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报功能定位及发展策略

2021-09-10 07:22付哈利
传播与版权 2021年2期
关键词:功能定位学报双一流

付哈利

[摘要]高校学报是我国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学术期刊的半壁江山。然而,近20年来,高校学报发展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全、散、弱、小”是高校学报,尤其是地方高校学报的普遍特点。“双一流”建设的启动给高校学报带了新契机,地方高校学报应围绕“双一流”建设,依托本校一流学科,突出地方性和育人性,压实编委会职责,调整编辑队伍结构,提高人才效能,实现地方高校学报的华丽转身。

[关键词] “双一流”;学报;功能定位;发展策略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主要任务,学报作为展示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窗口,理应参与到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做一流学科的品牌代言人。反之,“双一流”建设为高校学报提供优质稿源、人才支撑等丰富的学术资源,从而促进高校学报高质量发展。2019年,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拉开了世界一流期刊建设和培育的序幕。在当前国家推进一流期刊建设的大背景中,高校学报能否创新办刊机制,突出地方性和育人性,扩展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引领和推动一流学科发展,使学报发展与学科建设相存相依,共生共荣,是决定高校学报能否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谋求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高校学报应抓住“双一流”建设的良好机遇,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中,化解边缘化尴尬地位,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地方性高校学报的现实挑战

自1906年由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前身)创办第一份高校学报《东吴月报》以来,我国高校学报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纵观其走过的百年历程,高校学报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构建学术交流平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照新时代对学术期刊发展的新要求,地方性高校学报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譬如,刊物数量庞大而整体质量不高,多学科综合呈现而特色不突出,地方性研究的欠缺使学报难以脱颖而出,融入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积极性不足导致地位越来越边缘化,以及编辑队伍结构不合理、办刊经费紧缺等问题使其在新时代期刊建设中面临诸多挑战。

二、“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报的功能定位

目前,高校学报占据整个学术期刊的半壁江山,数量如此庞大的学报,质量却令人担忧。尤其是近20年来,高校学报质量发展存在一系列问题,“全、散、弱、小”是高校学报,尤其是地方学报的普遍特点。2002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就提出高校学报应该走特色化发展道路研究。同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提出高校学报改革的三种路径:“倡导高校学报走整合之路,创办代表我国高校哲学社會科学学术水平的专业性学报;鼓励若干高校社科学报进行合作或联合,走联合之路,把刊物做大做强;支持高校社科学报在保持各高校主办的现有格局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各地和各校的实际和特色,创办特色栏目和名牌栏目,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由于办刊条件的限制,目前,除了为数不多的重点大学学报,多数高校学报不具备专业化办刊必需的基本条件。尤其是办学实力比较薄弱的地方性高校学报,让它们转化成能够服务乃至引领某个学科专业化、国际化的期刊,实在是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1]。联合办刊也因管理体制、资金以及实际操作等因素,目前难以大规模铺开。在国家一流期刊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学报要想有所突破,唯有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一)依托本校一流学科,开辟学报特色发展新路径

高校学报是依托学科而生的,其建立之初就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的,是展现高校学科建设成果的载体和窗口。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在这一功能定位之下,高校学报为了回应高校多学科发展的需要,糅合多学科的综合性学报便应运而生。然而,这种为多学科发展服务的办刊理念,极大地限制了学报的发展,是导致高校学报“千刊一面”的根本原因。“双一流”建设为高校学报破解发展困境提供了新的契机。首先,“双一流”带动高校创新发展模式,为学报提供新的办刊思路。其次,“双一流”建设为学报提供大量一流学科稿件,打破了学报以往各学科均衡的成果发表模式,集中服务于“双一流”特色学科栏目建设,借此扭转高校学报栏目雷同、选题重复和特色不强等现象。高校学报要抓住这一机遇,紧紧围绕一流学科建设这一主线,深入思考,重新确立刊物的办刊定位,增加与一流学科建设的黏合度,依靠一流学科建设影响力,吸引校内外优秀专家成为高校学报的作者、审稿专家和编委会成员等,凝练以一流学科为支撑的特色栏目,将版面集中在具有优势的一流学科相关栏目,舍弃部分没有竞争优势、无差异化的学科栏目,办出高校学报应有的特色和水平[2],打造“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撑平台。比如,《北京工业大学学报》依托学校土木工程一流学科建设,从2018年7月起,用两年时间录用土木工程学科的稿件65篇,为学报特色化发展奠定基础[3]。《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依托国家一流学科民族学、国家民委重点一级学科人类学重点开展民族学、人类学专题研究,连续三届入选全国百强社科期刊。

