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如何做好科普报道

2021-09-10 07:22周游
新闻潮 2021年1期
关键词:辟谣

周游

【摘 要】文章认为科普报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供给延后、没有形成品牌等问题,要做好新时代的科普报道,必须坚持效果导向、形式变革、内容创新。文章提出,未来的科普报道,或许会脱离固定的载体。

【关键词】科普报道;公众需求;辟谣

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是各级主流媒体的责任和义务,要力求在传达正确信息、避免公众恐慌、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贡献媒体力量。历年来面对公共事件,各大媒体都积极发挥科普报道的特殊作用,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重新梳理、深刻理解和认识新时代的科普报道,力促科普报道在新时代取得新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普信息存在公众需求与媒体供给的时间错位

(一)公众需求的急迫性与科普供给的延后性

每当发生突发事件时,社会公众对科普和科普报道的需求就有明显的急迫性,反映在“非典”、鼠疫、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上,就是广大公众想立即得到科普报道全方位的权威解读。

然而,由于科学研究的未知性、事态发展的不确定性等原因,不少医学专家、一线医生、科普专家在巨大的社会压力和公众需求面前无法第一时间发声,一些媒体由于各种原因也没能够发出最及时的科普报道。一方面,公众对科普报道有极度急迫的需求;另一方面,专家、机构和媒体眼看着需求,却只能滞后地提供科学、准确、可信的科普报道。这使得从事件发生到采取应对措施,这期间科普报道有一段较长时间的空窗期。一般来说,权威专家发声、政府部门采取措施后,相关的科普报道即会在各种媒体上大批量涌现。可以说,每一次公共突发事件时,科普报道都不可避免出现一定的空窗期,特别是遇到诸如“非典”、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的新型疫情。

(二)公众需求的权威性与内容供给的多源性

比如,“非典”防控期间,公众极其渴望权威,因为公众对其几乎一无所知,了解到的零星消息均是亲朋好友的只言片语和不确切的消息,这让公众难免慌张和无助,急于寻求权威专家的说法和媒体的权威报道。

而此时,众多医学专家对“非典”也是知之不多,不能轻易对外发出声音,导致公众对权威性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网络上的一些“小道消息”就借此机会,披着“权威”的外衣抢占先机发声,这些“小道消息”了解公众心理、熟悉传播规律,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工具进行传播,混淆视听,蒙蔽公众,使得公众更加担心和害怕,而担心和害怕又促使公众千方百计去了解,从而走进了一个恶性循环。此外,一些民间谣言不甘落后登上网络舞台,主动给公众“投喂”信息。于是,一大批谣言迅速在公众中传播。这些不科学、不专业、不权威的声音来源非常广泛,传播渠道覆盖互联网多个平台,给及时开展辟谣、传播科普报道增加了诸多困难。

二、创新新时代科普报道的必要性

(一)公共事件突显科普报道的重要性

科普报道是科学普及最重要、最易出成效的一种方式,但科普报道历来是“软报道”,不是公众的信息刚需。只有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科普报道的重要性才得到突显。

比如,2003年2月中旬,一些权威部门宣布“非典”的病原体为衣原体,建议采用针对性强的抗生素治疗。奋战在一线的钟南山认定这是错误的,他选择站出来表示反对。这个消息在当地媒体上及时报道,引起了各界重视。200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将“非典”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随后还确认引起SARS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

此后,各级主流媒体、科普媒体等开展了大量的图文、视频、动画类型的科普报道,掀起了一个报道高潮,让权威、及时、准确的科普报道占据广大公众的“朋友圈”,满足了公众的信息需求,填补了当时科普报道的空白,“唤醒”了科普报道的重要性,提升了公众对科普报道的认识。

(二)辟谣报道突显科普报道重要作用

舆论宣传的阵地,媒体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每次突发公共事件中,各种各样的消息铺天盖地,一波又一波的谣言开始流传,想方设法抢占阵地。

