演奏和音乐游戏等实践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二、婴幼儿学习钢琴的文化差异

如今在中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琴童,这些年笔者除了教过中国孩子,还教过韩国、中非混血、印度等不同国家的孩子,这些孩子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等都显现出很大差异,他们的母语文化及其家庭、生活、教育等环境,都给他们埋下了认知和学习钢琴这件乐器的“前经验”。

对此,当代心理学家强调不同文化中也有其“最近发展区”,并认为“音乐是另外一种影响我们听觉能力发展的文化工具。林奇及同事(Michael Lynch,1990)在一项实验中给6个月大的美国婴儿和成年人播放西方大调或小调音阶,或是对西方成年人来说有些怪异的爪哇语的陪罗格(Pelog)音阶。他们在这些乐章里会偶然插入一个“走调”的音符,对原有音阶形成干扰。结果发现,不管是出现在西方音阶还是爪哇音阶中,6个月的婴儿通常能觉察到这些走调的音符。由此可知,婴儿生来具有“乐感”以及在众多的音乐中分辨好坏的能力。相反,美国成年人对熟悉的西方音乐中的走调音符很敏感,而对不熟悉的爪哇音乐中的走调音符则没有那么敏感,这说明多年的西方音乐熏陶已经固化了他们的音乐知觉。”

由此可见,人类对音乐的学习很早就发生了,其经验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了,越小的孩子对音乐的感知和文化的选择就越是开放、多样,然而等他们一点点长大的时候,在拥有一定经验和基础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文化属性,这些在教学中都应该给予关注,下面笔者结合一些教学个案来进行讨论。

1.韩国孩子的教学个案及反思

笔者曾教过一个3岁的韩国小女孩,这个孩子来的时候不会说中国话,也听不懂英文,所以我只能用动作和音乐本身来跟她交流,记得当时孩子的手指无法灵活独立地去弹奏,勉强可以用1、2、3指演奏《玛丽有只小羊羔》的旋律,之后就无法按照教材进行下去了,识谱也很费劲,于是笔者尝试从两三个音的即兴演奏和节奏游戏开始,为这个孩子建构起了一套即兴式教学,期间发现这个孩子对三拍子的感觉很好,重音和节奏掌握得都要比同龄孩子更好,当孩子演奏三拍子时笔者会唱一些朝鲜族民歌,后来还邀请孩子的妈妈也一起唱,发现妈妈也唱得很好。

显然,这个孩子的乐感与朝鲜族人民普遍喜欢三拍子的音乐文化传统,以及孩子早期所经历的家庭环境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便体现了教育文化学所强调的“人类教育中的文化现象。”比如朝鲜族人民在三拍子方面拥有着丰富的音乐文化经验和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就显现出对三拍子有着更强的适应性。但其他国家的小朋友则恰恰相反,他们对三拍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就远远不如二拍子,这里并不是说韩国小朋友对二拍子的感受力就要比三拍子差,相比而言,所有小朋友都會对二拍子音乐更加适应,也更容易掌握,因为二拍子更加贴近心跳、脉搏、呼吸等人本和生命本身的节奏。在此只是强调每一个族群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属性,不同的孩子一定有着不同的文化差异,在教学中都应给予关注。

2.中非混血孩子的教学个案及反思

中非混血的小女孩是不到3岁就来学琴了,记得第一节课孩子在凳子上坐了不到3分钟就下来了,非常好动,她更愿意听笔者弹琴唱歌,然后她自己跳舞,最初的几节课基本上都是这样度过的。为了引导孩子更多的演奏,笔者提议与孩子交换角色,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的变化就是,孩子开始主动要求她来弹琴唱歌,我来跳舞,但大都是“乱弹”的,然而孩子认为那就是音乐,而且弹得很陶醉。孩子的妈妈说这个孩子在幼儿园也是这样,很自由,因为在国外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对于这个孩子也无法使用任何教材,孩子学了几首小曲子,都是直接看着键盘学的,根本不愿意看谱,每次上课笔者都要先跟随和满足了孩子不看着谱子演奏和即兴演奏的需要之后,才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水平结合教材来进行教学,往往还没有完全达到教学目标,或者只达到了一部分目标,就必须转换为另一个活动,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就那么短,而且这个孩子显然对一味地模仿和照谱演奏不感兴趣,而对即兴的、创造性的音乐活动更感兴趣。

