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教改革背景下教师培训之实践探索

2021-09-10 11:55金芝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3期
关键词:教师培训

摘要:双高专业群和温台职教高地建设背景下,通过精准把握教师培训需求和分层分类开展有效培训,助力师资培训体系持续完善、产教融合深入推进。

关键词:双高专业群建设 温台职教高地建设 教师培训

2020年12月,浙江省教育厅、财政厅公布了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建设名单,确定30个高职专业群为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我校共有2个专业群入选。2021年1月,教育部、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推进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助力“活力温台”建设的意见》,以省部共建的形式,通过国家、省、市三级推动,建设温台职教创新高地,合力打造职业教育样板。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机遇,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如何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进而契合职业教育高层次高质量发展需求,契合学校建设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深度融合的标杆校的目标,是我校当前和今后都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一、精准把握教师培训需求

培训需求分析既是设定培训目标、制订培训计划的前提,也是进行培训效果评估的基础。只有精准把握教师培训需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我校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深刻领会上级文件。学校师资队伍管理部门和培训组织部门工作人员,深入研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等纲领性文件,领会当前高职教育的重点工作和中心任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引领带动各地建立一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以“四有”标准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活力温台”建设的意见亦提出协同推进产教人才高效流动、打造职业教育助力“双创”新标杆等,都为我校教师培训指明了方向。

(二)精心区分人员类别。高校人员一般由专任教师、教辅人员和行政人员组成。专任教师由专业主任、中青年骨干教师、新入职教师等组成,行政人员也区分领导干部和普通工作人员。精心区分人员类别,找准他们在双高专业群和温台职教高地建设中起的作用,才能制定出合理高效的培训计划。

(三)全面开展问卷调查。我校针对全体教师做过一个培训需求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00份,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从培训频率上看,58.5%的教师至少每年培训一次,6.5%的教师至少每周培训一次;二是从培训时长看,66%的教师都是在240学时以下,折合成天数,约为30天左右;三是从培训意愿上看,96%的教师认为培训有帮助,愿意去参加培训,仅4%的教师认为培训无帮助。

从结果不难看出,学校教师表示愿意参加培训,但是由于时间不够、变换工作环境、与教学工作相冲突、承受家庭经济压力等原因,以及不少培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观念更新,但对教师教育行为转变和个人绩效提升的影响却十分有限[1],从而导致教师培训的频率普遍偏低,培训的主动性有待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在教学培训中最想听的课程前三分别是教学技能与方式方法、课程资源设计与开发及信息化教学;在科研培训中最想听的课程前三分别是课题申报技巧与案例分析、论文写作与发表及定量研究方法与应用;在产教融合培训中,最想听产教融合的途径与举措,包括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生产性实训基地、“厂中校,校中厂”等案例分享与探索。

二、分层分类开展有效培训

我校教师培训一般由职能部门发起,如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等,大部分培训工作往往都是应上级要求或具体工作需要而开展。围绕双高专业群和温台职教高地建设,我校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教师培训的实践探索,紧扣教师培训需求,坚持“全员、全程”培训原则,构建由建制培训、定制培训、个性培训组成的培训体系,内容涵盖政治素养、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等多方面,实现培训内容精致化、培训管理精细化、培训目标精准化。

(一)政治素养培训

1.加强党性修养。今年为建党100周年,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采取理论教学+现场教育方式,采取线上+线下方式,组织校领导、中层干部、党总支书记等参加各类党史网络专题培训;组织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参加温台校际联合培训;联合浙大继续教育学院对基层党组织书记、组织员开展专项培训;邀请校外专家到校对基层党务干部进行培训以及邀请老党员上党课等。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外出实践教学,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发挥好现场学习教育基地的主阵地作用,开展学史悟思活动。

2.师德师风建设。今年同时是教育部确定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年”,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通过“思政课程深化改革,课程思政全覆盖”和“发挥文化思政功能,营造育人软环境”,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全员培训,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家里手,打造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热烈隆重的开展“凝心铸师魂、立德育新人”活动,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我校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

