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1-09-10 07:22翁孝芳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阶段性思维导图高中化学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学习规律和知识理论,对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为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基于此,就从思维导图在课前的应用、思维导图在记笔记中的应用、在小组讨论中的應用以及在复习阶段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高中化学课堂上思维导图的积极优势.

关键词:思维导图;阶段性;应用;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2-0090-02

收稿日期:2021-01-25

作者简介:翁孝芳(1981.11-),女,江苏省苏州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

高中化学相对于初中化学的学习来说知识点增多、难度增大,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困境也是非常明显的.只有借助更简洁的方法,才能快速完成知识点的记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思维导图通过网络式的构架为各个知识点之间建立了更加直观的联系,能引导学生借助发散思维主动构建知识结构.这种学习方法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能够实现化学教学从量到质的飞跃.

一、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完成课前预习

为了确保学生在化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思维导图,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加深对思维导图的认识.在学生课前预习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划分课堂学习的重难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挥思维导图的学习优势,让后续地学习更加有序.

比如,在学习“物质的分类”一课时,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开展学习活动的第一步.在开始上课之前,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这节课程的预习任务,在这节课程的学习中,对物质的分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是最为常用的.根据预习,学生就能先对K2SO4、Na2CO3、K2CO3、Na2SO4这些化学物质进行大致的分类.在思维导图中以树状图的方式把混合物化合物、有机物氧化物、无机物、纯净物、单质、酸、碱、盐等化学物质准确区分开来.而且,为了减轻学生的抵触心理,教师也要先为学生绘制规范地思维导图,把框架结构展示给学生,然后分别给出HCl、Ba(OH)2、H2SO4、Cu2(OH)2CO3、CH3COOH、KNO3、NH3·H2O、NaHCO3等化学物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准确地填写知识导图.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预习的效率,让学生的预习活动更加轻松,在预习中更好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完成记笔记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错误认知.首先,大多数学生认为化学中抽象的分子、粒子结构较为难学;其次,学生在化学课程的学习中,需要大量记忆和背诵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元素周期表等物理知识.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大多数学生都采用记笔记的方式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而借助思维导图,可以更快速地帮助学生完成记笔记这一学习环节,能让学生有层次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比如,在学习“化学能与热能”一课时,在课堂上需要记下更多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方程式和相关化学物质,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完成记笔记,可以更直观具体的归纳出同类方程式和同类化学物质.在思维导图中,学生可以把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分别列举出来,抓住放热反应这个关键词,从而列举出: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反应;金属与酸水的反应;制作氢气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CO(g)+H2(g)等等,让学生快速记下放热反应的相关知识点,理清化学课程的学习思路.接下来还可以在思维导图中把常见的放热反应列举出来,如大多数化学物质(CaCO3、KClO3、KMnO4)的分解反应,铵盐和碱的反应: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在思维导图中就可以更全面的概括和总结相关化学知识,最大程度上减轻学生记笔记的负担,更好地帮助学生节约课堂时间,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完成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高中化学学习活动中最为常用且效果明显的一种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透彻学习更多的化学知识,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找到更科学的学习方法.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小组合作讨论中,可以更快速地整理知识点,让学生深化对化学课程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在学习“喷泉原理的实验”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在讨论中整合喷泉实验的实验方法,整理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喷泉实验的发生案例,也就是氨和氯化氢气体溶于水而出现的喷泉现象.把700体积的氨(NH3)和500体积的氯化氢(HCl)气体分别溶解在一体积的常温水中,这时候由于化学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会形成特殊的喷泉现象.而且除了固态物质的化学反应之外,其他物质的相互反应也可以出现喷泉现象,在一个烧瓶中收集满氯气(Cl-),加入约10g氢氧化钙(Ca(OH)2),盖好烧杯的瓶盖,使氯气和氢氧化钙充分反应,这样就会出现美丽的红色喷泉.在讲解完相关的喷泉实验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操作,进一步观察这两种物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出喷泉实验的思维导图,把反应的物质和反应的方程式在思维导图中表示出来.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也要合理地安排学生发言,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再次回顾实验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哪些气体还可以用于完成喷泉实验?明确在喷泉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就更好地理清学习思路,由被动学习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索知识,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推动教学活动的持续发展.

四、引导學生借助思维导图完成课后复习

复习是学习活动的最后环节,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找到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巩固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点.在复习的同时,学生可以再次回顾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找到学习的突破口,及时解决在课堂上不理解的知识,为日后的学习活动铺路.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来完成复习任务,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点完全整合在一起,找到自己的学习优势和劣势,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比如,在学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一课之后,教师要安排学生完成课后复习任务.通过课堂学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用知识导图的形式把内因和外因分别列举出来,以内因和外因作为关键词构建合理的知识导图.其中就可以列出内因包括:反应物本身的化学性质;外因包括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温度、催化剂、光、浓度、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压强等等.这样一来,课堂中的重难点就可以在知识导图中直观的表示出来,让学生也能明确复习的方向.除了以个体为单位的复习活动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课后复习,让小组成员各自绘制出这节课程复习的知识导图.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每个小组选举出绘制的最精准的知识导图,并以此作为学生这节课程的复习参考.对于知识导图绘制过程中结构明确,思路清晰的同学要给予及时的鼓励,为学生树立复习活动的榜样.知识导图在复习环节中的运用,就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加强原有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具体的知识框架.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为后期化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课堂上的积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不但能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教学方法,还能让学生借助这种方法完成高效率的学习.因此,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把思维导图运用到课前预习、小组讨论、记笔记和课后复习中去,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进而让高中化学的教学持之以恒地推进,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苏亚.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17(A2):152.

[2]徐文婷.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9(33):36-37.

[3]张邱,邹雪连.思维导图在高中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3):34-36.

[责任编辑:季春阳]

猜你喜欢
阶段性思维导图高中化学
初中历史学科阶段性复习课形式的探讨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人生投资的阶段性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化学阶段性创新测试题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