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阿列克谢耶维奇小说非虚构的写作手法

2021-09-10 07:22何紫薇
今古文创 2021年14期
关键词:阿列克谢耶维奇

何紫薇

【摘要】 阿列克谢耶维奇是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白俄罗斯作家。《锌皮娃娃兵》是其代表作品,该书记录了1979年至1989年这10年间的阿富汗战争。作家尝试以小人物独有的感受及碎片化记忆,揭开被遮蔽的历史面纱。本文以《锌皮娃娃兵》中47个独立采访篇目为文本对象,探析作家独特的非虚构写作手法。

【關键词】 阿列克谢耶维奇;《锌皮娃娃兵》;非虚构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4-0008-02

阿列克谢耶维奇是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白俄罗斯作家。她采用非虚构写作模式为文学创作开辟了新道路。她夺魁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不少报道标题都赫然写着“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得奖是非虚构写作的胜利”。20世纪中期美国作家杜鲁门提出“非虚构写作”概念。两次世界大战粉碎了作家们的乌托邦式梦想,他们开始正视现实、关注生活,非虚构小说获得长足发展。

一、关于真实性的探讨

非虚构文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创作内容的相对真实性。“文章内容真实性”主要体现在选材的真实性上。写作《锌皮娃娃兵》时,阿列克谢耶维奇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奔波多个城市,采访了几十位参战的军官、士兵、护士、文员以及他们的母亲、妻子朋友等人,以纪实性的方式,记录战争带给每一个参战的人及家庭的改变和创伤。

彼得·海斯勒曾坦言,“非虚构写作逼着作者不得不卖力地发掘事实,搜集信息,非虚构写作的创造性正蕴含在此间”。为了还原阿富汗战争的真实样貌,阿列克谢耶维奇亲自采访每一位亲历战争的人,通过一手的采访资料向大众还原真实的战争。作家在《锌皮娃娃兵》中借亲历者之口,大力再现战争场景,表达自己强烈的反战思想,她希望用现实,刺激人们珍爱和平、敬畏生命。

非虚构写作关联到对“真实问题”的讨论。“非虚构”是基于“虚构”而产生的,所以从字面理解,它是一种表现真实的写作。但是“以索绪尔为代表的20世纪西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对‘真实’——作为绝对的客观的真实——的瓦解,使一切语言的呈现都具有了‘虚构’的性质,所有的‘真实’都是叙述的结果。”由此看来“非虚构”作品也不可能做到完全意义上的真实,“真实”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是对参战者口述实录的整合。但是“随着记忆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记忆’不仅是一个再现的‘文化文本’,它同时还关联着‘行为、表演、实践的场地’”“每个记忆由于立场不同,由此决定了什么被遗忘、什么被记起”。受访者的记忆中可能存在一些错误信息、有意而为的虚假信息。所以《锌皮娃娃兵》等非虚构作品的魅力,“不在于它能够提供又一套戴着权威面具的话语,而在于它为同一历史事件的阐释提供了多元视角、多种可能,在众声喧哗的复调场域中逼近历史的‘真相’。”

非虚构文学追求的是一种真实感,鲁迅曾写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文字,这更是表明文学是在无限度的逼近事实真相,寻求一种“似真性”。兼有纪实作品的写实主义,与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非虚构文学无疑是文学创作中的求真标兵。

二、在场主义特征

非虚构文学的另一大基本特点就是张扬“在场主义”。“在场主义”是中国学者借鉴西方学界对传统“在场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在此基础上建构的“在场”思想,从而提出的一种散文理念。它对“文学在场”赋予新血液。“‘在场’就是去蔽,就是敞亮,就是本真。”强调作家主体,对当下人类生存处境的一种“介入”,介入就是“去蔽”和“展现”。一般作者在选材真实的基础上,会选取有深度的题材,并以自己独到的眼光透过事物的表象,将灵敏的触角深入社会的各个阶层与群体。

《锌皮娃娃兵》的在场性,一方面体现在作者本人的在场,这种在场保证了文章素材的真实性。《锌皮娃娃兵》分为三个部分,作者以“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三天”为题的三篇小文为引文。

引文内容是一位苏联士兵致电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通话内容。阿列克谢耶维奇作为在场者,将整个前后无逻辑性、自说自话式的三次通话内容如实记录。通过这次来电,表达了苏联参战士兵心中郁结的愤懑。匿名电话中愤怒的声音是所有苏联参战回国士兵心声的缩影。这不经修饰的电话内容,虽逻辑混乱,却更可以让读者切身感受一个被迫参战士兵的无奈。作者默默倾听着参战士兵们的亲身经历与所感所想,如实记录,旨在还原给大众一场真实的阿富汗战争。