(二)突出地方性,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为地方经济文化服务是地方高校办学定位和育人目标之一。充分发挥学报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功能,突出地方性,以此来凸显特色,是学报特色化发展重要途径之一,是地方高校学报发展优势所在,也是其使命使然。2002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学报应根据各地和各校的实际和特色,创办特色栏目和品牌栏目”。地方学报利用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设立特色栏目,不仅可以弘扬传承地方文化,助推地方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而且还可以发挥特色品牌栏目“领头雁”的作用,以点带面,解决高校学报专业性不突出、特色不突显等问题。比如,《内蒙古大学学报》立足区域优势,设立了“蒙古学研究”栏目,主要刊发研究蒙古族或其他少数民族文学、历史、经济等方面的成果,该栏目成为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的栏目[4]。《闽江学院学报》积极推动闽文化研究,打造的精品栏目“闽文化研究”被评为第二届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在众多地方高校学报中脱颖而出。

(三)突出育人性,培养青年学者,为地方科研院所提供人才保障

高校学报扎根于高校,服务于高校,培养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一直都是高校学报的重要使命。《清华大学学报》前身《清华学报》在第1期第2号的小引中也明确指出“学报者,交换知识之渊薮也;清华学子,以学报有益于学业者甚大”。“双一流”建设更是把培养高水平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因此,培育学术人才是“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学报的主要功能及今后建设的目标和方向。首先,高校学报作为学术交流平台,要发挥学术引领功能,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定期推送学术资讯,引導读者关注学界前沿问题,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的思想观念,激发其学术兴趣和创新潜力。其次,高校学报要通过举办“论文写作培训班”“博士论坛”,加强与校内外青年学者沟通交流,有针对性地对青年学者进行论文撰写规范化指导,对那些有较好的学术经历和学术潜力的青年作者进行重点培养,刊发其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观点,推动青年学者不断攀登学术高峰。最后,高校学报要通过举办学术论坛,邀请知名学者、编辑部主编对青年学者论文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论文质量,打造学术精品。

三、地方性高校学报的办刊策略

(一)开放办刊,主动约稿,扩展优质稿源,不断提高学报的学术影响力

学术质量是学报生存发展的关键,而学术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稿件质量的高低。在目前核心期刊及SCI来源期刊至上的评价体系下,地方高校学报高质量稿源严重匮乏。高校学报必须主动作为,改变固有“等米下锅”的办刊模式,主动策划体现学报特色、富有创新的选题,大力组稿、约稿。

一方面,学报编辑部要争取学校管理层的政策支持,留住校内的优质稿件,如在科研奖励和职称评定时将本校学报和核心期刊同等看待,鼓励博士和学科带头人把稿件投到本校学报。另一方面,高校学报要主动出击,根据栏目设置采取个别约稿、举办学术会议征稿等形式积极向专家学者约稿,以此提升学报的影响力。

(二)强化考核机制,压实编委会责任,激发编委会效能

编委会是学报的灵魂,建立一支高质量的编委会,是提高高校学报学术质量的重要保障。《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规定“学报编委会是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学术指导机构,对学报的编辑出版起指导、监督和咨询作用”。根据这一规定,基本上所有高校学报都设有编委会。但是从目前来看,许多学报的编委会存在挂名化现象,加之编委会考核制度缺失,编辑部与编委会缺乏有效沟通,导致编委会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其应有功能[5]。

