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简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消防安全风险及整治

2021-09-10 05:10罗戈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5期
关键词:消防安全

罗戈

摘要:分析简阳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消防安全问题及其存在的风险隐患,提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消防安全综合治理的对策和建议,防范因灾返贫风险,确保“脱贫脱险”。

关键词:易地扶贫;安置点;消防安全;风险整治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鲜明提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必须时不我待抓好脱贫攻坚工作,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是脱贫攻坚方式中的一种,其是指将生活在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地区,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十三五”期间,简阳市易地扶贫搬迁总体规模为925户,2654人。以安置6户及以上规模标准划分为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两种形式,其中,集中安置共573户1618人,涉及9个镇(街)47个安置点;分散安置共352户1036人,涉及18个镇(街)。经对全市集中安置点进行调研,发现存在一定的消防安全隐患。

1 存在的典型问题

1.1自防自救能力弱。从安置点常驻人员看,多为“老、幼”人员,其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行动迟缓、自防自救能力弱,难以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置初起火灾,不利环境中的疏散逃生能力有限,是消防安全领域的“弱势群体”。

1.2使用明火情况突出。为保障群众生活方便,安置点已通“电、气”等基本生活设施,但为节约成本、减少开支,仍有多数群众在房前屋后搭建锅灶生火烧柴做饭,屋檐周边堆放大量秸秆、柴草,火灾负荷大,集中体现为距离场镇远、安置规模小的安置点。

1.3电气火灾隐患堪忧。屋内电气线路随意私搭乱接、未穿管保护、使用大功率电气设备等现象多见,同时也有使用承载过低“麻花线”的问题。插线板线路敷设乱,任意走线,放置在沙发、衣物等可燃物上。

1.4杂物堆放影响疏散逃生。简阳易地扶贫安置点均是单多层建筑,建筑耐火等级均不低于二级。尽管建筑物耐火等级对火灾预防有利,但室内堆放杂物多,特别是过道、楼梯等关键部位堆放衣物、纸盒、塑料生活用品等大量易燃、可燃物,影响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逃生,潜在风险高。

2 消防安全形势

2.1消防基础设施薄弱。大多数安置点位于农村,非集镇场地,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虽纳入总体规划,但却受各种因素影响未同步建设,缺少市政消火栓、消防水源以及必要的消防器材设施,抵御火灾事故的能力脆弱。一旦发生火灾,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对初起火灾进行扑救。同时,安置点未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区域,导致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违规私拉乱接充电等安全隐患。

2.2安全管理能力不足。简阳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位于农村,与农村其他住宅分散建设和使用情况无太大差异,属于开放式院落,均无物业服务企业统一管理,日常安全管理主要依靠所在镇、村、组实施。基层干部对消防安全管理知识掌握不全面、不深入,缺乏专业性,加之对镇(街)、村(社)消防工作考核力度不够,致使基层消防安全日常监管和宣传工作“空转”,基层实际治理效果不理想。

2.3基层应急能力有限。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人员结构情况看,大多数村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加之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安置点居住的多为“老、幼、病、残”等弱势群体,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防灭火能力差,自救逃生能力不足,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安置村民因灾返贫的情况发生,甚至引发“小火亡人”事故。

3 防范和整治措施

3.1 提高認识主动担当作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目前,农村整体消防安全形势情况不容乐观,安置点又涉及大量贫困人口,一旦管理不慎发生火灾造成财产损失或导致人员伤亡,将会严重影响脱贫攻坚成效。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力做好防事故、保安全、护稳定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应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能力,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3.2 充分发挥部门主推手作用。对接扶贫、发改、住建等部门督促完善农村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进一步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消防车通道、消火栓等公共消防设施和建筑内部消防设施。紧盯聚居点、覆盖分散户,细化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责任清单,合理运用“物防、技防”,补强防灭火基础。为安置户配发灭火器、灭火毯、逃生面具、独立式感烟报警器等家庭用灭火和逃生设备。同时,根据“灭早、灭小”的基本原则,为集中安置点所在村(社),配备防护服、灭火器、水枪、水带等基本消防器材,组建微型消防站。

3.3 进一步细化夯实各方责任。根据消防法律法规要求,充分结合成都市出台《成都市消防安全工作职责任务清单》契机,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监管职责,压实镇、村两级属地管理责任,细化分解任务,解决安置点消防安全缺人抓、缺人管的问题。加大帮扶指导力度,促进相关部门切实履职尽责,不定期抽查安置点消防安全状况,形成有效意见及时反馈给属地政府。镇(街)要组织专人定期对安置点进行风险隐患排查,制定隐患整改责任清单,并按照“一点一策”的原则精准施策,实行火灾风险等级管理,充分发动村、社专兼职消防安全工作人员,把“人防”工作做到位,竭力消除潜在风险隐患。督促村委会牵头建立消防安全“邻里守望互助”机制,落实村、社、安置点联防联治,定期开展常态化消防安全隐患排查。

3.4 不断提高基层救援能力。结合四川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契机,指导镇(街)、村(社)建立两级应急队伍;提档升级乡镇消防队,组建中心消防救援站,确保形成“大应急”合力。国家消防救援站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应急能力培训,定期组织开展针对性演练,不断提高队伍业务素质和应急能力。同时,完善指挥机制,构建指挥联通平台,实现灾情反馈、指令下达、信息传递顺畅高效,逐步规范整合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形成“上下贯通、反应迅速、左右联动”的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3.5 全面提升消防安全意识与素质。充分借助消防安全宣传“五进”活动,送知识、送技能进安置点,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培训,宣传教育培训要充分考虑安置点群众文化程度偏低的实际,充分考虑受众群体(老、幼、病、残)自身体力、智力问题,结合安置点村民日常生活潜在风险隐患实际,制定针对性宣教内容,以提高抵御火灾风险能力为目的,确保群众学会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属地政府更应紧抓村、社两级专兼职消防安全工作人员和专兼职防灭火队伍,开展消防宣传“敲门行动”和“入户”隐患排查教学,切实教会安置点群众自查自改隐患,形成点线面并行的火灾隐患防范“安全网”。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出现的消防安全“短板”问题,须贯彻落实好上级相关部署决策与要求,结合“消防安全三年整治专项行动”,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全方位升级安全基础设施、落实消防安全管控责任、提升群众消防必备技能,持续开展针对性指导服务,确保消防安全万无一失,以实际行动强化扶危济困,巩固脱贫成果,切实提升易地搬迁安置点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猜你喜欢
消防安全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
历史文化的遗存与保护:科技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对高层建筑消防电气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邹议
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构筑火灾“防控网”
试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浅析高职院校消防安全保卫工作重要性的思考
火电厂员工消防安全培训及对策
“一户一表”改造给老旧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带来的影响及其对策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中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