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乐飘出莫高窟

2021-09-10 07:22刘文荣
乐器 2021年1期
关键词:谭盾壁画敦煌

刘文荣

每一次去敦煌,看见莫高窟九层楼,仿佛能听到仙乐飘飘,若隐若现。时萦绕回旋,时音入耳际;既直指心里,亦沁入心扉。

“中国西域巨大的沙漠中,有个叫敦煌的地方,它在我的命里,它一直吸引我……”,谭盾说。

悠悠仙乐天上来,四方歌舞嵌石窟。敦煌壁画静态的乐舞图像是带有“声音”的,是古人用奇妙的画笔描摹了暗含奇妙动态的声音,谭盾寻找敦煌壁画音乐的地图,更是将敦煌壁画静态乐舞的胶片,借助他乐曲的“放映机”,释放敦煌壁画所蕴含的妙曼声音。

笔触于此,不禁想起《长生殿》有对《霓裳羽衣曲》的创作分“闻乐”“制谱”“舞盘”等精彩的分篇章描写,不得不佩服谭盾的灵动和他与古人的暗合。

1979年,谭盾创作了第一部交响乐作品《离骚》,2017年5月13日,谭盾的敦煌遗音“海上—天上—心上·丝绸之路”音乐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三十八年过去,弹(谭)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自1979年算至今日,正好三十八个春秋,敦煌遗音演飞天,正是上九天揽月。此词是由毛泽东主席所作,而毛泽东和谭盾是为同邑,谭盾早在1973年初显音乐天赋创作的处女作,也正是《梦见毛主席》。

一切仿佛都是缘中的安排。

2002年,谭盾创作《地图》,我曾跟谭盾说,“地图”首写字母是“DT”,“谭盾”首写字母是“TD”,“DT”和“TD”是相互对称的。如以中心为线相合,谭盾和地图是融为一体的,“地图”中有谭盾,谭盾的背影是“地图”,这仿佛是前世的因缘,也仿佛是天生的孪生兄弟。当晚的重头戏之一,即是《中国民族音乐地图》,由谭盾携手谭维维带来“四腔之歌”,即《高腔》《哭腔》《水腔》和《秦腔》,二“谭”映月般的配合,将上半场的演出推向了高潮。音乐会演出的当晚,我注意到上海夜空分外的晴朗,月分外的明,搭乘“飞天”音乐的翅膀,上九天何尝不能揽月。

《地图》是谭盾音乐作品中的宠儿,《地图》英文的表述为map,其最后一个字母p的对称亦是d,替之相合即是mad,为痴迷意,谭盾对地图是极度的着迷,近似疯狂的眷恋。谭盾热衷于蕴藏浓浓民族血液和传统文化的一幅幅音乐地图,如2014年有《交响地图:新丝绸之路——长安》。未来,谭盾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敦煌音乐地图和民族声乐地图的创作。

谭盾说他“要让全世界听听唐代,听听丝绸之路的声音”。唐代(TD)和谭盾(TD)又是首写字母相合,而敦煌的反弹琵琶,“敦”和“弹”首写字母合起来是“DT”,又和谭盾(TD)相对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乐中有你我,你我皆在乐中。谭盾曾告诉我,这有趣极了。而当晚的精彩戏之一即是《敦煌反弹琵琶·飞天》,这冥冥之中,有如敦煌女神的安排。谭盾一直强调,他相信缘分。

谭盾早在纽约时,应邀到墨西哥参加音乐节,在一处金字塔碰见了一位极像玛雅文化里素描中的老人,他正在烧玛雅陶笛,在金字塔的尖山吹奏,谭盾突然觉得老人跟风在说他的故事,然后风又跟老人说它的故事,谭盾听到风里边突然觉得有他自己。陶笛老人对他讲:“地球是件乐器,你用泥土捏起来的声音,就是地球的声音。”陶笛(TD)和谭盾(TD)又默默的相合,风的种子埋发后,后来又孕育了谭盾有关“风”的音乐。

