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探思

2021-09-10 05:40孟唤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

孟唤

摘要:随着新课改工作深入实施,各种创新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这既为构建高效课堂注入新活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了避免小学生产生枯燥感,教师应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生动性、趣味性,创设多样活动情境。在此,我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着眼于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的意义,展开对有效教学策略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情境创设

引言:新课标强调“应体现学科的综合性、活动性、开放性等特点[1]”。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他们具有良好的公共意识、法治精神、道德品质与认知能力,需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积极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构建不同的情境,促进他们进行体验式学习。从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具有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多边教学互动,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使他们具有学习满足感。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活动情境创设意义

积极响应新课标对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运用的号召,进行活动情境创设,一方面,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知识讲授式教学已无法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促进对有效活动情境的构建,将给予学生沉浸式学习体验,促进他们自主参与、获取知识、加深理解;另一方面,这也有助于彰显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观察、参与、实践中消化知识。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有关公共参与问题的内容时,可将校园、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通过活动情境再现的方式展现出来。教师可在教学中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情境演绎,使其扮演各种角色,向小学生传播助人为乐、爱护环境、遵纪守法等意识。这样以来,既能使小学生进行直观感知,也将让他们具有社会公德心。同时,也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他们拥有正确的三观,始终以高标准约束自我行为,变得更加自律,提高其道德素养,使其具有法治意识。从而,显著提升学科教学效率,从小便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政治素养与公民意识。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活动情境创设策略

2.1创新情境导入

新课标指出“应为学生构建生动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2]”。为了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教师需改变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多样活动情境创设,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当中的主体。将教学中难重点知识以情境教学的方式生动呈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为后续教学奠基。

例如:在六年级《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中,教师可运用信息化教学的便利性,构建教学情境,促进激趣导入。在培养学生观察、聆听能力的过程中,使其认识虐待子女、虚假广告、无证驾驶等生活中不同的违法行为,具有法治意识,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了解哪些渠道可对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2.2简化情境认知

为了有效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投入具体教学内容中,教师需使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提高认知能力,以便获取知识。需要注意的是,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思维发展、学习特点、心智水平等相适应,避免在融入情境中浪费过多时间。

例如:在《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教学中,可以结合近代史、举出爱国英雄的典型事例,借助影视作品,构建教学情境,抛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快速地融入学习情境中,使其清晰地认识到殖民主义的本质、清政府的昏腐无能,感受中华民族奋勇革命、百折不挠的精神,体会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历程。又如:在《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学中,结合语文中《开国大典》的学习,以活动情境创设的方式使学生重温这一庄重、严肃的时刻,體会现场民众激动、庆祝新中国诞生雀跃的心情。在情境创设中,让小学生看到民众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中国人民为此做出了怎样的努力与牺牲,培养他们深厚的爱国情怀。

2.3增强情境理解

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要让小学生掌握有效知识,还要引导他们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或将其融入到生活实践之中,促进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进行一场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教师设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情境都应当基于课程内容来进行模拟,并需要学生依照具体的问题,采用调查剖析等方式来获得有效的答案。

然后,再将几类常见的实例及其对应的理论知识进行归类整理,从而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以加深。当学生在对问题进行细致的剖析时,教师应当适当地给予支持和鼓励;当学生在探究问题过程中出现矛盾时,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矛盾完成探究和反思,以提升学生的探索意识。例如:在《富起来到强起来》教学中,可以对比情境,使学生展开调研访问,感受祖国的百年发展变化。在具体实践中,使教学情境构建更具真实性,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分析、解决问题,使其具有爱国爱党意识。

2.4加强情境运用

为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活动情境中,应积极完成知识学习,深入理解抽象的知识,形成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情境创设中悟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小学生的行为变得愈发端正、规范。

例如:在《多元文化多样魅力》教学中,可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引出多元文化碰撞导致很多青少年产生“文化媚态”,一味的否定、批判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濒临险境。可以情境创设,使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其发展历程,认识到民族文化既是我们的血脉,也是民族智慧的体现。通过情境运用,促进学生进行学习反思,使其建立文化自信。

3、结语

综上,为了提升课堂施教效率、组织有益教学活动,应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授课中,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认知能力,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从而,以更贴近少年儿童实际学习生活的方式,展开教学,提升活动效率,构建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3]。

参考文献:

[1]王海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小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研究[D].西南大学,2020(4).

[2]杨斌.情境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发现自己》为例[D].鲁东大学,2020(5).

[3]方方.试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J].品位经典,2020(7):22.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