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约因素与应对策略

2021-09-10 07:22丁云善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3期
关键词:协调发展制约因素

丁云善

摘要:新时期的市场经济中,农村区域经济已经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缩短城乡之间差距,消除社会潜在矛盾,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在简要分析了制约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发展思路,以期对相关人士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约因素;经济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虽然我国已经对“三农”问题有了比较多的应对措施,也在积极发展农村经济,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成绩并不理想,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整体差距依旧在不断扩大。

一、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约因素

(一)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偏慢,农村劳动力收入普遍偏低

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政策来推动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但从全局角度来看,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依旧存在动力不足、基础较差等问题。部分农村地区粮食种植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再加上缺少积极有效的农业补贴,农村居民的全年收入普遍较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尽管在一些有条件的农村地区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改革,也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但由于技术、资金、环境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这种改革和建设目前并未全面推广,很多农村劳动力依旧采取外出务工的方式,来弥补农村种植业带来的收入偏低问题。但农村劳动力资源普遍为体力型劳动力输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收入。

(二)农业产业一体化建设有待提升,农村区域建设投资普遍不足

农业产业是农村的核心生产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全面推进一体化建设至发展农村区域经济的重要措施。虽然我国目前已经积极推进农业一体化建设,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农业、一体化农业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整体规模依旧偏小且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较差的西部与北部地区现代化、一体化农业产业水平相对较低。很多农产业无法实现深加工,只能以原材料的形式与其它地区开展外贸活动,农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

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农村区域建设,从整体上来看,尽管农村平均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生活水平也在稳步提升,但应用于农村区域建设的资金数量却相对偏少,农村区域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主要集中在政府财政拨款,很多农村居民会将收入用于个人投资、个人理财,只有很少量的农村居民会将资金用于发展农村区域经济,这样便导致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活力不足[1]。

二、实现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路径分析

(一)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制定合理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对于新时期的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来说,政府部门必须要做好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出自身协调、布局作用,合理配置优质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资金资源,让落后的農村区域获得更多优质资源,这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在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规划时,必须要牢固经济可持续发展、可行性战略规划等关键词,战略规划应当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打造具有农村区域特色的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规划方案,充分发挥出农村区域的自身优势,这样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还能让战略规划更具可行性。

我国每个农村区域都有显著的特征,因此,在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必须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身特征,找准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发力点。以东部地区为例,由于其有着突出的技术优势,且地势平坦,这就可以大力发展机械化农业产业,构建农业产业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深挖农产品附加值,以此为基础推动农村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中部和北部农村区域为例,需要尽快完成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大与东部区域的有效沟通和强力合作,一方面将东部农村区域先进的技术完成引进,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投资资源,不断延伸中部和北部农村区域农村的自身核心产业链;西部地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较为缓慢,但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光同样不能局限于当前。为此,该地区的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要立足于未来,切不可采取“以绿色资源换取经济资源”的经济发展方式,而是要将农村区域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牢固结合,在保护当地环境的同时,大力推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一带一路”配套设施建设,从而增强与其它区域的经贸联系,实现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目标。

(二)深入贯彻“一带一路”,强化农村区域经济合作

虽然我国已经逐渐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建设,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我国各个地区之间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依旧有比较大的差距,东部农村区域经济水平与中部、北部、西部之间的差距还在不断增大,如果不能尽快完成优化改进,势必会导致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出现失衡,最终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经济矛盾和社会矛盾,为此,在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必须要深入贯彻“一带一路”基本思路,让东部农村区域充分发挥出“龙头”作用,由东部农村经济拉动中部、北部和西部农村经济,突出东部农村区域的经济、文化、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增强农业产业人才、农业生产技术、农村劳动力资源等农村生产要素的快速流转,最终实现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核心元素的全面互惠共享。

在“一带一路”的积极影响下,农村区域经济能够形成良好的利益共同体,各个区域间不再以单独的形式发展,而是牢牢捆绑在一起。农村区域经济始终保持对外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东部先进的农村经济发展理念也能够传递给更多的农村区域,不仅可以创新农村劳动力的经济发展理念,还可以比较好的形成农村区域特色经济发展项目,这样有助于刺激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三)全面推动现代化、机械化、一体化农业产业建设

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更好的提升农业产业生产水平,只有以强大的农业产业生产作为支撑,才能更好的实现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为此,农村应当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机械化、一体化农业,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产量,实现农作物经济效益最大化。在一体化农业中,需要深挖农产品附加值,这是提升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

因此,应当引进先进的深加工技术,吸引更多的企业前来投资,面向不同农作物产品建设相应的深加工企业,从而形成新的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点。另外,针对目前积极发展的农村旅游产业,也需要将其作为农业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开发具有农村区域特色的农村旅游产业。例如,可以开发农村种植、休闲、观光、体验一体化旅游业,从而推动农村区域经济稳步增长。将加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大力推动乡村公路建设,鼓励更多农村居民参与到村镇公路建设中,投入更多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只有让农村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提升,才能使农村农产品走出去,也能够将先进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投资资源引进到农村,进而实现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目标。

(四)做好农村人才培养和金融扶持工作

农村人口综合素养和能力水平会對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要将做好农村人才培养作为核心工作。区域政府部门应当将大力推进农村基础教育,除了在素质教育阶段投入“重兵力”,还需要积极在农村开展人文教育,广泛宣传农村经济发展新思路、新政策,让全体农村人员都有良好的经济发展意识。针对优质大学生,要鼓励其到偏远农村进行支援建设,既可以从农村基础教育方面入手,也可以从农村农业种植方面入手,向农村人员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机械设备操作技术,从而提升农村农业种植水平,降低农村生产生活成本。另外,针对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来说,如何保证农村经济发展资金充裕性,也是极为关键的内容。为此,必须要给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做好金融扶持工作,地方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可以为农村合作社或者有信誉的集体与个人设计相应的金融产品,给农民的种植生产活动、企业创办活动提供相应金融资金支持,这样才能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积极性和持久性[2]。

新时期的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要站在全局角度上进行思考,做好统筹兼顾工作,客观看待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政府部门需要制定更多积极有效、切实可行的政策制度,大力推进现代化农村产业建设发展,坚持贯彻“一带一路”倡议,让优势地区农村带动弱势区域农村全面发展,实现人才、技术、经济等农业资源合作共享。积极发展农村特色旅游产业,增设农村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创新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村居民年收入,并做好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这样才能实现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远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J].乡村科技,2019(31):37-38.v

[2]刘佩圣.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对策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4):159-160.

猜你喜欢
协调发展制约因素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港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我国乒乓球运动消费的制约因素探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