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科夫的梯子》:一本关于家庭和历史的书

2021-09-11 03:12李秋阳东南大学南京211189
名作欣赏 2021年27期

⊙李秋阳[东南大学,南京 211189]

柳德米拉·叶甫盖尼耶夫娜·乌利茨卡娅(Людмила Евгеньевна Улицкая,1943—)是俄罗斯当代文坛中十分耀眼的一位作家。作为俄罗斯当代女性文学“三套马车”中的一员,她书写自己对于人生细腻的观察和体会。乌利茨卡娅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写下了一个又一个俄罗斯社会中的小人物,同时也关注了俄罗斯近一百年的历史大变革,其作品极具阅读价值和哲学深度。她于2015年完成的长篇小说《雅科夫的梯子》可谓是一部史诗作品,这是一部非回忆录式的新自传小说。尽管在写这本书之前,乌利茨卡娅认为,她再也不会从事类似的创作活动,但作者偶然在自己家里找到了流亡祖父的来信,这让她改变了主意,决定将此记录下来。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大家庭的故事,它在展现血缘传承的同时也勾勒出了当时的社会历史脉络,同时也试图阐释生命、死亡、命运、爱情等深刻而永恒的人生主题。

一、历史是小说叙述的基础

(一)时间跨度

《雅科夫的梯子》这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家五代人的生活与命运,涵盖了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这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向读者展示了这期间重大的历史节点以及个体在历史背景中的命运。在乌利茨卡娅心中,这本书的确是在书写历史,她在接受采访时说道:“离开过去人就不可能弄清楚当今的生活,不可能弄明白自己。”

故事的开篇发生在1975年,三十岁的戏剧舞美师娜拉·奥谢茨卡娅在祖母玛露霞去世后发现了一个小柳条箱,箱子中装满了信件。这部半文献性质的小说就以一个虚构的人物——祖父雅科夫·奥谢茨基的信件为情节基础。雅科夫与其妻子玛丽亚·凯恩斯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信件反映了几代人的生活。这两位角色几乎没有直接出现,他们的形象通过信件、回忆、作者的话语逐渐拼贴成形。但乌利茨卡娅并没有采取传统的线性叙事手法,而是将故事放置于平行空间内,采用双线结构来推动情节,向读者展示出生于19世纪末的知识分子雅科夫和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孙女娜拉这两个主要人物的生活,两位主人公的命运并行发展,同时将娜拉的生活与其亲人们的信件混合在一起,从侧面勾勒出祖父、祖母等其他家庭成员的性格与命运。雅科夫和娜拉的真正“遇见”发生在21世纪初,虽然早在20世纪70年代,娜拉就发现了这些信件,但是只有经过生活历练,她才能够真正读懂祖父雅科夫。在读完信件和日记后,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祖父,娜拉还访问了俄罗斯国家安全委员会档案馆,阅读了雅科夫·奥谢茨基的个人档案,并将其记录下来。

作品通过信件讲述了一百多年间俄罗斯的历史,这一切将一家五代人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尽管时间跨度大、人物多,但阅读时并不使人感到混乱。相反,所有事件都和人物汇合成一条复杂而合理的线索。同时,跳跃的叙事结构也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性。

(二)历史记录方式

乌利茨卡娅同当代大多数俄罗斯女性作家一样,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而并非重大的历史事件。“题材上的某种‘非政治化’倾向,构成了当代俄罗斯女性作家创作上的一个总的倾向。如果说,男性作家大多把目光投向作为整体的社会现实,那么,女性作家则更为关注在这个现实中的局部细节。”乌利茨卡娅通过小说中主人公们的亲身经历来展现时间节点,以此反映历史的转变。在历史动荡的大背景下,个人的生活空间会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个体是渺小的、无力的,被裹挟进历史的潮流之中在所难免。对于雅科夫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并非开始于历史书上所记录的时间,而是以哥哥的去世和妻子的怀孕等家庭动荡后被调往作战部队为起点。1917年即将到来之际,雅科夫在一封给妻子玛丽亚的信中,写到了浏览近三个月的报纸后令人失望的印象:“这一切伴随着一种似乎难以想象的疯狂……我们的生活,唯一给我们许诺如此之多的生活,在一场大型的世界疯狂的背景下走过去。”