18年前的“非典”期间,由于科技手段不够先进,信息渠道不畅通,官方辟谣信息和权威专家信息难以抵达广大公众,导致多地出现大肆抢购碘盐、板蓝根的现象。18年后,官方、民间的辟谣平台建设都取得较大进展,譬如有由中国科协、国家卫健委、应急管理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办,中央网信办指导的科普中国科学辟谣网站,有中国科协主办的辟谣栏目,新华社在各平台推出的“求证”专栏。许多门户网站也加入辟谣阵容,腾讯新闻的较真平台推出“实时辟谣”,新浪微博在虚假消息辟谣官方账号“微博辟谣”上,每天及时发布辟谣情况,丁香医生通过微信公众号开展辟谣。

这些官方和民间的辟谣信息,借助现代通信技术,通过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方式抵达公众,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以权威性、针对性和专业性,让一批传播甚广的谣言现出了原形,让公众增强信心、坚定信心,积极面对生活。

(三)科普报道的品牌和传播力待加强

根据科技部2019年12月发布的2018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2018年全国共出版科普期刊1339种,累计发行科技类报纸1.45亿份;播放科普(技)电视节目77979小时,电台播出科普(技)节目53749小时;建设科普网站2688个,创办科普类微博2809个,创办科普类微信公众号7067个。[1]这些媒体,构成了我国科普媒体的版图,是我国科普报道的主力军。

在近年来的突发公共事件中,《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既是“时政媒体”又是“科普媒体”,刊播了一大批公众关心并广泛转发的优秀科普报道。科普中国、知乎、丁香医生等一批科普媒体发挥了自己的独特作用,擦亮了科普报道的品牌。

然而,在一大批10万+报道背后,科普报道的现实仍然是受业界和公众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品牌。一方面,公众阅读报道不会深究这些报道是不是科普报道;另一方面,主流媒体也不会刻意区分刊发的是否是科普报道。事实上,开设了科普频道或专栏的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华龙网、腾讯网、中华网等媒体,在刊发公众关心的一些科普报道时,也并非以科普频道文章或专栏内容首发。

三、以效果导向创新变革做好科普报道

(一)效果导向是做好科普报道的前提

做好科普报道,最大的前提就是效果导向,尤其在应急科普报道时最为突显,要求也最高。应急科普报道是在突发事件、危机事件发生时,媒体根据公众的需求开展科学真相以及自救互救、生存技能的宣传报道,目的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普及科学知识,帮助公众了解真相,避免公众恐慌,科学应对生活。

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家都知道农村是普及难点。尽管当前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广泛普及,我国四大重点科普人群中的农民仍存在难以接收信息、不容易接受相关知识的情况。众多媒体也充分意识到这一问题,在报道中努力降低公众接收和接受的门槛。2020年初,《人民日报》《半月谈》、央视新闻、人民网等微信公众号采取“大字海报”、表情包的形式,刊发多篇报道劝说公众少外出、不聚会、戴口罩、勤洗手……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环境下,这种来自中央媒体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切合互联网环境的科普报道,更容易引发点击、传播和二次传播。上述媒体的科普报道,阅读量都很快达到10万+。这些报道,在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农村乡镇也产生了很好的传播效果,让爸妈叔伯一辈的广大居民能接收易接受。在央视新闻推送的文章下,许多农村网友纷纷赞扬。比如“小红娘”留言:“明后天的走亲戚活动已成功取消。”网友“小羊同学”留言:“我爷爷奶奶主动要求待在家,主动要求买口罩。”

(二)形式创新是做好科普报道的关键

长期以来,科普报道的主要形式是报刊图文报道、电视视频报道、广播音频报道、新媒體报道等。如今,各地涌现了微信公众号图文发布、新闻类APP图文发布、抖音号短视频发布、快手号短视频发布等新形式,短信发布、喇叭通知等传统形式也开始“回归”。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原住民”的逐渐增多,科普报道在未来或将发生体裁形式上的变革。

