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必备知识掌握策略研究

2021-09-10 07:22杨桢
高考·上 2021年1期

杨桢

摘 要:针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必备知识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四种现象:记不住、想不起、用不上、写不出,提出掌握政治学科必备知识的四种策略。

关键词:结构化整合;阅读情境材料;情境中学;积累答题术语

必备知识是指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它由各学科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技术与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知识体系。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所必须具备的、支撑学习者终身发展和适应时代要求的知识和能力,是培育核心价值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是发展学科素养的重要支撑和前提。

基于学科素养导向的原则,对于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而言,在知识领域方面的要求是:理解并掌握人文社科的基本问题、基本原理与基本思想,尤其是人文思想的正确立场、观点与方法;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科学精神与思维方法;掌握运用语言或其他符号形式进行表达的知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却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明明很努力,但是学习的效果不佳。学生反映学科知识总是记不住、思考时观点总是想不起、答题时要点总也写不出、记住了却又用不上。这些困惑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政治的信心与学习效率。要解决此问题就需要研究高三政治课堂必备知识掌握策略,以此来提高高三政治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对政治学科知识能够记得住、想得起、写得出、用得上。为提高三政治复习的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应该掌握科学的必备知识达成策略。

一、对必备知识进行结构化整合,让学生能够记得住知识

基于学科素养导向的原则,在知识领域方面的要求之一是:理解并掌握人文社科的基本问题、基本原理与基本思想,尤其是人文思想的正确立场、观点与方法。这一要求除了包括理解掌握学科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之外,更提出要求掌握并形成学科的整体知识框架、基本结构。

在传统高三课堂复习时,在一轮复习中大部分老师都是按照高考考点的要求,一个一个知识点逐一复习。在一轮复习中夯实基础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只是孤立的复习每一个考点,会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记忆的效果来看,当时的记忆会有印象,但一星期、一个月后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导致学生记不住知识。如果老师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整合教材、整合考点,引导学生能够站在理论的高度看待知识,掌握知识的逻辑关系,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记忆知识。通过知识结构化整合,达到串联、理解、长久的记忆知识。比如,在复习文化生活第九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三个考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如果按照一轮复习资料逐一讲解复习,那么每一个考点学生掌握了,而一旦脱离这节课,让他回忆第九课时,他并不能够精准的、全面的、完整的复述知识。在复习这一课时,我围绕这一课的主题,分成三个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怎么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了主题,确定主线,学生自主复习、理解记忆都有了明确的方向,学习记忆的效果也大大提升。再如,讲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我对教材正文与辅助文字进行整合,归纳为四点原因:历史原因、理论依据、横向原因、纵向原因。这样归纳整合后,学生反映整个第九课的思维逻辑更清了,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当然,我们复习时,不仅仅是站在一课书的角度的进行整合,我们还应该打通一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合。最后我们甚至可以对整本教材进行知识的整合,找到知识的原点,引导学生自主的从知识的原点进行发散的思考。通过整合来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能够记得住必备的知识。

二、引导阅读情境材料,让学生能够想得起知识

高考评价体系还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一一情境,以此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通过展现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的情境来考查学生“知识获取能力”,这是考查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方式。

总是有学生反映,做题时这个要点这个知识我没有想到,但是看了答案我就明白了。为什么学生一看答案就懂,而在考试做题中则想不起来呢?考试考查的必备知识,并不是空穴来风,一定是有相关的情境材料支撑。需要学生能够耐心阅读情境材料,精准、全面、正确理解材料信息。从材料中获取思考的方向与答题的思路,进而明确要调动和运用的知识。

例:(2016·海南高考)1859年,一位英格兰农场主来到了澳大利亚,放养了从欧洲带来的24只兔子以供打猎。由于澳洲大陆自然环境适宜,又无鹰、狐狸等天敌,兔子大量繁殖扩散,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农业和畜牧业蒙受了巨大损失。澳大利亚人先后使用猎杀、布网、堵洞、修篱笆等方法控制兔灾,但效果有限。20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采纳生物学家建议,用生物方法控制兔灾,取得了显著效果。澳大利亚人控制兔灾实践的哲学启示是:

