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之美

2021-09-10 19:47吴璟婷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7期
关键词:思考高中语文

吴璟婷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阶段要求学生课后加强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升阅读品位,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开阔眼界,领悟人世间的风土人情,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思想文化修养,丰富精神世界。”《新课程标准》中的“跨媒体阅读”是18个任务组之一,国家也在大力倡导“互联网+教育”的新教育模式,将网络技术与教学结合起来,将知识的碎片重新组织起来。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进行碎片阅读,从而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本论文是关于跨媒介阅读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阅读教学中将纸质文本与视听“文本”结合

影视作品、纪录片、舞台剧等艺术形式,都是通过视觉形象和镜头组合的表现手段,创造直观、具体、感人的艺术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这种艺术形式运用“视听觉的手段,可以更精确地‘还原’真实世界,从而给观众更真实、更直观的感觉”。这与文学作品中对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具体的动态记录有相似之处,但与文本相比,“这些人物形象的‘现场感’是传统的纸本文本所无法企及的”。在这里,这种“视听”教材也最具有教学价值。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有大量的视听“文本”补充到课堂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纸质文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计整本阅读练习册:声临其境,双语共读,亲子共演《雷雨》。本次活动首先由作者确定阅读书目,并通过家长微信群、班级QQ群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发送书目的音频文件,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初步阅读,然后由全班同学分组将书目逐章改编成课堂本剧,每组都要有家长参与。最后在展览中,亲子共演一章,展示阅读的结果。

二、阅读教学中利用音像图文媒介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本源是“和歌”。”一是有利于传播,二是由于汉语特有的音韵之美,更适合唱”。伴随着网络时代直播平台的兴起,一些优秀的文化节目如《经典咏流传》等走红,让一些优秀的音乐人利用网络平台创作传统诗歌,出现了许多古风流行歌曲,这些音乐将“汉语本身的音韵美和乐曲的节奏相结合,达到了比单一文本形式更能感染人心的艺术效果,更大程度上丰富了文字的内涵”。有鉴于此,充分利用当前流行的直播平台,笔者要求班上同学们利用荔枝电台进行配乐朗读教材中所学诗歌,经典美文。由班上选送部分朗读较好的同学开办“夜读班”进行古诗词、名家散文的配音朗读,讲述时代楷模人物事迹,励志小故事。比如,开展“颂经典秀配音·悟情写诗”等实践活动。自编自导的文学改编影视作品片段配音,分组进行配音比赛。赏析自选诗句,并模仿该诗句进行诗歌创作,将经典诗句和原作诗句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同时将原作诗句和原作诗句制作成 PPT在课堂上朗读,赏析,展示交流。

三、阅读写作中利用网络平台设计跨媒介写作训练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学生的写作应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感。自2015年高考作文出现“任务驱动”材料作文以来,应用文写作成为主流。大学生要关注时政,关心国家大事,对思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材料储备不足,致使写作内容空洞,情感虚幻,思维匮乏。为了使高中生能下笔有料,写得有思,“走出课堂,关注社会生活,抓住热点话题,进而通过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悟出深刻的道理”。唯有紧贴时代脉搏,关注当下,联系热点,把自己放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深入地思考社会、人生,才能获得开阔的思路,丰富的材料,新颖的观点,高远的目标。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搜索功能,全面、快速地获取写作素材,在网络平台上具有强大的搜索功能,信息传播快捷,舆论评论纷繁多样,自媒体方便丰富等特点,在设计作文训练阅读材料时,还可以针对社会热点事件设计阅读写作训练。像2018年发生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大家都有很多的思考角度。可思考的有规则与秩序、巨大的心理与巨大的危害、职业规范、职业道德、中国式的人生哲学等主题。也如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失火事件,可以从文明之殇、引以为戒等角度进行思考。又如2019年国庆阅兵庆典,可以思考的主题有责任与担当、命运共同体、发展与共赢、青春奋斗等;也可以思考的主题有专业与爱好、励志与成长、生活与命运、家庭教育等,如2019年杨宇的电影《哪吒魔童降世》引起的轰动。对于热点事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网上搜索相关报道、评论,然后设计成写作材料,进行写作训练,最后针对网络上的优秀文章,对学生进行点评,对照他们的习作进行提升训练。从而把单个事件的直观感受上升为理性思考,通过提升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读出各媒介之间的对立统一

我们知道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媒介发展亦是如此。所以在跨媒介阅读中要读出新旧事物之间的矛盾对立,进而分析探讨出媒介发展的内在规律。从媒介特异性出发,我们应从中读出:口头与文字、诗与画、聽觉与视觉、纸质与电子、电影与小说、时间与空间、单向与互动、线性与多元、虚构与非虚构和所指与能指之间的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以此启发学生思考蕴涵其中的普遍规律。

结束语:跨媒介阅读毕竟是个新生事物,关于它的探讨还有赖于更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总结。面对浩如烟海的可供阅读的材料,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教会学生读出温暖情感与伟大品质的能力,这才是语文教育的生长点与着力点。

参考文献

[1]程晟.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00(011):48-50.

[2]安瑶.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施策略研究[D].洛阳师范学院,2020.

[3]张银夫.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跨媒介阅读的具体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No.1122(11):22-24.

猜你喜欢
思考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