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岸与彼岸之间问津讲坛第77期主讲人杨仲达先生侧记

2021-09-10 07:22清泉
藏书报 2021年2期

清泉

我与杨仲达相识于1998年仲夏,时以战士身份同入享有盛誉的军艺文学系。他来自空军驻天津某部,我则来自沈阳军区驻塞北某部。幸会于京,恰同学少年,又加之忝列军队未来作家之列,自信从此可以阔论名家,追步先贤。我俩脾气相近,他性傲岸,我性狷狂,彼此大有李杜相惜之感。

魏公村

1998年那个碧空如照的深秋,我辈于海淀区白石桥路34号的魏公村,开始了最初的文学朝圣。其时,早有同门前贤委身此斗斋,佳作迭出。当时全班俱着一身咔叽布的绿军装,顶着张张率真轻狂的脸,均热衷创作这门手艺,昼夜操翰不懈,竟日比拼不止。入学伊始,仲达率先在军内外刊物小试牛刀,成为我辈翘楚,君亦据此深以为负。我亦不甘殿后,稍顷作品陆续付之版牍,于是二人并辔,往往使人侧目。

那时,我辈视野日阔,野心日涨。因就读的几乎是全天下最散淡的人文院校,文学系领导为照顾大家开夜车出战果,几乎从不严格要求限时熄灯,这令其他系的同学艳羡不已。就在绝大多数同学挑灯夜读、挥笔酣战之时,仲达已然于榻上坦腹安眠——他似乎已腹纳千古,天下几无可读之书了。其时,同学大都在关注西方文论或各种文学流派的作品,他却不以为然。他也不是不读书,但看的却是些唐诗宋词,再或是历代诗话以及笔记小说之类,往往令人起疑,这些对于写作是否可以起到直接作用?通过持久的“话疗夜晤”,我乃知仲达涉猎甚广,我所读范围和他交集颇多,亦所谓惺惺相惜之实例也。他阅读的口味甚刁,当代名家他偏爱者寡,但苏童、莫言、余华、王安忆、张承志,我们均曾谈及。他自幼喜好辞章,在北空某师政治部当电影放映员时,居住在师部礼堂的狭长斗室里,一室孤悬,室外有台,故他自诩为“得月楼”。工作之余,他倾大量时间读书,成为他青年时代重要的夯基阶段。及抵文学系之后,他反倒并不重视死学问,而把更多精力放在写作和闲逛上。

在写作上,仲达是勤奋的,他每每大课一下,迅疾跑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带着一本大绿色的稿纸,伏案于巨大的长条桌上开始遣词派句,指挥纸上兵马。我们处于从手书到电脑写作的转型时期,算是最后一代爬格人。仲达所用稿纸居然是自制的,因他家里有个小印刷作坊。那种纸面光滑、格子清晰的本子,带着独特的杨氏风格,而他遒劲奔放、洒脱流畅的行楷流泻其上,有如汉拓,自带古风,每每为我辈所激赏。窃以为,鄙人硬笔书法差可自慰,与仲达书迹相比各有章法,但我于杨君常不吝赞语。出于一种偏爱,我认为他是那届文学系硬笔字写得最好的,但他却不以为然,常觉得我在打诳语。他从不用圆珠笔或自来水笔,而只用钢笔,且须饱蘸浓墨——他从不给钢笔注水,而是随手端着个墨水瓶子,这是他的端砚,置于案上,打开盖子,举笔蘸之,然后提出书写,这样往往墨水蘸多,又须甩得出来,所以在他写作时的桌椅之侧,总有串串墨迹,成为他的独特标识。

一个字写得奔洒且写作上有怪癖的人,文章自不待言——他过于雕琢、过于奔放的文风,对自我风格形成了自戕,一如诗鬼李贺;再加之作品低产,而其又不愿意在文学圈内仰人鼻息,故而最终没有在文学之路上博得噪名,这倒不是他个人的悲哀,而实在是我的遗憾。

嘉峪关

我曾与仲达同游嘉峪关,那是万里长城的一个重要关隘,当时只道寻常,后来才知此番游学,一生又能有几回?那是新世纪之初,文学系毕业实习,我辈同赴西域“取经”。我在酒泉监狱武警驻监中队,仲达在武警酒泉市中队,都挂职任副指导员,但实际目的是采风,搜集监狱和驻地相关部队的素材进行创作。我于一个早春的夜晚,从酒泉监狱骑行至武警酒泉市中队,给仲达送去苏童的长篇小说《米》。这其实是一句隐喻,在孤寂的大西北,是我,给他送去了最丰富的精神食粮。我们毕业分配在即,两个平民子弟,彷徨于祁连山间,漫行于冰峰之前,勾愁于党河之侧,幽思于戈壁之腹,各自在煎熬中等待分配结果。当时我拟留某军内出版社,他拟赴某文艺出版社,然而最终都功败垂成,我们各自回到了惯于浇筑汗水捶打青春的土地。