高校学报编辑部要充分认识到编委会的重要作用,遴选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真正关心学报工作,有时间、有精力参与学报选题、撰稿、组稿和审稿的学者型编委会队伍。首先,高校学报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编委会工作制度,引进绩效考核机制,激发编委会成员工作的热情,增强编委会与学报的黏性,并根据他们对期刊的贡献进行适时动态调整。比如,高校学报可以根据投稿、审稿、约稿、组织专刊、宣传推荐和建言献策情况评出一定的优秀编委,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增加编委会对学报的好感度,提高编委会成员的积极性。其次,高校学报要落实编委会的学术指导功能,定期召开编委会会议,广泛听取各专业编委会成员的意见,研究讨论学报的选题策划方向,促进学报的高质量发展。最后,高校学报要利用编委会成员个人影响力,组织高质量的稿件,推荐优秀作者,在一些高端学术会议上宣传推介学报,引领学报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编研一体”,着力培养一支具有一流学科相关专业背景的学者型编辑队伍

“编研一体”即由投身于学术,能够把握学科走势、找到合理选题角度的学者担任期刊编辑,在编中研、在研中编,编研相融相契、互助互促。在国外,“编研一体”是国际期刊界普遍采用的编辑模式,创办于法国的世界最早期刊《学者杂志》就采用这一模式,而且一直延续至今。中国高校学报诞生之初,编辑大多由教师和科研人员担任,“编研一体”的运作模式,既彰显了学术期刊的学科归属,更凸显了编辑的学者身份[6]。1980年试行的《编辑干部业务职称暂行规定》,开始了编辑职业化道路。2002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暂行规定》规定“凡在正式出版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取得规定级别的出版专业资格,持相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专业资格证书》上岗”。至此,编辑职业化已经上升到法规层面,编辑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与学术共同体和学科建设关系也越来越疏离[7]。

从总体上来看,不管是职业资格考试,还是后来规定的继续教育培训,所强化的都是编辑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及技能素养。然而,高校学报的重要职责是服务学科建设,引领学术创新。作为一名高校学报的编辑,不仅要具备一般编辑所必需的政治业务素养,还应该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扎实的学术根基和相对独到的学术视野,这样才能与作者进行对话,才能慧眼识金,从大量的稿件中发掘出有创新价值的稿件。为此,在“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学报要想办出应有的学术高度和影响力,必须在调整办刊模式的同时,根据栏目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有学科背景,能够“站到学科领域的高地”的专家学者充实编辑队伍。在此基础上,高校学报要通过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提升此类人才的编辑基本功,将学者和编辑身份合二为一,充分发挥每个编辑的专业优势,编研结合,打造一支一专多能的学者型编辑队伍,提高编辑部人才的整合效能。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面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基础工程。作为展示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平台,高校学报在推动“双一流”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高校学报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自觉地担当起新使命,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的任务与要求,不断调整办刊定位,依托“一流”学科建设,以特色求突破,以质量求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助力“双一流”建设。

[参考文献]

[1]朱剑.高校综合性学报向何处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6-11.

[2]赵燕萍.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背景下中文高校学报提升之路——以9种入选“中国科技卓越行动计划的高校学报为例[J].编辑之友,2020(11):57-62.

[3]吕小红,杨开英,张蕾.“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报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实研究[J].编辑学报,2021(1):111-113.

[4]马毓.突破陈规寻求名栏目新发展——以《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学研究”栏目为例[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31-36.

[5]张艳霞.编辑视角下学术期刊编委会的职能与实现[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7(08):141-143.

[6]邹强,余朝晖,陈拥彬.新时代地方高校学报转型发展的困境分析与路径选择——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J].出版发行研究,2020(11):64-71.

[7]朱剑.如影随形:四十年来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焦虑——1978—2017年学术期刊史的一个侧面[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1-35,192.

猜你喜欢
功能定位学报双一流
财务管理在企业内控中的功能定位及实践核心思路分析
物流信息平台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布局河北文化发展新常态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研究国企改革下的功能定位与经济发展
Analysis of Characters Shaping in Ring Lardner’s Haircut
Analysis of I Heard the Owl Call My Name from an Intercultural View
论学报的发行管理创新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再添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