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热捧·冷思:饭圈式爱国主义现象的变奏演进研究

2021-09-10 03:40陶瑞
文学天地 2021年5期
关键词:饭圈爱国主义

摘要:饭圈式爱国主义现象呈现井然有序的组织架构、幽默戏谑的话语表达、民族主义情感流露等特征,也表明粉丝群体的爱国立场。然而,在个人主义与消费主义的裹挟下,饭圈式爱国主义的现实价值仍需辩证分析:一方面,爱国情感表达有利于实现个人与集体的统一;另一方面,政治娱乐化现象是否是粉丝群体的自我表演仪式,其产生的“注意力占领”是否能够达到理性对话还有待商榷。

关键词:饭圈;爱国主义;政治娱乐化

“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现如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建构广阔、多样、異质的虚拟社会场景,爱国主义打破了地域限制、丰富了表达形式,呈现出新颖、生动的样态。从“前南斯拉夫使馆被炸”在BBS论坛的发帖抗议、建国七十周年的“帝吧”出征、新冠肺炎期间的饭圈女孩等新型爱国情感的具象化表达逐渐成为常态化图景。

一、饭圈式爱国主义现象的缘起:粉丝群体沉浸的集体狂欢

“饭圈”所指粉丝个体间因共同喜爱的明星聚合所组成的圈子,以往的饭圈行动主要是日常的签到、打榜、宣传等内容,对不涉及明星名誉、个人利益的话题很少参与。2016年,台独分子行为引发“帝吧”网友在Facebook的集体声讨。作为首次饭圈式爱国主义现象的典型,这种为共同爱国目标而奋斗的狂欢也引发国内外公众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一)饭圈式爱国主义现象的表征

“帝吧”网友整齐划一的风貌、合理文明的行为、戏谑幽默的表达不仅承载作为中国公民质朴的爱国情感,而且呈现出互联网时代下粉丝群体对爱国态度与认知的表征。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其一,组织架构的井然有序。“帝吧”出征并偶然的行动,而是有计划、有理性的互动。“帝吧”群体任务分工明确且联系紧密,主要有制作图文、发布爱国信息、情报搜集、翻译沟通四种类型。一方面,通过制作表情包等直观视觉化符号,表明爱国立场、吸引公众围观与对台独分子施压,形成舆论影响力;另一方面,提高信息的敏感度,保证对恶意抹黑言论的及时回应。同时,语言的多样性是在国际社交平台上沟通的关键。究其本质,“帝吧”动员、行为机制的良性运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帝吧”在数次出征经验中训练有素、积累经验的结果。

其二,话语表达的幽默戏谑。“希望你立刻爆炸”、“中国爸爸专用”等诙谐话语让公众直观感受文字背后的调侃色彩和强烈的爱国情怀。饭圈话语虽具有娱乐化、情绪化性质,但未出现不文明现象均,可知其仍具有理性。饭圈文化作为亚文化典型之一,体现青年倾向于感性新颖、独特奇异的叙事风格;他们追求个性、独特与唯一,饭圈群体的爱国话语是平民主义与泛娱乐化的产物,虽夸张、隐喻,但交融真挚、淳朴的爱国情感,仍展现其对国家主权的坚决维护。

其三,民族主义的情感彰显。“帝吧”出征的导火索是公众人物的台独言论,而“帝吧”网友在现实生活中是中国公民,台独分子的分裂国家话语无疑激起他们内心潜在的爱国情感与民族主义情结。身份认同与情感共鸣促使群体成员的凝结,正如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所说,共时性的观念能够转化为联结人群、构筑共同体的想象纽带。

(二)饭圈式爱国主义现象的成因

首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饭圈式爱国主义现象产生的前提。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促进社交平台的多样化。贴吧、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孕育亚文化的栖息地,为网民的精神世界提供消遣与慰藉。另一方面,技术层面的提高增强粉丝群体的凝聚力。粉丝群体能够通过媒介的赋权不再知识接受信息的单向度人,“原子式”个体在需求驱使下以兴趣、关注度等聚集,实现个体与集体的统一。

其次,粉丝群体对于身份认同的渴望。由于亚文化长期处于边缘地带,且公众无法深入了解亚文化,对粉丝群体持有有色眼镜;被忽略、轻视促使其产生强烈的自我价值诉求。因此,他们意图通过投射与内摄的心理机制满足身份认同的需求 。爱国主义行为既能够表达粉丝群体对国家深沉的情感,又可以借此改善公众对粉丝群体的固有偏见,达到集体认同的实现。

