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冰雪体育产业的支撑情况及发展路径研究

2021-09-10 07:22林正根姜欢环付哲敏
当代体育 2021年23期
关键词:滑雪场体育产业辽宁

林正根 姜欢环 付哲敏

辽宁冰雪产业虽不能说是本省的核心产业,但是,一直以来,该产业发展都是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巨大推动力。要想突破辽宁体育产业的桎梏,完成“三亿人上冰雪”的美好愿望,必须从优化现有冰雪产业入手。

从产业模式和产业自身情况来看,冰雪体育产业包括主体产业和附属产业两种类型,前者包括冰雪有关的运营和管理项目,如冰雪竞技训练、娱乐项目等;后

辽宁冰雪产业虽不能说是本省的核心产业,但是,一直以来,该产业发展都是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巨大推动力。要想突破辽宁体育产业的桎梏,完成“三亿人上冰雪”的美好愿望,必须从优化现有冰雪产业入手。

从产业模式和产业自身情况来看,冰雪体育产业包括主体产业和附属产业两种类型,前者包括冰雪有关的运营和管理项目,如冰雪竞技训练、娱乐项目等;后者包括滑雪设备和装备的经营、滑雪场馆的经营以及旅游项目运营等。因此,我省冰雪产业具有聚集、关联、联动、融合等特点。

1 在新冬奥周期中辽宁冰雪体育产业的支撑需求

冰雪产业本身具有复杂性,因此,在冬奥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必须掌握我省产业的客观需求发展情况。

1.1 国外体育产业的定位

国外体育产业的发展多是围绕消费者的需求来进行的,消费者的是核心,也是完善的目标,各国根据本国的社会情况侧重有所不同。从国外一些文献研究显示,各国普遍认同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认为其包括主导产品,也包括辅助行业,其发展重点视国家情况不同而有所侧重。我国采取市场协调以及政府主导和参与的模式进行体育产业市场的发展,此点与国外不尽相同。

1.2 辽宁冰雪体育产业的总体情况

与国外冰雪体育产业比较而言,我省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近年来属于新兴产业。辽宁冰雪产业的具体领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冰雪旅游产业、冰雪文化产业和冰雪体育产业,其中冰雪旅游占据绝大部分。

目前辽宁发展较好、优势明显的是由沈阳旅游集团投资运营的六大主题活动:包括棋盘山冰雪大世界、关东影视城2019“盛京灯会”、“2019沈阳国际文化彩灯节”、“辽宁省第三届高山滑雪锦标赛”、中国·辽宁全国媒体人高山滑雪邀请赛暨沈阳市首届国际青少年滑雪邀请赛体育赛事、首届东北亚乐光滑。该企业非常重视冰雪运动,力图打造沈阳冰雪文化园。沈阳市辽宁的省会,2018-2019年冰雪节期间,该市旅游接待客流量3842.9万人次,同比增长26.3%,旅游活动综合收入8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与此同时,冰雪旅游也带动了冰雪旅游投资的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冰雪节的150余项旅游活动中,社会企业投资运营的旅游项目达89.3%;今年冰雪节的138项旅游活动中,社会企业投资运营的旅游项目达76.8%,两年总投资累计均超过亿元人民币。冰雪旅游不仅丰富了沈阳冬季文化生活,也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动能。

2 我省竞技与大众冰雪产业资源整合共享发展模式中的优势与不足

2.1 存在的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他在东北三省考察及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做了重要指示,即要利用优势,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全面提升冰雪旅游的竞争力。因此,辽宁冰雪产业存在以下优势。

2.1.1 冬奥会以及国家冰雪热的契机

2022中国将举办冬奥会,完成“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辽宁冰雪产业将迎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这是东北的机遇,也是辽宁的机遇,在“东进南展西扩”战略指引下,务必抓住冰雪热的契机。

2.1.2 区域优势

2019年,我国冰雪产业发展白皮书中统计和分析了全国各省市的滑雪数据,在场馆数量方面,辽宁位列第9,有38个滑雪场,第一名的黑龙江的数量为124;在滑雪人次方面,辽宁位于中游,远远低于河北省的243人次;在人次增额方面,辽宁为负增长,而增长率最高的是湖北省。由此可见,辽宁虽然有区域优势,但是发展步伐较慢。辽宁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通往关东地区的综合枢纽省份。我们应该立足此优势,发展特色项目。