毕业,如同一把无情的剪刀,把全班铰得海角天涯,知交零落。我一毕业,就无可逃遁地去了苦寒的黑龙江某部,养猪种菜,爬冰卧雪,抗洪排险,烹文煮泣。仲达则在多次沟通留京无望后,在众多编辑的惋惜声中怅然去了空军驻潍坊某部。我在历经基层八年锤炼后重返京都,其中涩苦,冷暖自知。而仲达的人生,则兜转数番:从野战部队苦熬转业,卸却戎装,卸去创伤,甚至卸掉了那只蘸水的,属于青春和文学标识的钢笔。

仲达转业到天津市档案馆,编辑《天津档案》杂志。未久他即专赴沈阳,携带他所编辑之刊物,命我阅之评之并嘉许之。那只是一份内刊,他却兢兢业业,视如己出。那是一份档案专业杂志,除刊发政策法规、专业论文之外,尚载有津门历史掌故微文,他热衷那些人物专访或档案文化之类的短章,用的是当年的文学功底,于我看来,这之于他,实在是一种“暴殄天珍”。

仲达在留京不成,转业不允,在基层郁度五年時光之后,终于回归他的母城与故土,有了那样一份文字归属。他曾在总部文化名刊有过短暂难忘的逗留,其后的种种曲折,也未能降低他对于编辑职业的喜好,即或是一份小小的内刊。

与我同登嘉峪雄关,凭栏吊古、酬唱人生的仲达君已然远遁,青春如电,白云苍狗。

八里台

后来,闻之仲达跻身津门文史界,青眼史料掌故之章,也做些个出镜讲座云云,譬如这次走上问津讲坛,这都使我大感讶异,当我偶或看到他所发的讲座图文,更惶惶然为之捏一把汗。故纸堆里探虚实,板凳要坐十年冷。因为我辈均为创作出身,虽然他也自诩胸有大道,但那毕竟不是我辈的童子功、应手器。他改头换面的姿态,他广为涉猎的领域,都使我感到惊惧。因为在我看来,他固可露一手、玩一票,但至多是蜻蜓点水而非浸淫其间。这正如乔丹固然打过棒球,科比也曾钟情绿茵场,但毕竟,篮坛才是他们灵肉的祭坛和疆场。我固执地认为,仲达转涉过多而行之不远,其缘由主要是两个:一方面是学养先天不足,出身于行伍之间,劳形于案牍之畔,所谓学问只是偶然间的电光火石而已;而另一方面,我深感不断“转场”可能对他的才华造成了无谓耗损,他更应属于形象思维的特殊创造者。

我持此说,不知仲达以为然否,于我则心坦坦焉。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天津地方史研究于仲达来说是走上了歧路——依我观之,是他的某些不思进取;于他看来,则可能是完成本职,甚至已经乐不思蜀,并且完全醉心其间。

我坚信“人过四十不学艺”之理,在这个不尴不尬的年龄,他可以说是几无卓建,亦无大块文章,仍然是就着一些小品文和豆腐干交混对饮,我在内心对他充满了不解不惑,更多的则是惋惜。

仲达原本是早慧之人,但我目之所及却是其日渐衰微,或许将来,他可以炼为晚成之器,然而至今,我未窥其裂变之象,更重要的是,在持续接受时间的锻打之后,他,会有成型的自觉吗?

我闻档案馆面对南开大学西南村,院外是天津市区仅存的一片小树林。此林地近八里台,是天津旧时著名的风景区,不知台上的风景今何在?这处已日益遥远的台子,虽说不大,但是对于风景来说,其实也当别有一番气象了。仲达,你内心的风景,在哪儿?

团泊洼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洼淀纵横,而诸多的洼中,以团泊洼最享殊名,这全赖诗人郭小川的一首《团泊洼的秋天》。同窗数载,我知仲达甚喜小川,我也曾无数次自觉或被迫聆听他对这首诗的吟咏,这首诗已深深镌刻进我辈青春的底座。

不知与小川的诗有无羁牵,听说仲达远离城市,在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洼买了一栋“静庐”,这又使我讶异。这是他的思路,不为世俗所困。他从城里到城外,每天往返近两个小时,虽说不算很遥远,但却要经历一段高速,穿越独流减河——每当横越减河大桥时,往往是日升日落时分,长天红霞,溶于一水。而每到周末休息,他就不再进城,而是在书房里,躲进小楼自成一统。但他不是登楼,而是下楼,在他地下室的书房。书房有一方敞亮的天窗,可以望见铁树、丝瓜架和三角梅。他书房里的书并不多,大约未到一万册,且多为文学和天津乡邦文献。我了解仲达是不求苦读的,我辈出身于行伍草莽,信奉“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所谓文字生涯,也练达于人生的起承转合之隙。

我切知,书房虽幽,可藏巨贾;天窗虽微,可观万象。

一个人40多岁就怡然自处,必有他卓然不群的一面。作為同道偕行,多年来,我辈多少洞悉到一个文坛圈子的存在,也曾试图厕身其间,但后来,在和时光的面壁和对弈中,我与他都选择了退避。我居京华,因工作缘故不得不仍有丝缕之牵,而仲达则坚守寂寞之道。其实,我对他仍心怀期许,从名刊退至基层,从基层转至冷门,从冷门兼及旁门,最后又从天津卫退守团泊洼,他实在已是退无可退,也无须再退了。我固信,在临水而居背水而战的这片洼淀之中,仲达会重新走出。

他不在此岸,他也不在彼岸,他正在中流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