最后,西方消费主义对话语表达的影响。 “你们淘宝的时候,还不是乖乖点中国台湾省”的文字表达,传递的是对被讨伐对象消费实力的否定,展现中国强大的实力。此举虽是民族认同感与自信心的流露,但无意中却将商业文化赋予政治内涵,超越政治边界。饭圈式爱国若过度沉浸于胜利者的集体狂欢与娱乐性地消费文化符号,一定意义上将抽离爱国主义的价值。

二、饭圈式爱国主义现象热潮:亚文化群体的行动逻辑与多维价值

香港暴乱事件牵动国人的心。为维护国家主权的完整,“帝吧”网友与饭圈女孩首次联合,在微博建立“中国超话”等各类超级话题,以止暴制乱、恢复秩序、严惩暴徒、打击违法、公正报道五大诉求于8月17日晚上7点,在INS个人账号中发布言论。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对此次“817”活动认可赞许,央视新闻联播快评提及“帝吧”网友与饭圈女孩,认可他们勇于回击乱港反中的恶势力。

(一)“帝吧”网友与饭圈女孩的同频共振

与首次“帝吧”出征事件不同,饭圈女孩的加入使得此次联合呈现不同的奇异景观:首先,话语表达更为“萌性”。“守护全世界最好的阿中”、“阿中哥哥勇敢飞”等话语大多来源饭圈文化以及二次元动漫。例如《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以下简称《那兔》)将国家拟人化为兔子,以二次元国产漫画形式隐晦讲述中国近代史,同时衍生出“此生无悔入华夏”、“种花家就由我来守护”。与“帝吧”出征的口号“帝吧出征,寸草不生”相比,“817”事件的话语表述更为柔和、可爱、亲切,不仅流露对祖国的维护,同时也将饭圈文化的话语体系逐渐运用到爱国政治话题。

其次,饭圈内部的边界消弭达到强联合。众所周知,饭圈内部的粉丝们都遵循着共有的原则——“圈地自萌”,即在固定的网络空间自娱自乐,尽量不干扰到其他群体。爱国这一共同主题不仅将其联结在一起,而且使得曾经互相冲突的粉丝群体消除隔阂,为维护祖国团结的共同目标分工协作。而此前的“帝吧”组织中,群体成员的加入虽然出于不同动机,但没有明确的界限区分,在组织出征活动时的融合更为容易、便捷。

最后,众多媒体的肯定与围观者的加入。“817”活动开展前“帝吧”网友等粉丝群体已经开展宣传造势,吸引自媒体、微博 大V以及公众的注意力。相较于之前毫无征兆的出征活动,此次“817”事件的围观者更多,激昂、慷慨的步调更感染公众,激发其投身爱国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同时,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主流媒体对此肯定,发起“一句话应援我们的阿中哥哥”话题,引发公众5.1亿次阅读和7.3万次讨论。民间舆论场与主流媒体舆论场的同振共鸣将饭圈式爱国主义推向高潮。

(二)为国“出征”展现的价值意蕴

一方面,在创新爱国主义话语内容层面,“世俗”與“崇高”共振,引导爱国情感的理性释放。网络青年群体重视通过话语表达展现自我、个性,不介意贴上“宅”、“废柴”、“柠檬精”、“狼人”等标签,在社会热点和国家事务等话题上,都能够出现他们戏谑、张扬、娱乐化话语的特别关心。例如,饭圈女孩在香港暴乱期间借助各类社交平台维护国家主权,“全世界最好的阿中”、“为阿中哥哥打call”、“出道五千年,活粉十四亿”等爱国话语幽默诙谐、炙热真诚,在舆论场中凝聚理性爱国力量。

另一方面,在创新爱国主义话语形式层面,严肃与活泼并存,丰富多样态的爱国表达。表情包以直观、生动的流行图像,配上简洁、幽默的文字形成具象化的阐释性符号话语。表情包营造的对话场景极大满足粉丝群体对自由、创新、个性的需求,因而能在信息纷繁、思想多元的网络空间中成为虚拟交往的通用、流行话语,从而引发围观效益,带动公众的参与感。虽然表情包、缩写体等话语形式有利于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传播、影响,但仍需要注意使用表情包等话语的具体表征与生成语境。由于表情包作为一种亚文化媒介,实质上是个人在网络空间中消极情绪的宣泄口与治疗“药方”,也是群体身份认同和集体归属感的诉求表达。

三、饭圈式爱国主义现象冷思:国家偶像化与政治娱乐化的分析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央视以直播的形式向公众展现火神山与雷神山的施工,网友们化身为“云监工”,创新地将施工车辆赋予偶像化意蕴,亲切地称呼其为“叉酱”、“欧尼酱”、“小小黄”等,并在微博上建立超级话题,为其打榜加油。网友们拟人化地追“星”事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公众因疫情产生的心理压力,满足追求感官享受、精神娱乐的需求,更大程度上表达其对国家疫情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公众的质疑也映射出萌化称呼的消极意义。符号话语把机器和肉身被颠倒,工人在叙事视角中被忽略,进一步消解人类的主体性。