选用高考典型真题材料,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材料,从情境材料中学会寻找对解题有用关键词,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在此例题中,设问是控制兔灾实践,关键词在“实践”。在材料中有前后两次控制兔灾实践,但对比结果,前者效果有限,后者取得了显著效果,原因何在呢?再次引导学生去阅读材料寻找有效信息,前者先后使用猎杀、布网、堵洞、修篱笆等方法控制兔灾,后者用生物方法控制兔灾。继续追问,归纳从前后对比是什么影响了控制兔灾实践效果的差异?前后对比不难发现是方法影响了控兔灾的实践效果的差异,提炼出关键词即方法影响实践,翻译成教材语言即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不同性质的认识对实践的影响不同,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在许多高考题中,不管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有众多的情境材料支撑,如果抛开材料去思考,或者没有全面、精准的阅读情境材料,可能会导致遗漏一些关键信息,自然想不起涉及的必备知识。所以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情境材料的方法,找到情境材料中蕴含的信息,对应翻译成教材的必備知识。

三、倡导在情境中学、在情境中用,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

高考对必备知识的考查,不仅仅有基本原理与基本思想,还有科学精神与思维的方法。所以对掌握必备知识的要求,不能停留在知识本身上面,更应该注重学习知识过程中所要运用的思维方法与学习技能。

学生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是现在学生学习困难的通病。究其原因,跟老师教学的方法有很大的关系。传统的课堂复习知识时,就教材、资料,一点点的讲解知识,从知识的含义、地位、作用、影响、措施等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概括和总结。老师认为自己的讲解是很到位的,学生的笔记也得很詳细,学生甚至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背诵这些所谓的答题模版。但在实际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只会简单的罗列知识、堆砌答题模板语言。甚至有些学生根本没有审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就匆匆忙忙地罗列一大堆知识,这样往往文不对题,得分自然不高。

比如在认识论复习中,教材对“认识”是这样定义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从“认识”定义中,可以推断出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如果老师就知识干讲定义、概念,学生当场是能够理解的、有印象的,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印象越来越淡,甚至在遇到此类问题时根本想不起来,更谈不上能够运用该知识。所以我们倡导在情境中学习必备知识、在情境中运用必备知识。

例:(2015·全国卷Ⅰ·39)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设问,“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让学生在分析“感受”不同的原因,理解“认识”的概念。要分析“感受”的不同,实际是就是运用“认识”的概念进行分析说明。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这是从主体角度分析认识不同的原因。纪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这是从客体的角度分析认识不同的原因。通过这个情境材料,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概念、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并且能够掌握运用该知识的方法。

四、积累典型答题语言,让学生能够写得出得分要点

基于学科素养导向的原则,在知识领域方面的要求除了理解并掌握基本原理与基本思想、科学精神与思维方法之外,还包括掌握运用语言或其他符号形式进行表达的知识。

我们倡导在情境中学习知识、在情境中学会运用知识,并不是完全反对知识的记忆,相反从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能读懂材料、能理解设问指向,但不善于用学科专业术语进行表达,这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所以有必要教会学生积累答题语言,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踩中得分要点。答题语言不同于答题模板,模板是针对什么问题固定的思考角度,往往比较常规、内容全面覆盖。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过于依赖模板有很大的弊端,比如,学生往往没有仔细审题,看到一两个关键词就容易想当然,导致答题脱离了实际的情境材料和情境设问。而运用典型答题语言是建立在基于情境基于设问的指向这一前提下,采用专业的精准的学科术语进行规范的表达。在高三复习课堂,老师在每节课讲授过程中,不要着急追赶进度,而应及时展示相关必备知识的答题术语,并当场给学生落实的时间。

书本上的内容相同,课堂上的时间有限,要想实现超越,就必须掌握科学、实用、高效的方法。在高三政治课堂教学中,掌握必备知识是我们需要达成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只有掌握科学的策略,才能实现高效课堂的建设,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轻松、老师才能教得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2]《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

[3]2016年海南高考政治·20

[4]2015·全国卷Ⅰ·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