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来务工人员人文素质提升的思考

2021-09-10 07:22肖达敏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提升

肖达敏

摘  要:近年,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同时,外来务工人员的人文素质与城市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政府和城市管理者可以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开展“融入”教育、开展服务与宣传、进行道德实践等,可以有效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 外来务工人员;人文素养;提升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也在进一步加速,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为城市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来高,而外来务工人员的人文素养整体低下,他们的道德水平、文明修养、价值取向等与城市文明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已构成对城市管理的挑战和成为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实际,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人文素养的培训,已成为中国现阶段迫切和重大的任务。

一、外来务工人员人文素质现状分析

(一)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发布的《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水平总体不高,绝大多数为初中生,少量为小学生、高中生,其中文盲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13.3%,初中文化程度占60.5%,高中文化程度占13.3%,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

(二)公德、法制意识比较淡薄

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偏差,公德和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在他们身上,有许多与现代文明不相适应的种种陋习,如乱倒垃圾,随地吐痰,不懂交通规则,部份外来务工人员,还有一些小偷小摸的行为,此外,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来自欠发达或偏远地区,他們远离家乡、工作繁重、生活圈子窄,当他们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时,他们不懂得利用法律手段而常常借助老乡、亲戚关系来处理,当处理结果一旦没有达到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他们往往就采用暴力手段,因而,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地方,往往也是社会治安较差和暴力事件多发的地方。

(三)道德认同感缺失

大多外来务工人员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言行举止和生活方式与城市文明不太协调,再者受城乡二元结构及各种歧视性政策的影响,身体进城了,但是社会地位并未进城,心理上与城市存在着隔阂,容易造成心理失衡,产生偏激思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种心理上的反差,致使他们缺少道德认同感,难以融入到城市的文明中,缺乏为城市文明建设作贡献的热情。

(四)价值取向有偏差,用“钱”来衡量自身和他人的价值

外来务工人员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大多只能从事体力和低技能的工作,他们的收入也普遍较低,窘迫的生活使他们的价值取向偏重于“钱”,对自己和他人的价值多以“钱”的多少来衡量,对“钱”之外的东西,包括精神生活和文明修养看得很淡,因而对社会公德、他人的利益、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不太关心。

二、外来务工人员人文素质提升对策

1.开展 “融入” 和“通识”教育,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德意识和现代文明修养

外来务工人员人员大部分生活在偏远、落后的地方,由于生活条件和受教育程度的制约,他们在城市生活所需的文明礼仪、交通安全、公德意识等非常缺乏,所以,政府部门和企业有针对性地在外来务工人群中开展“融入”和“通识”教育,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获得城市生活所需的文明礼仪、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市情民情等知识,可以使外来务工人员在短时期内了解和学习现代文明,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道德、法律意识,逐渐成为城市合格的新“公民”。

2.服务与教育宣传并举,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意识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法律知识匮乏和法制意识淡薄的特点,政府部门一是要提高对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服务的水平,保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让他们在自身利益获得保护的过程中感受法律的作用,从而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进而提高他们学法、守法、用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其次要通过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对法律的兴趣、赢得他们的主动参与从而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

与本地人口相比,外来务工人员是弱势群体,他们生存和发展的一些基本权利长期被忽视,甚至受到歧视而引发各种矛盾纠纷,当他们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保护时,外来务工人员大多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们往往盲目地采取聚众闹事甚至动用非法手段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通过宣传让外来务工人员知晓社会有较好的法律服务体系,能帮助、协调和保护他们的权益,他们就不会采取过激和非法的手段,而会理性地选择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了。

而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实践,要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用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对法律的兴趣,从而赢得他们的主动参与,比如采用有奖问答、文艺晚会、法制电影、参观旅游等活动,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对法制的体验和感受,进而提升他们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

3.用道德实践活动,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道德水准和纠正价值偏差

首先是要构造外来务工人员道德提升的外在环境,如通过发掘和宣传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孝老爱亲、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运用道德讲堂、公益广告、宣传展板等形式,宣扬社会公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有利于外来务工人员良好道德认知和学习的氛围。

其次,要内化外来务工人员的道德提升。一是可以通过抓典型示范,强化外来务工人员的道德意识和社会价值导向。如在外来务工人员中积极开展讲文明、守公德、守法律的典型事例评选和宣传活动,在外来务工人员中开展“优秀外来工”、“礼仪之星”、“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借助报纸、电视、电台等各类宣传媒介,采取宣传图片展览、分发文明倡议书、进行文艺演出、道德大讲坛等各种形式,加大典型宣传的力度,通过外来务工人员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例教育、感染外来务工人员,引导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的文明言行,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二是注重道外来务工人员的道德养成,如多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参与到街道、社区、行业的文明创建工作中来,在外来务工人员中开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网络文明传播、“三关爱”等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志愿者参与对外来务工人员不文明行为劝导,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卫生、礼仪习惯等进行专项教育整治,引导外来务工人员遵德守礼,不断加强日常养成,从而实现自我提升。

第三是要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推动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政府部门要整合教育、文化、科技等资源,建立多层次、开放性、立体化的外来工学习服务体系,同时要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先进典型评选机制、活动督导机制和道德模范关爱机制,使外来务工人员的道德实践活动得到有效保障,从而促进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常态化开展。

第四要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工作环境,从而更加有效地纠正外来务工人员的价值取向。

政府要全面建立和谐的企业劳资关系,积极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待遇和就业、生活环境,确保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质量有较大的提高,其次,要引导社会尊重外来务工人员,确保外来务工人员的各项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在这个基础,政府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向“真、善、美”、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变就容易取得认同、支持和配合,从而取得效果。

结语:外来人员人文素质的提升是一项长期和艰苦的战略任务,政府部门必须动员社会各方力量,采取各种有利措施并持之以恒才能最终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杨志明:政府将加大工作力度 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新华网,2014年07月30日。

[2]《上海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培训现状及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9期, 上海市教科院 ,马根荣、 钱虎根; 上海师范大学 ,吕  槟。

[3]《新形势下定海区外来务工人员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思考》,舟山市文明在线。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北滘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佛山   528000)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提升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