2.1.3 交通优势

辽宁各地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民用航空港和“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沈阳、大连机场运营航线连接着50余个国内城市和30余個国际城市,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铁路、公路、航空交通枢纽中心。

2.1.4 环境和气候优势

辽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省会沈阳冬季冰雪期从本年度的11月至次年3月初,平均120天,最多可达150天左右。与哈尔滨和长春两地相比来看,天气晴朗度更适宜户外活动。在环境方面,辽宁有老工业基地的基础,有浑河、温泉、森林等广博的资源,非常适合发展冰雪事业和产业。

2.2 存在的不足

一直以来,因为辽宁冰雪产业发展体制和机制存在缺陷,对相关产业开发的力度不够,存在许多乱象和问题,主要如下:

2.2.1 冰雪产业的联动机制不全

目前,辽宁冰雪产业尚未形成有机的部门间的联动机制,各自为政的缺电非常明显。突出表现为教育部门、体育单位以及基层部门缺乏沟通与合作,尤其从投资方角度来看,无法找到专职负责人和联系人,实施冰雪推广活动中,遇到的阻力太多,因此各项活动的效果欠佳。

2.2.2 市场乱象多

辽宁各地区乃至各场所纷纷推出冰雪娱乐项目,如各种冰雪嘉年华、冰雪大世界星罗棋布,规模档次参差不齐,没有突出的精品或冰雪地标性项目,缺乏领跑动力和差异、特色。许多地方沿用几十年开展活动的方法,忽略参与者的感受和诉求。同时,政府部门缺少监管或无法监管,任留民间组织自生自灭,没有扶植和帮助。换言之,辽宁对市场主体的保护和培养意识薄弱,没有政策扶持,政府服务意识不到位。

2.2.3 代表性滑雪旅游度假区数量不足,同质化严重

2019年,辽宁共有滑雪场38所,从年份发展情况来看,数量没有增加。从经营项目和内容来看,缺乏大型冰雪度假区的引领,难以形成多元化的经营方式,难以发挥辽宁区域示范作用,从而制约了结构优化进程,导致我省体育产业关联效应落后。

3 探讨我省竞技带动大众冰雪产业的共赢发展路径

近年来,以沈阳、大连等为代表的辽宁政府陆续出台了一些发展冰雪旅游产业的相关政策、专项规划。呈现出冰雪项目多,特色产品少;游客数量多,消费收入少;节庆活动多,特色品牌少等现象,总体来看“小、散、乱”等情况仍然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因此,建议从以下方法强化我省冰雪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3.1 提高的先决条件是整体科学规划

改革之初和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开发战略以来,辽宁地区曾出台过不同时期的发展规划,因此,在新时期,建立辽宁冰雪体育产业整体规划、综合布局就显得非常必要了。我们要从顶层设计上科学布局、加强管理、统筹规划,进一步对我省冰雪资源、冰雪项目、冰雪活动加快整合并进行优化配置,以提升整体品质,形成品牌效应。

3.2 提高的重要基础是人才储备的培养和发展环境的建设

辽宁地区冰雪体育产业发展没有突飞猛进的原因与后备人才储备不够、人才流失、场馆设施落后、经济投入不足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当务之急是制定优惠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政策,用感情、事业、待遇、环境等系列政策加大吸引人才的力度,以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3.3 形成品牌意识与效应

辽宁地区的代表项目是棋盘山冰雪大世界,其为沈阳市冰雪节开幕式永久会址,历年冰雪节中,主会场活动和开幕式均在市文旅局统一指导、策划下,由棋盘山冰雪大世界承办,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应该继续做大、做强。因此,辽宁旅游专项资金的使用中,应对冰雪旅游给予一定比例倾斜,建议对以冰雪大世界为代表的龙头项目加大补贴支持力度,以协助企业快速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冰雪运动的推广,辽宁地区已成立多家冰雪俱乐部。目前,主要有东北亚滑雪场、棋盘山文化产业集团、怪坡滑雪场有限公司、雷奥体育文化有限公司等30余家从事冰雪方面的企业及俱乐部。其中,三家大型滑雪场各自占地面积超20万平方米,东北亚滑雪场注册资金1700余万元,棋盘山滑雪场企业规模超200人,怪坡滑雪场年营业收入超2000万元,华润万象城冰场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下的分支机构,企业规模超过60人。近三年,随着冰雪项目的宣传及推动,各企业抓住机遇,找准自身存在的问题,其经营呈良好上升态势,随着群众对冰雪项目的认知度越来越高,相关产业将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相信通过政府、社会联合发展市场的产业路径后,辽宁冰雪产业定会补充短板,缩短差距,协调共进,必会将辽宁冰雪体育事业的发展推向新的起点。

