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工业建设探考

2021-09-10 20:43薛力源薛童心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1期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

薛力源 薛童心

摘要:经济建设是推进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的中心工作。在当前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社会环境下,我国经济建设如何做好转型并持续发力,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工业建设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及参考价值。

关键词: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工业建设;探考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当前,针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高新科技的“卡脖子”领域,对我国进行牵制和封锁的现实。这一点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遭受国民党反对派的围堵封锁有相似之处,为此有必要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工业建设进行研究,从中汲取宝贵经验和精神的力量。

一、陕甘宁边区工业建设类型与发展历程

抗战全面爆发后,边区政府制定了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提出了工业建设的任务:“普遍的发展手工业和半机器手工业,建立私营、公营、合股合作等手工业与家庭手工业。 [1]”。边区建设的工业,从所有制来看包括公营、合营、私营三大类,其中公营工业是边区工业的骨干,其产品主要供给政府、机关、军队和学校;生产合作社和私营工业以及家庭手工业,是公营工业的助手,它们的产品则主要供给边区普通群众。边区工业都是建立在抗战环境和边区农村经济基础之上,具有自给性特点,商品性成分很小,是一种自给工业。

边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是1937年-1940年,主要依靠外援,自力更生初步创建工业

1.公营工业的定位与建立

公营工业属于抗日民主政权下的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具有社会主义性质,是边区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1937年10月,边区政府作出决定,成立经济委员会。1938年5月,边区政府民政厅利用国际友人捐助法币9300元中的一部分筹建难民毛织厂,接着建立了振华造纸厂、兴华制革厂、被服厂、农具厂及八路军制药厂,扩大了石油厂及中央印刷厂。1939年,边区被封锁,工业品的输入受到限制。为了克服困难,中共中央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的号召,并于5月、10月分别举办了工业与农工业展览会,为生产运动指出了方向,激发了边区人民发展工业的热忱。1940年,边区遭受全面封锁,工业品严重缺乏,党中央提出为争取工业品“半自足而奋斗”的口号,确定了“以发展轻工业”的方针。并于1月举办了第二次工业展览会,2月提出了“集中领导,分散经营”的方针,公营工厂增加到33个,职工达到1000人,奠定了1941年迅速发展的基础。

2.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定位与建立

边区政府在创建公营工厂的同时,也有计划地以生产合作社的方式举办合营工业,这种生产合作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由边区政府和人民群众共同管理的新型的群众生产组织。1937年秋,边区总工会在解散后的原供给部鞋靴社、被服二厂的基础上,成立了延安工人合作社。1939年4月,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办事处延安事务所设立。在边区政府的倡导和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的帮助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有了初步发展。10月,边区政府召开了边区合作社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陕甘宁边区合作社联合社章程》。对合作社的性质、任务、种类、业务方针以及组织机构等作了明确规定。1940年,边区建设厅发布了《生产合作社组织办法纲要》,明确规定了组织生产合作社的目的和各类生产合作社的组织办法。

3.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的定位与恢复发展

中国革命的性质,规定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不但不反对私人资本主义,而且保护其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为了欢迎资本家到边区来投资,边区政府采取了具体措施,当地地主资本纷纷转向工业建设,私营工业逐步恢复。1939年边区有私营纺织工厂6家,学徒154人,织机52架,纺妇5万名,年产大布3690匹。初具规模的私营工厂有米脂万合毛纺厂、米脂民生纸厂、绥德庄合织布厂、白家沟织绸厂等。铁匠坊、木匠坊、毡坊、油坊、皮坊、烧木炭等小手工业也有了显著发展。1940年,边区建设厅公布了《推广纺棉、纺毛办法(草案)》,对边区民间纺织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陇东分区的庆阳、曲子、镇原三县,1940年就有农村纺妇1042人。

(二)第二阶段是1941年-1942年,工业建设由盲目性向自觉性的过渡发展

1.公营工业的发展

1941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外援全部断绝,经济上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形势所迫必須大力发展自给工业。因此,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多次号召并积极发动和组全边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下决心自己动手,建立了自己的公营经济。[2]”大生产运动在边区蓬勃开展,公营工业迅速发展,工厂由33个增至97个,职工由1000人达到6000余人。1942年上半年,边区政府总结上年公营工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巩固现有公营工厂,发展农村手工业”的方针,有计划地巩固与健全公营工业,实行合理调整。年底,毛泽东同志在西北局召开的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重要报告,总结了边区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制定了边区经济发展的规划,为自给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2.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迅速发展

