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频分享平台在移动互联时代的生存现状

2021-09-10 07:22龚康徐萍
今古文创 2021年16期
关键词:网络传播

龚康 徐萍

【摘要】 音频传播形式在人类社交媒体发展的道路上,自始至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跟随着移动互联网络发展的进程,音频与移动“互联网+”的相结合,完全颠覆了以往的音频传播形式,广播电台受到新形式的严重冲击,走向下坡路,日渐边缘化,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批引领移动互联时代的音频分享平台。本文将以“播客”音频软件为例,分析播客的生存现状,整理剖析播客的传播特点,并指出播客发展举步维艰的问题所在及解决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 音频分享平台;播客;网络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6-0117-03

一、何为音频分享平台

近年来,音频分享平台作为传统广播与互联网时代衍生发展出的新兴产物,发展迅猛,不仅改变了音频传播的形式,更是凭借超前的音频分享模式占有了网络传播市场中的一隅之地。新媒体+传统广播的组合方式催生出全新的音频分享平台,国内的喜马拉雅FM、荔枝FM以及播客即是两者相融合的典型案例。音频分享平台借助新媒体+传统广播融合的优势,突破时空的界限,实现了全时段、全领域内的传播,激发出无限的传播潜能。

音频分享平台拥有海量的音频节目,网络音频创作者可以自行发布相关音频节目,听众可订阅、下载各式音频栏目进行收听。现如今,音频分享平台大多定位为PGC(专业生产内容)、UGC(用户创造内容)、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多元融合的发展模式,倾覆了被动的传统收听方式,使个人的话语权能够更加充分的得到表达与释放。借助音频分享平台,不仅能够凸显音频节目的价值,更能满足一大部分受众对音频专业性的要求。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使得音频内容的生产方式更具有多样性,市场的主体更加多元化,创作者的身份不再局限于专业型广播员,发布门槛的降低,也带来了丰富样态的内容形式。

二、移动音频领域的“拓荒者”——播客(Podcasting)

播客(Podcasting)作为移动音频领域的拓荒者与引领者,它的出现为该领域的发展奠定了主基调。通过对播客的进一步研究与了解,能够更加清晰地梳理音频分享平台的发展脉络与生存现状。

(一)播客的定义。播客最早诞生于2004年,亚当·科利编写的“每日源代码”正式拉开播客革命的序幕。现如今,对播客的定义仍然众说纷纭,尚未有明确的统一。“Podcasting一词来源自苹果电脑的“iPod”与“广播” (broadcast) 的合成词, 指的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发布文件并允许用户订阅feed以自动接收新文件的方法, 或用此方法来制作的音频节目,播客是一种利用互联网发布音频文件,允许用户自助订阅、自动下载、同步播放的全新音频传播形式,同样也是数字广播技术的一种。

(二)播客的发展历程。早期的电台,需要借助收音机、MP3等载体作为传播渠道,直到移动设备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功能日益强大,逐渐替代了许多便携式传播器。其中RSS、P2P、iPod等一系列相关新软硬件技术的不断成熟,为播客的出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播客的早期发展得到了苹果公司的“大力驰援”。2005年6月28日,苹果公司iTunes4.9 的推出掀起了一场播客下载的高潮,大量与播客相关网站因访问量与点击量过大而导致网页无法正常运行。“根据美国The Diffusion Group消费者技术调查和战略行销公司,它在最新发布的名为《播客:事实、虚构和机遇》的报告中指出,2004年,美国‘播客’用户是80万人,2005年美国播客用户是450万,到2010年人数将达到5680万。”

同样在Web2.0时代下的播客有着与生俱来的媒介融合属性,2005年苹果公司推出的Podcast Directory让广大用户可以在其软件上进行播客的检索与订阅,进一步推动了播客的成长,播客的下载量与获取量的激增,使得音频分享平台的逐渐进入大众的视线,成为一种新兴的主流文化。

国内播客的发展历程与美国本土“音频市场”的火爆情况有很大差距,国内音频市场的蛋糕不大,在移动互联时代到来之前,国内的播客行业始终担任着“搬运工”的角色,直到一批自媒体入驻播客和众多传统媒体纷纷转型,播客的概念才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

(三)播客的独特性与典型性。播客一夜之间的强势崛起,在互联网业内,一度被视为传统广播强有力的颠覆者。播客广播技术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承载声音内容,显然是移动音频这一领域的“拓荒者”。