课题:《新冬奥周期背景下我省竞技带动大众冰雪体育产业联动发展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20CTY006。

通讯作者:付哲敏

(作者单位:沈阳体育学院)

者包括滑雪设备和装备的经营、滑雪场馆的经营以及旅游项目运营等。因此,我省冰雪产业具有聚集、关联、联动、融合等特点。

1 在新冬奥周期中辽宁冰雪体育产业的支撑需求

冰雪产业本身具有复杂性,因此,在冬奥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必须掌握我省产业的客观需求发展情况。

1.1 国外体育产业的定位

国外体育产业的发展多是围绕消费者的需求来进行的,消费者的是核心,也是完善的目标,各国根据本国的社会情况侧重有所不同。从国外一些文献研究显示,各国普遍认同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认为其包括主导产品,也包括辅助行业,其发展重点视国家情况不同而有所侧重。我国采取市场协调以及政府主导和参与的模式进行体育产业市场的发展,此点与国外不尽相同。

1.2 辽宁冰雪体育产业的总体情况

与国外冰雪体育产业比较而言,我省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近年来属于新兴产业。辽宁冰雪产业的具体领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冰雪旅游产业、冰雪文化产业和冰雪体育产业,其中冰雪旅游占据绝大部分。

目前辽宁发展较好、优势明显的是由沈阳旅游集团投资运营的六大主题活动:包括棋盘山冰雪大世界、关东影视城2019“盛京灯会”、“2019沈阳国际文化彩灯节”、“辽宁省第三届高山滑雪锦标赛”、中国·辽宁全国媒体人高山滑雪邀请赛暨沈阳市首届国际青少年滑雪邀请赛体育赛事、首届东北亚乐光滑。该企业非常重视冰雪运动,力图打造沈阳冰雪文化园。沈阳市辽宁的省会,2018-2019年冰雪节期间,该市旅游接待客流量3842.9万人次,同比增长26.3%,旅游活动综合收入8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与此同时,冰雪旅游也带动了冰雪旅游投资的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冰雪节的150余项旅游活动中,社会企业投资运营的旅游项目达89.3%;今年冰雪节的138项旅游活动中,社会企业投资运营的旅游项目达76.8%,两年总投资累计均超过亿元人民币。冰雪旅游不仅丰富了沈阳冬季文化生活,也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动能。

2 我省竞技与大众冰雪产业资源整合共享发展模式中的优势与不足

2.1 存在的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他在东北三省考察及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做了重要指示,即要利用优势,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全面提升冰雪旅游的竞争力。因此,辽宁冰雪产业存在以下优势。

2.1.1 冬奥会以及国家冰雪热的契机

2022中国将举办冬奥会,完成“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辽宁冰雪产业将迎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这是东北的机遇,也是辽宁的机遇,在“东进南展西扩”战略指引下,务必抓住冰雪熱的契机。

2.1.2 区域优势

2019年,我国冰雪产业发展白皮书中统计和分析了全国各省市的滑雪数据,在场馆数量方面,辽宁位列第9,有38个滑雪场,第一名的黑龙江的数量为124;在滑雪人次方面,辽宁位于中游,远远低于河北省的243人次;在人次增额方面,辽宁为负增长,而增长率最高的是湖北省。由此可见,辽宁虽然有区域优势,但是发展步伐较慢。辽宁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通往关东地区的综合枢纽省份。我们应该立足此优势,发展特色项目。

2.1.3 交通优势

辽宁各地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民用航空港和“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沈阳、大连机场运营航线连接着50余个国内城市和30余个国际城市,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铁路、公路、航空交通枢纽中心。

2.1.4 环境和气候优势

辽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省会沈阳冬季冰雪期从本年度的11月至次年3月初,平均120天,最多可达150天左右。与哈尔滨和长春两地相比来看,天气晴朗度更适宜户外活动。在环境方面,辽宁有老工业基地的基础,有浑河、温泉、森林等广博的资源,非常适合发展冰雪事业和产业。

2.2 存在的不足

一直以来,因为辽宁冰雪产业发展体制和机制存在缺陷,对相关产业开发的力度不够,存在许多乱象和问题,主要如下:

