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若昕 张子枫 安然

2021-09-10 18:24
中国银幕 2021年6期
关键词:重男轻女安然热议

妹妹OR姐姐,我更是我、“她”

作品:《我的姐姐》

“她”力量:治愈自己、追求梦想

听见“她”的声音

安然(角色):我爸妈死了,所有人都觉得弟弟是我的责任。但是我的梦想不是梦想吗?我想考研到北京,成为一名临床医生,而不是现在被父母私自更改志愿得到的“护士”人生。

张子枫(演员):有一个女孩叫做高盼,她挑战世界技能大赛,做木工,我挺欣赏她的。因为木工在某种意义上也许有点枯燥,需要特别精细的数据计算,而且一个身材娇小的女孩要操作那些大机器,很勇敢,并且在19岁这个年龄段,她能确定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也是一件挺厉害的事情。

殷若昕(导演):我很愿意让别人看到我是一个女性,是一个女性导演。大家需要知道女人可以做这个事情。拍摄这样一部女性题材影片,我就是感同身受,这个是不可剥夺的,女性对女性天然的感知,我觉得这也是我去创作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的优势。

感受“她”的力量

我的选择我做主

姑妈眼含热泪盯着少了底座的俄罗斯套娃,诉说着自己年轻时为弟弟牺牲而被拦腰斩断的出国梦想。按照多数电影的套路,此情此景下“侄女”安然应该去拥抱姑妈,但她没有。安然认真听完,在离开前深深地向姑妈鞠了一躬。

一个简单的动作,注定了《我的姐姐》是与众不同的。这是一个女性看到另一个女性的悲剧,既同情又确定自己绝不重蹈覆辙的关键瞬间。非批判性视角彰显了女性创作者对同性的善意关怀,也恰到好处地点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过程。不同于为家牺牲的姑姑,安然是独立自强的新时代女性。

“我有自己的人生啊。”在此之前,对着6岁的弟弟,对着姑姑伯伯舅舅,对着男友,安然不止一次发出了灵魂呐喊。这个不温顺、不幸福、努力挣扎寻求自我的非传统姐姐,俨然一个浑身带刺、又倔又刚的命运女战士,向压在她头顶上的亲情、爱情乃至职场歧视等女性困境宣战。

为“她”赋能

真实精准 感动你我

作为85后的年轻女性创作者,殷若昕导演和游晓颖编剧敏感地捕捉到了年轻女性的成长特征,精准地诉说了她们的想法。据说她们为此花费大量时间,采访了身边不同的女性。

《我的姐姐》之所以引发强烈共鸣,还要感谢张子枫的到位诠释,几乎完美变身“姐姐”让人忘却“国民妹妹”的存在。为了成为安然,张子枫就连歌单里收藏的都是自由感比较强的歌,比如著名摇滚乐队万能青年旅店陪伴了她整个拍摄期。当安然用很多激烈的方式质疑和反抗,帮助女性问为什么时,殷若昕导演忍不住一次次拉近特写镜头,自信地让观众看清张子枫的每一帧表情。张子枫撑住了安然每一次的情感爆发和态度转变,姐姐被她演成了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鲜活的女孩,这种对角色的相信感是让观众更代入角色的前提。“安然”就是生活在你周围的女性,她在治愈自己,也在追求想要的人生,毫无疑问是一个有力量的女性。

从女性议题到女性主创阵容,《我的姐姐》称得上是一部审美高度一致的作品,其努力的方向清晰明确——不止于“姐姐”,而关注到了“姐姐”这个称谓背后身为个人的女孩。

见证“她”的影响

我的“姐姐” 引爆女性权利热议

《我的姐姐》上映之后,票房口碑一枝独秀,以过8亿元的票房力压《哥斯拉大战金刚》《第十一回》等影片成为2021年清明档票房冠军。毫无疑问,《我的姐姐》在商业上的成功是意义深远的,不仅用票房成绩证明了女性导演和女性题材的价值,还贡献了“安然”这个难得的女性形象。她身上更多呈现出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她要去追求自我,拒绝被血缘捆绑,拒绝以自己人生为代价的牺牲。女性权利再度成为全民热议话题,包括李银河对这部电影的社会学分析登上热搜第一。