关于20世纪30年代,乌利茨卡娅也没有直接书写人民紧张的生活状态,而是通过雅科夫被流放至西伯利亚后同玛丽亚的信件再现了历史大环境中个体的悲剧命运,作者将想象的空间留给了读者。书的结尾出现的档案也只是简单带过雅科夫三次被流放的经历,我们完全能够想象出来那个时代审讯的残酷和严苛、流放之后条件的艰苦以及离开集中营后无法融入社会的痛苦。但书中所描绘的雅科夫的状态却截然不同,他是一位富有智慧的知识分子,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并且对生活中的一切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即便处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仍旧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又有非凡的才能,尽管遭受怀疑和打压,他的心中仍有“诗和远方”。

在乌利茨卡娅的小说《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中,文本的完整性通过主人公们的延续性来体现。小说从库科茨基的童年开始,以他去世后曾孙女的诞生而结束。主人公虽然去世,但是家族依然在延续。在《雅科夫的梯子》中,情况有所不同,这是一部关于家族几代人之间隔阂的故事,是一部关于家族如何延续、破裂的故事。祖父雅科夫和其孙女娜拉几乎是陌生人,他们只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见过一面,那时的他们一个身处懵懂时期,一个将要走到人生的尽头。但是当娜拉有了孙子时,她开始阅读祖父的日记和信件,这时她才真正认识了祖父雅科夫,并意识到他们之间的联系有多深。因此,在这两个主人公的生命纽带中,历史显得格外重要。

二、家庭是每个人的根

(一)“家庭史诗”

家庭是乌利茨卡娅写作的中心,她的作品也被称为“家庭史诗”。她在采访中提到了写作这本书的动机:“我深知,我的孩子们在我去世后会把那些信扔到垃圾箱里,这样的想法再次让我感到了恐惧。这次是一种对遗忘的恐惧,如今我的整个国家都深深地患上了这种遗忘症。”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家庭小说,同时,这也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乌利茨卡娅描述了一个没有经过任何美化的真实家庭。书中没有绝对负面和绝对正面的人物,善良的人也会有黑暗的一面,这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人性的复杂。这本书撕下了完美与温暖的包装,却留下了善良和希望。历史不需要修饰,无论多么悲惨,谁都没有权利去“美化”历史。乌利茨卡娅在呈现真实历史的同时,希望赋予人们生存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二)家庭传承

小说名字《雅科夫的梯子》来源于《圣经》中以撒的儿子雅各做的梦。雅各在梦中看到了通往天空的梯子,这梯子连接着天空和大地,代表着开始与终结。梯子由12个阶梯组成,天使为雅各讲述了每一个阶梯,并详细说明了雅各后代的命运,给予其后代以祝福。由此可见,作者在小说题目中就已经暗示了小说的内容,告诉我们雅科夫及其后代的命运。同时,家族每代人之间的联系、对于过去的归属感,以及世世代代的先辈们都好似一个个无形的梯子,通向天空,指引着他们完成人生之路。

在小说中,家族传承首先体现在一些外在特征的延续,比如外表。开篇尤里克刚刚降临的时候,“他的头发很短,像妈妈的一样”。当娜拉为死去的祖母洗身子时,她发现自己与祖母的身体如此之像:“纤细的长腿,高高的脚面,前凸的长脚趾……干瘪的乳房……”其次,奥谢茨基家族中,从雅科夫到尤里克对于艺术的热爱都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娜拉和尤里克都患有湿疹,这种家族固有的基因会随着血液的延续不断流传下去。

