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手语新闻节目的发展探析

2021-09-10 21:24王倩倩
今古文创 2021年28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发展趋势

王倩倩

【摘要】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新技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现有的电视手语节目无法满足我国2700万的耳聋患者对手语节目多元化、个性化、多层次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将以新聋网《手语新闻》为例,结合数据,从其主持人定位、画框比例、内容编排等方面与国内5档电视手语新闻进行抽样比对,并建议电视手语新闻节目可以优先选择使用自然手语的聋人主持人,通过扩大画框比例以及增加聋人相关内容等方式提升聋人受众的节目满意度。

【关键词】 媒介融合;手语节目;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8-0123-02

一、电视手语新闻的发展现状

聋人与听人一样,迫切需要通过媒介去认识和了解社会,获得最新的社会资讯。电视作为普及率最广的传播媒介,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目前,我国的电视手语节目的发展并不能满足聋人对于信息的需求,本文以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卫视级的5档电视手语新闻节目(随机选取)为研究对象,从画框比例、主持人定位、内容编排、语言表达等方面对我国电视手语新闻的现状进行阐述。

综上,现有电视手语新闻节目中,基本以口播主持人为主,手语主持人为辅,使用的都是手势汉语。从节目内容编排来讲,多为时事政治、社会民生等内容,极少有针对聋人自身特色而设置的节目内容。从画框比例来看,大部分手语节目主持人只占据屏幕的极小一部分,手势很难看清。

(一)手语主持人处于从属地位。由上表可得,电视手语主持人大多是手语翻译的角色。节目中,手语主持人不仅要翻译口播主持人的话,还包括画外音、同期声等进行同步翻译。其中角色的转换、手势的停顿缺乏指示性的说明,造成聋人受众对信息解读不完整。此外,主持人的手势速度需要跟从主持人的口播速度。以央视新闻为例,口播速度为每分钟300字左右,而手语主持的速度普遍在每分钟70-100个手势,由于速度和节奏的不同,导致手语主持人手势动作不完整、表意不清晰,更没有自己的节奏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了聋人受众无法清晰准确地接受信息[1]。

(二)节目内容编排上缺少聋人文化。目前的电视手语新闻节目多讲述国内外时事热点和新闻事件,由于听觉能力的弱化或丧失,聋人比听人接受信息更为困难,并不适合快速的信息傳达方式,电视手语新闻中长篇幅、多事件、快节奏的新闻讲述方法不适合聋人受众接受和消化信息。并且在节目中不难发现,涉及到的与聋人自身相关的时事政治很少,与聋人息息相关的事件也并未得到及时的报道。

(三)画框比例不符合聋人受众的观影需要。手语是一门视觉性语言,无论是手势动作还是表情体态,都是聋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因此,作为一档为聋人服务的手语节目,看的清楚、看的明白是第一要务。研究表明,受众最满意的画框比例是1:1和全屏的手语主持人画框比例[2]。如今,大多数的手语主持人以小画框的形式呈现信息,不仅手势幅度小,动作不明显,面部表情也微不可察,这对聋人接收信息而言是很大的障碍。

(四)手语主持人的语言选择。电视手语主持人大多使用手势汉语,以翻译口播主持人的话语为主,其手语的语速、节奏、语序等都是以口播主持人的为标准,缺乏自身的特色。尤其是在语气的表达方面,在手语主持中,主持人的面部表情就相当于口语当中的语气,但在我国电视手语新闻节目中,大多是面无表情进行消息表达的,聋人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因缺乏对主持人面部表情的理解而造成信息误解的例子比比皆是。

二、网络手语新闻节目—— 《手语新闻》的发展现状

新聋网《手语新闻》由两名手语主持人(毛董莱、卢苇)来轮流主持《手语新闻》,毛董莱和卢苇本身都是聋人,手语作为他们的第一母语,其熟练度和表现力毋庸置疑,本文以新聋网《手语新闻》节目为例在主持人定位、内容编排、画框比例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优先选择聋人主持人。以手语主持人为主导,保证节目主持人的唯一性。[3]《手语新闻》每期节目只启用一个主持人,手语主持人可以自由调整自己的手速,确保聋人受众能够准确地接受信息。其次,聋人对手语的熟练度和表现力更能为广大聋人受众所接受,其语速、表情、节奏相较于电视手语节目都更加适合聋人受众进行观看。

