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自然叙事学论略

2021-09-10 07:22李怡燕
今古文创 2021年18期
关键词:叙事学叙述者话语

【摘要】非自然叙事作为一支崛起的后经典叙事学流派,因其动态的、颠覆性的、含混的内涵引起东西方学界的巨大兴趣。在本文中,将对非自然叙事的几个主要概念即非自然话语、非自然叙述者、非自然心理、非自然叙述行为、不可能的故事世界进行梳理,以明确非自然叙事的主要内涵。

【关键词】非自然叙事;不可能的故事世界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8-0026-02

一、非自然話语

西方传统文学批评对叙事作品层次多采用如“内容”与“形式”、“素材”与“手法”的两分法。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家托多罗夫提出“故事”与“话语”的概念来确立叙事的表达对象与表达形式。由此可以认为非自然叙事在文本中具有两个层面:非自然的叙事话语及非自然的故事内容。前者指向建构故事所采用的非自然的叙事手段、技巧以及策略。后者即通过叙事技巧所建构的非自然的故事世界。

(一)非自然叙述者

叙述者作为小说中叙述行为的具体承担者,在叙事学向后经典叙事学发展的过程中,叙述者的人格属性逐渐受到质疑。米克·巴尔在《叙述学:叙述理论导论》中阐明叙述者或讲述人(narrator)指向一种语言的主体,一种功能,而不是文本语言中表达自身之人。后经典叙述学家认为,叙述者的问题不是一个“是谁”的问题,叙述者不具备人格属性。叙述者是语言,是符号。在非自然叙事学中,叙述者这一点属性特征得到了十分明显的确证。一如后人类主义聚焦于科技塑造出的新型主体,非自然叙事学重点突出阐述作品中非人化的叙述者。这些叙述者身份含混,或是完全的非人类,或是介入人物与他物之间的后人类。同时,非自然叙述者的神秘性在于其全知又限知、权威又不可靠以及在过去、现在、未来时空中任意滑动的非自然特征中,他们可以做出在现实世界不可能的事。诸如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中每一章节都是不同叙述者以第一人称讲故事,如我的名字叫黑,我是一条狗,我是一个死人。麦克尤恩《果壳》中的胎儿叙述者,在母腹中讲述了自己听到的一个关于弑亲、乱伦和复仇的故事。爱伦·坡《泄密的心》以一颗跳动的心脏作为叙述者,展现了一颗叙述行为层面上的心而不是一颗在叙述对象层面上的心。

(二)非自然心理

依据戴维·赫尔曼“叙事与心理关系”研究的新方法,叙事学家以之为前提把思想与叙事结合起来,产生了许多洞见。在自然叙事学的范畴内,叙事学家们强调一种“心理体验性”,他们认为叙事的中心话语是人类体验性。但斯特凡·伊韦尔森认为:“有的经验超出了叙事理解的范畴,有的叙事会再现被我们抵制的某部分的人类经验”。斯特凡·伊韦尔森开始从这一论调涉及到非自然心理即“被再现的意识在功能和实现层面违背了统治可能世界的原则,部分地抵制自然化或规约化”。如阿贝尔对爱伦·坡故事的讨论,非自然叙述者的话语仿佛被心跳控制,叙述者讲述的徐缓彰显了心跳的节奏。这种不可能叙述聚焦于“类人的存在物”,“完全被塑造出来的存在物”或是“一种声音”,都在反映一种类真实化场景中的变化心理。

阿尔贝提出五种阅读策略来解读“不可能的故事世界”。第一种即把不可能的场景理解为梦、幻觉或者想象。换言之,把故事世界的不可能归于人物的心理。在传统的自然化叙事文本中,读者可以在阅读中建立起一种“连续的意识”(continuous consciousness)来解读人物心理。但在非自然叙事文本中,读者这种被文本唤起的心理受到阻碍和损毁,并无法建立起一种“连续的意识”去推断人物的心理活动。爱伦·坡恐怖小说《泄密的心》(The tell-tale heart)中,“我”很爱与我同住的老人,但“我”却残忍地杀死并肢解了他。只因“我”难以忍受他的眼睛,侦查七天之后,他的眼睛在第八天睁开了。在这场谋杀故事中“叙述的我”(Narrating)和“被叙述的我”(Narrted)在本质上具有“个体的统一性”,前者有条不紊地为罪行辩护,声称自己没有疯狂。后者的行动细节则指向个体的疯狂和病态。并且,“叙述的我”和“被叙述的我”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让读者难以在文本中“建立起连续的意识”无法推断人物策划这场谋杀的心理动机和心理状态,只能体会到一种怪诞的心理悖谬。

