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良措施

2021-09-10 07:22熊永杰
科技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

熊永杰

摘要:伴随国家经济飞速攀升,区域性经济差异成为阻碍我国综合国力持续进步的焦点问题。城市与农村差距不断扩大,严重影响国家发展规划布局顺利行进。解决农村交通不便问题,是打开农村经济发展困顿的“敲门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是保障公路建设质量与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探寻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典型问题,分析相应改良措施,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改革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改良措施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方面:农村公路规划布局不合理、农村公路管护资金紧张、农村公路养护责任划分机制不完善与缺少专业素养过硬的管理团队等。应对上述问题的首要原则,应首先解决农村公路养护经费拮据问题,推动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改革。

一、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典型问题

(一)农村公路规划布局不合理

基于我国现代化农村建设步伐持续加快的趋势,凭借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农村公路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农村原有道路普遍被当地政府相关部门重新规划整修,以实现道路畅通、交通便利的主要目标。农村大力兴建公路一定程度解决部分落后农村交通闭塞问题,但公路实际规划布局不合理,为后续路政管理公路养护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由于部分地区乡村自然条件复杂,民居与农田分布比较分散。此种情况以丘陵山区中村落农户居住习惯为甚,一般情形下,农村常住居民散居于山区弯僻处,基本不存在集中在某一区域生活的情况,不同农户居住地点地形地貌存有差异。针对村落农户散居问题,公路修筑前期规划布局设计,难以满足功能性质协调、统一的操作规范。不合理的农村公路设计规划,必将为后期养护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1]。

(二)缺少专业素养过硬的公路养护团队

1、重视公路养护团队组建的重要意义

农村公路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建设工程需求不断上涨,农村新建公路与原有道路养护工作十分艰巨。农村公路数量大、涉及范围广,令相应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难度激增。专业技术设备与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保障公路养护管理质量的关键因素。

2、影响农村公路养护质量的主要原因

当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基层乡镇公路养护管理,均由农村公路养护站所负责,并已初步实现对公路半专业化养护管理。但乡镇层级下村级公路养护,仍旧由农户自行负责。依靠当地农村自发聚集的力量开展养护工作具有以下劣势:首先,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管理制度不完备,容易致使村级公路养护管理不规律、责任分配不明确。再者,相关专业公路养护技术、设备缺失,无法为农村公路养护提供有力保障。高级别公路养护设备,不能直接代替专用于农村公路的养护工具。

(三)农村公路养护经费紧张,难以支持充分展开公路养护工作

农村公路养护经费相对拮据,国家政府相关部门给予地方基层乡镇公路养护费用,仅支持开展最基本道路养护工程。公路养护资金供给不稳定,无法为后期公路养护合理需求持续提供充足资金。部分发展水平落后的乡镇农村,政府相关职权部门负责专项补助拨款,甚至出现难以满足公路养护基本需求情况,可调用配套补助资金基本为零。一些地方政府过度追求政绩表现,建造过多乡村公路,超出地方政府实际养护能力,加剧经费不足对农村公路养护的消极影响。农村公路缺乏定时定期的修缮与维护,必将致使道路受损程度不断增加,令部分不发达地区农村公路常年处于失修、失养、失管状态。

(四)农村公路养护责任划分机制不完善

1、有关农村公路养护责任划分法规及政策不明确

依据我国现行《公路法》相关规定内容,实际法律条文中并未对农村内部公路管养责任作出明确界定。《公路法》中虽然指出乡镇政府承担管辖范围内公路养护的责任主体。但开展公路养护工作阶段,乡镇政府由于地方经济条件制约,无法完全履行公路养护义务,配备的技术设备很难满足公路养护的基本需求。因基层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整体相对落后,逐渐形成干预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客观因素[2]。

2、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划分机制改革未起到实质性作用

基于2001年国家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背景,令“条块结合,以县为主”取代先前“条块结合,以市为主”,推行行政区域和公路管理机构一一对应的机制改革。传统市县公路管理机构与县乡公路管理组织纷纷合并,按照改革机制核心理念组建新管理机构。新型公路养护管理机制施行,并未真正促进县、乡、村三级管养系统一体化形成。村落中公路没有被列入路政管理部门养护范围,实际农村公路养护依旧由各村自行负责,经费、技术与设备匮乏,造就农村公路重建轻养的尴尬局面。

二、应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细化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设计,结合实际合理规划公路建设

由于我国农村分布范围广泛,不乏诸多坐落于地形地貌复杂的村落。此类农村经济受到交通闭塞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严苛的地质条件为当地农村公路建设造成巨大困难。为有效解决此类地区农村发展需求、消除公共交通设施简陋形成的不良影响,公路建设应重视建设初期规划布局工序;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前往工程建设地点实地勘察,汇总干扰公路建设效率与质量的主要因素;注重农村地区公路建设规划细节,结合实地勘察结论、当地地质条件特点与先进技术,解决农村后续公路布局不合理问题。

(二)建立农村公路养护公益性管理模式,长久保障农村公路耐用性能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应主动打破单纯依靠乡镇政府补贴管理资金、指派养护人员的僵局,积极探索灵活稳妥的管理机制,实现对农村公路养护长效保障。采用以政府投资为主、多方渠道筹措资金的变革理念,发掘农村公路养护公益性特质,呼吁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与个人投身农村公路养护公益事业中。充分利用当地政府服务职能,权衡多方利益与管理责任。务实保障公路养护投资者、养护管理责任人与使用者的实际利益,协调公路建设与后期养护使用牵涉 的各方义务,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为农村公路养护提供稳定的经费渠道,保证农村公路养护质量与效力[3]。

(三)集合乡镇资源,组建合格农村公路养护队伍

农村公路养护需要定时定期开展,是一项周期长、任务重的工作。乡镇政府应整合当地资源,提供一批以公路养护为主的工作岗位,具有针对性解决一部分农村赋闲、满足条件人员的工作问题。开设农村公路养护技术培训班,提升公路养护管理队伍专业技术素养,增进队伍成员处理农村公路病害的能力。通过自发组建农村公路养护队伍,不仅有效应对农村公路年久失修的典型问题,同时充分合理利用相关补助资金,解决乡镇难以及时履行公路管护职责的困难。为一部分无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机会,积极配合基层地区路政管理部门工作,解决乡镇路政管理机构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

(四)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政策,切实推进农村管理机制改革

农村公路养护现状亟需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应政策与规定,弥补过往针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划分与建制要求的空白与不明确处。完善县、乡、村公路养护系统一体化构建需求,重视坐落于农村内级别较低公路养护工作。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机制变革,杜绝部分乡镇过度建设农村公路,避免公路养护能力无法承担辖区范围内整体养护管理工作的难题。

结语

农村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关系我国综合国力提升与整体经济建设水准。农村公路建设是打通基层落后地区发展“命脉”的关键因素,养护管理工作保障公路耐用性能和建设质量。因农村地区公路建设条件特殊,公路养护工作开展受多方影响。为保证农村实际公路养护工作到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典型问题的恶劣影响。

参考文献:

[1]谢晓露.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04):211-212.

[2]刘春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02):250-251.

[3].辽宁省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J].民心,2021(01):53-54.

瀘西县地方公路管理段 云南 泸西 652499

猜你喜欢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
浅谈如何加强公路养护管理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农村公路建设今明两年将增加454亿元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