这个案例也验证了孩子最初的音乐学习是从聆听开始的,他们需要在环境中自然地吸收和熏染,通过一些适合于他们身心需要和能力水平的方式来进行潜移默化的“非正式引导”,而非一上来就按照某种程序和规定来进行“正式的教学”,对此埃德温·戈登进一步指出:“非正式引导可以分为有建构和无建构的形态。当引导处于无建构状态时,家长和老师对孩子们进行自然的引导,所说、所做不用特别的计划。当引导属于有建构时,家长和老师就要非常具体的计划课程的内容,但都不对孩子们强加任何信息或技巧”,并强调:“许多小朋友在还没有接受足够的、恰当的音乐引导的情况下,就匆忙开始学习乐器,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孩子们长期的音乐发展目标将会为这种受误导的短期音乐目标而牺牲。”以上这些教学原理和方法不仅适用于低龄幼儿的音乐学习,对所有年龄段、所有学习领域都很重要,在孩子一生的发展中都起到奠基和催化的作用。

3.印度孩子的教学个案及反思

印度男孩是5岁来跟笔者学习的,来的时候孩子的妈妈带了巴斯蒂安的教材,说孩子正在学这个,然而通过好几周的教学笔者发现,孩子虽然把乐谱放在钢琴上,但其实是不看的,他完全是通过听觉来学习的,而且但凡是没有通过乐谱教他的那些在课堂上现场编配的曲子,他都能比较准确地演奏,隔几周不练也能记得住,相反,但凡是通过乐谱教的,一周以后他基本上就弹得面目全非了,还不如上节课。后来笔者就尝试不用乐谱来给他教学,但依然教教材上的作品,结果发现孩子都可以掌握,而且还可以学会更复杂的技术,比如基于一个他已经掌握的曲子,引导他使用不同的方式去变奏或移调,他就做得很好,也很喜欢,但只要是通过乐谱教学孩子就只能学习很简单的音乐,其能力的发展水平远远低于不使用乐谱的水平,这也说明这个孩子的音乐记忆力很好,他学习很多乐曲都是通过背记音乐来学习的。其实不光是这个孩子,很多孩子在早期都不喜欢看谱,看谱反而会阻碍孩子们早期对音乐的感知和演奏能力的发展。

这便再一次验证了,当孩子的视觉尚未发展到识谱阶段,如果过早地使用乐谱、过度地依赖乐谱都会束缚人类早期音乐能力的发展,并对孩子未来通过乐谱来学习音乐也会产生一定的障碍和负面影响,尤其是对音乐记忆力、接受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影响。然而这并不是说反对通过乐谱来教学,而是说不能错误地使用乐谱、依赖乐谱,而忽略听觉对提升音乐能力的本质作用。而且印度是口传音乐体系,大都不使用乐谱和教材来教学,而是采用口传心授的模式,即便是学习小提琴等西方乐器,也总能将其彻底改造而使其完全适应印度音乐的思维和文化传统。这个孩子显然不愿意按照传统的套路来学钢琴,但并不影响他用自己的方式来使用这件乐器表达情感并学习音乐,可以说他需要的是一种在文化上和思维上都兼容的模式。所以从人本出发,就必须从孩子的本土文化出发,这也是当代国际音乐教育所倡导的理念。

余论

总体来看,中国孩子与其他国家的孩子在认知水平上是差不多的,只是笔者发现,中国孩子的模仿期大都到来得比较早,小肌肉运动也发展得较早,这可能与我们特别注重孩子的模仿能力和精细动作的发展有很大关系,但相反在大肌肉运动和创造力方面就相对薄弱,此外中国孩子普遍对五声音阶的曲调还是要更为敏感一些,比如每当笔者演奏黑键时,尤其是比较快速的时候,很多孩子会说:“黑键真好听,像古筝一样”。这便是基于自己熟悉的文化,即文化的“最近发展区”所产生的认知。

