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护理工作中心理干预作用初探

2021-09-10 07:22张颖嫣
医学前沿 2021年9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作用

张颖嫣

摘要:目的 對外伤护理中引入心理护理方法的实际情况给予分析;方法 自2020年下半年我院外伤病人中挑选94人给予探索,在护理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方法;结果 没有出现不良心理表现的病人;结论 在外伤病人护理过程中引入心理护理手段可以防止出现不良心理,保证治疗活动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外伤护理;心理护理;作用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日益提升,传统意义上的护理方法已与社会更新相脱节,人们迫切要求实施人性化护理,护理体制发生了诸多变化,整体护理与责任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1],不可忽视的是,大量专家学者认为护理工作中的心理干预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提出心理护理是创建安全稳定护患关系的重要根基,同时对外伤手术治疗效果具有关键性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自2020年下半年我院外伤病人中挑选94人给予探索,其中54名男性,40名女性,年龄居于17-68岁。疾病种类有:颌面外伤51人,眼钝挫伤21人,眶壁骨折9人,颌骨骨折6人,泪小管断裂4人,唇裂伤3人。

1.2方法

病人进入医院后,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引入合理的心理护理手段。

1.2.1稳定病人心理

大多外伤病人均属于突然发病,思想上准备不足,病情发展过程短促,有的病人还没有出现意识则遭受外伤打击。病人家属面对病人时常常会手足失措,产生着急、紧张等不良情绪。有的家属认为病人以后会出现运动不良等问题,甚至以后生活还需他人照顾。护理人员首先要全面审核病人的精神表现,结合其实际情况开展心理护理,及时安慰病人及家属,帮助其尽快平复心情。如采取搀扶方式陪同病人检查,使用温暖缓和的语言与其交流,帮助其尽量放松,尽快消除病人的灰心、丧气等不良心理[2]。

1.2.2详细介绍医院设置

及时讲解医院的设置情况,详细表达医生制订的治疗方案,并讲解以前类似病人的治疗效果,争取使病人及家属放松。再有,护理人员还需抓住有利时机,详细表达有关医生、责任护士等人员的基本信息,在病人及家属提出问题时要先思考再回复,并反复强调床头呼叫器等各类器具的功能,明确医院的作息时间及饮食供应情况。真正站在病人的角度为病人解决燃眉之急。将病人及家属需要了解的信息全部告诉病人,其心理压力必然会缓解,同时可以使病人及家属出现稳定情感[3]。

1.2.3治疗中的心理护理

外伤病人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手段,必然会对病人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其心理一定会发生各种变化。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帮助病人形成稳定心态,这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环节。有的病人担心伤口愈合过慢,因此心理压力过大,护理人员面对病人时必须沉着冷静、神情自然,操作时做到准确迅速,不得出现达度夸张的表情,防止病人因此出现不良心理。与病人交流时要态度平和,认真了解病人的所思所想,对病人提出的要求认真思考、尽量满足,要对病人家属详细讲解病情,反复强调只有采取手术治疗,病人才能快速痊愈,并说明手术过程是安全的,可以讲解手术医生的从医经历及治疗经验,并列举大量治疗成功的病例,以此帮助病人坦然面对手术,对治疗成功充满自信,心情愉快的进入手术室[4]。

1.2.4手术前的护理

每一名外伤手术病人手术前均可能出现担心、害怕等不良心理。如果上述表现较为轻微,那么则可认为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而出现血压快速升高、心跳急剧加快等现象则表明病人精神不良,有的病人进入手术室前还会出现四肢冰凉、身体颤抖、意识丧失等严重情况,看到手术器械时甚至会出现昏迷。这些表现可能会导致病人身体抵抗力下降,不能保证手术的妥善开展。针对此类病人,护理人员必须要特别关注,要进一步强化巡视工作,主动询问病人病情,在保证护理工作稳定进行的情况下,可对病人讲一些坚强人物的事迹,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为病人提供一些有关心理稳定的书籍或刊物。由于外伤病人的病情不同,采取的手术方式也不同,开展心理护理时必须要考虑病人差异,保证护理工作能够因人而异。有的病人担心手术治疗费用过于昂贵,认为自己家庭的经济能力有限,因此出现过度担心、忧虑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可对病人讲解同类医院治疗此类疾病的费用,以及与收费有关的医院各种规定,引导病人尽可放心。要反复讲解使用有关药物的目的,以及术前检查的重要性。有的病人性格内向,与他人交谈较少,护理人员必须要善于抓住病人的性格特点,适时与病人交流,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克服病人的颓废心理,帮助病人树立治愈成功的自信。此类病人进入医院后,心理压力明显增大,心理方面产生的苦楚不亚于疾病的困扰,这种表现会严重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护理人员面对此类病人时首先要端正态度,合理应用积极的语言去引导病人,从而保证手术的稳定进行[5]。

1.2.5恢复中的护理

病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护理人员要结合病人的身体条件为其制订合理的康复练习方案,引导病人主动参与锻炼,同时结合理疗与专用康复器械等的运用,在使用康复器械时,护理人员必须身体力行,反复讲解锻炼要点,并告诉病人不可急于求成,要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开展练习,使病人感受到自己的伤势逐步好转。大多情况下,手术后能够快速康复的病人,其心理压力能够显著减轻。术后恢复情况不乐观的病人,尤其是可能出现身体残疾的病人,其心理落差较大,会面临较重的心理压力。针对此类病人,护理人员必须要在术前明确手术可能出现的后果,使病人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勇敢面对现实情况。

2结果

自2020年下半年我院外伤病人中挑选94人给予探索,经手术前后引入合理的心理护理手段,治疗结束后没有出现心理异常病人,表明在外伤病人护理过程中引入心理干预能够保证病人心理正常。

3讨论

外伤病人的护理工作要同时兼顾病人的心理变化,尤其是手术病人,其手术前后必然会遭受不良心理的困扰,及时实施心理干预是一种较为明智的方法,此研究中,在手术前后引入了心理护理手段,全部病人没有出现心理异常现象,表明外伤病人护理工作中引入心理干预较为合理,是一种值得在各个医院推广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杜含. 外科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健康之路. 2019(09)

[2] 赵艳萍.浅谈眼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重要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77)

[3] 杨秀娥.心理康复护理对外伤性截瘫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52)

[4] 孙晓洁.外伤性截瘫患者不同时期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对策[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12)

[5] 李丛花.浅谈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88)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作用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