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红色名人故居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综述

2021-09-10 07:22梁秦毓
旅游纵览 2021年6期
关键词:资源保护研究综述

梁秦毓

摘 要:笔者根据中国知网及其数据库检索到的文献发现,近十年关于我国红色名人故居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的文章已有百余篇。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我国红色名人故居资源的概念、开发和保护利用的意义、开发与保护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开发对策和保护利用对策,分析了我国红色名人故居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以期为我国红色名人故居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红色名人故居;资源保护;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红色名人故居是我国红色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能够展现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价值。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名人故居等红色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也多次提及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问题,文保工作者应肩负此责任,一方面关注历史遗存、注重对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另一方面从社会层面出发,积极引导大众,树立爱护、保护本地区文物遗存的认识。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传播和传承中华文化,不断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对红色名人故居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多。

近十年国内很多研究者对“名人故居”“红色资源”“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旅游景区”等进行了定义,而且一般将“红色名人故居”纳入以上几个定义之中,现阶段对“红色名人故居”的定义仍比较模糊。

吴丹将名人故居的定义总结为不仅包括名人的出生地、祖居老屋,还应包括名人长期生活工作过的场所,虽短暂但却为其人生重要阶段取得重要成就的住所。无论名人住过的房屋是自有还是租赁,不应该影响对名人故居的界定,主要应看名人居住时间的长短和居住于该房期间所发挥的作用。潘黎黎认为名人故居有多重含义,所对应的建筑也较为宽泛,同一名人可以拥有许多故居;同一老宅也可以居住多位名人,其主次关系主要视名人生活时间的长短与所获得的成就来认定。李云天对红色名人故居的解释为“革命先烈或伟人生前所居住或者工作过的地方”。牛艳娜则对红色资源进行了界定,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国家建设、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等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物质载体以及红色人物等资源的总和。红色名人故居即为红色资源的一种。李月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过程中指出,红色旅游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红色旅游资源是特定的人文景观和精神,它们顺应历史潮流,凝结在所有革命、建设活动中,并能够起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狭义的红色旅游资源是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中国成立之前,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所形成的历史痕迹和精神瑰宝[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试着对“红色名人故居”进行定义,即新中国建立和建设过程中,红色名人生前长期居住、工作或短期内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地方。红色名人故居应具备一定的地域面积、名人生前的生活场景复原和重要贡献的展陈,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宗旨,具有参观、科研、教育等功能。

2014年,在厦门召开了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学者们讨论了陈云故居保护的意义,包括陈云故居中的文物价值、革命历史价值以及红色人文价值,对保护历史、保护上海的红色人文、传承红色精神以及提升广大群众个人精神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何成军、陈一鑫、廖荣生指出名人故居对保护珍贵历史文物、提升当地旅游吸引力、促进人文教育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阮建平认为红色名人故居有供人们精神追忆的历史空间,是一个城市独特的文化血脉和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红色名人故居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作为一种文化旅游资源,更昭示了一座城市文化的厚度与精神的深度,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姚德建在对环巢湖文化时代价值及传承与保护的研究中提出红色名人故居是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功能,也具有推动和促进红色旅游经济发展的功能,这些红色文化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失去应有价值,其时代价值仍然彰显。

综上所述,红色名人故居对于一个地方的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学者们对于红色名人故居开发保护意义的研究或侧重于两者中的一个方面,或进行综合探讨,指出红色名人故居在今后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红色名人故居,发挥其最大价值提供理论参考。

许多红色名人故居在保护和利用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对此,国内一些学者通过实地考察等方式已经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希望以此为例,为其他红色名人故居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符太浩在研究湖南红色名人资源开发时指出湖南的红色名人故居开发存在点多、面散,资源整合度较低,开发效益差别大,开发视野狭窄,开发模式单一等问题。严伟从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旅游客源市场研究的角度出发,指出以周恩来纪念馆为代表的一些红色名人故居存在全国认知度较低、旅游开发形式有待拓展、旅游活动内容有待丰富和加深、配套设施有待完善、旅游资源开发意识有待提高以及旅游商品开发有待多元化等问题[2]。王潇在对上海高校有效运用红色资源的研究中发现上海高校在利用本地红色文化資源中存在认知不足、课堂融入较少、社团活动浅层次以及学校重视不够等问题,同时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易凤葵在探讨名人故居打造红色旅游品牌的过程中指出,我国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决策者在名人故居的保护方面存在思想上和政策理解上的误区,导致许多名人故居遭到破坏;二是开发上的误区,现阶段我国众多的名人故居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管理者们由于文物意识淡薄,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地掠夺名人故居身上的商业价值,失去了保护的本意[3]。

