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2021-09-10 04:34邢晓雪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幼儿

邢晓雪

摘要:幼儿期的心理健康与否将对以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那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又如何根据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文章从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社区环境、幼兒个体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社会,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与其一生的发展都有关系。因此,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一、家庭环境因素

(一)家庭结构和家庭氛围

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和家庭氛围是否和谐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幼儿,大多乐于分享、富有同情心等。反之,会出现不良的心理问题。家庭结构和家庭氛围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求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家长应遵循国家政策,优生优育、关注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遵纪守法,这是构建完善家庭的重要保障;然后,家长应该经常鼓励幼儿,让幼儿在有“爱”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培养幼儿的爱心、同情心、责任心。只有这样,家庭结构和家庭氛围才能成为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

(二)家庭教养方式

专制型的教养方式指父母对孩子是绝对权威的,不民主的。孩子什么都得听他们的,哪怕是不情愿,父母也会让孩子接受,不让孩子自主选择。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幼儿可能是会听话的乖宝宝,比较受老师和家长的欢迎,但容易形成服从、不反抗、胆怯、怕生的性格。

放任型的教养方式是父母对孩子管教很少,对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都给予满足,但是没有审视过孩子要求的是否正确合理。幼儿选择判断是非的能力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什么东西可以接触,什么东西不能接触。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幼儿容易形成好吃懒做、蛮横胡闹、自私自利、没有礼貌、缺乏独立性等许多不良品质。

民主是指公平公正的对待人或事,尊重少数人的观点。民主型的父母采取的教养方式

是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让孩子的期望值与自己所做的努力形成正比,告诉孩子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民主型的父母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2-3岁的时候会让孩子选择衣服的颜色,4-5岁的时候会让孩子选择自己爱玩的玩具等。

(三)家庭的物质条件

良好的物质条件是幼儿培养业余爱好、参观社会展览、旅游开拓视野等的首要前提。但也会给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有的家庭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有求必应,对孩子的奖惩方式直接用金钱来进行,很多孩子越来越不满足,物质要求越来越多。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幼儿容易形成攀比、抱怨等不良情绪。因此,家庭的物质条件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家长应该掌握一个“度”,将物质条件转换成一种精神食粮。

二、幼儿园环境因素

(一)物质环境

幼儿所在的幼儿园物质环境对其影响很大。良好的物质环境包括设施的齐全、游戏区角的完善等,容易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产生愉快的情绪。否则,容易让幼儿产生厌倦、害怕上幼儿园的不良情绪,消沉,多动等。创设完善的物质环境,首先,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大型玩具、游戏场地、游戏区角的建设等;其次,加强环境的安全性创设,幼儿园的大多建筑都应该是圆角的,不是尖锐的,防止发生安全事故;最后,积极向上的环境创设,在布置墙面的过程中,将三角形、圆形等图案融入进去,让幼儿时刻在求知的环境中成长。

(二)精神环境

1、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是幼儿园精神环境的主体,是幼儿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对幼儿健康发展起着导向作用。幼师对幼儿的影响深远甚至一生。幼儿教师自身性格、专业技能、教育方式、自我调节等方面都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有影响。

2、同伴关系

研究发现“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多层次的交往类型,它是由幼儿同伴交往发展水平决定的”,幼儿的行为习惯也分为两种,积极的与消极的,积极地包括乐于与他人交往、分享、合作、互助等;消极的包括殴打同伴、孤立他人、不团结、不合作、不分享等。幼儿长期处于良好的同伴关系环境中,容易养成积极的行为习惯,反之,幼儿长期处于攻击、殴打、排斥、孤立他人等不良同伴关系的环境中,容易形成孤独、自卑等消极的行为习惯,自身心理得不到改善,甚至形成心理异常,出现扭曲。

由此可见,如何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成为关键。首先,幼儿要根据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会分享,不排挤他人,容易受欢迎;然后,家长应该允许孩子“走出去,请进来”,鼓励孩子与同伴间的交往,学会与同伴分享乐趣;最后,幼儿教师应该教育幼儿要爱护同伴,殴打同伴的行为是不正确的,让幼儿体会同伴相处会得到快乐的活动。这样,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才能让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幼儿个体因素

(一)遗传因素

遗传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生物前提。良好的遗传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前提;不良的遗传会成为阻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如聋哑儿童、小儿麻痹等残疾幼儿,他们在生活自理能力上要远不如正常小孩,容易产生自卑、悲观、消极的心理,需要加倍关心,才能得到舒缓。

(二)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自我个性的组成部分,是衡量个性是否成熟的标志性象征,是将自我个性中的不同成分组合在一起的重要凝聚力量。它不仅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更是调节人体心理机制的主要环节。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对事物作出评价,就会逐渐形成自我意识。相反,对自己有了客观评价,认识了自身的不足,有完善的自我意识,接近事实,容易形成积极地心理态度。有了正面的自我意识以及客观的自我评价,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反而积极主动,不放弃。所以正确的自我意识观念也是幼儿自我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对孩子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创设积极向上的幼儿园和社区环境,才能让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关爱幼儿、呵护幼儿,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为祖国的明天共同努力,为国家培养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日美.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J]1999.2

[2]马玲.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J]黑龙江:民营科技周刊,2009,7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