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镇痛RASS评分对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探讨

2021-09-10 16:39田玥
健康护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预防

田玥

摘要:目的:分析镇静镇痛RASS评分对于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实施插管治疗的患者75例分成两组,针对A组37例患者实施基础性镇静镇痛护理干预,针对B组38例患者实施镇静镇痛RASS评分指导护理,对比两组插管治疗患者的护理有效性。结果:B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B组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插管治疗的患者实施镇静镇痛RASS评分的指导干预能有效的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现象的出现,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

关键词:镇静镇痛RASS评分;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有效性

非计划性拔管主要是指导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的操作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导致的拔管现象,一旦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将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康复,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不利于患者预后[1]。因此在临床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有效的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现象的护理措对策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镇静镇痛RASS评分对于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效果,我院针对收治的实施插管治疗的75例患者展开了观察及护理对比,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将我院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实施插管治疗的患者75例分成两组,A组3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5例,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年龄均值为(42.12±5.69)岁;B组3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4例,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年龄均值为(42.15±5.65)岁。

对两组插管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小且可比性高。

1.2方法

针对A组37例患者实施基础性镇静镇痛护理干预,检查各导管的通畅程度,严格为患者实施无菌操作的各项护理干预,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及遵医嘱给予相应的镇静镇痛干预护理。

针对B组38例患者实施镇静镇痛RASS评分指导护理,在基础性护理干预的前提下给予镇静镇痛RASS评分的护理指导,3小时内每间隔半小时对镇静效果进行观察,每一小时评估和记录一次患者的镇静镇痛评分,之后每4小时评估一次,结合患者的镇静镇痛评分对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进行调整,让患者白天的镇静镇痛RASS评分维持在0-2分之间,夜间维持在-1至-3分之间。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症状观察、用药指导等护理干预,在护理过程中还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镇静镇痛RASS评分采用转移注意力、兴趣疗法及家属陪伴支持等方式强化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叮嘱患者和家属始终注意导管情况一旦出现任何非计划性拔管现象应第一时间通知护士,并由护士做出相应的优化调整,最大程度上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现象的出现。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插管治疗患者护理干预后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并发症:包括呼吸抑制、低血压、肠胃不适等等[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7.0软件进行处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37例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6.35±3.45)分,B组38例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12±2.63)分,两组相比:T值=6.75,P值=0.00;B组插管治疗患者护理干预后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插管治疗患者(P<0.05),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1所示:

3讨论

非计划性拔管现象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还会导致患者发生尿潴留、心律失常、低血压、吸入性肺炎、支气管痉挛等等严重的并发症现象,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因此,对于实施插管治疗的患者来说有效的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对策显得尤为重要。镇静镇痛RASS评分属于评估病情严重患者的有力工具,对于镇静状态的描述较为细致,且能准确清晰的反映出患者的镇静状态,为临床镇静方案中镇静药物的使用剂量调整提供参考[3]。还能更好的帮助护理人员基于镇静镇痛RASS评分的基础上形成以护理为主导、医护合作的管理对策,最大程度上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4]。本观察结果显示,实施镇静镇痛RASS评分指导下护理干预的B组插管治疗患者护理后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显著优于实施基础性护理干预的A组插管治疗患者,说明在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中实施镇静镇痛RASS评分指导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较为显著,利于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镇静镇痛RASS评分对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较为显著,能最大程度上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现象的出现,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林蓉. Rass评分在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19, 26(003):124-126.

[2]黄淑青, 瞿如意, 傅晓燕.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危重症患者RASS评分浅镇静达标率的应用效果[J]. 保健文汇, 2020,11(20):133-134.

[3]蒋金蓉. 新型镇静镇痛评分的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和RASS在ICU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 健康必读, 2019, 10(029):207.

[4]朱海英, 朱晓华, 李玉.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患儿门诊输液进程及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 39(001):8-1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医院 重庆 402160)

猜你喜欢
预防
云南师范大学网球专项本科生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研究
浅谈学校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浅谈发票腐败及其治理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水对沥青路面的破坏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