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视角下的博物馆建设

2021-09-10 03:10王钰轩
客联 2021年5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博物馆服务

王钰轩

摘 要:文化是影响国家综合竞争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支撑力量,日益成为推动社会变迁的关键动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精神文化产品权益的重要途径。博物馆是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本文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视角出发,探讨我国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应如何向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关键词:公共文化;博物馆;服务;建设

文化是影响国家综合竞争实力、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支撑力量,日益成为推动社会变迁的关键动力,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生活。”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广大民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力量,其工作核心就是发挥博物馆的功能,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肩负着保护文物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圣的使命,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文化成果是博物馆坚持不懈地文化追求。

一、博物馆的公共文化职能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国际博物馆协会就探讨了博物馆文化教育功能和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关系,强调了博物馆的首要功能是为人提供服务。后来,教育和为公共服务成为博物馆的两大核心要素。随着博物馆功能的凸显,它的共性被人们认识到:博物馆是重要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保护文化遗产、传播优秀民族文化、陶冶情操、鼓励文化创新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以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前提下,凭借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多种形式为公众提供展览、教育、欣赏等功能的服务和文化产品的总和。在我国,博物馆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社会功能和改善民生的作用,当前我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内容包括收藏各类文物展品、通过陈列展览普及教育、宣传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并不是割裂开来,单独存在的部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内容是构建整个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最直观的体现,直接面向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然而在它的背后,是依靠着多个部分共同协作,最终才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结果,因此有必要建立适合博物馆自身发展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样才能全面系统的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才能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我国博物馆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十八大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很多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和缺陷。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对于促进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文化职能难以凸显

我国博物馆建设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大部分优质博物馆资源都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城市和交通便利的沿海城市,而相当一部分中西部边远区域的民众无法享受到博物馆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文物藏品的保存环境比较恶劣,这种情况不但严重影响藏品的自身属性,容易对藏品造成损害,还会给社会公众带来不够愉悦的参观感受。博物馆内的便民设施和休闲娱乐设施还不够人性化,没有考虑到观众的切身需求,比如供公众休息的位置有限,很多观众在公共区域席地而坐,既给自身造成了不舒适的体验,也严重影响了博物馆的文化氛围,无法凸显博物馆的文化职能。

(二)资源利用率不高,不能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职能

博物馆的文物藏品资源利用率不高,这是全国博物馆的共性问题。一方面,大型博物馆的资源难以充分利用,以故宫博物院为例,2019年文物展出率仅为8%,大量文物藏品长期保存于库房之中不见天日,基本无缘与社会公众见面,耗费博物馆大量的资金成本和保存空间,却没有对外展出的机会,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公共文化职能。另一方面,小型博物馆西苑匮乏,一些博物馆自身拥有的资源有限,由于博物馆间文物藏品合理流动的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很难从其他博物馆获得自己想要展示的文物藏品,那些资源丰富的博物館也无法将这些长期无法展出的文物藏品转让给其他博物馆进行展示,导致目前的资源配置不能发挥出最佳效益,博物馆的公共文化职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人才队伍匮乏,服务模式滞后

博物馆的公共文化职能内涵十分丰富,集参观学习、休闲娱乐、教育研究等职能于一体,引导受众了解历史、提升修养、接受文化熏陶、感受藏品背后深厚的文化价值,为公众提供精神滋养。然而人才队伍和服务模式严重影响了博物馆文化职能的发挥。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己经成为制约大部分博物馆发展的瓶颈,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一方面博物馆属于事业单位,工作岗位一般都是终身制,内部编制有限,另一方面博物馆涵盖的知识类别众多,很多工作人员都是非博物馆学专业,导致专业性不足,需要重新学习专业知识,由于缺少系统的学习,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学习成果并应用到工作当中。许多博物馆在开展服务活动时,仅仅局限于一般的解说模式,干瘪僵硬,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无法带动观众“走进去”,服务质量不佳。

三、博物馆公共文化建设策略

(一)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资金是保障博物馆工作得以有序进行并可以取得实际效益的必备要素,博物馆目前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国家公共财政,根据我国的国情,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博物馆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依然来自于政府拨款。然而目前单纯依靠政府财政的支持己经远远无法满足博物馆未来发展的需要,国家财政提供的资金虽然稳定但是不足,需要政府在相关政策法规上给予支持,针对不同博物馆场馆的特点建立更多的资金来源长效机制来保证充足的资金供给,除财政拨款外,可通过开展文创产品开发经营及几首社会捐助的方式扩大资金来源。同时,要加强农村偏远地区等欠发达地区博物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要加大财政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基层博物馆的建设,让这些地区的基层城乡居民享受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文化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通过建立流动博物馆作为辅助支持,从公众的需求出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加大文旅融合,充分利用文化资源

博物馆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单位,是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者的重点参观目的地,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呈现出更加旺盛的市场需求。要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将博物馆和旅游业紧密联系起来。国内外的旅游者每到一个城市,往往都会选择参观当地的博物馆,通过参观博物馆,旅游者能够详细的了解当地的历史沿革、社会发展状况、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同时博物馆通过旅游,也更好的发挥出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因此,将博物馆事业和旅游业相结合,作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和创新,建立起互相协调促进机制,拓宽双方合作路径,合理分配收益,这将是一个双赢的合作方式。全国博物馆要建立和完善文物流动机制,加大各地文物藏品的流动,通过展出、交流的方式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资源优势。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服务模式

一方面,要提高博物馆专业人才准入机制,招录实用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博物馆人才队伍建设,以满足当前博物馆发展的需要。同时,要转变服务模式,积极创新服务载体与服务运行模式,探索多种社会化网络服务模式,与公众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第一,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博物馆VR游戏、展览和导航等业务内容,通过这种模式让公众与展览对象进行虚拟互动,激发观众的兴趣。用新的视角和创意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文化服务体验。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博物馆服务
博物馆
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研究
基于公共文化建设的农村大众传播效果管窥
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路径探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
露天博物馆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