1941年,由于自给自足的要求,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有了较快的发展。截止6月底,边区已有生产合作社30个,股金61.3万元,生产的社员约300人,入股社员约20万人以上。1942年1月,边区政府建设厅根据南区合作社的经验,提出了“克服包办代替,实行民办官助”的方针。1942年10月与1939年相比,数量由10个增加到50个;股金由1.1万元增加到249.1万元;每月生产总值由6万元增加到230万元。

3.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的发展

1941年5月1日,边区政府通过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奖励私人企业,保护私有财产,实行自由贸易”,“调节劳资关系,实行10小时工作制,增强劳动生产率,改善工人生活”,“欢迎海外华侨来边区……兴办实业”。这对私营企业的发展,无疑是有力的推动。1941年12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在《关于1942年度边区经济财政建设的决定》中指出:继续发展家庭纺织业,要求政府在原料和生产工具之调配上予以各种便利和帮助。为此,边区政府建设厅制定了“发展农村纺织业”的工作方针。1942年3月,边区银行和工业局在绥德成立了“永昌土布产销有限公司”,帮助人民解决财政中的困难。1941年,延安市手工业者共有178户,1942年春增加到286户。

(三)第三阶段(1943-1945),开展大生产运动,边区工业初步实现企业化

1.公营工业大发展

1943年,边区建设厅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召开了工厂厂长会议,发出了“为改造我们的工厂而奋斗”的号召,开展了总结检查工作。赵占魁运动在公营厂矿中普遍开展。1944年,西北局根据高干会议决定,正式作出了《关于争取工业品全部自给的决定》。5月,召开了边区工厂厂长及职工代表大会,朱德、刘少奇、邓发、高自立等党和政府领导人作了重要讲话。5月22日,毛泽东同志在职工代表招待会上作了《发展工业打倒日寇》的重要报告,强调指出:“要打倒日本帝园主义,必须工业化,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保障,必须工业化。我们共产党员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3]”12月,召开了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大会,举办了第五届经济建设展览会,推动了公营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据统计,公营工厂已增至130个,职工总数达到7338人。

2.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大发展

从1942年12月至1944年上半年,边区合作运动有了大发展,成为大生产运动的重要标志之一。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也由50个发展到114个,不仅数量上增长了一倍多,而且质量上也有了较大的提高。1944年6月27日至7月7日,边区政府召开了合作社联席会议,毛泽东、朱德等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总结了合作社的经验,奖励了刘建章等94位合作英雄,通过了《陕甘宁边区合作社联席会议决议》。随着边区合作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43年全边区已有生产合作社80个,1944年又增加到114个。到了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全边区已有各种生产合作社235个。

3.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的大发展

1942年高干会后,边区的个体手工业也有了新的发展。1943年边区政府对私营工业投资贷款230万元(折合法币170万元),又投资小米130石,羊毛1万斤。由于党和政府的提倡和奖励,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了发展边区经济壮大抗战力量,1945年3月28日,边区政府又公布了《陕甘宁边区政府奖励实业投资暂行条例》,系统化与具体化奖励举措进一步促进了私营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据陇东分区、延川、固临、富县、吴堡、盐池、定边、靖边、延安等十四个县市的调查,1943年共有各种手工业作坊694家,共有手工业工人2158人。1944年,三边、陇东、绥德三个分区,共有各种作坊1425家,共有手工业工人2857人。

边区工业在发展过程申,走过弯路,受过挫折,但最终克服了困难,找到了一些规律,获得了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巨大的成就。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不但能学会政治与军事,而且也能发展好经济与工业。[4]

二、陕甘宁边区工业建设的作用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工业建设,虽然没有达到全部自给,也没有完全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但由于其主体是新民主义经济中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公营工业,所以,它的创建和发展,对于坚持抗战,巩固边区,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保障了供给,促进了经济发展

1940年秋冬,由于国民党的反共摩擦及日寇的进攻围困,边区外援完全断绝,再加上灾荒,加之自然灾害侵袭,到1941年上半年,边区经济出现了极度困难的局面。毛泽东曾这样描述当时的困境:“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他对大家说:“摆在我们大家面前有三条路:坐等饿死、解散回家、自己动手”。 [5]所有共产党人都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己动手,发展生产,建立边区工业。