事实上,主流媒体与民间舆论场的互动可以看出其在习总书记指出的“群众性”方向积极努力,塑造亲民的媒体形象。然而官方媒体的政治属性同样要求其“去娱乐化”,把握好两者间的“度”。不可否认,从香港暴乱、建国七十周年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粉丝群体以灵活性与组织性展现惊人的爆发力和效率,报国行也一定程度上激发公众对于国家事务的关注,调动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在这一方面,主流媒体对饭圈式爱国主义成效的肯定无可厚非,利用“阿中哥哥”、“种花家”(中华家)等萌化称呼开展爱国宣传,实现与民间舆论场的良性互动。但饭圈式爱国的行动逻辑从属于亚文化范畴,其本质上仍与主流文化存在一定张力,主流媒体应该坚定立场,避免极有可能造成政治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爱国主义逐渐失去其本质内涵。

基于此,学界对于饭圈式爱国主义现象的解读、阐释值得参考、借鉴。刘海龙学者将这种饭圈式爱国主义现象定义为“粉丝民族主义”,同时放置于社会语境解读,认为爱国行为不一定是粉丝群体的终极目标,获得公众的肯定或许是其深层指向。粉丝群体通过口号、标语、表情包等消费符号工具,其目的是向公众传递国家的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事实上,整齐划一的言论更多效果是占领公众的注意力,而他们的关注点或许并不在事件本身,更多的是表情包的传播,行动者情报、翻译、造势、宣传的分工,纪律严明等方面。在围观群体不断增多的境况下,活动参与者也沉浸在爱国情感宣泄的集体狂欢与自我表演、自我陶醉的仪式氛围。

需要注意的是,饭圈式爱国主义现象能否够达到理性对话的作用。固然,粉丝在想象共同体中统一发表情包、图片、文字、控评,然而这种饭圈的生态秩序一定程度降低公众对国家事务的反思能力,仅依靠情感认同做出是非的判断;反而巧妙回避事务所涉及的社会关系、本质问题。爱国主义具有其崇高性、神圣性,这不仅要求每一位国家公民产生情感共鸣,更需要深入了解国家的优势与短板,将报国行投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而国家“偶像化”则会不自觉地建构“人设”,但人设同样有崩塌风险,一旦出现此类情况,主流媒体则难以把握舆论场风向。另外,“出征”交流取得的成效需要了解对象即“他者”的反应,然而事件的参与者、媒体、围观公众似乎忽略这方面的关注,不同声音被泛化的能指狂欢压制,在冲突中的有效沟通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总而言之,饭圈式的爱国主义现象需要我们理性、辩证分析。一方面,粉丝群体在以爱国为主题的实践中展现理性、睿智、沉着的姿态以及组织化、高效化、纪律化的运作模式,这为其他社会团体、机构提供蓝本。由粉丝群体衍生的饭圈文化也需一分为二的看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探究其形成的内在机制、特征规律等有利于进一步了解粉丝群体的心理样态,针对性引导其爱国行为。另一方面,主流媒体在网络舆论场需审时度势,适“度”兼容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在尊重个体差异性、积极沟通交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有效的转化机制,科学引领爱国主义的发声、正确认识爱国主义的本质内涵,避免群极化、民粹主义现象。

参考文献

[1]龚虹波. 论“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本——一个中西方社会网络比较分析的视角[J]. 浙江社会科学,2013(12):99-105,158.

[2](美)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5.

[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8750.htm.2020-02-16.

[4]胡岑岑.从“追星族”到“饭圈”——我国粉丝组织的“变”与“不变”[J].中国青年研究,2020(02):112-118+57.

[5]彭兰.网络的圈子化:关系、文化、技术维度下的类聚与群分[J].编辑之友,2019(11):5-12.

[6]栗蕊蕊,闫方洁.当代大学生网络爱国主义的话语特征、多维价值及引导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8(05):56-60.

[7]闫方洁.自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陶瑞,1996年12月,女,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饭圈爱国主义
饭圈乱象:历年竞技类综艺节目的赛制分析与思考
“饭圈”到底是个什么圈
“饭圈”治理
整治“饭圈”乱象
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提升中小学生民族自豪感
新时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建构方法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在疫情面前,见证一场“饭圈”的成人礼
“饭圈女孩”(双语加油站)
爱国主义教育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