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条件下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实践探索

2021-09-10 07:22傅堤
客联 2021年6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傅堤

摘 要: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是20世纪末兴起的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新兴话语分析理论,近20年来,在中外学者的探讨与研究下,证实了其对于二语教学构建多模态课堂的重大意义。现代化教育背景下的个性化多模态教学体系势必对传统英语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翻译教学产生重大影响。多模态教学的理念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如何构建多层次、多角度的多模态大学英语课堂,相关研究仍是空缺。本文旨在探究现阶段大学英语课堂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体系出发,将技术支持及教学实践进行交互、融合,初步探索如何构建更加合理高效的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理论;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多模态话语理论兴起于20世纪末,基于系统功能语法而言,单一模态是集规则与规律的符号学系统,而多模态则包含了手势、姿势、空间关系学、视觉形象、文本布局、音乐、建筑设计等不同符号现象。传统语言学认为意义先行,但在多模态意义下,一种文化中的多模态资源可用任何符号、任何层次和任何模式来表达意义。国内学者在对基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多模态课堂剖析中,从多媒体视觉材料与视觉模态的互动对幼儿的教学成果来看,不仅学习成本与效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还降低了语言学习的门槛。此外,相关实验还证明了教师角色在多模态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关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况

多模态话语分析及其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多模态话语分析(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以Halliday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其理论基础,认为语言文字和其他信息模态,如图像、声音、动作、动漫等都属于社会符号(social semiotic),都是话语交际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即真实环境交际话语通常由语言与非语言多种模态符号资源组合与互动共同构建话语意义。G.Kress和T.Van  Leeuvan 被公认为是国外研究多模态话语的先驱之一。他们提出多模态的概念,指出多模态是几种信息符号模态的同时使用,也是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在一些媒介的作用下交流信息的模式。他们深入探讨了多模态现象规则地表达意义的现象,并且提出了多模态环境下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设计方案和应用原则。新伦敦小组(New London Group)则将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应用到语言教学领域,提出学习通过设计进行(Learning by design)的中心概念,创建多元识读能力培养模式。另外,T.Royce 也研究了多模态话语中不同模态符号资源的互补性以及在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的协同性。在中国,胡壮麟等学者先后向国内学界介绍和探讨了这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朱永生从多元识读能力方面探讨了对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启示;张德禄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建立了一个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综合理论框架,之后将其理论框架与外语教学相结合,进一步探索了多元识读能力培养模式下的外语教学多模态选择框架。还有一些学者从具体课程对多模态教学进行了实践研究,如,顾日国从理论上论及多模态互动的形式,王炤、徐珺和夏蓉则是从外语写作课程的角度探讨了多模态互动教学。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阐述多模态话语分析及其应用,其理论研究体系初见端倪,专门针对多模态外语教学的应用研究也有不少,其中较多关注于基础英语课堂的多模态教学,主要是从教师使用多模态教学设计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具体论及基础英语教学的多模态互动及其在基础英语课堂内外互动延续性的研究为数不多。

二、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更加注重学生对目标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说明除了对基础语言能力的运用之外,语言之外的文化背景、交际策略、认知情感等也包含在教学任务当中。越来越多的教师乐意尝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然而随着多媒体视听说现代技术手段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高校教学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在构建多模态课堂语料库的过程中,语料库多模态语料的选择标准,缺乏相应的既定准则。在现有研究下,研究人员共识使得语料的形式丰富多彩,单一的、未经筛选加工的多媒体语料与课堂教学目标及学生接受程度存在一定矛盾性与距离性。此外,对语料具体内容的分层次筛选缺乏相应的研究,由于大学英语课程强调真实的交际语境,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对英语基础一般甚至薄弱的学生而言,课堂学习较为吃力。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不同学生的英语层次参差不齐,一味追求多模态语料的丰富性容易造成素材学习难度较高,实际上并不适用于所有的高校英语学习者。

三、多模态视角下的大学英語学习的有效性的重要内涵

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优化教学,是多模态视角下英语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内涵。其具体表现为:一是合作备课,师师互动。合作备课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互通信息—扩大视野—提高业务素质的交流渠道。师师互动作为教学的前导性因素,在多模态互动教学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合作备课和教师互相听课、评课是实现师师互动的有效途径。学校应该积极引导教师合作备课,发挥集体智慧。二是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教育实践证实,课后交流能让80%的学生在理解课堂知识的基础上有个质的飞跃。在课堂教学互动中,教师要创设新颖的学习情境,把握课堂节奏,合理安排时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师生互动这一多模态的学习方式在课后的写作中对提高课堂效率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三是合作学习,生生互动。生生互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多模态互动教学中的重要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学习是生生互动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学生间通过划分小组互相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实践探索

显而易见,互联网条件下我国高校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多种技术和资源条件作支撑。互联网带来的科技革新,为多模态的实施提供了利于互动的技术手段,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多模态的实施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库,利于感官的有效刺激与语言输入和输出。首先,网络提供了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资料。丰富的资源可以使老师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利于英语课堂教学中多种符号模态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英语教学的实景度,同时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其次,在课堂学习中,教师通过对网络资源的合理选择,展示多模态的语言信息,结合多媒体技术手段,有效开展师生语言文化的互动。语言信息涵盖了多种信息符号,例如教师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各种音像、视频等;通过多种语言资料的引入和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强化了多模态符号的刺激与同感,充分调动了学生多感官的积极有效参与,提高了语言习得的效率。同时,多模态教学模式的重要特点是多元互动。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多模态教学中能有效實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学生与多媒体互动、学生与网络的实时互动。各种互动过程中,课堂也变得轻松、活泼、有趣,学生的积极性能被充分调动起来,活跃地参与课堂。

五、结语

总而言之,英语的学习主要在于听说读写译五方面能力的培养。多模态视角下的我国高校英语学习有利有弊。作为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这一教学模式,理解好自己与学生和计算机之间的关系,并在教学中运用进去,打破传统,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把握好教学节奏和适度原则,实现最优化。作为学生,应该最大地发挥学习自主性,善于利用老师提供的网络平台,使学习过程更加轻松简单。这些都是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调整、改进,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创建开放性、多元化、包容性的教学环境,以研促教,以教促学。

参考文献:

[1]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

[2] 王纯磊.探寻语言模因对英汉语符的解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王纯磊.泛在大学英语多层次互动学习模式的建构[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4] 陈琳霞, 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2):108-114.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