因为亲情催生的泪点是一部分,但《我的姐姐》呈现真实女性困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我就是在这样一个传统家庭中長大的姐姐,片中的姐姐就好像自己,这部电影拍的很真实,我们太需要这种反映社会现实的好电影了。”相信不少现实生活中的姐姐看完《我的姐姐》之后都有这位观众相似的感受。在类似的故事里,女性是甘当“扶弟魔”,还是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以及有无抚养弟弟的义务的法理讨论等等,由《我的姐姐》作为助燃剂引发的一系列社会讨论,都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女性意识正在全面觉醒,而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更难能可贵的是,《我的姐姐》提出了女性的质疑和抗议,但关于女性的独立与牺牲,影片没有给出答案,而是选择了开放式结局,给予每位观众自主选择权。作为创作者同时也是女性,殷若昕导演不想给出结果,指导女性应该这样做还是那样做。在她的眼里,安然一直在反抗,对抗这个世界的同时,她也在学习、找回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只要你做一个生活的强者,无论怎样选,都会做出强者的选择。”

当“她”走进现实

一则真实故事引发的“姐姐困境”

《我的姐姐》的故事原型是2013年天涯八卦论坛的一个帖子。父母意外去世,已经离家读大学的姐姐不得不抚养2岁的弟弟。她最后的选择比安然极端、坚决,送走并答应收养家庭永不再见弟弟。由此引发一场网友之间的剧烈讨论。大多数人认为姐姐狠心,拿父母的房子却不抚养弟弟;也有少数人支持她,2岁的弟弟需要的不是钱,而是健康的家庭和照顾。

向重男轻女SAY NO!

《我的姐姐》引发争议的背后,还有一个现实问题:重男轻女。1996年李玉导演曾拍摄过一部纪录片《姐姐》,讲述过姐姐面对的不公平。在不少人眼中,姐姐仿佛天生就是为了照顾弟弟而存在,奉献牺牲几乎成为她们的代名词。但事实上这种潜移默化的重男轻女思想造成了许多不公平。一个女孩成为姐姐不是她们的主动选择,每个人的真实境况不同,做出的选择自然也会不同。《我的姐姐》没有替安然和真实生活中的万千“姐姐”做选择,是公平的。因为姐姐,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是女性,然后才是姐姐。女性有权利选择为自己而活。在《我的姐姐》之前,电视剧《欢乐颂》《安家》《都挺好》因触及原生家庭重男轻女话题都引发热议,也恰好说明,年轻一代观众正对这种现象SAY NO!

贴士

她与“她”互相成就

作为新人导演,执导处女作取得如此骄人成绩,殷若昕导演未来前景被看好,其与张子枫合作的另一部未上映新片《再见,少年》已然引发观众极大好奇。张子枫出色演绎安然,也为她迎来了事业的高光时刻。无论是“张子枫演技”“张子枫让我看哭了”等话题热搜霸屏,还是下一个“00后”影后的热门人选之一,张子枫都以大银幕年轻力量的姿态蓄势待发。作为《我的姐姐》中最自强自立的角色,张子枫亦成功突破“国民妹妹”的形象,进一步拓宽个人事业空间。不光如此,张子枫今年攻陷院线的超长战役也漂亮地拉开了序幕。除了已经上映的《秘密访客》,和吴磊合作的青春片《盛夏未来》也即将上映。殷若昕╳张子枫╳安然在2021年掀起的以“姐姐”之名的热议,达到1+1+1>3的效果,也有望助推更多女性题材电影绽放于大银幕。

猜你喜欢
重男轻女安然热议
安之若素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Boy Crazy
总书记回信引发的热议
旋风小子
星星知我心
女生比男生成绩好与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关系初探
重男轻女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