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BMI变化趋势

2021-09-10 07:22房红芸赵丽云郭齐雅琚腊红许晓丽李淑娟朴玮成雪于文涛于冬梅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年4期
关键词:体重

房红芸 赵丽云 郭齐雅 琚腊红 许晓丽 李淑娟 朴玮 成雪 于文涛 于冬梅

摘 要:利用2016—2017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中6~17岁儿童青少年调查资料,分析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及BMI现状,并与既往营养调查/监测结果进行比较。中国6~17 岁男童和女童各年龄组身高均有增加,平均增加值分别为1.6、 1.0 cm,6~17岁的男童和女童各年龄组体重平均分别增加了1.4、0.6 kg。中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持续改善,但身高、体重的增长并不代表中国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上升。

关键词:身高;体重;BMI;儿童青少年

本研究利用2016—2017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数据,分析中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及BMI现况及变化趋势,为进一步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提供基础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利用2016—2017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中6~17岁儿童青少年调查资料及1992年、2002、2012年营养调查/营养监测已发表数据[1-3]。2016—2017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中国内地所有县级行政单位分为4类,即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从4类地区共抽取275个县级单位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抽取2所小学、2所初中和1所高中,每年级抽取1个班,每班抽取28人完成调查。共74 474名6~17岁调查对象完成体检,纳入分析的有效分析样本量为72 781名。本研究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伦理审查会审批(批号:201614),所有调查对象由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调查方法

包括问卷调查和医学体检。

1.2.1 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并经专家论证的调查表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通过面对面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1.2.2 医学体检 采用集中体检的方式,身高、体重测量均由经过统一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调查员按照标准的测量步骤采用统一采购的仪器设备进行。身高测量以cm为单位,使用指定身高测量仪(无锡衡器厂有限公司 TZG型),精确度为0.1 cm。体重测量以kg为单位,使用指定电子体重计(上海台之衡电子衡器科技有限公司 G&G tc-200k型),精确度为0.01 kg。身高和体重各测量1次。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数据进行复杂抽样加权调整,每个观测的权重由两部分组成,即抽样权重和事后加权权重,事后加权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分城乡、年龄、性别人口数据为标准。采用surveymeans过程计算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本特征

2016—2017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纳入分析的6~17岁儿童青少年72 781人,其中男童36 361人(城市17 111人、农村19 250人)、女童36 420人(城市17 114人、农村19 306人)(表1)。

2.2 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变化

与1992、2002、2012年相比,2016—2017年中国城乡6~17岁儿童青少年总体来说各年龄组身高均有增长(表2)。与2012年相比,6~17岁的男童和女童各年龄组身高平均分别增加了1.6、1.0 cm。城市和农村男童均为12~13岁增长幅度最高,城市女童为8岁、9岁增长幅度最高,农村女童为9岁、10岁增长幅度最高。

2.3 6~17岁儿童青少年体重变化

与1992、2002、2012年相比,2016—2017年中国城乡6~17岁儿童青少年总体来说各年龄组体重均有增长(表3)。与2012年相比,6~17岁的男童和女童各年龄组体重平均分别增加了1.4、0.6 kg。

2.4 6~17岁儿童青少年BMI变化

2012年与2002年相比,中国城乡6~17岁儿童青少年各个年龄组BMI均有较大幅度增长(表4)。与2012年相比,2016—2017年城市12~16岁男童和女童BMI均有一定程度增长,农村15~16岁男童和女童BMI有一定程度增长。

2.5 中日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比较

与2017年日本国民健康营养调查中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體重进行比较[4],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大部分年龄段均显著高于日本同年龄儿童,但随着年龄增加,身高优势逐渐缩小(图1、图2)。

3 讨论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近年来,随着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不足、久坐时间过多等问题的出现,导致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快速增加,同时体能水平下降等一系列负面现象出现。

2016—2017年最新一轮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持续改善,6~17 岁男童和女童各年龄组身高均有增加,平均增加值分别为1.6、1.0 cm,同时6~17岁的男童和女童各年龄组体重平均分别增加了1.4、0.6 kg。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身体发育水平是自身健康状况的反映,群体的身体发育水平则是社会发展、卫生保健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城乡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增长,特别是农村儿童青少年较为明显的身高、体重增长,与我国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也充分说明我国营养改善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但身高、体重的增长并不能代表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上升。对BMI的分析结果表明,与2012年相比,2016—2017年城市12~16岁男童和女童的BMI均有一定程度增长,农村15~16岁男童和女童的BMI有所增长。伴随身高、体重增长,生长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快速变迁,儿童肥胖问题也日益突出。我国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016—2017年学龄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11.1%、7.9%[5]。