他们在人生经历上也体现着家族的传承,如娜拉在母亲与有妇之夫有染而被人侮辱后,发誓不会像母亲一样,但是在长大后,她却爱上了已有妻子的坦吉兹。再如,尤里克在学生时期经常与“差生”为伴,而娜拉“没有办法反对儿子这样,因为她自己在中学时代也总想脱离一些‘好女孩’”。

小说中还有一些细节也体现着家庭的传承,比如1925年雅科夫·奥谢茨基拿着一束紫菊花在库尔斯克火车站迎接玛露霞和儿子归来;1982年娜拉在阿尔巴特大街地铁站附近买了一束翠菊花,而第二天尤里克手拿一束白紫菊花迎来一年级开学。历史就是这样惊人的相似。

爱情在这部小说中也没有缺席。书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雅科夫和玛丽亚之间的爱情,对于艺术的热爱使他们好似天作之合。虽然两人因为动荡的大时代被迫长期分居两地,但是他们不断通信。即便后来玛丽亚爱上他人,选择离婚,雅科夫也毫无怨言。而娜拉的爱情故事与祖父雅科夫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虽然娜拉曾和维嘉结婚生子,但是热爱艺术的娜拉却热烈地爱着导演坦吉兹。

当娜拉真正读懂雅科夫之后,她体会到了这种血脉的传承:“唯一的娜拉在河里游泳,她的前辈们就像一把打开的扇面跟在她身后……而她生出了自己唯一的儿子尤里克……就这样形成了一部无穷无尽的历史,这部历史的意义很难捕捉,尽管它以一种纤细的线索在明显地搏动。”我们每个人都处在这样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身上流淌着世世代代先辈们的血液,只有真正地了解他们,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

三、家族和历史背后的生存主题

在家族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背后,往往隐含着更加深刻的内容。家族历史见证着每一位成员的生死轮回,而世界历史则记录着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变迁。

在人生道路上,生与死的考验如影随形。像乌利茨卡娅所有的作品一样,这部小说也涉及这个极为深刻的主题——生与死。小说开篇就将尤里克的生与祖母玛丽亚的死放置在同一时空内,被儿子出生弄得焦头烂额的娜拉在生死交替面前显得格外冷漠。祖母死后,娜拉才有时间去发现自己身上的家族印记,但当时娜拉还无法理解这一切,在她的脑海中,对于戏剧的构思甚至比怀念祖母更多。在母亲阿玛利亚和父亲亨利接连去世之后,娜拉感受到了死神的可怕。这时她对于死亡不是冷漠,而是悲痛与恐惧。但是当她真正读完祖父雅科夫的信件后,她才意识到,生死轮回并不可怕,就像电影《寻梦环游记》中所呈现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面对死亡,真正应该做的是战胜对于家族、历史的遗忘,正因如此,乌利茨卡娅打破了2011年许下的不再写作的诺言。

作者叙述了雅科夫·奥谢茨基和他的家人的命运,将主人公们放置在历史的背景之下,既呈现了主人公们在历史变迁之中的遭遇与选择,也映射了其他人的命运,揭示了俄罗斯民族共同的苦难。他们家族的悲剧不仅是个体的悲剧,更是国家的悲剧,也是人类共同的悲剧。

即使生活中存在悲剧,小说还是给了我们一种向上的力量。无论命运多么复杂,无论时代和历史如何变迁,人们总是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并享受当下。这部小说让我们了解到那些经历了苦难、战争和损失的人们,他们没有失去对美好事物的爱和信心。在任何时代,我们都需要这样的文学,它说出了时代的问题,并能帮助后来者寻求答案。正如鲁迅所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如果这本书真的是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的最后一部小说,那么这将是作家职业生涯的一个完美结局。

① Зоя Светова:«Политика во все времена гнусна и отвратительна»,https://openrussia.org/post/view/9577/.

② 陈方:《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③ 柳·乌利茨卡娅:《雅科夫的梯子》,任光宣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380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④ 塔·哈察普:《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的最后一部小说〈雅科夫的梯子〉在10月问世》。

⑤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语丝》1926年4月12日。