此外还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所有幼儿一开始都特别喜欢“乱弹”,其本质就是即兴演奏,然而这样一种宝贵的探索和创造音乐的行为,却被老师和家长普遍忽略,甚至坚决反对和否定,而导致孩子这方面能力得不到正常发展,然而即兴演奏才是在表达和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音乐。对此音乐教育家雷默曾说:“我们受音符束缚的表演文化已导致思维方式的萎缩和衰退。这很容易使表演者受记谱束缚,导致离开乐谱表演音乐就会瘫痪和麻痹。现在是打破我们大家所习惯的趋同方式、增加一种即兴表演所需要的和有益的音乐趋异手法的时候了。”以上这些经历都促使了笔者对即兴演奏和音乐游戏等教学研究与实践,并体会到一些重要的音乐教育原理,那就是无论对于任何人,都要遵循音乐实践先于音乐理论、即兴演奏先于照谱演奏的原则,同时还必须关照到孩子已有的音乐经验和基础,正所谓:“音乐的过程镶嵌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也属于人类自然学习过程的一部分。”不同的孩子拥有着不同的音乐经验和基础,通常比较好的是从孩子熟悉的音乐文化出发,再逐渐扩大到其他陌生的音乐文化领域,这也是世界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

综上所述,不同年龄和文化背景的孩子对钢琴的认知和学习方式都是不一样的,作为教育者一定要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基础,绝不能颠倒孩子学习音乐的次序和规律,同时也要关照到每一个孩子不同于他者的独特的音乐文化经验和个体差异。在此对于中国孩子的钢琴入门也应采用适合于中国人的教学方式,尽可能从孩子们的本土文化和生活实际出发,并将即兴演奏等不依赖乐谱的学习方式作为钢琴入门的第一步,等孩子有了充足的音乐实践体验和良好的听想能力之后再进行有关于乐谱和照谱演奏的教学。总之如果要针对婴幼儿进行钢琴启蒙和入门教学,就必须遵循早期音樂教育的基本原理,这是家长和老师特别要注意的,学习钢琴如此,其他乐器亦如此。

说起学乐器,很多家长都对钢琴情有独钟,而且早早就把孩子送去学琴了,笔者就曾教过很多3岁左右的低龄幼儿,并且还曾在亲子课上给一两岁甚至几个月大的婴儿进行过钢琴启蒙,在此过程中不仅发现了低龄幼儿学习钢琴的一些重要的认知基础和学习方式,同时也验证了早期音乐教育的一些重要原理。然而,面对低龄幼儿很多老师都反馈“教不了”“不知如何去教”,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不了解婴幼儿早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音乐的方式等等。下面笔者着重就“婴幼儿对钢琴的认知基础和文化差异”来展开讨论。

一、婴幼儿对钢琴的认知基础

婴幼儿有其特殊的认知规律,其中最为重要和首要的是听觉和动作,同时与孩子早期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家庭的音乐环境、音乐经验和基础决定着孩子未来音乐能力的发展。

1.婴幼儿对钢琴的听觉认知

关于对婴幼儿钢琴入门的教学研究是在笔者的亲子课上自然发生的,笔者的亲子课是从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直到八九岁,甚至是更大的儿童和家长一起参与,因为在上课的教室里有很多钢琴,笔者经常给大一点的孩子进行钢琴集体课,这些小婴儿就可以听到并看到,他们也想像其他大孩子一样去试试,看自己能否弄出点声音来,这是人本使然,只要孩子听到了声音,就自然地想要去寻找声源,然后去探索这个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即使他们还不能精准模仿并达到应有的动作技巧,也会用自己当前所具备的能力和方式去探索,去发挥自己在该阶段的认知能力。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孩子最初是从聆听-吸收、探索-发现钢琴的声音开始的,并非从模仿和识谱开始,而且主要是通过听觉来体验和学习音乐的。

