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化学课堂中德育的渗透方法

2021-09-10 07:22卢宏光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3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化学德育

卢宏光

摘要:化学在初中阶段是一门必修课,也是理科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化学课堂上,要想让德育的渗透效果更为理想,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基于此,笔者将就自己多年的初中化学教育经验,探讨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充分渗透德育。

关键词:初中化学;德育渗透

化学教师应该将德育作为化学教育的一部分,充分运用丰富的德育素材。在讲授初中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开展德育,注重为学生挖掘化学课本中的德育因素,并且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途径,将德育和化学课程整合起来,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利用事例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怀

教师在化学课堂上可以介绍一些我国化学家在該学科领域获得的卓著成就,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分析,激发学生内在的民族情怀,让学生产生更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教师除了从课本知识出发给学生进行细致的解读,也可以适当进行教学延伸,引入一些课外的辅助资料,比如,给学生介绍我国科研人员的小故事,让学生感受他们坚忍不拔的品质。这会让学生建立更加全面系统的学习认识,不断加强学生的民族情感,让学生的背景知识积累更加丰富。比如,在讲解《化学与生活》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人工合成胰岛素的故事,即我国科学家敢于攻关、另辟新径进行研究,最终合成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新物质—人工合成胰岛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勇于创新、坚忍不拔的科研精神。在给学生讲解这个事例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内在的民族认同感,还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在任何领域要想取得卓越的成就,艰苦卓绝的努力和付出必不可少。这可以树立学生积极正面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养成好的治学精神,促使学生在化学课程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二、选择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的意识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水资源等。教师在讲授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与资源相关的热点问题,不断向学生渗透德育,让学生认识到资源缺乏可能带来的后果,激发学生的环保观念,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并且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同时,在当前的初中化学课程中有很多环境方面的知识,教师在讲授这方面的知识时,应引导学生探讨当前社会中的资源问题,教育学生珍惜资源,最大程度上保护周围的环境。

三、在化学实验中,传递严谨的科学态度品质

要想获得某一真理,实践是唯一的途径。在化学这门学科中,实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是将化学从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最常用方法,而在如今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无法亲自完成化学实验,化学课程安排的实验课大都是由教师在讲台上进行操作,学生在讲台下面观看,这样不但无法获得直观的实验感受,也无法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化学知识的内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第一,许多传统的教育方式只注重应试而忽略了实践,因此对化学实验的安排都是简单带过,或是由教师简单操作给学生看,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了题海战术上;第二,有些学校的硬件设备并不完善,无法做到让每位同学都能有机会动手操作实验。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此倡导,有设备条件的学校,一定要重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将实际的操作落实到位,化学的德育才能水到渠成,如果学生都无法亲自操作,又何谈用实践检验真理。在每个月内至少要安排一至两次化学实验课,让学生在实验中深入理解化学知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受到德育的熏陶。对于实验设备不够的学校,教师可以尽量为学生创造实践条件,比如将学生分成几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一方面可以减少对实验器材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实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让德育的思想深刻影响学生。

四、言传身教,从自己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环境的作用对学生德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要想在化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首先对自己提出一个较高的品德要求,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为学生做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会不知不觉受教师的熏陶。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倘若自己无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三观,又何谈德育。为此,教师需要在课余多阅读有关德育的书籍,在提升自己道德品质的同时,也可以参考其他人是如何将德育渗透到日常教学生活中的,吸收他人优秀的经验,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其次,教师也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环境。环境往往能对身处其中的人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环境的好坏可以很大程度上决定小到个人的道德品质,大到整个班级的班风。当一个班级内的同学都能保持良好的德育意识时,大家会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如果其中有人做一些违背德育思想的事,其他同学也会及时帮助他指出,形成一个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良好学习氛围、德育氛围,对化学学科的德育渗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精益求精,提高思想道德水平;针对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需帮助他们制订近期及长远的学习计划,不断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德育知识,激发这部分学生的进取精神;针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应该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总而言之,德育作为现代素质教育的必要要求之一,需要深入渗透到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化学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将化学知识与德育知识整合起来;选择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的观念;将德育思想与化学知识相结合,向学生传递正面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品质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斯淼. 深挖教材,细掘德育——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C]. .中学教育科研学术成果集(2019年第三季度).: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9:37-38.

[2]李德虎.教书先教人,育才先育德——谈初中化学德育的渗透[J].亚太教育,2019(06):56.

[3]韩鹏.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与方法[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08):39.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化学德育
品质培养势在必行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奇妙的化学
“好奇”的代价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