另一方面是文本的在场,在《锌皮娃娃兵》中指作者记录的亲历者的口述内容。这些口述实录不同于官方或大众传媒的报道中那些带有意识形态的内容。亲历者的口述可以还原许多未被记录的真相,是“对某种文本的去敝与反拨”。

书中的47个故事,都是以第一人称“我”结构全篇,以“我”讲述真相,单一的“我”的声音是片面的,因此作者采用无数个“我”的和声,将亲战者的心路历程无遮蔽地直接实录,揭示了很多振聋发聩的真相。

文本的在场是与作者的在场对应出现的,作者以小人物的视角去捕捉战争的掠影,而以此形成的文本无疑是对历史最好的“去蔽”。文本表述的并不会是所有的真相,文本只起到引导读者去思考的中介作用,唯有反思才可以无限接近历史,而阿列克谢耶维奇就是指引读者去反思的引路人。

三、隐形的作者

在采访现场,阿列克谢耶维奇将自己置于隐形的位置,她时常与受访者一起叹气,一起潸然泪下,感受受访者时常卡在喉咙里的沉默。在《锌皮娃娃兵》正文中,未曾表露作者本人对事件的感想,她保持的沉默是不想干扰受访者,让他们真实表达经历与情感。作者匠心独具地隐藏自己,让主人公发言,对于战争这种涉及罪恶、残忍、血腥、阴暗的表现内容,不需要作者用自己的议论证实读者的判断。如果强硬地塞给读者,一定会被拒绝接受,难以使作品产生与受众的共鸣。

作家会因个人经历而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不存在绝对客观作品,作品都是在间接反映作家的态度。阿列克谢耶维奇适度隐藏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法,在传输真实性的同时,还通过受访者之口,隐晦地传输自己的一些价值观。多年当记者的经验,也使她对于采访的节奏与尺度的把控颇为熟练。作品表述的内容,要符合作家的心理认同,当大量采访材料要合成一部字数有限的书籍时,“隐形的作者”实际就有了自己主动地选择权,所以作者虽隐形,但自己含蓄的价值观,都在文本中潜藏。

读者通过叙述者设置的半透明的屏幕,可以去推断作者的立场。细读《锌皮娃娃兵》,可以感受到阿列克谢耶维奇是通过受访者的幻觉、希望与恐惧,从侧面借他们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她的政治观念在文中多处显现。因阿富汗战争中苏军扮演的角色,让这些为了国家出生入死,在阿富汗“吃夹生饭,把命交给地雷”的士兵们同时失去了自己健康与名誉,没有一位受访士兵可以想通这个问题。多少人命丧战场,而侥幸回来的士兵,身体的残疾远没有心理的重创折磨人。

文中多次提到,士兵们赶赴战争前,都被教育要去完成光荣的“国际主义义务”,被灌输去阿富汗是为了帮当地人民消除压迫建设美好社会的理念。所以士兵们多是怀着崇高的理想参战,而真正到了那里,才意识到现实与自己心中的崇高愿望不一样。在这些文字当中,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态度不言自明,她就是在严厉谴责昏庸的执政者错误的政策,批判他们辜负了这些青年的一腔热血。而她的这些揭露与批判,更是为了给如今以警示作用,粉碎战争神话,希望不要再重蹈覆辙。看似隐藏的作者,其实在用自己特别的方式,间接表达自己的立场,这种隐藏的表述与含蓄的渗透,实际上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反映的思想也更加深刻。

四、结语

《锌皮娃娃兵》对战争做了深刻的揭露。本文针对作品的艺术特色,力图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与非虚构文学的艺术魅力。阿列克谢耶维奇继承了俄罗斯文学中注重呈现真诚性的传统,倾听历史的声音,寻找永恒。《锌皮娃娃兵》中更是把反战思想贯彻始终。作为流亡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对真相不懈追求的勇气更是令人钦佩。

参考文献:

[1]彼得 · 海斯勒.寻路中国[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66.

[2]林秀琴.非虚构写作个体经验的困窘[J].江西社会科学,2013,(11):78.

[3]阿斯特莉特 · 埃爾,冯亚.文化记忆理论读本[M]余传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2.

[4]邹赞.穿过历史的尘烟[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11.

[5]尹均生.国际报告文学的起源与发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2.

猜你喜欢
阿列克谢耶维奇
阿列克谢耶维奇儿童视角下的非虚构写作
“新新闻主义”文学创作简析
从《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探寻女性、战争与文学的关系
“多声部”的苦难交响
论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的复调艺术
阿列克谢耶维奇诺奖奖金资助年轻作家
复调书写
20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及其争议
外刊人物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痛感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