对此音乐教育家埃德温·戈登曾说:“音乐听想是一个音乐理解的过程,单靠模仿是不可能产生音乐理解的,模仿是通过别人的耳朵,而听想则需要通过自己的耳朵来完成”,并指出:“即兴演奏对于培养孩子的音乐听想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小朋友应尽快地先学会在乐器上即兴演奏,再开始学习读谱。”这里并不是反对模仿和识谱,只是在强调一种学习音乐的次序和理解音乐的本质,等孩子到了模仿期自然会使用模仿的方式去学习,然而对于音乐教育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发展孩子的创造力,正如铃木镇一所说:“模仿并不代表孩子的真正能力。”真正的才能是将自己对某个领域的思考和理解发展、应用到其他领域,这才是我们的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其本质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而非统一标准之下的某种模仿或复制。

2.婴幼儿对钢琴的动作认知

通常七八个月的婴儿是通过“拍”这个动作来弄响钢琴的,或者说,就可以通过“拍”这个动作来在钢琴上进行节奏表达,更小的孩子是通过“摸”来体验,那些被家长抱着的孩子,还会用脚来“踢”响钢琴,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脚是最有力量的,而且即使是那些已经会坐着拍琴的孩子,拍的时候脚也会跟着蹬,手忙脚乱的,全身都很使力。到了1岁左右,孩子们不仅会用整个胳膊带动手掌去拍,还会尽量尝试“够”到更远的区域,两岁左右的孩子除了拍琴,还会尝试用手指去“按压”琴键,通常先用食指,之后再尝试其他手指,甚至大拇指也会按压一遍。

但笔者发现一些四五岁的幼儿最初在探索钢琴的时候也会用“拍”和“按压”琴键的方式,而且是整个手一起拍或一起按压,这些孩子一般是由于没有近距离地看过别人演奏,也没有被教过,所以没有可模仿的榜样,就自然显现出较人本的方式,也就是说,他们会用自己具备的所有动作能力,即演奏方法,将低龄幼儿所使用的那些方法都使用一遍,或者说体验一遍,他们对于什么才是正确的演奏法并没有概念和正确与否的评判标准,只要自己能够演奏出声音来就行。相反对于那些看过成年人演奏,被示范过的孩子,就会模仿成年人那样弹奏。这里也验证了一个教育原理,那就是婴幼儿最初对钢琴的探索是基于听觉的,只要能弄出声音,什么方法都可以试一下,而这些方法就是动作认知本身。

3.婴幼儿对钢琴的视觉认知

发展心理学等研究表明,虽然视觉在婴幼儿所有感觉能力的发展水平中是最低的,也是最晚的,但依然还是有一定发展的,在此钢琴的黑白键可谓是最贴近人本的一个色彩搭配了,因为黑白是人类最早认知的色彩,从一出生就对光产生认知,每一天都要经历明暗、昼夜等自然的色彩变化,所以黑白堪称是最永恒、最原本的色彩。而且笔者发现,大多数婴幼儿在不被引导的情况下都会对黑键更感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觉得黑键的长相很特别,在钢琴上更为突出和醒目,而且从触觉上来说也更吸引他们去探索,这些都是由婴幼儿的视觉认知和形象思维的特点来决定的。

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基于婴幼儿早期的视觉认知和发展水平来进行教学。对此,埃德温·戈登指出:“根据音乐学习原理,小朋友应先学会声音,再学习符号,也就是说,要先进行音乐听想,再视谱。音乐理论实际上是乐谱的理论,如果要教也应最后教。”铃木镇一也强调:“在对幼童的指导中,一开始时,我不教音乐符号;我教他们时一向不使用书面乐谱。书面乐谱原本是将一些东西记录下来做参照用的;让人错误地养成了不看着它就演奏不了的习惯。幼儿在我的关注下养成了不用乐谱的学习习惯,而且当他们学会了二三十首乐曲后,他们学习乐曲的速度和记忆力都极大地提高了。这样,到了六七岁的时候,能认识乐谱了,我就开始一点一滴地教他们音乐符号。”所以,当孩子还没有通过身体获得对音乐的认知,包括听觉、动作、触觉等充足的音乐体验的时候,是不能识谱和按照乐谱去教学的,也就是说,无论是音乐理论的讲解还是应用,都不能脱离音乐实践,也不能先于音乐实践。

