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瓷板画的艺术创作

2021-09-10 02:09赖兴贺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3期
关键词:陶瓷艺术艺术创作

赖兴贺

【摘要】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之中,产生了许多灿烂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为国家政治、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艺术表现形式,瓷板画艺术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备受关注。国家开始着眼于瓷板画艺术发展的现实条件并重新调整发展思路,积极地将创造性的创作源泉融入其中,丰富这一文化藝术的表现形式以及内涵。本文对瓷板画的艺术创作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瓷板画;艺术创作;陶瓷艺术;陶瓷彩绘

我国陶瓷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外国人一谈起中国,就会联想到陶瓷。我国陶瓷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文化底蕴,而且充满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淳朴的地方色彩,形成了我国陶瓷的文化特色。我国陶瓷展现出历代窑工的聪明才智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并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关于陶瓷艺术的展现

陶瓷艺术美是通过陶瓷自身的质地、造型和装饰的不同艺术形式的密切配合来显示的,特别是其造型是以点、线、面的变化为基本因素,传达着美的信息,以不同线条及其组合唤起观众不同的心理感受。陶瓷艺术家们抛离外部世界,潜心投入创作,把情感、心理、格调和气氛等内心世界融入作品之中,使作品形成有思想内涵、有感情特点、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品。陶瓷中的线条,肌理的特定艺术构成形式,以其材质的独特语音,强烈地显示出其自身的魅力,传达其潜在的本质,引发人们的审美感情,好的陶瓷作品,要融入创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这种思想情感虽难以言表,但也并不完全抽象,它总是依附于一定的物象,也即形象性的特点。艺术家的作品中的意象能在很大程度上传达出作者的内心意象,这就取决于作者对内在意象的把握及实际的操控能力,同时也与创作者的艺术修养和心理素质、技艺水平密切相关。作者的艺术修养应该是从历史长河中的优秀作品中吸取营养,做到传承优秀传统技艺,同时更要大胆发展、创新,使作品不失传统气韵,又有时代精神,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瓷板画的艺术创作

瓷板画是景德镇陶瓷彩绘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陶瓷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品类。陶瓷彩绘具有立意高雅、格调清新、赋物传神、纹样多变、色彩瑰丽、线条流畅、多姿多彩的装饰艺术特点。瓷板画的装饰彩绘可分为中国画画法彩绘和西洋画彩绘二大品类。中国画主要有“工笔重彩”、“工兼写”、“没骨写意”及“泼墨”等技法,白描勾勒,设色渲染等手法,构图上既追求立意及诗书画印的巧妙结合,注重画面的疏密、层次感,这是中国画的独特的表现形式。中国画在造型艺术形象上要求以形写神、神形兼备,把讲求神似与立意及气韵生动作为创作目标,通过笔的运用,将中国画的精神、气魄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西洋画的创作则强调光线的作用,以光分明暗,强调物象的立体感与真实感。

将西洋画的表现内容在瓷板上加以演绎,是瓷板釉上彩绘的又一种表现方式,多年来,瓷板西洋画的创作一直是我艺术创作的主题。西洋画也称油画,是我们今天所知的历史上持续时间最久且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绘画方式,它源于15世纪,并在几个世纪以来逐渐发展。

油画技法极具多样性,其颜料干后很少会有色彩变化,容易控制,有着较宽广的色彩范围和丰富的色调效果。瓷板西洋画与油画由于所依附的载体不同,因而其创作加工材料及加工技艺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瓷板上创作西洋画,应注重如下几方面情况:一是应注重题材的选择和画面的构图形式。题材的选择应选定人们喜闻乐见的经典故事,或赏心悦目的自然风光、异国情调。构图形成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有虚有实,空间感强。二是应注重物象的造型特点,并加以刻划,充分利用西洋画色彩丰富,立体感强的表达方式,使之表达的物象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物象的刻划应根据物象的特征运用色彩及明暗关系加以表达,使之有较强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三是要弄清楚油画和瓷板画创作上其特性、采用原材料及加工方法的区别,利用陶瓷颜料自然饱满的色彩特点,结合西方油画的技术去表现物象的艺术特点,要强调色彩的运用和笔法的把握,使色调有丰富的层次感。

在瓷板画的创作中,除了严格按照艺术创作规律去表现刻划之外,作者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悟性,加深对所创作物象理解,并加以细致的刻划,才能使物象传神生动,栩栩如生。

总之,瓷版画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程,自唐代时期就已发现瓷版画艺术创作形式,直到清代和民国时期,瓷版画就进入到了发展鼎盛时期,继而则传承和发展至今。现代瓷版画在风格上具有丰富性,不仅是蕴含了古典风格,也体现出了时尚化,还有古典与时尚的融合体。艺术创造者可在艺术和工艺的层面上对瓷版画予以鉴赏,从而在保证本身艺术素养的同时,也对瓷版画及其发展有充分了解,最后运用自己的领悟,创作出优秀的瓷板画作品,保证对国内瓷版画文化进行良好传承和传播。

参考文献

[1]王燕.瓷板上的画韵——南昌瓷板画.钱贵成编.赣鄱遗风续编[C].南昌:百花洲出版社,2008.

[2]艾亚玮,刘爱华,张成玉.文化生态的迁变与瓷板画艺术发展路径探究——以南昌瓷板画为例.装饰[J].2010. Vol.206(6):116-117.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瓷板画本土资源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编号FJJKXB20-98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陶瓷艺术艺术创作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马路奇遇记
陶瓷艺术在现代家庭装饰中的意义研究
浅析景德镇陶瓷粉彩雪景绘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浅析动漫艺术创作与陶瓷艺术的融合
中原陶瓷艺术创新机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