2017年,由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日本相关机构合作研究发布的《中日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比较研究结果公报》结果显示[6],2014年和2016年,中国儿童青少年体格指标(身高、体重和BMI)大部分年龄段显著高于日本。2016—2017年新一轮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也证明了中国孩子相较日本同龄人在身高上的“优势”,但身高优势并不代表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好于日本。体能指标比较发现,日本儿童青少年在心肺耐力、柔韧性和灵敏协调性方面均显著高于中国[7]。

体能与健康密切相关,但在过去几十年间,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儿童青少年因体力活动水平下降而引起的体能水平持续下滑。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的急剧上升和体能指标的下降,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8],在美国儿童青少年群体中也存在超重肥胖增加,而运动能力下降的现象[9]。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及国内其他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我国学生的体格发育水平不断提高,身高、体重等生长长期趋势明显,但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明显下降,肺功能相关指标也持续降低,并且存在进一步下降的趋势[10-14]。

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采取了许多措施改善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并制定了一系列超重肥胖防控策略。因此,在促进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应加强超重、肥胖的健康教育,加强体育锻炼,父母及看护人是儿童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行动。◇

参考文献

[1]杨晓光,翟风英.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三:2002居民体质与营养状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4.

[2]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综合报告[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常继乐,王宇.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 2010—2013年综合报告[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

[4]平成29年国民健康营养调查[EB/OL]. [2018-12-14]https://www.e-stat.go.jp/stat-search/files?page=1&layout=datalist&toukei=00450171&kikan=00450&tstat=000001041  744&cycle=7&tclass1=000001123258&survey=%E5%81%A5%E5%BA%B7&result_page=1&cycle_facet=cycle&tclass2val=0.

[5]《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发布会[EB/OL]. [2020-12-23]. 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42311/44583/index.htm.

[6]聚焦青少年体质 中日健康数字“差”的背后 [EB/OL]. [2017-06-26].http://japan.people.com.cn/n1/2017/0626/c35421-29363131.html.

[7]袁翔,尹小俭,张婷,等.中国日本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发育状况比较[J]. 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1):1611-1615.

[8]GR Tomkinson,TS Olds.Secular changes in pediatric aerobic fitness test performance:the global picture[J]. Medicine and Sport Science,2007(50):46-66.

[9]GR Tomkinson,TS Olds.Physical fitnes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status and secular change[J]. Medicine and Sport Science,2007(50):67-90.

[10]尹小俭.中日比较促进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改善[J]. 中國学校卫生,2019,40(11):1601-1603.

[11]高迪,董彦会,尹杨,等.中国2005—2014年中小学生身高体重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2):252-269.

[12]国家体育总局.2014 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J].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2):4.

[13]杨忠平,董彦会,王政和,等.中国汉族中学生2014年与2010年体质健康比较[J].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6):806-808.

[14]杨漾,陈佩杰,洪茯园,等.上海市2000—2010 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0):1201-1204.

Trends of Height,Weight and BMI in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ged 6~17

FANG Hong-yun,ZHAO Li-yun,GUO Qi-ya,JU La-hong,XU Xiao-li,LI Shu-juan,PIAO Wei,CHENG Xue,YU Wen-tao,YU Dong-mei

(National Institute for Nutrition and Health,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Beijing 100050,China)

Abstract:Data was from samples of 6~17-year-old in the China National 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illance of Children and Lactating Women (2016—2017).The status of height,weight and BMI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 was analyzed,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nutritional survey / surveillance.In China,the height of boys and girls aged 6~17 increased,with an average increase of 1.6 cm and 1.0 cm respectively,meanwhile,the weight of boys and girls aged 6~17 increased by 1.4 kg and 0.6 kg respectively.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 continues to improve,but the growth of height and weight does not represent the improvement of physical health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

Keywords:height;weight;BMI;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猜你喜欢
体重
比轻重
原来小动物是这样称体重的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巧法称体重
体重
体重每天波动范围2.5㎏
称体重
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体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