播客作为全球人气最旺的新媒体音频平台之一,经过数十年的技术沉淀,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数以万计的活跃用户。根据《PodFest China:2020中文播客听众与消费调研》显示,国内音频分享平台的受众最常使用的三个渠道分别是苹果播客、喜马拉雅FM和网易云音乐,在这其中也只有苹果播客是专门为播客而设计的应用程序,正因如此苹果播客占据49.7%的比例,受众基数之大,让其在音频分享平台领域更具代表性。

播客能夠再一次地从众多音频分享平台中脱颖而出,一方面归功于其内容生产方式的改造与升级,另一方面得益于音频技术的发展与革新。互联网、智能音箱、移动智能手机、车载音频的普及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拓宽了播客的应用场景与获取渠道,让收听播客更加容易。

三、播客的发展现状分析

现如今,移动互联领域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媒体样式出现了明显的交叉融合现象。社交媒体中,无论是以视频为载体,或是通过音频为内容的承载方式,都是音频传播形式的展现,音频分享与网络的紧密相连,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与网络电台、网络电视有着相当的融合。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生儿”,音频分享平台诞生之初就具有鲜明的传播特征。它的特质突出了人际的交流与个性的释放。音频平台的内容包罗万象,现阶段的成熟发展也让其成为第五种网络交流方式。

(一)内容生产角度。无论媒介的传播形式发生何种变化,优质的内容始终是该模式有力的支撑,同样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精华之处。相较之传统广播的内容生产,播客在节目制作、内容和形式上会有更多的发挥空间,播客的内容制作可以在一定的情景下使用口语化的形式进行表述,从而降低了播客的准入门槛,对播客的制作人员没有任何学历、职业的硬性要求。“里斯曼曾经说过:‘今天最需要的,既不是机器,也不是财富,更不是作品,而是一种个性。’” 播客的制作有着赫然的个人烙印,结合播客频道主播的兴趣爱好、教育背景、知识文化储备等,再通过对音频的包装形式进行整合,呈现出一档展现自我的音频栏目。用口语化的表述彰显个人价值,对于普通听众来说,听感上更具穿透性,音频形式的传播同样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二)播客受众角度。传统纸质媒体需要受众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而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掀起了一大批电子科技媒介的发展,正如同播客可以通过音频的方式向受众传达讯息。作为音频传播中的受传者,耳朵接收信息更加便捷、直接,受众可以在播客节目下的评论专栏发表自身感受,根据自己的见解对播客栏目进行阐述和评论,听众能够掌握自身的“话语权”。根据《PodFest China 2020 中文播客听众与消费调研》报告反馈,在中文播客群体中,有77.6%的听众会搜索节目中提到的相关内容,并且会有75.6%的听众会将节目通过最直接的方式推荐给熟人和朋友。在大数据时代,播客平台更擅于借助长尾市场,通过高度细分受众,了解其偏好,将冗杂的媒介传播模式进行扁平化的处理。再利用长尾效应,将优质内容向播客受众进行精确投送,从而加强用户黏性。

(三)播客营销角度。播客平台需要有精准的定位以及有效的运营方式,才能吸引音频平台的受众。播客平台也同样要专注于攻占音频资源的高地,并开展一系列移动音频服务,牢牢把控音频用户的市场。音频分享平台更加关注活跃用户数量,与传统广播相比,播客的受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快的转化为用户和内容的产出者,并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终端,更加方便了解其年龄、偏好、收听习惯等等,并根据该数据平台进行广告投放和内容的整合。“值得注意的是, 位于播客长尾曲线“头部”的即那些大品牌播客及平台, 更容易获得大部分广告和投资的注意力;其他小众、冷门的播客推广乏力, 难以得到足够的曝光量, 在广告和资本面前缺少足够的“吸金能力。” 播客在拓展市场的过程中,既要有对头部的着重规划,又需要对尾部进行有效经营,使得播客在移动音频市场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四、音频分享平台存在的问题