由此可见,对于幼儿来说,我们更加需要研究的是不使用、不依赖乐谱的音乐实践教学,而非是从乐谱出发的照谱演奏和音乐理论教学,即便是要教授某些知识和概念也必须基于孩子对音乐声音的体验和理解,把“音乐实践”,即“做乐”放在首位,这是孩子早期的认知基础和身心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所以当我们给孩子们做钢琴启蒙和入门教学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遵循婴幼儿学习音乐的原则和次序,一定不能过早地进行读谱和照谱演奏,在此,引导孩子在钢琴上进行即兴演奏和音乐游戏等实践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二、婴幼儿学习钢琴的文化差异

如今在中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琴童,这些年笔者除了教过中国孩子,还教过韩国、中非混血、印度等不同国家的孩子,这些孩子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等都显现出很大差异,他们的母语文化及其家庭、生活、教育等环境,都给他们埋下了认知和学习钢琴这件乐器的“前经验”。

对此,当代心理学家强调不同文化中也有其“最近发展区”,并认为“音乐是另外一种影响我们听觉能力发展的文化工具。林奇及同事(Michael Lynch,1990)在一项实验中给6个月大的美国婴儿和成年人播放西方大调或小调音阶,或是对西方成年人来说有些怪异的爪哇语的陪罗格(Pelog)音阶。他们在这些乐章里会偶然插入一个“走调”的音符,对原有音阶形成干扰。结果发现,不管是出现在西方音阶还是爪哇音阶中,6个月的婴儿通常能觉察到这些走调的音符。由此可知,婴儿生来具有“樂感”以及在众多的音乐中分辨好坏的能力。相反,美国成年人对熟悉的西方音乐中的走调音符很敏感,而对不熟悉的爪哇音乐中的走调音符则没有那么敏感,这说明多年的西方音乐熏陶已经固化了他们的音乐知觉。”

由此可见,人类对音乐的学习很早就发生了,其经验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了,越小的孩子对音乐的感知和文化的选择就越是开放、多样,然而等他们一点点长大的时候,在拥有一定经验和基础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文化属性,这些在教学中都应该给予关注,下面笔者结合一些教学个案来进行讨论。

1.韩国孩子的教学个案及反思

笔者曾教过一个3岁的韩国小女孩,这个孩子来的时候不会说中国话,也听不懂英文,所以我只能用动作和音乐本身来跟她交流,记得当时孩子的手指无法灵活独立地去弹奏,勉强可以用1、2、3指演奏《玛丽有只小羊羔》的旋律,之后就无法按照教材进行下去了,识谱也很费劲,于是笔者尝试从两三个音的即兴演奏和节奏游戏开始,为这个孩子建构起了一套即兴式教学,期间发现这个孩子对三拍子的感觉很好,重音和节奏掌握得都要比同龄孩子更好,当孩子演奏三拍子时笔者会唱一些朝鲜族民歌,后来还邀请孩子的妈妈也一起唱,发现妈妈也唱得很好。

显然,这个孩子的乐感与朝鲜族人民普遍喜欢三拍子的音乐文化传统,以及孩子早期所经历的家庭环境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便体现了教育文化学所强调的“人类教育中的文化现象。”比如朝鲜族人民在三拍子方面拥有着丰富的音乐文化经验和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就显现出对三拍子有着更强的适应性。但其他国家的小朋友则恰恰相反,他们对三拍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就远远不如二拍子,这里并不是说韩国小朋友对二拍子的感受力就要比三拍子差,相比而言,所有小朋友都会对二拍子音乐更加适应,也更容易掌握,因为二拍子更加贴近心跳、脉搏、呼吸等人本和生命本身的节奏。在此只是强调每一个族群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属性,不同的孩子一定有着不同的文化差异,在教学中都应给予关注。

