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不出个“麒麟童”

2021-09-10 07:22陈曦
花火·慧阅读 2021年1期
关键词:周信芳角儿老生

陈曦

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有个特别火热的节目《全国少儿京剧电视大赛》开播,选手里有一位几岁大的小朋友,戴着髯口(胡子)、穿着厚底儿(靴子),颤颤巍巍地演绎了一个有意思的“老头儿”,唱得好不说,那做派,那眼神,都那么传神,一下子就引起了京剧圈的轰动。这个小朋友唱的就是麒麟童的代表作《徐策跑城》。

麒麟童是一个姓麒的人吗?麒麟童可不姓麒,他是鼎鼎大名的京剧大师周信芳的艺名。今天我们可能不熟悉周信芳这个名字,但爱听京剧的人都知道,“北有梅兰芳,南有周信芳”。周信芳,在当年可是和梅兰芳齐名的京剧大角儿。

在晚清民国那会儿,京剧舞台上总会出现小孩子,他们扮戏唱戏,特别招人喜欢,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小童星呀。周信芳就是其中最吸引人的一位。

说起“麒麟童”这个艺名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

周信芳出身京剧世家,自小家学渊源。他的父亲也是京剧名家,擅长唱青衣。周父看着自己唱得像模像样的儿子,决心推他一把,于是他就决定和儿子合演《黄金台》。当时周信芳七岁,就在水牌子(海报)上写了个“七龄童”的艺名。

小小的周信芳第一次上台,并未怯场,一场戏唱下来,“不洒汤,不漏水”,演得有板有眼,观众们甭提多喜欢了。可以说,“七龄童”周信芳的第一次亮相,就一炮打响了。后来他又小火了一把,在一出叫《扫雪打碗》的戏里演了个娃娃生,演到在雪地里滑倒的情节时,他直接在舞台上来了个高难度的“吊毛儿”,這漂亮的大空翻摔地动作一出来呼啦啦就赢得个满堂好。这之后,童星“七龄童”的名字算是在当地红了。

那么“七龄童”怎么就成了“麒麟童”呢?

当周信芳跟随戏班到上海演出的时候,他早就过了七岁,周父一想,再叫“七龄童”也不合适,可是名是人的影儿,“七龄童”的名声早就传出去了,干脆改叫“七灵童”吧。可没想到演出当天,写海报的那位上海老爷子耳背,把“七灵童”听成了“麒麟童”。他这一写错不要紧,隔天著名的《申报》这么一登,一代宗师周信芳可就“被”起了艺名。从此,这带着吉祥寓意的名字就伴随了周信芳的一生。麒派,也就这样诞生了。

为了打磨自己的技艺,少年周信芳先闯荡了北方的几个大码头:天津、大连,然后又去了北京,在北京“喜连成”科班搭班学艺。“喜连成”可是有着“京剧大师的摇篮”的称号的,当时周信芳的“同学”里就有和他一样刚满十三岁的梅兰芳。

京剧“角儿”的成名,离不开“票友”的追捧,但更重要的,还是身上要有真功夫。没有真功夫的京戏演员,是成不了“角儿”的。那时候,麒麟童在上海广受“票友”追捧,只要他一出场演戏,观众是争着往台上撒钱的。就连“伶界大王”谭鑫培到上海演出后,都特意看了他的戏,回到北京就对人说,上海有个麒麟童,是个人才。

但要说对周信芳评价最高的,莫过于著名老生演员张春彦了。张春彦可是和四大名旦全都配过戏的著名老生演员,他曾经郑重地说:“把北京的名老生放在一只锅子里熬,也熬不出个‘麒麟童’来。”

猜你喜欢
周信芳角儿老生
嘻哈跆拳族
Songs from the Past
角儿爷
京剧行当——老生
百年前,京剧“粉丝”是如何捧角儿的
大师排练也不含糊
百年前,京剧“粉丝”是如何捧角儿的
登堂入室
“戏子”和名媛的传奇恋歌
周信芳旧藏反响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