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境)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探索

2021-09-10 07:22朱旻华
红豆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

朱旻华

【摘要】在国际化高等教育不断发展背景下,我国高校出国出境的学生党员人数逐渐增加,并且存在的相关问题也逐渐呈现出来。本文主要以现状的分析为出发点,分析了出国(境)学生党员面临的问题和不良后果,提出了分阶段加强出国(境)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完善出国(境)学生党员的管理制度的建议。

【關键词】出国(境);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营造一个兼具开放性与自由性的教育环境已是大势所趋。随着学校建设工作的不断完善发展,也使得学校国际沟通日益增强,出现很多出国代理机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和交流工作也取得良好效果。我国是世界留学生生源较多的一个国家,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和学生党员数量不断增长。在2020年12月统计的数据中显示,目前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同期增长6.25%。并且近几年的出国,留学人员数量急剧增加。在这些人中有许多学生在国内就凭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优异的专业成绩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留学生队伍中的精英群体--出国(境)学生党员。

五年来,笔者结合我校实际,采用与国内外党员交流沟通以及与校内外其他党务工作者探讨交流、分析近几年国内外留学生党员变化趋势等多种方式,进一步的探索我国出国、出境学生党员思政教育和管理的方法。

一、出国(境)学生党员的特点

1、良好的综合素质。出国(境)学生党员多为我校能力突出、思想进步的先进分子,其中以学生干部或者班级带头人为主要目标群体,这些群体不仅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思想素质,还包含丰富的专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热心于集体事务。因此,这些学生在班级里往往有较强的核心凝聚力与影响力,他们的言行举止往往成为同学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榜样与标杆。

2、优渥的家庭条件。根据分析近几年留学生的数据可得出,出国(境)学生党员大多数家庭条件优渥,尤以交换生身份出国的留学生表现更为显著。他们虽然学习力和创造力比较强,但适应独立生活的能力相对不足,对待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思考方式单一,思想上剧有个人英雄主义和个人中心主义的倾向比较突出,抗压能力也较为薄弱。

3、单一的社会阅历。出国(境)学生党员出国(境)留学时虽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三观,但许多学生直接从出校门到出国门的转变,两者带来的巨大差异,会因为学生党员与社会接触较少,学生思维严重,对社会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导致在境外纷繁复杂的思潮的冲击下,许多学生特别容易产生迷茫和孤独感的问题被突出放大,从而在思想上产生动摇。

4、较为薄弱的党性教育。出国(境)学生党员往往入党时间较短,受到党组织的教育和熏陶不够持久。大部分同学刚被组织接纳就要出国学习,其中还是预备党员的学生也不在少数。这使得学生对接受党性教育和社会主义大熔炉的锻炼不足,对“四个自信”理解认识不深刻、不全面,政治思想定力不够扎实。

二、学生党员出国(境)后面对的问题和易产生的后果

(一)出国(境)学生党员面对的问题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挑战,为年轻人才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是我们新时代大学生辅导员的中心工作。同时,国际上各种反华势力也一定会抓住学生出国(境)这个重要时机,采取各种手段,传播他们的价值观,试图影响整个青年一代,尤其是品学兼优学生精英,其的渗透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金钱物质的诱惑。不少出国(境)学生党员为了支付高昂的留学生活费用或者体验生活、丰富简历等原因在国外寻找兼职打工的岗位(周恩来总理在法国留学时在雷诺汽车厂打工),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行为。而一些境外反华组织利用其经济困难或者急于表现“价值”的心理,承诺给予丰厚的报酬,达到名利双收、保送升学的目的,不断地诱惑一部分人,动摇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从而坠入彀中。

2、当地学生组织的诱导。境外大学的学生会是一个完全独立自制的组织,甚至可以就学校的相关问题和校董进行谈判。港独台独分子等反华势力就会在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筹集经费时做文章,通常是在提供赞助金时加入港独台独及其它反华宣传的附加条款。其中大部分当事人虽然并不认同,但对这个行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导致沦为境外势力的“急先锋”。

3、人情社交的诱骗。境外反华势力针对出国(境)学生年龄相对较小、缺少社会实践阅历等特点,采用“人道主义”关怀的方式,接近和拉拢出国(境)学生党员,在整个过程中逐渐对学生进行洗脑,让其对党和国家产生一定的敌对心理。

(二)出国(境)学生党员容易产生的后果

1、造成事实上的脱党。学生党员在出国或者出境后,不仅会独自面对纷乱复杂的异国世界,还对新鲜事物存在未知感,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也接踵而至。孤身在外的学生党员难以及时获得党组织的指导与帮助,造成部分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无力感和距离感增加,甚至产生对党的消极态度,不愿意及时与党组织进行联系和互动,造成事实上的脱党。

2、导致思想信念动摇。出国(境)学生党员由于远离祖国亲人等原因,往往更关注发生在其身边的重大事件,而由于西方媒体惯用的双标思维与不对称报道,使得学生党员的思想容易从相关信息中受到影响。除此之外,有些党员会因为出国后发展不顺利,就妄自菲薄,郁郁不得志,出现消极和堕落的理念,进而自暴自弃、缺乏与党组织的互动沟通。加上国外其他政治组织或宗教组织的别有用意的“关心”,使得出国(境)学生党员容易在思想上产生动摇。

