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研究

2021-09-10 15:24杨德章
启迪·上 2021年5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杨德章

摘要: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和升级。通过“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是一项重要举措。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率。结合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分析了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以及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从新时期看,高等教育要着眼于民族复兴、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把德育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制度保障”、“实践培养”和“教育引导”,使高等教育更快、更深远、更有效地发展。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是“紧紧围绕德育,挖掘学科中蕴含的教育价值,调动各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措施。它可以着眼于教育的原创性问题,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把全员参与、全方位教育和教育全过程融为一体。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更好地促进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和发展,提高德育的实施质量,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二、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内涵

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之前,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课为主,以理论教学和知识灌输为主,内容模糊、过于抽象,这就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空洞的泛化、边缘化和孤立的过程中。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提出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帮助学生牢记社会主义理念、认识责任。在这次思想政治专题会议上,形成了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和实施,要求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衔接,以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为逻辑起点,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要素,从道德素质和知识素质两个方面进行多维度、多角度、多方面的课程教育,德育与智育很难结合起来。进而帮助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内在联系

思想政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在联系在于教育目标的统一性和一致性。他们都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以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为重点的德育、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借鉴、相互呼应。其次,体现在教育内容上。思想政治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的本质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功能,所以无论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显性的理论教育还是隐性的思想指导,它属于科学化、规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中的相互契合,并不意味着二者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复性和一致性。思想政治课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思想能力的培养,而思想政治课则以专业教学为基础。最后,在教学方法上,思想政治课与思想政治课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以价值导向的方式引导和帮助学生。因此,在教育层面上,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也就是说,思想政治课程为思想政治课程提供了一种教育途径,使理论知识和价值导向更加潜移默化。思想政治课程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四、课程思政给思政课程的启示

结合思想政治课形成的内外部环境和教学现状,可以发现思想政治课的出现是为了弥补“填鸭式”教学的不足,灌输式教学理论知识晦涩难懂,教学效率不明显,形成全员参与、点对点的教学理念。在内在联系上,课程思想政治理论可以通过专业课程潜移默化地传递给青年学生,使学生在接受智力教育的同时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在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要突出思想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帮助专业教师挖掘其专业知识中的思想政治因素,引导专业教师树立新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意识,用德育的方法教育和培养学生。紧密结合专业课思想政治课的实施方法、教学进度和学生素质,及时积极地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内容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模式,使思想政治课与思想政治课有机结合,形成统一的体系。由于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从单一的课程扩展到整个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主导作用和思想指导作用,形成协同教育机制、多元参与发展机制和上下监督机制。

五、高校思政教育的新途径

(一)师资队伍建设与教育机制建设

在思想政治课程实施和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明确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内涵,明确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问题,学生培养的基本目标和高校发展的主渠道,把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机制建设作为思想政治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发展的基本保障。首先,要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师队伍。然后围绕服务学生、关注学生、发展学生的总体思路,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人,提炼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其次,在教育机制上,要注重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功能和作用,明确思想政治课程存在的问题,注重考察机制的结构质量(评价专业教师的实施情况,挖掘思想政治要素的质量)和保障机制(思想政治教师指导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想政治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方法),协调教育过程和德育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计划

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支持下,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全方位、多渠道地了解专业教师,挖掘思想政治资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质效并举,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的特点,优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比如,对于文史学科,思想政治教师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以文化教育引领理论教育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把政治教育和德育呈现在学生面前。对于理工科,思想政治教师应注重案例教学,注重内容的简单有效,强调课堂气氛,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网络。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即整合、筛选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突出专业特色,把本专业思想政治要素作为思想政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更符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此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专业教师的师德修养,补充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思想政治课程和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动态的教育系统。

(三)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形式

从过程、目标、源头上,通过教学管理、教学运行、教学建设等途径,将德育理念融入专业教师、辅导员、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理念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联系和融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焕发出新的活力。首先,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媒介,协调专业理论知识,优化思想政治资源,使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成为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抓手,思想问题和观念问题。使西方错误价值观和恶语对青年学生的影响降到最低。其次,以大数据技术为切入点,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延伸到学生的社会生活中,及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模式和体系,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以网络文化为外衣,以社会案例为手段,以网络技术为媒介,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肤浅、有趣、本土化,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思想政治知识的兴趣。

六、结语

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与问题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德育理念,能够有效地将专业课程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在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的过程中,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一条育人的新路子,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特色化、现代化、简单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支持,更加系统、科学、完善。

参考文献:

[1]朱乔青,张翼宙,李俊伟.基于专业育人功能的新时代课程思政化實践模式[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4(9):825-830.

[2]宋海霞.思政教育融入艺术实践探索实践育人新途径[J].南方论刊,2020(1):99-100.

[3]罗国辉,徐光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4(2):177-180.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