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建设彰显德育力量

2021-09-10 00:18龚明全李金社
湖北教育·中小学党建 2021年1期
关键词:物态校园文化育人

龚明全 李金社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南漳县武安镇武东中心小学确立以“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致力打造“德”文化育人高地,努力让师生在“德”中熏陶,在“德”中锤炼,在“德”中成长。

打造物态文化,让一草一木都说话

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是学校凝聚人气的源泉,也是一所学校长期发展的历史积淀,这种积淀的存在形式就是校园物态文化。校园物态文化最突出、最根本的功能是育人。为使校园文化实现环境育人的目标,学校在物态文化建设中以师生发展为本,努力让学校的一墙一壁全说话,一景一物都育人。

精心设计,让校园物态环境灵起来。学校成立设计团队,走出去学习,请进专家把脉问诊,吸纳先进学校的设计理念,结合学校实际,构思并形成以“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体系,即以“高雅、温馨”为设计理念,以激发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形成以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校园文化体系。在校园环境文化的设计中,对学校每个区域都科学规划,每个角落都合理设计,从颜色到形态无不体现出精、细、巧的特点和设计团队的别具匠心,使固态的校园环境变得灵动起来,凸显学校文化育人的特色和高品位办学的魅力。

科学建设,让校园环境美起来。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在精神层面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校训、教风、校歌及师生的精神风貌等各种文化元素构成校园环境,还要在物质物态层面建设对师生心理和行为具有吸引力的物态文化。南漳县武安镇武东中心小学在校园物态文化建设中,突出“德”文化特色,建成“景观、路园、廊道、班级、办公室”五种物态文化。学校的三条主路、三个花园的文化布置,用石头呈现,用“德”命名,学生徜徉在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里,享受快乐,感悟人生,启迪智慧。

建设廊道文化,学校在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的廊道上建设以“名人故事、十德展板、厚德之师、美德之星”形象展示等为主题的廊道文化。学生走进文化廊道里,诵读一则则名人修身养性的故事,欣赏一块块图文并茂的德育展板,目睹师生风采录,让梦想在这里放飞,童心在这里闪亮,个性在这里张扬。 建设班级文化,教室外每个班级设计有班级风采展板,体现班级个性。教室里师生精心设计,亲手绘制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色彩鲜明的黑板报,会随着班会主题的变化而常换常新。

打造办公室文化。各学科教师办公室各具特点,突出学科特色,是融办公、学习于一体的人文空间。

通过创建优秀的校园物态文化,塑造南漳县武安镇武东中心小学优质教育的形象,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丰富教育内涵,以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境界。

打造活动文化,让一言一行都育人

学校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载体,寓德育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校园活动之中,让全校师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体验成功、体验快乐。

以“德”服人,将“德”文化渗透到学校管理之中。学校管理是“人”的管理,重点是教师和学生的管理,为了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校领导干部坚持做追求理想的先锋,履行职责;做优秀人格的典范,关心每一位师生,当师生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让师生感受到如家一样的温暖;用美好的愿景引领师生,用自身的魅力感染师生,用实际行动帮助师生。如教师不愿代的课目和不愿代的班级,学校领导干部主动代;教师不愿值守夜班,学校领导干部主动值;遇到评先表模评职称,学校领导干部主动谦让……这些行动影响了学校教师,使教师团结一致,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都出成效。

以“德”育人,将“德”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教书育人,育人为先。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融入德育,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师树立榜样,做到言傳身教。在课堂上谈吐文明,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尊重、关心并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对纪律差、学习差的学生,重视他们的成长,耐心帮助他们。灵活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灵活使用教材,利用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并重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同时加强学生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培养,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学校注重教学评价,给予学生表扬与鼓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学生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让学生有成就感。

以“德”树人,将“德”文化渗透到学生活动中。围绕“德之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学校通过读书节、演讲比赛、征文竞赛等活动,营造“晨诵古诗、午读经典、暮写感想”的学习氛围。小组每周一次,班级每月一次,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小明星”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围绕“德之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每年组织开展三月份环境教育活动、四月份法制安全教育活动、五月份科技活动、六月份艺术活动、九月份感恩教育活动、十月份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十一月份的体育活动和十二月份综合实践活动,增强校园活力,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围绕“德之趣”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打造特色文化。学校组建竖笛、电子琴、花棍、腰鼓、武术、绘画、书法等十多个兴趣小组,充分利用大课间和下午课外时间,积极开展活动,发展学生特长,彰显学校特色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将继续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让“德”文化更加浑厚,让学校内涵更加丰富。

责任编辑/陈殷

猜你喜欢
物态校园文化育人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物态变化专题复习
第3讲 物态变化专题复习
第三章物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