(二)业务能力培训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两大主要内容是培养师资队伍集群和创建专业教学资源库。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专业群建设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和根本所在,要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教师团队。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既需要其自身不懈奋斗,也需要學校创造条件加强培养。

根据培训需求分析,教师培训最为看重的是业务能力培训,其中最突出的是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0年我校针对专业主任以及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开设“双高计划背景下专业群建设研修工作坊”,内容包括双高背景下专业群建设策略、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1+X证书试点、基于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以及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构建等。依托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高职骨干教师课程建设与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专题培训班。同步推进全体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针对担任课程教学任务选择下企业锻炼的具体岗位,把学校的教学任务、课程内容与企业的职业标准结合起来,善于发掘研究企业生产问题,拓展产教融合广度深度。落实“教学信息化3年行动计划”,组织开展智慧教学能力研修、信息化教学培训、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等,构建“平台课底层共享、核心课中层分立、拓展课上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模块体系,推进浙江省精品在线课程和国家级职业教育精品在线课程,以及各类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围绕温台职教高地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条主线,我校打造“专业基本技能+岗位核心技能+跨岗位综合技能+领班型提升技能”的课证融通思路,组织教师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实现“引校进企”、“引企驻校”、“校企一体”,推进“学中做,做中学”,使教师不仅具有丰富行业企业实践经历,而且能够为企业服务并被企业认可,学生“1+X”职业技能等级考试通过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三)管理能力培训

无论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还是温台职教高地建设,都要求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和校本研究,积极探索国家、省市相关激励政策落地,主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办学,而这些的实现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领导队伍。要着力提升学校领导干部的办学治校水平,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创新、实干、有为的干部队伍,致力于学校服务和管理。一是开展“墩苗计划”,选派行政人员到学生线兼职锻炼;二是开展行政青年干部提高班,课程涉及“职教20条”政策解读、推进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执行力与作风建设、高校战略规划与管理、《论语》中的管理智慧等。同时在各类基地组织开展中层干部培训,组织参加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专题培训班等,进一步提高中层干部的理论素养、决策水平和履职能力。

三、关于改革背景下教师培训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培训需求分析。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双高计划”、“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和“活力温台”建设,都要求我们进行“大培训、大练兵、大提高”。在每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管理部门以上级文件精神为准绳,以学校发展战略、人员类型、工作计划和任务要求为聚焦点进行全面分析,以确定针对教师队伍现状采取所需要的培训。

(二)選择合适的培训形式和培训方法。针对教师有强烈培训意愿,但因种种非主观性原因而导致培训频率偏低、培训时长不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如每周固定一个时间统一部署学习培训、暑期实行全员培训、允许脱产访工访学等。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讲座式、研讨式、案例分析式或体验式学习等,畅通面向全员的培训渠道,根据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组织培训,满足教师个性化、多样化、终身化的学习需求。

(三)加强与企业实践的相关性。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要把学校、企业、行业和政府的各类资源有效整合起来,由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不管是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抑或是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温台民营经济产业转型升级,都要求强化与企业的合作,注重对教师实践能力以及为企业服务能力的培养,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四)完善效果评价机制。国家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主渠道,也作为解决社会人才需求结构性矛盾的主途径,更作为产业转型升级、下岗职工再就业、人口红利转为人才红利的主支撑。目前我校更多是从标志性成果的产出来衡量培训效果。比如“1+X”证书试点个数、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门数、教学能力比赛获奖人数、横向经费到款额等,但是成果的取得跟培训之间的关系及影响程度未能明确衡量,培训是否有效转化尚待评估。需进一步完善效果评价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培训管理,全方位、全过程进行对比研究,探索有效的培训方法和整合优秀师资。

参考文献:

[1]赵德成,梁永正.培训需求分析:内涵、模式与推进[J].教师教育研究,2010(6):9-14。

作者简介:金芝(1984-),女,汉族,浙江黄岩人,组织部副部长,硕士

猜你喜欢
教师培训
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模式探讨
围绕“三个立足”推进高校教师教学发展
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浅论“翻转课堂”对教师培训的意义
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农村中小学教师电子白板培训策略探究
中小学教师有效培训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