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培养小学生科学表达能力的培养

2021-09-10 21:01陈秀霞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9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科学培养

陈秀霞

摘要:交流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学生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也是其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课堂上,有些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而绝大部分孩子则不爱表达、不善表达。那么,如何在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本文将从同伴的榜样作用、充分发挥团队作用、让生生对话常态化、在自己创设的情境中锻炼表达能力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笔者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了一节《生态平衡》的教学后,倍感震惊。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逻辑性很强,每一次的回答都能用一大段话流利地将自己的观点阐述得十分清楚,当时我就感觉很像是在欣赏一场辩论赛,用赏心悦目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猛然间回想起我的学生在科学课堂上发言的场景,不免有点自惭形秽起来。我们的学生在表达时通常情况下都是老师问一句,他们答一句,多则一句话,少则个別字,真的可以用“只言片语”来形容。这样的课堂发言往往让我感觉很死板,同时也很难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科学课上乐于表达又善于表达呢?这个问题激起了我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以及尝试,我有了一点点收获。

一、同伴的榜样作用

模仿是学习之母。没有模仿就没有学习,任何科学、艺术、技能、风格的发展和形成,都有它最初的范本和源头,所谓“其来有自”。而模仿恰恰也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利用好这一点,通过树立榜样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科学表达能力也会有所帮助。

在上三年级《沉浮》一课时,我在记录单上出示了八种物体,让学生先预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这里面有些是学生熟悉的,有些是不熟的。在请学生上台展示时,我特意先挑选了一位伶牙俐齿、善于表达的学生先上来说说自己的预测结果以及这样预测的原因。他的回答是这样的:“我预测玻璃球在水里是沉的,因为我用手感觉了一下,它其实有点重,我觉得重的东西在水里肯定是沉的;石头也是沉的,因为我曾经将一个小石头扔进过水池里,结果我看见它沉下去了;泡沫应该是浮的,因为它比较轻,轻的东西比较容易浮在水面上……”别看才三年级的学生,阐述的却是一点儿都不输给成年人。我当时就建议全班同学给予热烈的掌声,并且大肆赞扬他的表达流利并且有理有据,能把自己心里所有的想法都通过组织好的语言表达出来了。同时我还鼓励接下来上台的同学也能像这样把自己预测的结果以及理由完完整整地表达出来。不出意料,接下来学生的表达一个比一个精彩。自然而然,孩子对物体沉浮的理解我也就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了。

二、充分发挥团队作用

小组讨论是科学课堂上常用的学习方式,小组讨论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形式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多向信息交流活动,是探究式科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在课堂内进行有效的小组讨论学习,能引导和推动科学探究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等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强其面对困难的自信心。马克思指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有强有弱,所以我在分组的过程中会考虑到每位学生的特长,尽量做到“实力”均衡化。这样做的优势就在于:(1)在科学课上小组内不会因为没有动手能力强的人而不能有效完成实验,最终导致学生出现无话可说的局面。(2)讨论的过程中,因为小组内有思维相对较活跃的同学而带动其他成员枳极思考,以至于学生在发言时有很多可以表达的想法。(3)如果小组内有特别善于表达的学生,那么在讨论的过程中会给其他成员起到一个表达的示范作用,时间长了,也会使其他成员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有助于提高整体的科学表达能力。

三、让生生对话常态化

让学生进行“有效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理念,它往往伴随着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等组织形式。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不仅仅表现为学生与教师,同时还表现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学中,由于参与对话的每一方地位都是平等的,所以每一个学生所发表的观点不存在权威性与绝对正确性。这样就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有足够的自信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在并列、平行中交叉融合,最后达到升华。

课堂上,我经常会利用学生观点冲突引发竞争达到生生交流目的。如在教学《沉浮》模块时,为了充分引导学生理解有关沉浮的概念,我就问学生:“你认为什么样的物体会沉,什么样的物体会浮?”有学生回答:“重的物体会沉,轻的物体会浮。比如石头重就会沉,而泡沫轻就会浮。”这个回答一出来立马就有很多举手反驳的同学。有学生回答:“不是重的物体就一定是沉,铁船那么重,但是它在水里就不会沉,因为它是空心的”;也有同学反驳道:“回形针很轻,可是它在水里为什么就会沉呢?所以轻的物体也不一定就是浮的”……顿时课堂上呈现出一片热烈的辩沦场景。再如,在中年级科学课上经常会利用小论文答辩的方式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与热情。我先请一位学生上讲台陈述自己的观点,然后由底下同学对他的陈述提出问题,接着再由陈述人进行解释,最终达到锻炼学生科学表达能力的目的。

四、在自己创设的情境中锻炼表达能力

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喜欢听故事,无论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同时,我还发现,他们沉浸在故事情境中学习科学知识往往探究兴趣更浓厚。其实,孩子的想象力比成年人要丰富多了,因为幼儿的心灵就像喜马拉雅山那样的纯净,清澈的眼睛可以完全不受束缚,凭直觉就可以涂抹出艺术家们魂牵梦绕的追求。而这种本能,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不是刻意地追求所能达到的。如果能在科学课上让学生将他们的想象用语言表达出来,我想不仅能提高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也是一种“惊艳”的享受。

为了培养科学课堂上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我每隔一段时间会让学生进行一次复习、总结。有的孩子认识的汉字不多,所以光靠老师口述问题然后请他们回答,不但累而且枯燥。于是我就让每位学生选择,可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小组为单位编一个故事,内容不限制,但是一定要围绕一个科学知识展开,每个故事的最后要提出一个相关的科学问题,然后由“观众”回答,最后由编者评定回答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学生可以上来口述故事,也可以用表演的形式呈现。这个复习形式一出现,立马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表达的欲望油然而生。渐渐地,很多孩子不再胆怯,他们敢表达了,也乐于表达了,语言的组织能力也渐渐有所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把思考的问题表达出来,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想法,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且通过语言的整理疏导,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趋完整。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口头表达机会,鼓励学生枳极发表个人见解,为他们创造各种有助于他们表达的条件,从而使学生养成乐于、善于表达的习惯。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能让更多的学生不再害怕表达,不再只言片语地表达,而是能像“演说家”一样,在科学课堂上也能侃侃而谈。

参考文献

[1]倪安峰.生生对话,呈现科学课堂的无限精彩[J] .考试周刊,2012.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科学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探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