2.中非混血孩子的教学个案及反思

中非混血的小女孩是不到3岁就来学琴了,记得第一节课孩子在凳子上坐了不到3分钟就下来了,非常好动,她更愿意听笔者弹琴唱歌,然后她自己跳舞,最初的几节课基本上都是这样度过的。为了引导孩子更多的演奏,笔者提议与孩子交换角色,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的变化就是,孩子开始主动要求她来弹琴唱歌,我来跳舞,但大都是“乱弹”的,然而孩子认为那就是音乐,而且弹得很陶醉。孩子的妈妈说这个孩子在幼儿园也是这样,很自由,因为在国外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对于这个孩子也无法使用任何教材,孩子学了几首小曲子,都是直接看着键盘学的,根本不愿意看谱,每次上课笔者都要先跟随和满足了孩子不看着谱子演奏和即兴演奏的需要之后,才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水平结合教材来进行教学,往往还没有完全达到教学目标,或者只达到了一部分目标,就必须转换为另一个活动,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就那么短,而且这个孩子显然对一味地模仿和照谱演奏不感兴趣,而对即兴的、创造性的音乐活动更感兴趣。

这个案例也验证了孩子最初的音乐学习是从聆听开始的,他们需要在环境中自然地吸收和熏染,通过一些适合于他们身心需要和能力水平的方式来进行潜移默化的“非正式引导”,而非一上来就按照某种程序和规定来进行“正式的教学”,对此埃德温·戈登进一步指出:“非正式引导可以分为有建构和无建构的形态。当引导处于无建构状态时,家长和老师对孩子们进行自然的引导,所说、所做不用特别的计划。当引导属于有建构时,家长和老师就要非常具体的计划课程的内容,但都不对孩子们强加任何信息或技巧”,并强调:“许多小朋友在还没有接受足够的、恰当的音乐引导的情况下,就匆忙开始学习乐器,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孩子们长期的音乐发展目标将会为这种受误导的短期音乐目标而牺牲。”以上这些教学原理和方法不仅适用于低龄幼儿的音乐学习,对所有年龄段、所有学习领域都很重要,在孩子一生的发展中都起到奠基和催化的作用。

3.印度孩子的教学个案及反思

印度男孩是5岁来跟笔者学习的,来的时候孩子的妈妈带了巴斯蒂安的教材,说孩子正在学这个,然而通过好几周的教学笔者发现,孩子虽然把乐谱放在钢琴上,但其实是不看的,他完全是通过听觉来学习的,而且但凡是没有通过乐谱教他的那些在课堂上现场编配的曲子,他都能比较准确地演奏,隔几周不练也能记得住,相反,但凡是通过乐谱教的,一周以后他基本上就弹得面目全非了,还不如上节课。后来笔者就尝试不用乐谱来给他教学,但依然教教材上的作品,结果发现孩子都可以掌握,而且还可以学会更复杂的技术,比如基于一个他已经掌握的曲子,引导他使用不同的方式去变奏或移调,他就做得很好,也很喜欢,但只要是通过乐谱教学孩子就只能学习很简单的音乐,其能力的发展水平远远低于不使用乐谱的水平,这也说明这个孩子的音乐记忆力很好,他学习很多乐曲都是通过背记音乐来学习的。其实不光是这个孩子,很多孩子在早期都不喜欢看谱,看谱反而会阻碍孩子们早期对音乐的感知和演奏能力的发展。

这便再一次验证了,当孩子的视觉尚未发展到识谱阶段,如果过早地使用乐谱、过度地依赖乐谱都会束缚人类早期音乐能力的发展,并对孩子未来通过乐谱来学习音乐也会产生一定的障碍和负面影响,尤其是对音乐记忆力、接受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影响。然而这并不是说反对通过乐谱来教学,而是说不能错误地使用乐谱、依赖乐谱,而忽略听觉对提升音乐能力的本质作用。而且印度是口传音乐体系,大都不使用乐谱和教材来教学,而是采用口传心授的模式,即便是学习小提琴等西方乐器,也总能将其彻底改造而使其完全适应印度音乐的思维和文化传统。这个孩子显然不愿意按照传统的套路来学钢琴,但并不影响他用自己的方式来使用这件乐器表达情感并学习音乐,可以说他需要的是一种在文化上和思维上都兼容的模式。所以从人本出发,就必须从孩子的本土文化出发,这也是当代国际音乐教育所倡导的理念。