(一)开发原则

红色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会遵循一定的原则,一些学者对这些原则有过专门的研究。陈峥嵘、郑伯红对于如何开发保护名人故居,提出了5个原则:一是原真性,即要注意保护原生态的实物和环境;二是整体性,即努力保留故居周围环境风貌的整体形态;三是延续性,即通过原真和整体保护,使游人和后辈参观时引发怀念和思索的情感;四是特色性,即挖掘此名人杰出成就的文化魅力;五是观赏性,即尽力使故居的园林、房屋建筑、展品有特点、有故事,能够引人入胜,睹物思人[4]。何成军、陈一鑫、廖荣生则以张澜故居的开发为例,提出了张澜故居旅游开发的原则,即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和培育产业、富民增收原则。蒋骅、彭重华以刘少奇故居的保护为例,提出了因地制宜保护、动态性保护和社会参与保护3项原则,使历史建筑和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得到更好地保护。孟晶则从胡耀邦故居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自然优先、可持续发展、整体设计、综合设计、以人为本以及地方特色等六大原则,保护故居的传统风貌。

(二)保护利用对策

近年来,红色名人故居开发和保护利用对策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红色名人故居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关于开发和保护利用对策的研究,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综合性研究的特点。刘庆在对青岛名人故居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中指出,应当适当扩大名人故居的保护范围;多渠道筹集保护资金;根据名人故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做好名人故居的展示方式;整合名人故居各方保护力量等。刘卓从区域研究出发,对北京红色旅游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进行了研究,对最大限度实现红色名人故居等红色旅游资源的思政教育价值提出了9条建议。一是编制北京地区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二是加强革命遗址的保护力度;三是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加强宣传力度;四是注重相关优秀人才的培养;五是设计、打造专题旅游线路;六是设计打造专题红色旅游区;七是调整展览内容充实展品;八是正确处理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九是针对不同参观群体细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5]。叶茂樟也有类似的建议,他从个体名人故居研究出发,以莫耶故居为例,提出了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准确定位,打造闽南红色旅游精品;加强莫耶研究,深化故居文化内涵;精心设计旅游产品,加大宣传力度;整合资源,综合开发,形成合力等5条红色名人故居保护利用措施。

综上所述,近十年我国对红色故居保护和利用对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对故居建筑本身或历史街区本身的保护对策研究;二是将红色名人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教育,进行相关的保护和利用对策研究;三是将红色名人故居作为红色旅游景点的一部分,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我国红色名人故居研究评述

笔者通过对近十年知网文献的整理发现,我国对红色名人故居的研究以应用研究为主,基本架构大多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红色名人故居理论研究的文章则较少。也就是说大部分学者研究的是某个地区或某个名人文化景观开发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很少涉及红色名人故居开发与保护的基础理论,如红色名人故居旅游资源开发的一般模式。

目前,红色名人故居的研究领域已扩大到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社会学、旅游学等,红色名人故居既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又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基地和成人思想教育的平台,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相應地,对红色名人故居多学科领域的综合研究也在逐渐增多。同时,学者们在研究红色名人故居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当地经济发展规划时也强调要深入挖掘红色名人故居的文化内涵,加强学习红色文化,尤其是要注重红色名人故居对党员领导干部群体和大学生群体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对红色名人故居的经济、文化、思想教育等领域的多元化综合研究也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从关注单体红色名人故居发展到关注宏观的历史地段、历史文化街区红色名人故居的保护利用上,从研究保护单一的故居建筑向保护建筑的整体性转变,同时对红色名人故居周边景观、周边城市、红色文化品牌、名人与故居的联系等多要素的综合性保护方案进行了探索。

(二)我国红色名人故居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近十年红色名人故居的研究主要包括概念研究、保护与利用意义研究、开发对策和保护利用对策研究等方面。在未来的研究中,红色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可能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继续贯彻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科学发展理念,无论是个体的保护利用,还是大区域的综合发展,都需要以保护红色名人的原生故居为主,同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等高新技术进行保护规划和管理;二是不断加强红色名人故居同各领域之间的联系合作,拓展名人故居保护研究的视野,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相互融合将使研究内容和方式更加多元和科学。三是对定量研究有更加深入的探讨,在现阶段对红色名人故居评价标准和体系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红色名人故居开发与保护的基础理论,进而完善红色名人故居的研究体系。四是继续创新开发模式的研究,改进以往的以名人文化资源存在形式为开发模式的形式,建立以弘扬红色名人精神为核心,地方特色、文化产品、文旅体验为基本内容的开发模式。五是扩展红色名人故居的研究地域,现阶段对于红色名人故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和南方地区。随着全国各地红色革命圣地和革命老区的不断建设,对于红色名人故居的研究也会更加全面和深入,中西部城市对红色名人故居的研究也会发展起来,逐渐建立起有中西部地区红色名人故居特色的研究体系。

[1] 李月芬.基于内涵拓展视角下长株潭红色旅游开发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1:1-7.

[2] 严伟.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及特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36.

[3] 易凤葵.名人故居打造红色旅游品牌[J].中国博物馆,2004(4):28-31.

[4] 陈峥嵘,郑伯红.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浅析:以何长工故居红色景区规划为例[J].中外建筑,2010(6):88-89.

[5] 刘卓.北京红色旅游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16.

猜你喜欢
资源保护研究综述
金头闭壳龟生物学及资源保护研究现状与展望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小学课桌椅设计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基于北斗的数字秦岭系统
江川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对策
浅析森林防火管理与资源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