(二)节目内容与聋人息息相关。《手语新闻》所涉及的新闻内容都与聋人受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凡与聋人相关的政策、文艺活动、重大事件都有所报道,使得聋人受众在节目中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网络的便捷性也使得聋人受众可以通过《手语新闻》随时随地地进行观看。在内容编排方面,由于聋人受众的听力障碍问题,《手语新闻》采用了图片+字幕+手语的播放形式,整期节目没有视频、画外音、同期声等干扰聋人对讯息的接收,主持人的直接讲述使得聋人获得讯息更加明确、清楚。

(三)大画框满足手语视觉性需求。相较于电视手语新闻主持人小画框的出境方式,新聋网的《手语新闻》以单个主持人进行主持,主持人是荧幕上的唯一主体。手语的视觉性决定了主持人在节目主持过程中,手势要清晰明了、表情要丰富到位,体态要生动形象。《手语新闻》的两位手语主持人由于其本身就是聋人,因此在节目主持过程中的语言表达符合聋人的需求。

(四)以自然手语为主。新聋网的《手语新闻》,主持人为聋人,手语是他们的第一语言,因此,在节目中的语言表达方面,更多采用自然手语的打法,方便聋人受众的理解与接收。当然,不排除两位聋人主持人在录制节目时会受到字幕的影响,可能会对其语序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其丰富的面部表情的运用,也是电视手语主持人所严重缺乏的。除此之外,由于《手语新闻》的手语主持人不需要迎合口语主持人的播报速度,对于语速、语势、语气的把握也更加的自然、流畅。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手语节目的发展

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与加速发展,为手语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机遇,同时为手语节目的发展提供了创新传播理念、理顺传播秩序、更新传播方式,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良机。以新聋网的《手语新闻》为例,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手语节目的发展应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一)明确目标受众。手语节目的本质就是制作聋人受众喜爱的、为聋人受众服务的节目。因此,其节目的目标受众就是聋人。现有的电视手语新闻节目,没有明确的受众,既要满足听众的要求,又要迎合聋人的需求,电视这一传统媒体的局限性使得其在节目内容的选择上难免会顾此失彼,因此聋人受众的喜爱度相对较低。

(二)找准节目主持定位。主持人与翻译的最大差别就是主持人思想和表达的独立性。作为一个主持人,必须要有自身的主持风格和角色定位。作为手语节目的主持人,不能完全地依附于口播主持人的存在,手语主持人的功能也不仅仅是机械式的翻译,主持人是一个节目的灵魂人物,手语节目的发展必然少不了手语主持人的引导。

(三)节目语言掌握熟练。由于手语与口语在语法、语序、语气等方面有很大区别,因此,在手语主持人的选择上,必须要选择与聋人语言相符合的。现有的电视手语主持人以手势汉语类居多,这不符合聋人的语法规范。手语的视觉性要求手语节目的主持人的手语必须顺畅、自然、形象、生动,因此,在主持人的选择时,要选择使用自然手语的主持人。

(四)科学规划节目内容。我国拥有2700多万聋人受众融合在以听人为主的社会中生活,需要了解社会的各方信息,但作为手语节目,更应该关注到聋人本身,回归到节目的本质,从聋人的角度出发,寻找与聋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这才能使聋人受众感兴趣、想了解,进而使节目越做越好。

(五)加强节目视觉效果。手语的视觉性特点使得聋人必须在看得清的状态下,才能完全了解节目信息。因此,现有的小画框的手语主持人的出现方式极不符合聋人受众的要求。以新聋网《手语新闻》为例,主持人作为节目主体,占据了荧屏的很大位置,聋人受众不仅能看清其手势动作,对其面部表情也看得一清二楚,这对于聋人接受信息的完整程度有很大影响,也是目前我国电视手语节目所应该学习并改进的。

四、结语

在媒介全面融合的背景下,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界线不断消解,但新媒介能够更加快捷的依据受众需求不断更新换代,尤其在手语节目方面,传统的电视手语节目为满足大部分听人受众的要求,很難真正被聋人群体接受,电视等传统媒体必须要把握好媒介融合带来的机遇和契机,使手语节目能够真正的为聋人受众服务,与此同时,网络手语节目也应该在自身优势上再加创新,使网络手语节目更加多元、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袁伟.电视手语新闻主持语速调查及对手语主持培养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16,000(010):14-18.

[2]袁伟.手语主持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4,(03).

[3]倪兰.论手语新闻节目中手语译员的角色定位[J].上海翻译,2015,000(001):46-50.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发展趋势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