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渗透环保教育

2021-09-10 07:22张译元
清风 2021年16期
关键词:种群课本教师应

张译元

在高中生物课堂上,结合知识内容的教学,有效渗透对学生的环保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思维,既符合生物课程教学的基本需求,同时也能向学生进行正面价值的传导,从整体上提升生物课的教学质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有效挖掘利用课本中包含的环保素材,合理构建与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方式,让学生更快理解、吸收教学内容,建立积极正面的价值取向。在进行环保教育时,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相关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带给学生更直观的学习感受,让环保教育收获更好的综合实施效果。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环保资源

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现有的环保资源,挖掘这部分教学素材,在进行知识的分析解读时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正面价值,让环保教育得到渗透。高中生物课本中很多教学内容都和环境主题有直接关联。随着课程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会系统地认识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并且会认识到各物种、种群共同生活的环境。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带给学生很好的启发,让学生从心底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比如《种群数量的变化》这一课时主要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种群数量的基本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种群数量模型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这一课时中的一些知识点和案例较为适合开展环保教育,如澳大利亚野兔泛滥成灾等,教师可将这些知识点和案例进行提炼,做一个名为“观种群变化,知环保知识”的环保专题,为学生开展环保教育。这能带给学生非常深刻的学习印象。通过有针对性地学习这些内容,学生不仅可以建立对生态环境更加多元化的认知,也会充分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这才是有效的教学训练要达到的实施效果,学生会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有更多认识上的丰富。

教师应构建知识学习和生活的联系

为了让环保教育带给学生更多正面的学习印象,教师可以多建立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环保和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如果不注重环境的保护,会直接影响生活质量。教师可以多引入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化范例来解读知识点,也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生活化背景作为知识解读的依托。这种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迅速拉近学生和理论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产生更直观的学习感触,学生也能在大脑中更好地形成环保理念。

比如在教学《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时,这一课时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这个主题其实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平时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环境问题进行知识点的解读,让学生从身边案例、身边实际出发,对生态问题进行了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与呈现一些生活化的素材,比如让学生看到空气污染等。这些内容在带给学生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能让学生认识到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学生会进一步强化认知,内在的环保意识会更牢固地建立。

教师应利用课外活动加强环保意识

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具体的教学主题,为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课外实践活动,带给学生直观的学习体验,并且展开对学生多元学习能力的锻炼。教师在设计这种教学活动方式时,首先要保障学生对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有充分的吸收,夯实学生的理论根基。这样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时才能有很好的实施基础,在问题的分析解答上会找到合适的理论依据。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教学活动,带给学生更多有效的学习发现,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身边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进而推动环保意识的形成。

比如在《人口增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让学生充分吸收、掌握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建立学生的整体学习感受。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可以设计一个课外阅读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围绕“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主题,阅读环境杂志或报刊,如《中国环境报》等,寻找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佐证,并进行阅读记录。这个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探索空间,学生可以借助图书馆、互联网等多种渠道进行各类素材的阅览,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个学习主题,并且加深对人口增长问题的理解。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能让学生建立正面的思想认知,是课程教学内在价值的呈现。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响水中学)

猜你喜欢
种群课本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由种群增长率反向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师应如“水”
种群数量变化中的“率”和“速率”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