抗战前,边区仅有被服、修械、印刷、石油等四个公营小作坊,职工仅270人。到1944年6月,公营厂矿发展到130个,职工7300余人。据1944年统计,纺织厂产棉布4万匹,可以满足全部公用布匹的80%。造紙厂1944年供给印刷用纸的89.6%,1945年达到98.5%,基本上满足了边区印刷用纸需要。1944年边区火柴厂正式生产,到1945年共产2000多箱,基本上满足了需要。其他毛毯鞋袜、陶瓷玻璃制品等,也全部或部分地做到了自给。

边区公营工业的迅速发展,不仅增强了边区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成份,加强了无产阶级的领导,而且促进了边区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边区工业进步是很快的,它的数目虽小,但它包含的意义却非常重大,谁要不认识这个最有发展,最富于生命力、足以引起一切变化的力量,谁的头脑就是混沌无知。[6]”

(二)平抑了物价,稳定了金融物价

公营、合营、私营工业的发展,为边区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工厂每年上交边区政府的利润增如了财政收入,大部分工业必须品能够自制自给,不再依靠进口,大大减少了边区政府的财政支出。

工厂生产的许多日用必需品物美价廉,玻璃厂生产的灯罩,一打的价钱还不及外来品一个的价钱。大光毛巾、新华肥皂、丰足火柴质量都超过外来品,但价格却比外来品低1/2或1/3。上述工业品逐步实现了自给或半自给,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打击了投机商人抬高物价,牟取暴利的行为,稳定了物价,保证了军民生活所需。

(三)积累了经验,培养了管理干部

抗战前,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治党、治军和政权建设的经验,但对如何发展根据地的经济,尤其是如何建立和发展边区工业还缺乏基本的经验。抗战开始后,我们党把发展生产作为边区的中心任务。随着边区工业的发展,我们党取得了丰富经验,毛泽东同志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发展工业,打倒日寇》等著作,朱德同志的《建立新民主主义家务》,刘少奇同志《在工厂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以及邓发、张闻天、高自立等同志的有关著作都是这些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根据地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工业建设问题的历史记录。

边区工业的发展过程,也是大批优秀的干部和工人成长的过程。模范工程师沈鸿是边区机器工业的创始人,模范工程师钱志道建立了边区的化学工业,模范厂长陈振夏和尹希圣恢复建立和发展了边区的石油工业和火柴工业,技术人员林华、华寿俊和申仲义分别在玻璃制造、马兰造纸和通讯器材工业方面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劳动英雄赵占魁、刘考生、李凤莲等都是边区工人中的优秀代表。正因为有上述大批优秀的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就保证了党中央提出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工厂中贯彻执行,才使得边区的工业得到了顺利的发展。

三、陕甘宁边区工业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一)实事求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抗战爆发后,围绕陕甘宁边区是否建设工业、如何建设工业等问题,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对于是否创建和发展工业、如何发展工业的问题,必须从当时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使命出发,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党中央、毛主席反复指出,我们的思想要适合于目前我们所处的环境。要认识“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建立在个体经济基础上的,被敌人分割的、因而又是游击战争的农村根据地。[7]”这种特殊的情况,迫使边区不得不从事生产自给。

从边区的实际出发,党中央又明确规定了工业的任务和地位,在建立公有经济时,“应确立以农业为第一位,工业、手工业、运输业与畜牧业为第二位,商业则放在第三位。”……在工业各部门中,应“以发展轻工业为主。[8]”迅速满足军民对布匹、纸张等日用品的需要。

1940年2月,党中央提出“集中领导,分散经营”的原则,保证公营工业有领导有计化的发展。1943年3月,边区政府召开了工厂厂长联席会议,集中讨论了调整、整顿公营工业的问题,特别提出要统一职工对公营工厂性质任务的认识,加强统一领导。建立了厂长负责制,统一党支部、行政与工会的行动,加强了对工厂的统一领导,保证了生产任务的完成,促进了公营工业的发展。

公营工厂在创办阶段,带有浓厚的行政机关供给部的性质,“干不干,一斤半”、“做不做,有衣穿”,不少人消极怠工,严重地影响了生产的发展。随着公营工业的发展,党中央和边区政府把实行经济核算制作为调整、整顿企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基本上改变了平均主义的工资制度,贯彻了“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原则。把工厂与政府、工人与工厂、工人与工人间的利益全面结合起来。

