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来交换爱

2021-09-10 07:22刘洁张燕妮
文学天地 2021年3期
关键词:换位思考

刘洁 张燕妮

摘要:从本质上讲,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学生中的确存在这样的一部分现象,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他正处在世界观的形成中,他认为自己长大了,而事实上有很多时候又处在一知半解中,可以說半成熟,半幼稚,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表现为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公开顶撞。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关键词:换位思考 以理服人 宽严接合 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

针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不同成因,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增强感染力,换位思考。

师生关系是两代人之间的教育关系,他们受社会的嘱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予以指导,通过师生间的共同努力去达到教育目标。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尊师重教的传统使人们产生了教师应是模范公民的期望。教师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具备强烈的人格魅力,具有高尚的师德。那种严于律己、诲人不倦、言行一致、堪为楷模的教师,就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一旦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学生对老师的心理防线也会慢慢地消失了,他就愿意听其言,效起行。当然,在赢得学生的尊重后,教师的教育说服工作还要具有艺术性,既进行了有效的帮助,还要让学生感觉如春风拂面,意犹未尽。此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 教师在与学生交谈时可变换角色,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因为从心里学的角度说,他只有接纳了你,他才会接受你,孙子兵法也说过:攻心为上策。老师与学生因其角色不同,导致看人、处事的方法不同,这给教育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把自己置于学生位置去认识,体验和思考,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另一方面应常引导学生思考,若你是教师你应怎样看待和处理班上的人和事?这样既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加深师生间的了解。师生间的沟通就是通过相互交谈和接触,彼此认识、感染来直接进行的。当教师想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家庭情况时,不妨试着变换一下角色,做一个大孩子,从学生的某一爱好或喜欢的亲朋好友谈起,或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他们共同打乒乓球、踢毽子、做游戏,在大家在心情愉悦、感情融洽的氛围中引人话题。当学生觉得你是那么随和可亲,跟自己很合得来时,就会滔滔不绝地向你述说,让你了解他们的一切,此时,你跟学生的感情也就更加亲近了。如本学期“三跳”运动会举办前,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班上有一个成绩特别好的男生长绳跳不过去,于是其他人找我抱怨,生怕他影响了整体水平,我一想有道理,就找他商量:能不能为了集体荣誉,牺牲自己的参与机会?没有想到这一句话加上同学的埋怨惹恼了他,他脸涨得通红,站在绳前不走。我站在他的角度一想,是啊,成绩优异的“我”从来都是老师的宠儿,这一次怎么能让“我”下的了台?于是我想:究竟第一名重要还是一名学生的自尊心重要?结果当然明了。于是我建议全班男生,让他再试几次。开始同学们不同意,说我就怕他发狠,于是我建议他们换位思考,逐渐,大多数人同意了。为了消除他的逆反心里,我先暗示同学们偶尔失误,接着我再全体讲解、做示范,最后在边上辅助他进绳,终于他战胜了自我,能顺利地跳起长绳。同学们把掌声送给了他,我觉得这掌声也送给了我,因为我用宽容战胜了他的逆反心理。

二、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当道德要求与学生当前的需要尖锐矛盾时,学生就会产生对立情绪,从而干扰教育效果。这种障碍的形式之一是非激情形式的对抗性情绪障碍。如对教师的教育我行我素,或采取故意忽视的态度。面对这种障碍,教师在提出要求时,应适当顾及学生的合理要求,说理也应简明扼要。但更应该注意谈话的技巧,要讲究谈话的艺术性,使之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欢快的乐声、误人禁区的哨声、驱除苦闷的良药。首先与学生谈话首先要注意态度和蔼,语气亲切。这样,学生易于接受,敢讲真话,会向你敞开心扉,前提条件是一个“爱”字。马克思有句名言:“用爱来交换爱。”教育实践也证明,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感情基础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在工作中,我体会到再先进的理论、再高明的经验,如果缺乏了对学生真诚的爱心,都将变成纸上谈兵,难以付诸实践。而作为教师如何去"爱"学生,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这种爱不同于父母之爱,也不同于兄弟姐妹之爱,更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关心"、"同情"、"怜悯"。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更深层次上的爱,是一种永久的、根本上的爱。通过这种爱,要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教师只有把这种爱化做满腔激情,倾注到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每一个方面,学生才能服你,才会心甘情愿接受你的道理,工作才能取得丰硕成果。一位教育学家说得好:“老师应当把爱心分给每一个学生。其次,与学生谈话宜采用“讨论式”。在学习和集体生活中,学生常常会碰到一些难题,当学生同你讨论某些问题时,你们的意见可能会有分歧。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宜和学生进行讨论,层层剖析,引导孩子正确理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分析、判断、辨别的能力,切忌生硬训戒,让学生充耳不闻,口服心不服,感到迷茫。记得本学期为了迎接体卫检查,要求学生座谈时说每周三节体育课,可学校由于场地有限,每周只上了两节体育课,体活课程基本上的是数学课。于是我拿出老师的威严,让他们学会按学校要求的说。当时学生议论纷纷,指责老师:有的说老师不诚实,教他们说谎,有的与老师讲道理,有的甚至表示出极大的不满等等等等。看到学生给我写的信我才知道作为老师,这次的强制行动失败了,也影响了老师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甚至会影响他们一辈子的为人。经过不断地反思反省,我主动向同学们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今后的体活课正常进行,同学们的掌声是给我的最好回答。以后偶尔的换课,学生不仅不反感,还要关心老师连续上课累不累。

