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立德树人”背景下网络舆情引导的现状思考与探索

2021-09-10 18:43郑楠陆畅董建恒杨昆
科技研究 2021年17期
关键词:舆情引导网络意识形态立德树人

郑楠 陆畅 董建恒 杨昆

摘要: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正改变着人类社会信息传播与社会交际的方式与内容。大学生是互联网上最活跃的群体,但面对复杂的网络舆论场,缺乏社会阅历和足够辨识判断能力的他们容易轻信和盲从某些错误观念和思想,这对正在形成价值观和社会化能力的大学生十分不利,甚至影響到他们成长成才。管理好、引导好校园网络舆情,科学开展“网络育人”是高校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本文在论证高校开展网络舆情引导意义的基础上,简要分析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现状并针对性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舆情管理;舆情引导

一、引言

高等学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全面的社会化能力,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1]。信息时代如何正确把握网络传播规律,科学管理引导校园网络舆情是高等学校必须直面的新课题。占领网络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在大学生群体中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建设网络强国的必然需要。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不仅关乎大学生成长成才,更关乎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2]。

二、部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引导现状分析

1.舆情管理引导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在意识形态管理工作队伍中是“新兵”。从岗位要求出发,舆情管理者既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一定的宣传工作经验,熟悉网络传播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又要有一定的网络和信息化技术能力作为支撑。大部分高校的网信工作队伍都是近几年紧跟信息时代高校育人及管理模式发展而建立的,大部分起步较晚。现有的舆情管理者或是思政宣传干部出身或来自信息技术人员,他们虽然在各自先前的领域都等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积累,但缺乏应对网信工作的融合思维和综合能力,面对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工作的复杂性和时效性存在能力压力。

信息技术让虚拟和现实、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被打破,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在自媒体平台上制造加工信息,信息发表的途径多样性、表达方式的复杂性都无法回避。传播迅速且人人参与的“网络草野”让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中心。相较之下,传统的自上而下、以我为主的宣传教育模式脱离了当代大学生认知心理实际,缺乏群体认同感。在舆情引导工作中,有的管理者无法利用“网言网语”与大学生开展有效交流,生硬说教很难引起共鸣,甚至会引起学生反感。有的管理者不及时关注网络和线下热点话题,不熟悉最新的网络社交平台应用,不及时掌握大学生的网络关注特点,这些“滞后”都会对高校网络舆情有效引导造成影响[3]。

2.缺乏科学的舆情管理和引导机制

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机制建设不到位是根本性的问题之一[4]。工作经验难以替代制度约束在科学化舆情管控中的权威作用。舆情引导工作不仅仅是网信部门的“单兵作战”,在当前复杂的网络生态中更需要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同应对、师生参与”的工作原则,需要组织好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应对,这些都需要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作为保障,让舆情引导工作有章可循,形成合力,保证效率。

形不成制度体系就难以解决舆情管理的“时效度”,也会弱化学校在师生中的权威性。对网络舆情管理缺乏系统性规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应激管控,简单采用“堵”和“删”等手段,又何谈对网络舆情的主动引导。

3.大学生网络素养有待培养强化

大学时期是培养青年全面社会化的最后一个时期。作为互联网上最活跃的群体,此时期的大学生有一定的社会化认知,有主动参与社会内容的意愿且喜欢表达自我,但又普遍缺乏社会阅历,对信息没有足够的辨识和判断能力,尚未形成成熟的价值观,面对复杂的网络舆论场容易轻信和盲从某些错误观念和思想,难以站在客观的立场看待问题、形成观点,容易产生情绪化的从众心理[5]。网络信息海量且流转迅速的特点也影响了大学生的信息提取方式,蜻蜓点水、一目十行式的阅读习惯和被动的信息接收弱化了大学生辨析信息的意愿和能力,让错误信息和不当观点输入有可乘之机。如不及时加以科学管理和规范引导,必将给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乃至成才之路带来不利影响。

大学生的网络社交目标人群主要集中于与自身学识、经历相似的青年人,这也使大学生网络社交具备相互影响力大、互动频率高、目标同向性强等群体性特征,容易产生朋辈心理影响[6]。具备群体特征的网络信息极易在大学生网络行为中被引起注意并参与。一部分大学生易受朋辈情绪影响、社会化能力不足,使其无法预计网络不当行为后果,某些冲动的、偏激的情绪化言论在此群体中被强化并最终造成极端效应。

三、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优化建议

1.完善舆情管理和引导工作体系

高校要从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高度重视舆情管理与引导工作。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和工作体系,形成学校统一领导,网信部门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师生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建设好网信工作队伍,强调网信干部的思政宣传和信息化两个能力发展。选拔一批政策理论水平高、熟悉网络传播规律、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热爱舆论引导工作的干部充实到网信队伍中。加强对网络信息传播规律特点和网络舆论引导技能的教育培训,提升网信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应对能力。

网络舆情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有的网络舆情在最初阶段都是可控的,所以需要建立舆情实时监控与研判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舆情预警,通过科学研判预计网络舆情的风险程度及发展方向,为学校及时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7]。在日常工作中应逐步完善信息采集渠道,通过网络舆情的收集分析,准确把握师生思想动态,准确研判舆情走势,避免舆情危机及群体事件的发生。