三、提升党对出国(境)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方面影响的建议

(一)阶段性加强出国(境)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

采用统一管理和思政教育形式全面做好出国、出境学生党员的管理工作,培育学生党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明确其良好的思政意识,强化四个意识。分阶段,有层次地进行教育,使党员不忘入党的初心,投身于“两个一百年”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据笔者五年来的辅导员工作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分别进行管理和教育:

1、出国前——普遍教育。用事实说话,以国内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境外势力的不良言论相互映照,谎言便不攻自破。教育中既要宣讲祖国发展的正能量,更要宣讲国外反华势力的表现形式,让有出国(境)意向的学生党员做好思想准备,迎接各种思潮的挑战。同时,在具体宣传方面也要加大力度,使学生了解不同“留学”方式的差异做出更好的选择,应专人专项负责,避免因辅导员没有“留学”经历而导致工作开展地不够深入到位。安排一次对于所有项目安的排详细宣讲,至少提前一个月在学生中进行宣传,请所有准备出国(境)学生参加,对出国(境)学生进行目标国的形势教育。

2、“准留学”阶段——针对教育。要对出国(境)学生党员有的放矢地进行更多当地的社情民情的教育。通过对出国(境)学生党员开展思想政治、安全等方向的专题教育;以重温入党誓词、分享留学生活、感受组织温暖等多种形式,加强培养出国学生党员的党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牢固的组织观念。提高自己辨别真伪的能力,将强对祖国道路、制度的认同与归属。同时,对留学时的困惑能够及时提供帮助,面对挫折时能够悉心指导,面临人生选择机遇时鼓励他们回国奋斗,坚定对伟大祖国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

3、“留学”阶段——强化教育。要充分利用海外党组织的便利条件,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与引导。将党组织对党员的影响力扩展出去。完善党建信息平台的建设工作,即利用网络作为学生党员沟通和学习的媒介,积极开展“学习强国”学习分数大比拼等活动,通过互联网,利用学院、学校党建主页、微信、微博等形式,积极向留学生分享国内的动向、理论学习资讯和一些能让留学生感到并不孤独迷茫的资料信息,建立起党组织与留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互动的平台。

(二)完善出国(境)学生党员管理体制

在党建管理中,学生党员管理工作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党建设工作合理开展的必然方式,还能保证党的政治线路。出国(境)学生党员的管理这需要一个科学完善的体制将其落实到位。根据体制的规定,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使管理体制内的各方都能够按照规章认真履行义务与职责,正确行使权利。

1、共治共谋——制定管理办法。新时期背景下,随着党组织和建设工作的不断发展,也提出关于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新要求。目前教育主管部门需要结合新时代发展的大背景,全面优化出国、出境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相关指导性文件和内容,还要转变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教育观念,增强对初国、出境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重视度,有效联系和观察留外学生党员。及时总结学生在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根源,全面优化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施方法,落实出国留学党员的管理细则,提升党员培养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2、互帮互察——完善培养人制度。教育部门需要合理做好党员出国、出境前组织材料的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党员与培养人、组织同志之间的有效联系。在培养出国、出境学生党员的过程中,还要明确培养人的责任和义务。帮助出国、出境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组织观念,积极结合电话、网络等方式,有效汇报自己履行党员义务的思想和学习等方面的成长情况。在预备党员培养的过程中,还要及时做好提交转正申请的工作,结合学生党支部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实际情况,加强学生的有效管理。

3、互联互通——健全沟通渠道。学校需要做好出国、出境党员的理论教育工作。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可以共同创建QQ群、微信群,及时讨论时政热点问题,不断端正党员的思想,培养其科学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也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分析,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和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差异性。根据自身切实的感受,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当出现重大国际事件时,也可以组织有关网络化的思政教育活动,防止学生党员不了解事实真相,而对事实产生误解,提升党员思想认识的先进性,以及帮助学生党员坚定政治立场。

4、同心同情——构建贴心支部。一些出国、出境的学生党员具有年纪较轻、心理承受能力薄弱的现象,而且缺乏丰富的人生经验以及办事的沉稳性。常常会因为急躁、焦虑、压力巨大等原因诱发心理问题。因此,做好出国(境)党员的心理辅导是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核心,还要结合谈话谈心的形式,让学生党员能够在其他国家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参考文献:

[1]杨琳.海外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9)48-49.

[2]霍祥湖,高世全,何琪蕾.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海外党小组建设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11-12.

[3]张中旺1,王楠2,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出国(境)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10月,第43期,41-42.

[4]杜刚跃,高校出国(境)党员教育管理问题刍议[J].新西部 NEW WEST 2018年10月下旬刊,127-128.

[5]王康民,出國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组织管理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5):41. DOI:10.3969/j.issn.1671-6531.2013.05.023.

[6]郭强,孙秀成.信息化视阈下海外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与创新模式研究——以南京邮电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为例[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00-105.

[7]朱华,王丹.高校出国(境)党员教育管理状况调查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6(07)116-120.

(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评价体系研究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