三、宽严接合,以势“压”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其实很多学生都爱“面子”,希望老师能够表扬自己。对于老师严厉、不顾情面地批评,他们为了争回自己的面子,有时会产生逆反心理,严重的将导致和老师产生正面冲突。许多学生和老师对打的事例也是不胜枚举。事实上,老师对学生过多地批评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有关理论表明:表扬和奖励等正面评价对已有动机有强化作用,批评与惩罚则对已有动机有削弱作用。所以,对待学生,最好还是表扬多一点为好。但 古人也常说:“严师出高徒”,这一直延续到现在,很多老师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都主张对学生应该严厉些,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觉得应该更加严厉批评他们。不仅是老师,很多家长也会对老师说,如果我们家小孩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你尽管打骂就是。试问:打和骂真的能解决实际问题吗?因此一直我以宽容对学生,可是久而久之学生表现出极大的放纵,不管你说什么,他们张嘴就反对;在其他老师的课上也是为所欲为,你说一句,他说十句;家长也反应在家犟嘴,完全不能说,我想一味的宽容也是错误。有一次,微机老师学习,又要上数学课,同学们在那里不耐烦,有摔书的,有坐着不动的,还有不满在那里抱怨的。又不是故意挤占微机课,而且还解释了半天,竟然是这种态度,一下子,我怒火中烧,摔下书回到办公室。在办公室我坐得也不安稳,竖着耳朵听动静。看着一向民主的老师动真格的了,学生意识到这次的确过火了,经过班干部的组织讨论,学生知错了。我趁机大倒苦水,大讲道理,并约法三章,以后宽严接合,要保持民主,但更重要的条件是在尊重、合理的范围内保持民主。

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以境约束人。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班集体在如下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满足成员需要,即学生需要与他人友好相处,亲密交往,得到肯定尊重,因此针对青少年特点,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展示才华,修正品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供社会化机会,班集体犹如一个小型社会,学生在集体中逐渐认识到待人接物应有的态度,懂得尊重别人才会受人尊重,因此创造良好的班集体,确立班级成员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充分发挥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具有比较调节功能,使成员更好地了解自我,积极主动进行自我调节,因此积极推进班级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本学期除了开展评一评活动,为了发挥集体的力量,我们为每天的活动又设计了“日日评”。全班分为四个组,集体讨论名字,每队平均安插调皮的同学,只要上课、课间、作业等方面表现不够好,就会被扣分,如果组员做了好事可以加分,获胜方可以享受每天十分钟的课外活动。而扣了分的组员,则要被其他组员教育。开展活动后班上同学涌跃做好事,不能犯错误,因为他一个人的表现可以影响到一个组的荣誉。这样规范了一学期,同学的是非观念明显得到了增强,集体观念得到了强化,“叛逆生”的言行得到约束,班风也就自然不言而喻了。

我们教师,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具备强烈的人格魅力,具有高尚的师德,加上对学生管理的技巧,启发引导有问题的学生,使之改变对周围环境的偏执、情绪反应,正确对待周围的人、周围的事,就是用自己的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

后记:

在一学期地反复强化教育下,许多同学认识到对他人的尊重,对老师不同意见的正确反应,有的每周通过日记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遇到意见相左时,知道私下交流;在评奖时,也知道以事实说话,大声吵嚷、争执地现象少了……但家长反应孩子只听老师的话,老师说话是圣旨,家长说话耳旁风。特别是表现出鲜明的两面性,在老师面前听话有礼貌,在与家长说话时,即使当着老师的面,可以与家长大声较劲。甚至家长笑着告诉说:孩子希望父母离婚,这样自由自在,没人管,多自在。家长听到这些话觉得好笑无所谓,因为他的孩子成绩好。我听到后,不由发出感叹,引起对活动开展后的深思:

一、探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家长的家庭教育也要密切配合。

我仔细观察过,有叛逆倾向学生一般性格活跃、个性张扬,很聪明,喜欢听赞扬的话,喜歡和赞扬他的老师相处,这是孩子的天性使然,也说明他们有上进心、有荣誉感。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他是个未成年人,他还不能正确判断是非,往往凭自己的自然喜好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因此很多时候在学校里老师做了工作,他懂得了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在同学中也逐渐学会尊重他人。而回到家,家长没有及时的对他进行正确的行为强化指导,一味地纵容,学生又会惟我独尊。正所谓5小于7,因此家庭教育也要密切配合。

二、我们的教育也不是培养一味顺从的人,事事顺从也不是心理健康的标准

所以,也要分清楚盲目反抗与合理反抗,反抗有时也并非完全是一种不好的品质,大人的想法也不见得是百分之百正确,家庭、学校教育不合理时该拒绝还是要拒绝,该他们自己做主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拿主意。因为我们所培养的应该是一群既有头脑,又会处理自身情绪的心理健康的一代接班人,而不是惟命是从地的“应声虫”。本学期作息时间的改动,不正是一群有主见孩子的作为吗?

三、把握的教育良机。

当学生处于心理不平衡以至剧烈冲突却又渴望矛盾与冲突得到解决达到心理平衡时,就是教育者应把握的教育良机。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他们对自我心态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使他们学会正确归因和简易的自我疏导方法。

由于学生会产生心理偏差,而教师会有分析误差。那么,学校、家庭在实行人性教育的同时,关键是维护学生的尊严和自信。学习好值得夸奖,但对学生的评价,成绩不是唯一,或许他乐于帮助人,或许他运动能力强……评价学生时,评价方式应该多元性,不能搞单一,这样就可以形成百花齐放。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付家坡小学)

猜你喜欢
换位思考
九年级冲刺阶段班主任工作的三点思考
换位思考让先学后教模式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中的运用
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学生人际交往价值取向的培养
浅析换位思考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
化学课堂教法与学法优化同步探究
换位——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
教师,在真诚付出中展现人格魅力实现人生价值
多举措开展“家园合作”
换位思考在职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析
中国“换位思考”,日本不会投桃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