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的探究式学习

2021-09-10 22:07杜红喜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验探究

杜红喜

摘要:物理来自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回归生活、探究实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探究体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兴趣,提高动手合作能力,感受物理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验探究;过程方法

初二学生刚刚进入物理学科的学习,会感到物理学习很枯燥,觉得与生活有很大距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回归生活、探究实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探究体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兴趣,提高动手合作能力,感受物理学习的乐趣。

1.预习生活化。预习就是提前大体熟知课本知识。以往的物理预习大多是教师提出相关的问题,学生自读课本回答相应的问题。这样的预习远离生活,学生的视野仅仅局限于课本,会感觉比较枯燥,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应将传统的预习改为生活化预习。在预习《声音的产生》时,要求学生课前体验各种声音(皮筋、尺子、鼓面等)观察发音体并做出记录,描绘声音的词语,观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上课时将发音体带到学校演示。这样,学生就会很积极的去寻找各种声音,并且反复观察,查询声音的产生,对学习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可以让学生课前做瓶吞鸡蛋、水不脱杯、流水无序、罐压变形等实验,学生在实验中会产生很大的好奇心求知欲,很想知道其中的原理,促使孩子反复实验、猜测、验证,从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究大气压强的知识。如在《汽化和液化》教学预习中,首先应避开那些比较抽象的、一般化的物态变化和那些非常严密的物理概念,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日常生活当中的实例(比如晒衣服的问题)出发,让学生去发现那些生活中物态变化过程。(水从衣服上跑掉了!眼镜出现白色气体?)从这样一些学生很熟悉的生活实际中来预习物态变化现象。

2.探究生活化。对于初中阶段物理知识而言,很多都是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观察总结而得到的,而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对其进行合理运用。所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列举实际生活中相关物理实例,使学生在与自身生活体验相结合的基础上,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究。在学习《声音产生》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体验验证。每组选一位同学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其他同学仔细观察。(把一根橡皮筋张紧,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发出声音;同学们把手放在喉结处,让我们发出啊的声音,手指会感觉到声带振动;把一塑料尺压在桌边,一半伸出桌外,用手拨动尺的伸出端尺振动发出声音;用鼓棰打击鼓面,鼓面振动发出宏亮的击鼓声;用手敲击桌面,桌面振動发出声音。)从实验观察中总结出声音产生是由于振动。在教学“摩擦力”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思考汽车轮胎为什么设计成花纹形状;在讲解“惯性”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思考在坐车时,突然刹车情况下身体为何不自主前倾。在探究这些实际生活经历的基础上,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并且有利于学生形成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良好习惯,使学生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物理现象进行思考整理,从而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使物理学习效果得以有效提升。

3.实验生活化。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对于传统物理教学而言,其往往都比较理想化,主要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将实验仪器准备好,然后让学生进行操作,这种实验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在利用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利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些物品,可使物理实验和生活问题之间实现密切联系,从而能够使物理原理及日常生活之间缩短距离,使学生认识到科学重要性及真实性。另外,选择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生活物品渐进性实验,可更加直观简单,有利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及创新意识提升。例如,在教学“滑动变阻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材料进行实验,比如可利用铅笔芯进行滑动变阻器制作,可将导线在笔芯上滑动,从而对电灯泡亮度变化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对滑动变阻器原理进行分析,将这一内容更好掌握。在讲解大气压知识时,取学生喝完后丢弃的矿泉水瓶,在瓶中装上热水,过几秒后把热水倒掉,再在外面淋冷水,学生发现矿泉水瓶伴随着“啪”“啪”的声音变瘪了。该实验中用到的器材都是很普通的生活用品,但却看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引导学生探究大气压知识,并且对这一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4.作业生活化。物理来自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教师要让物理教学由原来关注理性、抽象的科学世界,回归到学生的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世界里,构建一个良好的建构环境,使学生在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中,领略到物理世界美妙、和谐的科学内涵和人文内涵,进而提升学生未来的生活质量。因此,用于巩固学习内容、提高能力的练习与作业应避免为练习而做练习,为做作业而布置作业。教师在布置练习、作业时应精心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从而获得认识、感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例如在教学显微镜和望远镜后,可以让每一个学生自己自制显微镜和望远镜,这样既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又让学生切身体验到它们的构成及作用。再如,在学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时,如果设计这样的一道练习:一个物体的质量多少,体积多少,求它的密度。这样虽然也能起到巩固练习密度公式的作用,但是跟学生生活完全脱离,学生感觉就是做练习。如果改成这样:妈妈星期天在一装饰品店买回一首饰,测得其质量为3.4克,投入装水的量筒排开水的体积0.17ml,请你来做技术员,根据以上数据和所学的密度知识初步判断妈妈买的是不是纯金?这样的题目与其说是做作业还不如说是在解决生活中的一个问题,其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把这样一段生活经历摆出来,就让学生感觉到这不是在做题,而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解决一个生活实际问题,有用的问题,有了内在动力,那么学习的心情自然不同了,让他产生愉快的情感,思维活跃地投入学习,产生的效果自然就好。

总之,物理课应以生活体验为出发点,从课前预习、探究新知、实验操作、拓展练习都应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将物理知识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学生的思维才能够随着提问的深入而逐渐的被调动起来,才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整个过程因为有生活体验贯穿其中,学生乐于合作、乐于动手、乐于自主思考、乐于探究,知识在不觉中得到渗透和领悟,学生在快乐中掌握新知。从这一层面而言,物理研究的基础就是生活,通过联系生活体验,设置适当的生活情景才能够激励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联系生活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与“微观认知”的巧妙结合
长柄V形玻璃管在化学实验中的新应用
对钢铁吸氧腐蚀过程的实验探究
语文课不能缺失语文的独有个性
迷你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探索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