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探究材料运用的有效性研究

2021-09-10 07:22柴晓慧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科学活动策略

柴晓慧

摘要:本文从材料选择、材料操作、材料调整三个视角,对如何有效运用材料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为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材料的使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科学活动;材料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034

幼儿时期对周边事物充满好奇心。为此,我们应该从幼儿的发展需求出发,开展各种科学活动,让幼儿在直接感知的实践探索中学习科学知识。而科学实践活动中,幼儿需要通过操作材料来学习科学知识,那么怎样选择材料,如何引导幼儿进行有效的操作,以及怎样在探究活动中做出适应的调整等,就成了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结合科学教育实践,从材料选择、材料操作、材料调整等视角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

一、科学探究材料选择的有效策略

探究材料具有生活化的特点,符合幼儿园新《纲要》指出,要为幼儿开展探索活动提供条件,提供类型丰富的操作材料,使幼儿与材料进行充分的互动,让每一个层次的幼儿都能自主选择材料。《指南》)也强调:“幼儿科学探究的内容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并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只有这样的探究内容才是幼儿感兴趣且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究有所发现和获得经验的。”因此,在开展科学探究的活动中,我们应该以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经常见到的材料作为切入点,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如围绕“磁铁”开展了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提供了塑料块儿、铁钉、棉布等生活化的材料。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区别铁制品与非铁制品,另一方面也讓幼儿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加主动的去验证自己的各种猜想。

选择探究材料要注意安全性,同时符合教育的目标。安全是幼儿园一切工作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与材料互动时,常常要进行直接的接触,有时甚至要通过嘴来贴近材料使其发出声音,等等,因此材料安全无毒就显得极为重要。操作材料琳琅满目,在选择材料时,教师还要从科学探究活动的教育目标出发,只有这样选用的材料才更加科学合理,也不至于出现在探究活动中幼儿只将材料当作玩具来玩耍。

二、探究材料操作的有效策略

首先,教师要直观地呈现操作材料。幼儿时期的具体形象思维比较占优势,为了促使幼儿注重探究,教师应该将材料直接呈现出来,让幼儿与材料面对面的互动,使他们可以通过直接感知的方式学习知识,如幼儿可直用眼睛直接观察、用小手直接触碰,从而促使他们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

其次,操作材料要有差异性。在科学活动中投放探究材料,除了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分层次投放材料外,为了达成科学探究的目的,教师往往需要使材料类型更加多样,并具有差异性。如在“磁铁”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不但要提供铁质的物品,而且还要提供非铁质的材料。丰富的非铁质材料的运用让幼儿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有关“磁铁”的科学知识,使幼儿获得更为丰富的感性经验。

再次,操作材料要蕴含知识点。在幼儿园游戏化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在使用游戏化的材料时既要满足幼儿游戏时娱乐的需求,还要使材料发挥其教育功能,从而在无意性学习中促进幼儿自主探究,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操作材料蕴含的知识点是指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与材料互动时,能够获得新的知识并,提升其已有的生活经验。仍以“磁铁”探究活动为例,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可能直接接触过这些材料,但是并不一定把它们集中在一起去直接感知。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通过与这些结构材料进行充分的互动,能够建立起相关的科学概念,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

三、操作材料做出调整的有效策略

在幼儿园科学探究游戏活动中,教师不能用过度的指导来干预、甚至控制幼儿的探究行为,教师在认真观察、分析幼儿游戏行为、兴趣、态度的基础上,为有效的介入和指导提供支持和依据。也就是说,当教师在调整游戏材料时,必须事先对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耐心细致地观察、研究分析,而不是迫不及待地盲目投放新的材料。总之,教师要为幼儿留足探究的时间,自己要学会等待,而在观察幼儿游戏时,要根据每个环节的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地观察,进而才能更加有目的性地调整材料。

如围绕“磁铁”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在第一次活动开展的初期,教师投放了类型丰富的材料,如各种铁制品,像螺丝钉、回形针、铁块,还有非铁制品,比如材质柔软的棉布、塑料泡沫、橡皮、吸管、记录表格、丰富多彩的图片、胶水、磁铁等材料。由于整个活动的步骤设计得过于繁琐,超出了幼儿的年龄段发展水平,导致探究活动出现了许多意料之外的情况。比如幼儿随意粘贴图片,使每一种材料上都有了图片标记,有的幼儿并没有对教师提供的材料,按照铁制品以及非铁制品进行分类,有的在试验过程中也没有做记录,等等。加之此次投放的这些材料数量和类型不足,甚至有的还有缺失,所以我们尝试对这次活动中的材料做出调整。通过调整教师为第二次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材料中,包括大量的铁制品和非铁制品,还有一个小方盒,将两类材料隔开,但是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幼儿并未认识到教师如此摆放材料的用意,导致游戏活动中出现了胡乱探索的行为,随意性较强,无法准确得出实验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进行了第二次调整,这次将一块磁铁固定在小方盒的上方,引导幼儿用材料靠近磁铁,这样铁制品就被吸在了那块磁铁上,那些非铁制品经过探索后,就被幼儿放在了那个小方盒中。这样既有效达成了探究的目的,准确得出了实验结论,又使操作平台更加干净整洁。

由此可见,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探究情况的不同,对材料的投放做出调整,而且这要立足于观察的基础知识,并对幼儿的游戏行为、探索兴趣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这是确保对材料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的重要保障。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材料是重要的环境资源,因此教师每次组织与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就要将教育目标与过程指导蕴含在材料之中,这就决定了材料的选择和投放不能具有随意性。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和投放材料,让幼儿真正与材料实现互动,提高材料应用的有效性发挥材料的教育价值,让幼儿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深入挖掘幼儿的探究潜能。

参考文献

[1]李槐青.学前教育中探究式科学活动材料的选择与投放[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12(03):50-53.

[2]陈晓妍.小班科学区域活动材料投放误区及建议[J].文存阅刊,2018(05):123.

山西省永济市市直幼儿园

猜你喜欢
科学活动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如何实现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生活化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幼儿自然观察智能在科学活动中的培养
如何开展小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探究意识的提问设计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