为了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突发性,高校应“运用大概率视角预读小概率事件”,针对重大活动、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开展舆情风险评估并制定专项应急预案,从应对原则、职能分工、工作流程、发声回应等方面做好准备,重视舆情危机处置的“黄金4小时”,保证校方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将舆情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当前,官方回应是平息网络舆情危机的最有效途径,同时可以遏制谣言的发酵、传播。官方回应因代表着当事方对热点事件的立场、决策和措施而受到全网的集中关注,也是争得舆论支持的重要契机。故此高校发声如果消极掩饰或避重就轻或自相矛盾会丧失公信力和危机处置的主动权,甚至会引发次生危机;只有实事求是、敢于担当、关注重点的官方回应才能赢得师生和社会力量的信任支持,为后续工作及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网络氛围[8]。此外,官方回应的时机、发声者、发布平台以及文字表达的“温度”都会对舆情事件的处置效果及次生效应产生直接影响,需要高校引起重视和思考。

2.重视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

面对“立德树人”的总任务,培育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将思政教育、法制宣传与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结合起来,兼顾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知特点,善于利用网络事件的正反两方面案例来引导大学生积极认清网络舆论的主流支流,提高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培养其自律意识和文明意识,增强大学生参与建设“网络强国”的使命感[9]。

同时要从大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出发,重视“朋辈效应”在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发现校园中文字表达能力较强,关心网络内容和观点,有一定分析辨别能力,尤其是在网络平台比较活跃且拥有一定数量“粉丝”的师生代表。争取其中网络素养高且有一定号召力的师生积极参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舆情引导工作中,培养属于高校自己的网络“意见领袖”。这样的孵化培育能够充分发挥朋辈引导优势,既有利于准确把握师生思想动态和对校园管理的意见建议,为学校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又有利于引导师生正确理解学校发展建设中的变化,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环境,凝心聚力为学校发展提供舆论支持[10]。

还要关注那些辨别是非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不强,但活跃于各网络平台且有一定关注度的学生。要加强对他们的关注和引导,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曲直、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网络行为道德标准,争取他们一道参与到校园网络文明共建共享中。

3.重视校园网络阵地建设管理

学校各级网站、官方自媒体在传播主流思想和学校发展动态、宣传先进典型和服务师生资讯等方面发挥着权威作用。做好校园宣传报道来弘扬真善美、传播主流价值观,既是高校发展建设所需又是“网络育人”和建设校园网络文化的迫切需要。

要建設好、管理好、运用好网络阵地。大力支持各级官方新媒体建设,让具有信服力、权威性和亲和力的声音占领校园舆论场。官方新媒体不仅要进一步完善留言和评论功能,增强与师生的良性互动,而且要通过组织线上活动来提高师生的关注度。校园网、学校官微等作为主流声音被放大强化也有利于消减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信息干扰。贴近师生校园生活实际、具有温度和感染力的校园网络宣传产品更容易深入人心而引起师生的共鸣,吸引师生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线上线下“同心圆”。

四、结语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结合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和信息传播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筑牢意识形态前沿阵地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正改变着人类社会信息传播与社会交际的方式与内容。大学生是互联网上最活跃的群体,但面对复杂的网络舆论场,缺乏社会阅历和足够辨识判断能力的他们容易轻信和盲从某些错误观念和思想,这对正在形成价值观和社会化能力的青年学生十分不利,甚至影响到他们成长成才。如何与时俱进,管理好、引导好校园网络舆情,科学开展“网络育人”是高校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面对复杂多元的网络生态,当前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引导工作在团队建设、管理体系、应对能力、校园网络文化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掌握校园舆论场主动权、话语权的能力不足。

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网络素养出发,高校必须重视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工作,通过打造专业化团队、建立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建设校园网络阵地、打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等方面积极作为,落实好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始终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校园网络舆论实现正向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思龙,王兰成,娄国哲,等.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研究的前沿演进和发展趋势[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9,28(1):50-55.

[2]黄月琴.基于线上线下联动协调的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21(2):76-80 .

[3]周升铭,王鹏.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传播与引导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 12) :59-60

[4]何秋霞.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 7):26-27 .

[5]白月.高校网络舆情的类型、特点及应对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20( 7) :120-124.

[6]尹珏力,陈会英,王家坤.在线社交网络中的负面舆情信息传播机制及演化博弈分析[J].情报科学,2020,38(4):155-164.

[7]张晓君,黄微,李瑞.心理距离视角下网络舆情传播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2):86-93.

[8]刘宁,李新春.“微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 :102-105.

[9]王楠.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及其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9):75-77 .

[10]黎红友.高校网络舆情传播机制与引导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 2) :57-59.

作者简介:姓名:郑楠 出生年月:1982年1月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天津 学历:硕士 职称:政工师/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

猜你喜欢
舆情引导网络意识形态立德树人
网络意见领袖视角下的网络意识形态传播路径
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理论逻辑
当前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思考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网络意识形态内涵的新界定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
2011至2015突发事件中的政务微博研究综述
论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