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疑问设置技巧之我见

2021-09-10 06:43车培娅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5期
关键词:英语教师原则意义

车培娅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设疑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设疑得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及发展学生的智力都大有裨益。本文首先阐述了在英语课堂中设置疑问的意义: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其次,对如何设疑,需要遵守哪些原则,从心理角度出发指出了六条基本原则:以旧带新原则、适度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适时回答原则、积极引导原则、欣赏式的评价性原则等等;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执教经验提出了提高英语教师课堂设疑技巧的策略,主要措施有:仔细制定设疑的步骤、精心设计设疑的内容、精心设计设疑的内容,以期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巧妙而新颖的导入疑问,从而使英语课堂教学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关键词:英语教师;课堂设疑;意义;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261

引言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有效提高课堂 40 分钟效率,而设疑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环节,因为“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就被激活。”人文主义的语言教学观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课堂活动成为“学生体验情感的场所”。而设疑为课堂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个兴奋点,设疑是英语交际活动的催化剂,设疑得体,往往能够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引导学生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意义

(一)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中学阶段正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他们不满足于成年人对事物现象的描绘和解释,不轻信别人,而要自己去研究和探索未知的世界。他们希望能独立地思考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渴望凭着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来获得别人的尊重,教师要尊重学生要求独立思考和表现自我的需求,在他们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要急于把学习的结论直接灌输给他们,而应该通过引导、研讨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和获取知识,课堂中通过设置问题进行教学就是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一种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还比较贫乏,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还不强,所以造成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往往比较肤浅或具有片面性,如毫无根据的争论、观点偏激等,但教师要珍惜学生思维中可贵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善于鼓励和引导他们去探索问题,使他们既增长了知识和提高了思维能力,又满足了他们要求独立和获得尊重的心理需求,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以顺利渡过青年期。

(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受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作为学习动机的心理因素,主要是学习需要,而需要和内驱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个概念。[1]学生因学习的需要,就会产生内驱力的刺激,内驅力刺激引起反应,反应导致需要的满足。但学生仅有学习的需要是不够的,还要有激起这种需要的条件,使学习的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变成唤醒状态,这是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寻求学习需要满足的基础。

学问,一半在学,一半在问。问疑则是入道之萌芽。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问题就是一种悬念,给人的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想念和挂念,它具有很大的诱惑力,极易使人产生一种跃跃欲试和急于得知结果的期待心理。[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设置的问题,就是要引起学生对问题产生“结果到底如何”的好奇心,从而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悬念心理,使他们的学习需要从潜在状态激活到唤醒状态,刺激学习的内驱力,以一种急迫的期待心理去从事学习,这样,就能真正引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诱发和激起学生的学习需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动机水平。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创造机会尽量满足他们这方面的需求,既要在教学中坚持运用设疑教学策略,又要使设置的问题在难度上有不同的层次,让全体学生都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当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后,一旦自己得出问题的正确答案,就会体验到成功后的愉快情感,这种情感又会反过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愉快情感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真正对学习起持久的促进作用的是认知内驱力,它是以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内在学习动机。运用设疑教学策略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能在学习中主动地去知疑、探疑和解疑,以真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水平。

二、英语教师课堂设疑的基本原则

(一)以旧带新原则

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思维,用设疑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教育学家Collins(1977)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尝试使用“苏格拉底式谈话法”,即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进而更好地获取新的知识。以下是Collins,在课堂上与学生就种植稻米所进行的一系列问答式对话:

老师:在北美,哪些地区可以种植稻米呢?

学生:路易斯安纳州。

老师:为什么那里可以呢?

学生:因为那里有丰富的水源。我认为稻米能够吸取足够的水分而生长。

老师:很好,那么你认为华盛顿和奥尔良这两个州能种植稻米吗?

学生:哦,我认为不能。

老师:为什么呢?

学生:那里倒是有大量的水,但是有两个因素决定这两个州不适合稻米生长:第一是气候不适合,第二,我认为那里的土地也不够平整。要想种植水稻,首先应该具备平整的土地,这样才能进行灌溉,进而种植作物。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苏格拉底式谈话”是在轻松而融洽的氛围中,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推理并主动地寻求答案的。课堂提间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设疑、回答、评价,其中以设疑最为关键。在Collins与学生的这段对话中,他很好地使学生既复习了所学的知识,又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掌握了新知识。

(二)适度原则

设疑的时机应多选择在语言材料引人,知识信息集中,巩固强化所学知识,学生稍有疲倦,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等时候。然后,根据情况设定不同程度,或难或易,或诙谐或凝重的问题,这样才不会使学生的大脑过度劳累,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

结论

综上所述,说明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设置问题的教学策略来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或其他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水平,促进他们各种思维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教是为了不教。为了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的能力以有利于他们以后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仅仅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探疑解疑的学习策略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培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地去设疑知疑的学习策略,这样才能使他们踏上社会以后在学习和工作中能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还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去探索这方面的教育教学规律,能为祖国不断培养出更出色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黎凤玲.英语课堂教学设疑探讨[J].外语教研.2008,(25).

[2] 刘文哲.透视英语课堂提问技巧[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2).

[3] 周永兰.小议英语课堂教学导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1,(3).

猜你喜欢
英语教师原则意义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论小学英语教学对小学英语教师素质要求
大学英语教师出国进修的有效性调查与研究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教师知识理论视域下的高校青年英语教师教材自主能力调查研究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