音频分享平台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总结为以下三点:其一,内容质量问题。音频分享平台对于内容产出方而言,准入机制的门槛相对较低,从而导致平台中质量堪忧的作品泛滥成灾。在音频分享平台中,节目从制作到发表的过程,其高效、自由程度是前所未见的。内容生产者通过自由化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心理诉求,然而,把关人身份的缺失,一味地追求流量,导致平台在分享音频栏目内容的同时,散播了大量不良信息。其二,音频作品版权问题。在我国,大多数内容产出者对于版权的保护意识极低,尤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抄袭的成本大大降低,转载的现象也日益严重,音频作品也不例外。随着各大音频分享平台的发展不断壮大,相关领域的创作者就会意识到此类版权问题,如何有效解决版权纠纷,并杜绝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是音频分享平台方值得思考的一道难题。其三,用户隐私问题。音频分享平台的最大特点即是通过大数据,有规律性的审查、筛选用户资料,发掘用户信息,并向其推送音频内容定制服务。在互联网海量信息中,用户的个人信息如何得到有效的保障,也将愈发的困难。“个人信息是指与特定个人相关联的、反映个体特征的具有可识别性的符号系统。” 第三方通过智能服务收集用户信息,在用户毫不知情的状况下,对用户的个人资料进行过甚开发与使用,用户信息知晓的权利受损的同时,数据安全风险也被无尽放大,个人资料的泄露更是难以控制。

五、对音频分享平台的发展思考

音频市场的发展道路依旧任重而道远,播客平台的发展需要获得受众的认可、市场的满足,所要面临的问题依旧复杂且严峻,例如,播客节目内容较为单一,制作的专业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播客节目的信息“把关人”身份缺失等。

(一)整合内容,精益求精。播客平台的发展应更加重视“内容为王”的核心要求,注重音频内容的精编、整理,结合时下网络特点,优化平台的页面形式可以提高用户体验感,有效增强平台的用户黏性。内容是始终是网络媒介传播形式的根本,将一些音频内容素材,重新加以整合、编辑,注入网络时代的新思路,又会给予受众全新的听觉体验。音频节目在播客平台的展现更应该贴合网络特点,美化节目封面、凸显节目主题,让音频节目更加充实而吸引听众。

(二)技术革新,强化交互。移动互联时代的播客平台需要通过技术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细致的音频服务。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可以不断完善播客平台的播放体验,平台在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同时,可以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增加传者与受众之间的通信与互动,有效的弥补了传统广播单向传播形式的不足之处。构建音频传播的社区化管理形式,加强双向交流,可以更直接、更有效的获取受众的需求,以及对音频节目采取个性化的定制,形成稳定的受众用户群。

(三)严格监管,注重把关。目前,随着国家相关部门的有关政策相继出台,互联网传播的安全性问题也日趋规范化、制度化。若能早日实现播客平台注册的实名制化,那么播客行业的准入机制也将逐步提升,播客利用移动互联网络来呈现音频作品也将会面临严格化、规范化的检查与监管。《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 等诸如此类的网络媒体管理办法的出台,也将提升播客音频作品“把关人”的地位,同时“把关人”对于网络音频的议程设置的作用也日渐显著。

综上所述,音频分享平台正借着移动互联时代的“东风”蓬勃发展,网络音频节目在市场上的收听需求,决定了其蓬勃的生命力。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媒体平台中,音频分享平台正在抓住机遇,打造属于自己的用户群体,积极探索適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在社群传播过程中,音频分享平台为用户提供一流的音频节目,同时也应加强监管力度和提供平台自觉性。“优胜劣汰”是音频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准则,只有经历过用户、市场、监管者层层的审查与考验,才能成功占领移动互联时代的媒介“高地”,在未来的媒介传播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刘瑞生.播客:WEB2.0时代的典型传媒形态——国内播客现状研究[J].现代电视技术,2006,(11):46-51.

[2]朱红梅.“播客”现象与传播学观照[J].中国传媒报告,2005,(3).

[3]欧阳友权.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史安斌,薛瑾.播客的兴盛与传媒业的音频转向[J].青年记者,2018,(16):76-78.

作者简介:

龚康,男,汉族,浙江温州人,浙江树人大学,研究方向:网络与新媒体。

猜你喜欢
网络传播
俄罗斯应对极端主义网络传播的措施及启示
网络热点事件的微博传播影响力研究
传播偏向、群体极化与风险放大
网络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探论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新媒体时代河南文化资源网络传播的现状及对策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我在故宫修文物》网络走红的传播学分析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与新媒体的关系
网络意识形态争议特征与安全机制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