地球的这一端到地球的那一端,伟大的丝绸之路催生出了古代伟大的音乐,辉煌灿烂,绚丽而多姿。所处地球东端上海东方艺术中心2017年5月13日上演的《压脚鼓》《五弦琵琶》《反弹琵琶》无疑是当晚音乐会最大的亮点。行文至此,我想起了丝路另一端800年前王昌龄西北《从军行》的一首诗,诗说: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地上的敦煌,洞窟壁画里都有音乐的奏响。天上的敦煌更是如此,无窟不飞天。天上、地上、水乐呈现的敦煌最终都化为谭盾心里的敦煌。正是天上一个敦煌,地上一个敦煌,水里一个敦煌,心里一个敦煌。谭盾1997年创作过《1997:天·地·人》,谭盾敦煌遗音上演恰好是2017年,正好是整20年。弹指20載,除对三才“天地人”的感念外,谭盾思悟“和”,人与人相处的和平,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在《慈悲颂》的故事里,谭盾想写心经。

整整20年,谭盾在还一个“债”,是《心经》的“债”,亦是敦煌的“债”。敦煌是音乐的召唤和寄寓,敦煌是和平的颂音和使者。

百余年来,敦煌藏经洞在世界各地的劫经,谭盾极为关注。谭盾之“盾”,亦有伦敦和敦煌两个令人惊呼的同有“敦”字,“盾”和“敦”谐音,谭盾的肩上挑着两个“敦’,一个是敦煌,一个是伦敦,伦敦斯坦因带走的又如S.5643敦煌乐舞古谱和心经,谭盾将生发在敦煌的乐谱故事和斯坦因带至伦敦的敦煌曲谱,做了极好的诠释。

谭盾说:“无知的王道士贱卖敦煌古谱、古经的故事不只是让我泪流无止,也启发我看到了一束光芒……我要是哪天能把敦煌石窟洞里深藏的那些中国人的信仰和灵音,再演出于世,让世人重温那个失去了美丽、善良的中国和‘敦煌遗音’,那该多好啊……于是我从三年前开始在伦敦、巴黎、东京、波士顿的博物馆和图书馆里,学习、追踪、研究流失的敦煌古谱手稿、佛经原件”。

谭盾看到原谱,闻了又闻、听了又听,看了又看,滚烫的泪从心中涌动,挤向双眼,眼泪中的谱字又由清晰变得模糊,乐谱仿佛也在跟着哭泣。泪打湿了双眼的同时,忽又刹那间,眼中谱字又变得清晰,思绪继而又涌向心头,音符在心中窜动,只有多情才能领悟感动。此时,谭盾愿作一条蜥蜴,在敦煌鸣沙山尽情撒欢,抚摸沙漠的温度;谭盾愿作一只沙燕,在敦煌九层楼的屋檐下筑巢;谭盾愿作一尾鱼儿,在敦煌月牙泉的艺术清流中遨游。相逢是梦,是缘,是千年的等待,是飞天精灵在心梦中一次又一次的召唤和呼喊。相爱是痴、是狂,是千年的夙愿,是前世注定对敦煌一天又一天的真爱和坚守。真爱如水,慈悲亦如水,泪奔后,谭盾决定触摸、寻找并创作敦煌的《慈悲颂》。

《月灯三昧经》卷三说:“伎乐音声百千种,一时奏击相和合”。由此,谭盾展开了一场与千年前作曲家的对话、与飞天的对话、与乐神的对话、与心灵的对话、与时空的对话、与宇宙的对话。

画中生音,观画识乐。《敦煌·慈悲颂》即是拂尘与唤醒千年壁画蕴藏的声音,与飞天對话,与乐人对话,倾听壁画本应该有的声音,呼唤壁画伎乐重新散发出美妙的乐音。

《华严经疏》有云:“百万亿天变化乐,其声如响,普应一切;百万亿天如意乐,自然出声,音节相和”。

敦煌壁画中的音乐即是如此。故,敦煌在地上,敦煌也在天上。

天上一个敦煌,地上一个敦煌。天上的敦煌在地上,地上的敦煌在天上。天上与地上的敦煌则在谭盾心上。

心:之谓心经、心乐、心灵、心路、心扉。

心,谭盾对敦煌的游子之心、赤子之心。作为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敦煌,作为丝绸之路文化使者的谭盾,看到敦煌曲谱,艺术之情、音乐之心由之触动,谭盾与敦煌曲谱和壁画猛烈碰撞擦出了最耀眼的火花。而这种碰撞与交融孕育出的新的生命则是《敦煌·慈悲颂》。“当我第一次走进莫高窟,在洞窟里待了6个小时,等我出来时,我感觉我怀孕了”,谭盾富有幽默和满怀热忱地说。谭盾对敦煌壁画乐器进行了复原研究,在世界各地找寻乐器遗址的踪影,部分乐器用在了《慈悲颂》里。