二、非自然叙述行为

阿尔贝认为,非自然叙事行为包括物理上、逻辑上、记忆上以及心理上不可能的话语。模仿叙事中,话语以建构故事世界为存在意义。但在非自然叙事中,话语通过一系列反规约的叙述行为颠覆或消解了故事世界。换言之,话语服务于自身,话语自身成为了表达内容。在《非自然的声音:现当代小说中的极端化叙述》一书中,理查森把违反自然叙事规约的叙述行为称为“极端化叙述”(eXtreme narration),并着重讨论了“第一人称复数叙述”“第二人称叙述”“多重人称叙述”等几种典型的极端化叙述类型。同时,提出“解叙述”(denarration)的术语,在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解叙述即叙述者否定其先前叙述过的事件及行为,对前文的所述信息加以否定,并另起一种新叙述。如《果壳》胎儿叙述者说:“现在,一个裂缝,前一天捅出来的真相刺破了睡眠的薄纸。”但接着他又说自己“无意中被惊醒”隐晦地表示自己之前睡着了。就功能而言,解叙述作为一种重要的叙述行为,其在话语层面的功能远远大于对故事世界的建构作用。普林斯(Gerald Prince)认为解叙述打破了故事和话语的区分,导致了“叙述的不确定性”。总之,叙述的功能即讲述故事,建构符合规约的故事世界。但非自然叙事中,反常的叙述行为并不是为了建构故事世界,而是为了彰显话语本身,突出一种反模仿的非自然特征。

三、不可能的故事世界

传统叙事学强调叙事天然的模仿性,认为虚构人物反模仿性导致了一种现实局限性。非自然叙事学聚焦于叙事具有虚构特征的这类现象,着重探究叙事在人类属性、物理法则以及公共逻辑上的不可能事件、场景等。根据赫尔曼的观点,“建构故事世界”是叙事学的核心要义。他认为故事世界必须有一定的人物、事件、时间和空间。但着眼于非自然叙事,这些建构故事世界的必备要素似乎成为不可能。瑞安(Marie-Laure Ryan)在《不可能的世界》中阐述了本体论的不可能、不可能的文本、不可能的空间、不可能的时间等五种“不可能要素”。第一,非自然叙事中具有典型的具有悖论本质的事件,这些事件自之间无法逻辑自洽,相互冲突。罗伯特·库佛(Robert Coover)短篇小说《保姆》在同一个故事背景中描述了一系列不可调和的事件冲突,围绕保姆这一人物故事发展出多条线索,以此建构出多个逻辑上矛盾的平行故事空间,呈现出维根斯坦提出的“语言游戏论”的特征。第二,自然叙事中,文本具有某种程度的模仿特性。在非自然叙事中,这种再现性被解构,作品人物体现出“非人化(Non-humanlike)”的特点。尤金·尤奈斯库的戏剧《犀牛》讲述了全城的人相继都变成了犀牛的荒诞故事。第三,在自然叙事中,作品一般根据时间线索进行线性叙事,但非自然叙事打破了这种惯常的时间序列。马丁·艾米斯(Amis M)的《时间之箭》(Time`s Arrow)讲述了前纳粹军医托德的一生,他在死亡之日重生,越来越年轻,从一个道德败坏的坏老头变成了纯真无邪的少年,最后变成一个婴儿。在这种时间倒流的叙事中,托德存在的故事空间也变得“非自然”,“水往上流”,“烟往下沉”,人们相互问候“吗好天今你”。显然,叙述者塑造了一个违反现实规约的不可能故事时间。第四,自然叙事中人物存在于某种界限明晰的物理空间中,而非自然叙事中的人物可能存在于某种界限模糊的暧昧空间。Tim Egan导演的电影《曲面》中,人物被悬困于在一个灰色的曲面空间中,一面是绝壁,一面是深渊。《曲面》的灵感源于Tim Egan生命中两次关键的启发——一次车祸以及与一个沮丧朋友的交谈。“曲面”不存在于现实,一定程度只是Tim Egan绝望的心理空间。

总之,在非自然叙述中,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根据阿贝尔的观点,对“非自然”故事的解读应该保留某种怪异的不可理解性。麦克尤恩的小说《果壳》中,九月龄的胎儿叙述者通过他的独特视角用俏皮的诗性语言讲述了父亲——母亲——叔叔三角关系里的阴谋与复仇。这位胎儿在BBC广播的熏染下智力早熟,常忧心忡忡地对英国脱欧等社会问题发表看法,并在大脑用敏锐地进行筹谋。作为一部幻想小说,《果壳》中胎儿的叙述行为对于读者而言具有强烈的怪异性和不可理解性。

参考文献:

[1](美)扬·阿尔贝,亨里克·斯科夫·尼尔森,斯特凡·伊韦尔森,布莱恩·理查森.非自然叙事,非自然叙事学:超越模仿模式[J].尚必武译.叙事(中国版),2011,(00).

[2](德)莫妮卡·弗鲁德尼克.“非自然叙事学”有多自然:什么是非自然叙事学的非自然?[J].尚必武译.叙事(中国版),2013,(00).

[3](美)扬·阿尔贝,斯特凡·伊韦尔森,亨里克·斯科夫·尼尔森,布莱恩·理查森.什么是非自然叙事学的非自然?对莫妮卡·弗鲁德尼克的回应?[J].尚必武,邓治雪译.叙事(中国版),2013,(00).

[4]尚必武.非自然叙事学[J].外国文学,2015(2).

[5]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

李怡燕,女,汉族,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19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文学理论。

猜你喜欢
叙事学叙述者话语
画与理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文学作品中叙述视角的“上帝”与“凡人”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外宣翻译研究——基于修辞叙事理论视角下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