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师生共创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2021-09-10 11:13赵玲潇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互联网

赵玲潇

摘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目前各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之一,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应再是原有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而是应该加强师生互动,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实现师生共创。而课程体系的构建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本文总结及分析了目前创新创业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步构建基于师生共创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已有7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国的创新创业浪潮正方兴未艾。2017年发布的《2017中国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调查报告》相关数据表明,当前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有兴趣的比例超过60%,对创新创业教育需求的呼声更是达到了98%[1]。很多学者从生态学视角来考察创新创业教育知识学习与实践环节的关系,主张构建一个高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从“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融合的角度,打造一个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2]。

目前,高校对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对创新创业教育在新经济时期的战略意义缺乏明确的理解,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停留在模仿学习阶段,因而不能发挥出创新创业教育应有的功能。由于课程资源相对欠缺,课程类别较为单一,评价体系不健全,授课方法形式较为单调等原因,导致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

一、师生共创的意义

要想构建高效的课程体系,必须尽可能的调动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改变原有的老师教和学生学的状态,加强师生互动,实现“师生共创”。

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教师的全过程深度参与,不断提高教师创新创业能力是实施高水平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创新创业教育是师生互动促进、共同进步的过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要求下,创新创业不仅是学生的事情,也是教师的职责,创新创业指导课教师的角色必须重新定位,要从一个“授课者”转变为学生创业的“资源融合者”。此外,在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提升自己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并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还可以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共同成长[3]。

二、基于师生共创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

1.理论课程体系

(1)通识课程体系

拓展通识教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思想政治理论与道德修养、外语、计算机基础、法律、伦理学、心理学等基础课程,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适应现代社会。在课程设置中明确授课要求,融合渗透创新创业内涵,体现创新创业思想。培养人文修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良好的职业态度和化会责任感,以及信息收集、分析综合、巧通表达、团队合作等社会适应能力。

(2)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灵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整合优化专业教学内容,充实前沿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把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实验、实训、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强调校企优势互补、深入融合、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狂会实践相结合。

(3)创新创业专业课程

增加创新创业课程种类,积极组织并开设创新创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类课程,基于各类学生的不同专业兴趣,配套增加专题选修课程组,并在专题选修课程体系中专门开设适应产业、行业和职业发展需求的认证培训课程模块,供学生自由选择,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2.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是最有效的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及操作技能的手段。实践课程是一种最能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特点和性质的课程方式,有机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统一,合理构建起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实践课程的设置要求。除含有实践学时的课程、独立实验(训)课程之外,创新创业课程还可依托校企合作项目、大学生技能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互联网+比赛等,鼓励学生开展学习、研究和实践,在学中练、练中学,提高学生参与度,同时加强师生互动,实现师生共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思维及能力。

同时,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以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与其他学校和行业、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政法机关等企事业单位协同育人,建立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在校校、校企合作中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支撑。为专业建立行业背景,开拓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途径。继续大力推进"走进社会"活动,深入开展地域经济发展需求调研,促进与其他学校和行业、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政法机关等企事业单位的紧密合作,建立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创新创化人才新机制。

3.辅修课程

除常规理论实践课程外,增加辅修课程,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拓展知识面,丰富知识储备,适应创新创业的高要求,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三、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趋势与方向。从创业教育的内涵出发,将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建设,完成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同时,高校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不应该仅仅是学生创新创业的引导者和服务者,更应该是一个学习者和共同成长者。而师生交流互动的增加,师生共创共同体的建立,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全球化智库(CCG).2017中国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调查报告[R/0L].(201 7一09一z6).https://www.sohu.com/a/1947719”一800517.

[2]卓澤林,赵中建.高水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4-71.

[3]王少浪.创业指导教师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定位和作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4):13-16.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9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互联网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