(二)凝聚人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科技人才与专业管理干部,是创建和发展工业的前提条件。边区工业之所以能较快地发展,与贯彻执行党关于争取、团结科技人才,奖励发明创造的正确政策是分不开的。

1939年11月1日,党中央发出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党内指示,要求“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加入我们的军队,加入我们的学校,加入政府工作。[9]” 1944年5月22日,毛主席在中央举行的招待职工代表大会上说:“所有的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习经济工作,其中许多人应该学习工业技术。”“如果我们共产党员不关心工业,不关心经济,也不懂得什么是有益的工作,对这些一无所知,一无所能,只会做一种抽象的‘革命工作’,这种革命家是毫无价值的,我们应该反对这种空头革命家,学习使中国工业化的各种技术知识。”[10]

为培养边区发展工业的技术人才,一方面边区党和政府号召一切有志于建设边区的大后方和沦陷区的科技人员到边区来,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贡献给人民的抗战事业,如著名工程师沈鸿、钱志道冲破重重封锁,历尽千辛带来了技术知识、机器和工人;另一方面,以最大的决心培养必需的科技人才。1940年初,边区成立了自然科学研究院,通过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同时,还开办了中等技术学校和各种训练班,培养工业方面的中级技术人才。

为了使科技人才更好地工作,党和政府在政治上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推选他们为边区参议员,管理边区的军政大事,并且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给予较好的待遇。同时,奖励创造发明,政府先后对边区机械工业的创始者沈鸿,化学工业建设者钱志道,石油工业的革新者陈振夏,成功研制玻璃制品的林华,马兰纸的华寿俊等技术人员,都给予了政治与物质方面的表彰与奖励。推选他们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号召边区人民向他们学习。

(三)锐意进取,弘扬爱国奉献精神

边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边区工人阶级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锐意进取,爱国奉献的伟大成果,每一个工厂、每一个矿井,都是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职工的“千万家”。

难民纺织厂在1938年初建时,仅有10名工人,8架织机,资金不足万元。1943年时职工已达250余人,年产大布7000余匹。其创始人吴生秀、朱次复、袁广华等人,既是干部又是工人,既抓生产生活,又管采购推销,硬是把一个10余人的小厂办成边区最大的纺织厂。年产100万斤生铁的关中铁厂,是温贤良等人从1942年秋天开始,用1.5万元的经费,经过270多个日日夜夜摸索试验,终于炼出了第一炉铁,结束了边区无铁的历史。

为了创建和发展边区工业,广大干部职工服从组织分配,不计个人得失,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从事着非常繁重的劳动。1943年,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第三次反共高潮,边区工人紧急动员,捐粮捐款,仅新华化学厂、华侨纺织厂、难民工厂、边区被服厂职工就捐献边币17万余元,小米1400斤。劳动英雄赵占魁把自己历年节余的5000元交给公家经营。

实践证明,没有广大群众的积极参加,没有空前规模的军民大生产运动,没有边区经济的普遍发展,要在当时的边区建立和发展自给工业是不可能的,所以边区工业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是党领导下的边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英勇奋战的结果。[11]

总之,回顾与审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工业建设的经验,对于全面认识毛泽东思想、理解抗战时期党的政治路线和财政经济政策,对于解决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再向“中国智造”的迈进与飞跃,对于当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关于发展私人资本主义[N],解放日报社论,1945-6-2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7.

[3]发展工业打倒日寇[N],解放日报,1944-5-26.

[4]星光、张杨.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稿[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893-894.

[6]边区工业的发展[N],解放日报,1944-5-26.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17.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28-230.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82.

[10]邊区工业的发展[N],解放日报,1944-5-26.

[11]杨树祯.陕甘宁边区发展公营工业经验初探[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04-02.

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21

山西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6

猜你喜欢
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
论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出版与传播
论“三三制”原则在陕甘宁边区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抗战时期边区人民调解制度的评价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过载栈
抗战时期贵州的出版业探究
从陕甘宁边区到解放前甘肃老区的扶贫工作回顾
抗战时期桂林音乐团体简介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发展的政策动因及启示
延安时期基层参议员的社会生活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