谭盾说:“我把对生命的理想放进了《敦煌·慈悲颂》里,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2018年5月23日,《慈悲颂》(Buddha Passion)在德国德勒斯顿(Dresden)举行世界首演。全剧有用梵文演唱,并以德、英、中三种语言呈现。德勒斯顿日报说:“《敦煌·慈悲颂》像是一部可以听的电影,音乐的故事,如风暴般地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2018年10月6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再次演出《慈悲颂》,观众反响强烈。11月2日,《慈悲颂》(Buddha Passion)世界巡演来到了第三站香港,同时也是亚洲首演。

谭盾说:“如果说用一句话来概括《敦煌·慈悲颂》想要表达的观念,就是‘让千年古画溶解穿越至今天的舞台’”。敦煌的每一幅画都是画中人的经历,承载着整个家族的信仰、慈悲和对未来的祈愿”。

敦煌仙乐,不同凡响,却绝于凡尘。谭盾性娴音律,妙能曲调,于画品妙绝之处,尤工声音。

谭盾被敦煌下了蛊,痴心爱恋着敦煌。尤如花儿爱恋着朝露,情郎爱恋着梦中的姑娘。谭盾寻找敦煌壁画的声音,用心灵感悟敦煌音乐,释放敦煌静态壁画所蕴含的妙曼声音,点解敦煌千载缭绕的音乐曲谱。谭盾以鬼才的音乐手法,将敦煌壁画音乐美与绘画美交融于一体,构成了空灵超然、彼岸哲学的意境与幽深高逸的格调——《敦煌·慈悲颂》。

正如北魏温子升所云:

客从远方来,相随歌且笑,

自有敦煌乐,不减安陵调。

敦煌,不仅有壁画美,更有声音美。绘画与声音是永不分开的一对恋人,心心相印。悠悠仙乐天上来,四方歌舞嵌石窟。

谭盾以旋律与故事中的画中人对话,《敦煌·慈悲颂》同时与乐器对话、与乐人对话、与乐天对话、与乐神对话、与乐舞对话、与乐谱对话、与乐台对话。

《敦煌·慈悲颂》是普世价值,不是偶像崇拜;《敦煌·慈悲颂》是药,是光,是弥补心灵创伤的药,是黑暗如见日月的光;《敦煌·慈悲颂》是绘画治疗与音乐治疗的结合;《敦煌·慈悲颂》是画禅与乐禅的结合;《敦煌·慈悲颂》是“见性明心”与“顿悟”的结合;《敦煌·慈悲颂》是谭盾哲学思想与柏拉图“理想国”的对话,更是善良、正义、平等、勤奋、宽容、勇敢、智慧、大爱、诚信的处世价值、立身态度与人生境界的对话;《敦煌·慈悲颂》是如诗如歌、曼妙无比的声音,是千年古韵与灵魂的碰撞和与千年相恋绝唱故事的对话。

敦煌洞窟里的故事上演千年,永不谢幕。敦煌洞窟外的《敦煌·慈悲颂》又开启帷幕,上演千年故事。

敦煌壁画,千年无声诉有情。《敦煌·慈悲颂》乐出有音演壁画。看壁画,听音乐。观画听音,听音寻路。寻找心田之路,寻找希冀之路、寻找理想之路、寻找心灵之路。

最后,用谭盾说的这样一段话作为结束语:

“每回过年,除了炮竹声,最让我难忘的,是家乡的土乐器、老调儿。就是这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乡音,还能让我能记得家的样子。尽管家乡的村子可能不在了,尽管讲故事的老爷爷、老奶奶可能也走了,但只要大家还记得家乡昔日的吹、拉、弹、唱,你就一定能想得起家是什么样子,你就一定记得起那消失的村庄曾经是什么模样!其实,人类祖祖辈辈发明的那些乐器,就像一条声音的河流,从那么遥远带着它的声音一直流到我们脚下,流过我们。然而,这条祖先用乐器传承的音乐之河,可千万不能断在我们的脚下呀,如果它断了,家就断了,人类的历史和文明也就断了。”

猜你喜欢
谭盾壁画敦煌
三观壁画
“反美”壁画
作品二
敦煌画师,I服了YOU
敦煌 敦煌
“飞蛾”修复壁画忙
敦煌飞天
天涯海角壁画
拉琴人的不同选择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