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研究

2021-09-10 23:39刘玉媛
科学与生活 2021年7期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研究

刘玉媛

摘要:小学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强、自控力差、自制力弱、甄别力低,面对一些意外伤害、安全事故、校园侵害、欺凌事件、突发情况等,往往会因为判别不充分、认识不到位、防范不及时、处理不科学而酿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这也使得很多难以规避的安全问题时常发生,且难以彻底消除。而加强对小学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们在遇到安全问题或者意外事故时能够科学、有效、充分应对,将伤害的不良影响化减至最小。教师应以学生实际与可能遇到的诸多安全情况为参考,加强对孩子们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借助诸多鲜活生动的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典型恰当的活动开展,利用对应防护技能的培养指导,于不同领域、层面、角度落實对小学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学会一些最基础的自我防护知识,并将其灵活、充分、深入践行至日常学习、生活、成长领域,为有效规避安全侵害发生,或将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而提供助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健康、快乐的认知旅途中更好提升自己、更好发展自己。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研究

安全教育始终是学校、社会、家庭各层面教育中应关注的核心,更是确保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更好发展的关键所在。若学生的安全不能得到保证,其他教育的实施势必惨白无力,预期目标自然也难以达成。而只有让孩子们具备一些基本的安全防范与自我保护常识、技能、方法、策略,其在遭遇安全伤害或意外情况是方可快速做出应对,面临的侵害、损失,遭受的创伤、危害也会被降低最最小程度。这使得加强小学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培养,让孩子们在思想、认识、心理上对自护、自救获得全新认知,以借助自身防控,有效应对来化解诸多伤害的不良影响显得尤为重要。而且,随着孩子们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其判别能力、处理能力也会逐步完善,一旦遇到可能发生的伤害或者事故时,便会提前做出预判或防控,很多尚未发生的伤害事故也会得到充分化解、及时杜绝。因此,为了切实提升小学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科学性,教师应以培养自我保护能力为引领,加强对小学学生安全常识、防范技能、自护意识、自救能力等基本素养的培养。将自我保护能力培养与学生认知发展有机关联、紧密融合起来,借助诸多科学、有效、深入的活动开展与教育引导,切实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让孩子们在学习、实践、参与、体验中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为确保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而提供助力。

一、构建起完备的教育体系,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

小学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特别宽泛,且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自我保护方面所需要面临的挑战、具备的意识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与地域现状,加强对各类有关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内容梳理、整合、加工,以构建起更为完备的教育体系,从不同领域渗透对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让孩子们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常识,并能够将其践行至日常活动、认知发展领域,获得健康且全面的发展。例如,在意外伤害自护方面,应让低年级学生知道一旦遇到着火,必须赶紧逃生,且不能随意玩火;而对于中年级学生,则要让他们掌握一些正确的逃生方法,并第一时间拨打“119”;对高年级学生,则应让其在平时观看电视、阅读报纸等过程中自学一些科学的逃生方法,其如果遇到火灾,在拨打“119”的同时,自主做出判别,选择最佳逃离路径,但是不能去孤身救火。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所实施的层次性自我保护常识教育,势必更为符合其认知特性,对应的教育效果自然更为理想。除此之外,针对防触电、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自然灾害、防权利侵犯、防精神毒害等,也应分阶段、分层次实施,以切实丰富孩子们的自我保护常识积淀,提升其自我保护能力。

二、开掘出多元的教育资源,促使学生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认知

为了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得以长期性、多元化、深层次、高质量贯通至孩子们成长的方方面面,学校还需要加强对系统性、关联性、针对性教育资源的整合,并开发对应的校本教材、课程等。且在每周、每月、每学期结合不同主题、内容开展教育与引导,让孩子们在辅助性教育资源的引领下,加强对自我保护相关知识的学习,并内化至心灵深处,践行至日常行动领域。而且,对于教材内容的选定、课程项目的确立等,学校也应充分论证,以切实提升自我保护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在春夏秋之际,应将防溺水作为教育重点;而在冬季,则应将防火、防电作为重点。在落实重点的同时,应长期性渗透一些常规性自我保护教育,使体育课伤害预防、往返校交融安全、夏季仿蚊虫病毒等成为常规性教育项目。在凸显重点,抓好日常,常抓不懈的引导下,学生对于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也会获得充分认识,其自我保护能力自会慢慢增强。另外,还需要加强对一些典型案例、媒介素材、网络资源的开掘,不断丰富自我保护教育的形式,让学生在多元资源的驱动下,获得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三、设计出丰富的教育活动,引领学生确立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

针对小学学生的身心特性与实际情况,教师在实施自我保护能力培养时,不仅要加强理论知识的渗透,更需确保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多开展一些针对性教育活动,将其充分贯通至日常教育、重点教育的方方面面。让孩子们在动手做一做、亲自试一试、自觉演一演、主动认一认等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转换为基本能力,并在遇到伤害、事故、隐患时即时处理、应对、化解。而且,为了提升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教师还应加强对一些辅助游戏、故事、竞赛等元素的融合,使教育活动的开展丰富有趣、鲜活生动,更易激发学生的关注度。而且,结合一些比较典型的教育内容,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针对性实战演练,借助情境模拟的方式,将隐患、事故现场呈现于学生眼前,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习的自我保护知识予以化解、处理、应对。借助各类教育活动作用的发挥,实现对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全方位培养。

四、结论

总之,小学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持久性、循序性过程,且必须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成长环境、现实状况等有机结合起来,方可使诸多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预期培养效果势必更为理想。而且,只有让孩子们具备了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其对于安全问题的应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安全隐患的化解方可更为充分,很多伤害事件、安全事故的危害也会被降低至最小。因此,教师在实施小学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时,应加强对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并就其与学生成长、发展、认知等关联起来,设计出多元、丰富、深入、科学、有效的自我保护教育活动,进而借助一些辅助性案例、实践性演练、针对性指导的实施,来强化对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使安全教育的开展真正凸显其价值与意义。另外,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家长、社会等方面作用的发挥,切实拓宽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的路径,为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构建起完备的教育体系,让孩子们在“人人关注安全,适时注重防护”的氛围内,切实提升自身防护、自救能力,并将其内化至心灵深处、外显至成长领域,开启属于自己的全新认知发展旅途。

参考文献:

[1]刘立学.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0(11):25.

[2]吴卫卫.试论如何提高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J].新课程导学,2019(35):6.

[3]杨霞.提升小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的研究[J].新课程(中),2019(08):12.

[4]李军霞.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12):29-30.

[5]黄玲.有关小学生应对突发事件自我保护能力的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5(04):216.

[6]安容,刘应芳.培养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之我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04):68.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三滩镇学田村小学 537635

猜你喜欢
培养小学生研究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