余论

总体来看,中国孩子与其他国家的孩子在认知水平上是差不多的,只是笔者发现,中国孩子的模仿期大都到来得比较早,小肌肉运动也发展得较早,这可能与我们特别注重孩子的模仿能力和精细动作的发展有很大关系,但相反在大肌肉运动和创造力方面就相对薄弱,此外中国孩子普遍对五声音阶的曲调还是要更为敏感一些,比如每当笔者演奏黑鍵时,尤其是比较快速的时候,很多孩子会说:“黑键真好听,像古筝一样”。这便是基于自己熟悉的文化,即文化的“最近发展区”所产生的认知。

此外还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所有幼儿一开始都特别喜欢“乱弹”,其本质就是即兴演奏,然而这样一种宝贵的探索和创造音乐的行为,却被老师和家长普遍忽略,甚至坚决反对和否定,而导致孩子这方面能力得不到正常发展,然而即兴演奏才是在表达和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音乐。对此音乐教育家雷默曾说:“我们受音符束缚的表演文化已导致思维方式的萎缩和衰退。这很容易使表演者受记谱束缚,导致离开乐谱表演音乐就会瘫痪和麻痹。现在是打破我们大家所习惯的趋同方式、增加一种即兴表演所需要的和有益的音乐趋异手法的时候了。”以上这些经历都促使了笔者对即兴演奏和音乐游戏等教学研究与实践,并体会到一些重要的音乐教育原理,那就是无论对于任何人,都要遵循音乐实践先于音乐理论、即兴演奏先于照谱演奏的原则,同时还必须关照到孩子已有的音乐经验和基础,正所谓:“音乐的过程镶嵌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也属于人类自然学习过程的一部分。”不同的孩子拥有着不同的音乐经验和基础,通常比较好的是从孩子熟悉的音乐文化出发,再逐渐扩大到其他陌生的音乐文化领域,这也是世界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

综上所述,不同年龄和文化背景的孩子对钢琴的认知和学习方式都是不一样的,作为教育者一定要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基础,绝不能颠倒孩子学习音乐的次序和规律,同时也要关照到每一个孩子不同于他者的独特的音乐文化经验和个体差异。在此对于中国孩子的钢琴入门也应采用适合于中国人的教学方式,尽可能从孩子们的本土文化和生活实际出发,并将即兴演奏等不依赖乐谱的学习方式作为钢琴入门的第一步,等孩子有了充足的音乐实践体验和良好的听想能力之后再进行有关于乐谱和照谱演奏的教学。总之如果要针对婴幼儿进行钢琴启蒙和入门教学,就必须遵循早期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这是家长和老师特别要注意的,学习钢琴如此,其他乐器亦如此。

注释:

[美]埃德温·戈登(Edwin Gordon)《婴幼儿音乐学习的秘密》[M]. 余原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年5月,第30页。

同,第137页。

[日]铃木镇一《早期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卜大炜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11月,第72-73页。

同,第136页。

同,第92-93页。

[美]戴维·谢弗(David R. Shaffer),凯瑟琳·基普(Katherine Kipp)《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M].(第八版)邹泓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10月,第170页。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27页。

同,第4-5页。

同,第19页。

[美]贝内特·雷默(Bennett Reimer)《21世纪音乐教育使命的扩展》[J].汤琼、刘红柱编译,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专辑)1998年增刊,第57-58页。

加里·克麦弗森(Gary E. McPherson)、格雷厄姆·韦尔奇(Graham F. Welch)、于丹红主编《牛津音乐教育手册》[M]. 周若杭译,刘沛审校,上海音乐出版社,2021年4月,第518页。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婴幼儿钢琴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家政服务员应如何发现并应对婴幼儿异常情况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纸钢琴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
钢琴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