未来的科普报道,可能是机构或个人针对新近发生事实中公众应知未知、关心关注、影响生活的部分而进行的探究、剖析、宣传和报道。届时,专业机构和专家学者会针对“应知未知”进行“探究”,针对“关心关注”进行“剖析”,针对“影响生活”进行“宣传”,还有针对上述内容或超出上述内容的“报道”。

如果从新闻报道的体裁要求来衡量,届时的科普报道将是一个“大型综合物种”:它有一些是新闻报道,有一些是宣传作品,还有一些既不是新闻报道也不是宣传作品的探析作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探究未知世界兴趣的提升,这种“四不像”的科普报道会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

(三)内容创新是做好科普报道的基础

作为不是公众信息刚需的科普报道,要想发展得越来越好,只有不断创新,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根据科技部2019年12月发布的2018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2018年的科普微博发文90.42万篇,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发文100.87万篇。[2]如果再加上科普图书、报刊的印数和电视广播的节目时长,一年中的科普报道数量和时长就是海量。要在海量的报道里生存下来,脱颖而出,一定要找到更容易吸引公众、更容易让公众接受的方式。

2020年,《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等运用讲故事、画漫画、制动画的形式进行科普报道,让“天津某百货肺炎谜案”“一只蝙蝠的自述”“病毒进入体内的48小时”等成了公众阅读和转发的热点。

文本形式上的创新是一方面,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则是另一方面。科普报道难开展,很大原因是难以通过传统的图文、视频等方式简单清楚、准确无误地介绍,使得报道者写作难、制作难,内容消费者也是难阅读、难理解。新华社客户端针对视频看不透、图片角度单一的问题,推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3D新闻,推出了《3D新闻|七步洗手法》,该报道配发了7张3D动画图,每一个画面都可通过拖拉、划动、双指放大缩小等实现多角度观摩,让大家360°无死角地掌握七步洗手法的安全要领。

随着3D、AR/VR、 MR、AI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种新型报道方式进一步完善,制作成本进一步降低,优秀的科普报道数量将剧增,科普报道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

(四)载体突破是未来科普报道的方向

未来的科普报道在载体上将有实质性突破,它不再依附在某个媒体或某个平台上,只有优质内容而没有固定载体,只有科普品牌而没有固定“出口”,依靠大数据技术,真正实现公众在哪里科普报道就在哪里。

事实上,近两年就有一些动画、微视频在微信群、QQ群等广泛流传。这些科普报道并不是大家转发的各种平台上的文章,而是一个单独的文件。笔者就在多个微信群里看到网友转发主题为“呆在家不出门,防止成为2A”的动画。它只有最初发布的源头,此后就呈多人多渠道传播,每一次转发就是一个源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些优质科普报道会在数量、质量上快速上升。它会在电视、广播、报刊、新媒体上刊发,也会在微信群、QQ群和各种办公工具的交流群里传播;它会有科普报道制作者的主动传播,也会有内容消费者的主动传播和再传播;它会在有明显媒体属性的载体上,也会在手机、Pad和电脑等日常工具属性的载体上——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内容。

四、结语

时代在发展,科普报道必须与时俱进。新闻媒体从业者要不断增强对科普报道重要性的认识,针对公众对科普报道的急迫性、权威性等需求,以效果为导向,做好形式上的变革和内容上的创新,不断加大传播力度,提高传播效果,打造新时代的科普报道品牌。

参考文献

[1][2]科技部发布2018年全国科普统计数据,一图看懂这份成绩单![EB/OL].( 2019-12-25 )[2020-09-12].http://www.kepu.gov.cn/www/article/dtxw/84160b8e156846448fdf572aeee5a3e6.

(责任编辑:黄康温)

猜你喜欢
辟谣
“最强辟谣101条”引发质疑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正式上线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上线
微信辟谣小程序上线:这个一定要转给了爸妈!
微信辟谣助手净化朋友圈
“贵州辟谣”政务号正式上线
李隆基“辟谣”
安徽网络辟谣平台上线
真相查清之前别急着辟谣
你被这些谣言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