2.2.1 冰雪产业的联动机制不全

目前,辽宁冰雪产业尚未形成有机的部门间的联动机制,各自为政的缺电非常明显。突出表现为教育部门、体育单位以及基层部门缺乏沟通与合作,尤其从投资方角度来看,无法找到专职负责人和联系人,实施冰雪推广活动中,遇到的阻力太多,因此各项活动的效果欠佳。

2.2.2 市场乱象多

辽宁各地区乃至各场所纷纷推出冰雪娱乐项目,如各种冰雪嘉年华、冰雪大世界星罗棋布,规模档次参差不齐,没有突出的精品或冰雪地标性项目,缺乏领跑动力和差异、特色。许多地方沿用几十年开展活动的方法,忽略参与者的感受和诉求。同时,政府部门缺少监管或无法监管,任留民间组织自生自灭,没有扶植和帮助。换言之,辽宁对市场主体的保护和培养意识薄弱,没有政策扶持,政府服务意识不到位。

2.2.3 代表性滑雪旅游度假区数量不足,同质化严重

2019年,辽宁共有滑雪场38所,从年份发展情况来看,数量没有增加。从经营项目和内容来看,缺乏大型冰雪度假区的引领,难以形成多元化的经营方式,难以发挥辽宁区域示范作用,从而制约了结构优化进程,导致我省体育产业关联效应落后。

3 探讨我省竞技带动大众冰雪产业的共赢发展路径

近年来,以沈阳、大连等为代表的辽宁政府陆续出台了一些发展冰雪旅游产业的相关政策、专项规划。呈现出冰雪项目多,特色产品少;游客数量多,消费收入少;节庆活动多,特色品牌少等现象,总体来看“小、散、乱”等情况仍然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因此,建议从以下方法强化我省冰雪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3.1 提高的先决条件是整体科学规划

改革之初和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开发战略以来,辽宁地区曾出台过不同时期的发展规划,因此,在新时期,建立辽宁冰雪体育产业整体规划、综合布局就显得非常必要了。我们要从顶层设计上科学布局、加强管理、统筹规划,进一步对我省冰雪资源、冰雪项目、冰雪活动加快整合并进行优化配置,以提升整体品质,形成品牌效应。

3.2 提高的重要基础是人才储备的培养和发展环境的建设

辽宁地区冰雪体育产业发展没有突飞猛进的原因与后备人才储备不够、人才流失、场馆设施落后、经济投入不足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当务之急是制定优惠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政策,用感情、事业、待遇、环境等系列政策加大吸引人才的力度,以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3.3 形成品牌意识与效应

辽宁地区的代表项目是棋盘山冰雪大世界,其为沈阳市冰雪节开幕式永久会址,历年冰雪节中,主会场活动和开幕式均在市文旅局统一指导、策划下,由棋盘山冰雪大世界承办,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应该继续做大、做强。因此,辽宁旅游专项资金的使用中,应对冰雪旅游给予一定比例倾斜,建议对以冰雪大世界为代表的龙头项目加大补贴支持力度,以协助企业快速良性发展。

綜上所述,随着冰雪运动的推广,辽宁地区已成立多家冰雪俱乐部。目前,主要有东北亚滑雪场、棋盘山文化产业集团、怪坡滑雪场有限公司、雷奥体育文化有限公司等30余家从事冰雪方面的企业及俱乐部。其中,三家大型滑雪场各自占地面积超20万平方米,东北亚滑雪场注册资金1700余万元,棋盘山滑雪场企业规模超200人,怪坡滑雪场年营业收入超2000万元,华润万象城冰场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下的分支机构,企业规模超过60人。近三年,随着冰雪项目的宣传及推动,各企业抓住机遇,找准自身存在的问题,其经营呈良好上升态势,随着群众对冰雪项目的认知度越来越高,相关产业将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相信通过政府、社会联合发展市场的产业路径后,辽宁冰雪产业定会补充短板,缩短差距,协调共进,必会将辽宁冰雪体育事业的发展推向新的起点。

课题:《新冬奥周期背景下我省竞技带动大众冰雪体育产业联动发展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20CTY006。

通讯作者:付哲敏

(作者单位:沈阳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滑雪场体育产业辽宁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演进与效果评价
读辽宁 爱辽宁
课外滑雪场
体育产业之篮球
滑雪场上的狂欢
人生哲理等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雪山历险记
辽宁出版集团
新疆3s级滑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